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内容提要 【了解】 电路的相关概念 【熟悉】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功率 【掌握】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电阻、电感、电容、电源) 【掌握】电路结构的基尔霍夫定律( KCL、 KVL) 【掌握】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 流公式)【熟悉】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迭加定理【了解】 RC 的过渡过程 一 一网上导学 二 二典型例题 三 三本章小结 四 四习题答案 网上导学*概述:由三部分组成电路分析 (直流, 第一章) 、电子技术 (数字,二七)、数字系统 (了 解,八)特点 :1. 1. 相关课程删除 (大学物理、电路与磁路 )和滞后(高等数 学
2、 ), 难度大;2. 2. 内容多、课时少,强调自主学习;3. 3.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实验).要求 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 了解电路的相关概念: p1p3电路( 电路元件的联结体 ) 、作用(产生或处理信号、功率 ) ;电路分析电路结构和参数T求解待求电量,唯一,电路设计电路所要实现功能T求解电路结构和参数 ,多样 电路结构的相关名词:支路(“串联”),节点(支路连接点),回路及绕图 一. 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功率:p3p71. 1. 电流:图 定义I =A Q/A t、单位(A)、字符I、i、i (t ),电 流的真实方向(正电荷)参考图1.2 1. P3P42. 2.
3、电压:定义Uab=A W/A Q、单位(V)、字符U u、 u (t ),电压的真实极性( +、一)参考图1.2.3.B3.电压和电位的关系:电位:节点对参考点电压,Ua = Uao;电压:两片点间电位差,Uab= Ua-Ub=-Uba例 电路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出当c或b点为参考点时电位Ua Ub 和 Uab.aR上=2KQ , R 下=8KQ当 c 点为参考点时,Ua=10V, Ub=8V, Uab=10-8=2V,当 b 点为参考点时,Ua=2V, Ub=0V, Uab=2-0=2V,结论:当选择不同参考点时,各点的电位可能不同,但两点间电压 保持不变.4.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极性:电
4、流和电压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或极性.在分析复杂电路时 它们的实际电流方向或电压极性往往一时难以确定,为便于分析和计算.我们一般先给它们任意假定一个方向或极性,称之为参考方 向或参考极性,当根据假设的参考方向和参考极性最终计算出来的 电流或电压值是正的.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实与实际的电流方向或电压极性一致,反之如果最终计算出耒的值是负的 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与实际的电流方向或电压极性 相反.5. 关联参考方向和功率: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关联:电流的参考方向指向电压参考极性的电压降方向 如图(b)非关联:电流的参考方向指向电压参考极性电压升方向如图(c)(d)图 功率:定义P
5、= AW/At、单位(W、字符P 公式:关联 p=ui ; 非关联 p=-ui功率的吸收与产生:(根据最终计算出的P值的正、负来判断)p > 0吸收(消耗),p v 0产生 分析图1.2.5. P6,功率的计算; 例1.2.2. P7,功率平衡。思考: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极性)是任意假定的,在电 路分析时会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当选电路中不同点做参考点时,某点的电位或某两点间的电压值 会随之改变吗?判断电路中某兀件吸收或产生功率是根据是否关联参考方向还是 P值的正、负?二. 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p8p15(电阻、电容、电感、*电流源、*电压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式(伏安关系)。
