[设计验证性和探究性小实验_第1页
[设计验证性和探究性小实验_第2页
[设计验证性和探究性小实验_第3页
[设计验证性和探究性小实验_第4页
[设计验证性和探究性小实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验证性、探究性小实验中考要求 专题四:8(2). 请完成以下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1.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课题声音响度大小的与振幅的关系器材钢尺实验步骤保持钢尺伸出桌变的长度不变,将钢尺弯曲1cm,松手后,听声音响度大小,填入表格。再再将钢尺弯曲2cm、3cm,重复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钢尺弯曲的距离S / cm123声音响度大小2.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课题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器材3个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1个、2个、3个钩码的重力,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钩码的质量m / g50100150钩码的重力G / N3.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 (1)

2、 摩擦力与缠绕圈数的关系课题在相同条件下,摩擦力与缠绕线圈圈数的关系。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木棒、细线、重物。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拉着重物,将细线在圆木棒绕1圈,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 再分别将细线在圆木棒绕2圈、3圈,重复实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缠绕圈数n / 圈123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2)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课题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减小压力,可以增大减小摩擦。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一盒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填入表格;在木块上分别放上1个、2个钩码,重复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木块上钩码的个数n / 个

3、012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3) 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课题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减小摩擦。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棉布、木板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填入表格;将棉布、毛巾分别铺在木板外表上,重复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接触材料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4.两种摩擦的比拟课题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之间的关系器材小车、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将小车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填入表格;将小车倒放,重复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小车放置方式正

4、方倒放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5.定、动滑轮的特点,滑轮组规律(1) 动滑轮的优点课题探究动滑轮的省力特点器材5个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实验步骤用测力计测出动滑轮和所挂钩码重力;组装好动滑轮,用测力计分别测出挂1个、3个、5个钩码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动滑轮和所挂钩码的重力G/N拉力大小F/N(2)滑轮组规律课题探究使用滑轮组时,所用拉力F与承当重物的绳子段数n之间的关系器材轻质滑轮、绳子、重为10N的物体、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如图组成滑轮组,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提升重物,读出三次示数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绳子段数n / 段234弹簧测力计示数

5、F / N6. 斜面省力特点课题探究使用斜面时,拉力F与斜面长度L之间的关系器材长木板、长方体木块、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如图,保持斜面高度不变,分别搭成斜面长度不同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木块上升,读出示数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斜面长度L短较长长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7. 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课题探究弹性势能与形变大小的关系。器材弹簧、木块、刻度尺。实验步骤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用木块将弹簧沿水平方向压缩1cm然后松手,用刻度尺测出木块被弹出的距离,填入表格;用木块将弹簧沿水平方向分别压缩2cm,3cm,重复以上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弹簧被压缩

6、程度l/cm 123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cm 8. 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课题探究分子热运动与温度关系。器材等质量的10、20、30的三杯水、红墨水、滴管、秒表。实验步骤用滴管同时在等质量的10、20、30的三杯水的底部滴加等量的红墨水;用秒表测量三杯水完全变红所用的时间,并将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数据记录表格温度t / 102030水完全变红所用的时间t / s专题四:8(1). 设计小实验1.请你利用音叉、乒乓球和细线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细线悬挂的乒乓球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正确的。2.请你利用真空罩、电

7、铃和抽气机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答: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真空罩内,同时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正确的。3.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答1:用激光手电透过烧杯外壁照射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发现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正确的。答2:点燃蚊香,用透明可乐瓶收集一瓶烟雾,用激光手电照射,发现在烟雾中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正确的。4.设计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答: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整白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现会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

8、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正确的。5.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答:将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发现出现一个中间较暗周围较亮的光环,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正确的。6.请设计实验验证:“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即:蒸发吸热致冷答1:用蘸上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答2: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是正确的。7.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答:用一根通电导线放在静止的小磁针的上方,发现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8.请

9、你设计实验,验证“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答:在小磁针的上方平行放一根直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说明“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是正确的。9. 请设计实验,证明结论“通电螺线管加铁芯后磁性增强。答:把螺线管通电后去吸引大头针,查看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插入铁芯后,再次吸引大头针,发现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变多了,说明:通电螺线管加铁芯后磁性增强10.给你厚薄均匀的薄片、细线、铅笔、刻度尺,设计小实验,找到薄片的重心位置。答:用细线吊着薄片的边缘悬挂起来,用刻度尺和铅笔沿细线的方向在铁片上画一条线,换另一个位置再画一条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该薄片的

10、重心。11. 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答:将滑轮和细线组成定滑轮,在绳子的一端挂上重物,向下拉绳子的另一端,发现向下用力时重物反而上升,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正确的。 12.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答1:将两张纸自由下垂,向两张纸中间吹气。发现纸互相靠拢,说明“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是正确的。答2:对准纸条一端吹气,发现纸条飘起来,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1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液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答:让两个瓶盖或乒乓球飘在水面上,用针管向两个瓶盖或乒乓球中间喷水,发现两瓶盖或

11、乒乓球靠拢在一起,说明“在液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1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答1:用细线系住小球制成单摆来回摆动。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一定,高度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一定,速度越来越慢,高度越来越高,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答2: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15.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1:搓手时手感觉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正确的。答2:将图钉按在木棒上,将钉帽在粗糙的纸上来回摩擦,一段时间后,发现:图钉帽温

12、度升高,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正确的。16.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倒一杯热水放在手心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水的温度降低,手感到热。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正确的。17.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发生转化。答:翻开电炉子,不一会就变热了,是将电能可以转化为内能,说明:“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发生转化。18.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答: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珠出现,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是正确的。19.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起电现象。答:将用丝绸摩

13、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现象。20.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答:如图,让小车上方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时,上方木块会倒向前方,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是正确的。21.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答1: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发现细线是竖直的,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答2:将重物举高,放手后,发现重物沿竖直方向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22. 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答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再倒过来,发现纸片不掉落,水不流出,由此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答2:将两个橡皮碗对在一起,

14、挤出里面的空气,发现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其拉开,由此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8(1)-4-12.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答: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盛热水的水槽中,发现固态碘不见了,试管中出现紫色气体,由此说明“升华现象存在。再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发现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出现黑色的固态小颗粒,由此说明“凝华现象的存在。8(1)-5-4.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指导?P209答: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悬挂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相互靠拢,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是正确的。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悬挂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互相排斥。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是正确的8(1)-9-2.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