6、1.1. 电阻:模型(图1.3.1. P8)、字符(R或r )、单位(Q )图 1.3.1 伏安关系:关联u=Ri ;非关联u=-Ri电导:G= 1/R,单位(S)例1.3.1. P8,求R和G电阻的功率:关联 p=ui=iR*i=i2R=u*u/R=u2/R非关联 p=-ui=-(-iR)*i= i2 R=-u*(-u/R)= u2/R 结论:电阻一般总是消耗功率的(p > 0)例1.3.2. P9,功率公式的应用;短路(R=0)、开路(Rs)的概念2. 2.电容:模型(图1.3.2. P9)、字符(C)、单位(F)财图 伏安关系(取关联):u(命 + At)=禅(軸)+ * (+ #
7、)-尙 i=C*du/dt3. 3. 电感:模型(图1.3.4. P11)、字符(L)、单位(H)f(t + 詁)=i(*o) + jP u(r)dr=i (+ Ax)-()伏安关系(取关联):u=L*di/dt注意:电容、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的等效作用(开路和短路),uc、 iL 一般不能突变,C、L是储能元件(不消耗直流功率).4. *电压源的模型(图1.3.5. P13)、字符(Us),端口的U、丨的决 定因素;5. *电流源的模型(图1.3.& P13)、字符(Is),端口的U、丨的决定因 素;了解 受控源的概念及四种类型。P15-P16三. 电路结构的基尔霍夫定律:p16p191
8、.1. 节点电流定律KCL E i = 0,或刀i入=刀i出,或ii出二刀i入-EI余出节点电流定律KCL可以扩展到一个闭合面(p16,图142)2. 2.回路电压定律KVL E u = 0,或E u降=刀u升,或任意两点间的电压Uab等于由a点沿任一路径到b点的所有电压降的代 数和.-lux143-« 4 - M + noln_ *fAOH-图144例 1.4.1. P16(KCL应用);例 1.4.2. P17(KVL应用);注意:两套正负号问题(KCL中i对节点的流入、流出,KVL中u和回 路绕行方向相同、相反的正、负号以及i和u自身的正、负号)。四. 等效变换及电阻分压、分流
9、公式(含两个电阻并联的分流公式)。P19p26等效:对外电路而言,两个二端网络的端口伏安关系完全相同.1.1.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模型及相互等效变换:(图1.5.1.P19)盘盘a l<*)(b)(a)电压源仙)电流源实际电压源t实际电流源:is二us/Rs , Rs= Rs;实际电流源t 实际电压源:us二is*Rs , Rs=Rs.注意U I对外电路的方向和极性应一致;2. 2.电压源串联、电流源并联的等效合并:(图1.5.5.、图1.5.&P22)+uOa3<M注意:与电压源并联、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可忽略(对外电路)(图 1.5.2. P20、图1.5.3. P2
10、1)a<>串联:R=E Ri, 分压:Ui = UsXRi/R ;bi>(b)it并联:1/R=刀(1/ Ri), 或 G=E Gi,分流:Ii = Is x R/Ri二 Is x Gi/ G ,两个电阻并联:R= R1X R2/(R1 + R2) ,11、2= I x R2 1/(R1 + R2);例1.5.1. P23图(a)(分压公式应用);例1.5 2. P23图(b)(分流公式应用);例1.5 3. P24 (综合应用);例1.5.4. P24 (电位的计算);例1.5.5. P25 (等效变换的应用,注意待求支路不能参与等效变 换)。例1.5 6. P26 (基尔
11、霍夫定律,伏安关系)五. 戴维南定理(Uoc和R0)及其应用。P27p281.戴维南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oc(开路电压)和一个电阻R0(从端口看进去的独立源为零时的等效电阻)的 串联电路来等效。,思考:独立电压源和电流源为零时,是等效为短 路还是开路?(b)求心电胳 (c)酢嫌南等敷电蹄J? =0.35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待求支路电量的步骤:断开待求支路,求戴维南等效电路Uoc R0,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接入待求支路,求待求支路电量(解单回路电路):例1.5.8. P27,例1.5.9. P2&(1)电踣图 (b)瑕 %电岚 M 求低电器 (d)等妓电路六. 迭加定理及
12、其应用。P2®p29定理: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等干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 作用时(其余电源均为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 数和。对象:多电源线性电路,注意 U I的参考方向和极性与分量之间的 参考方向和极性是否一致。例 1.5.10. P28p29p32产生原因: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C存在,且电路发生换路,由于电 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uc(t)按指数规律变化;三要素公式初态uc(0)、稳态uc( )、时间常数t = RC , 通常认为t = (3 5) t时,过渡过程基本结束。图1.&2.P31i 求图1.1电路中电J5u的值。典型例题解:该题是典型的电
13、阻串、并联电路: 解法一 先求并、串联电路电阻 R1= 30 /( 36+24)= 20 Q , 再求并、串联电路电阻上的分压U1= 30X20/ (10+20 )=20V,贝卩 U =-20V。解法二 先求电阻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10+30/( 36+24)=30 Q,再求总电流I = 30/30 = 1A, 然后求 30 Q 支路的电流 I1 = 1X(36+24 )/ (30+36+24)=2A/3,最后求出U= 30X2/3 =-20V(非关联参考方向)。解法三等效变换先将30V、10Q支路等效变换成实际电流源模型I /= 30/10 = 3A, R /= 10Q再求R/与36Q
14、、24Q支路的并联电阻 R= 10/( 36 + 24)= 60/7 Q,注意:一定要保留30 Q的待求支路! 然后用分流公式求 30 Q支路的电流I = 3 X (60/7)/(60/7 + 30)= 2/3A,最后用电阻的伏安关系求 U=- 30 X 2/3 =-20V (非 关联)解法四戴维南定理断开 30Q待求支路,求 UO(= 30 X (36+ 24) / (36 + 24 + 10)= 180/7V ,R0= 10/( 36+ 24)= 60/7 Q ,用戴维戴维南等效电路接入待求电路,求 U=- 180/7 X 30/(30+ 60/7 )=20V。(分压)问题:用迭加定理行不
15、行?显然不行,因为迭加定理的对象是多 电源电路。2.求图1.2电路中电压U的值解:解法一用KCLKVL VAR求解:KCLI/= I 1.2 ,KVL3+ 1I + 10(1 1.2 ) + 70I = 0(顺时针方向)解得I=1/9A ,VARU=70 X 1/9 7.78V解法二等效变换将1.2A和10Q并联电路等效变换为UsRs串联电路,Us = 1.2X10 = 12V , Rs = 10Q (注意 Us 的极性是左“一” 右“十”!)KVL 3+ 11 + 10I 一 12+ 70I = 0 ,解得 I = 1/9A, (顺时针方向)VAR U= 70X1/97.78V ;解法三戴维
16、南定理断开 70Q 待求支路,求 UO(= 1.2X10 + 1X0 一 3 = 9V, 求 R0= 10+ 1 = 11Q ,接入待求电路,求U= 9 X 70/(70+ 11)7.78V ;解法四迭加定理先求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Uz=一 3 X 70/ ( 1 + 10+ 70) =一 70/27V,再求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U= 70 X 1.2 X 10 /(10+ 70+ 1) = 280/27V,迭加U=一 70/27 + 280/27 7.78V。1320n图133. 电路如图1.3所示,试计算11、12、13值。解 本题是典型的电阻联电路,可用分流公式直接求出解法一 先求25Q、20
17、Q并联等效电阻 R/= 25 X 20/(25+ 20)=100/9 Q,再用分流公式求 I1 = 200 X (100/9 ) / (100/9 + 100) = 20A,I3= 200 X 100/ (100/9 + 100)= 180A,然后再用分流公式求12 = 180 X 20/(20+ 25)= 80A .解法二 KCL,设两节点间电压为 U: U/100 + U/25 + U/20 = 200,得 U= 2000V,VAR,求得 11 = 2000/100 = 20A, I2 = 2000/25 = 80A,KCL,求得 I3 = 200 一 20= 180A解法三 直接用多电阻
18、并联分流公式Ii = Is X R并/Ri,求得1/ R1180A,KCL, 求得并=1/100 + 1/25 + 1/20, R 并=10Q , =200 X 10/100 = 20A, I2 = 200 X 10/25I3 = 80+ 200 X 10/20 = 180A。显然,该题是求多支路电量,虽然也可以用戴维南定理、等效变换 但很繁。4. 4.用叠加定理求下图电路中的电压 Ua.(2001.3)5Q解:当3V电源单独作用时,Ua 当10V电源单独作用时15)=2.0V迭加:Ua= Ua注:本题如不要求用迭加定理=3X (15 / 15)/(5 + 15/ 15)=1.8V ,Ua =
19、10 x (5 / 15)/(15 + 5 /'+ Ua =1.8 + 2.0=3.8V,同样也可用戴维南理或基尔霍夫定理等解出.5. 5.用戴维南理求下图电路中的电压U.(2001.7)解:断开4Q支路(可含6Q ),求U0&-7 + 3X 仁-4V, R0 = 3Q;将4 Q支路接入戴维南等效电路,解单回路电路,U=-4 X 4/(3 +4+ 6)=-16/13=-1.23V注:本题如不要求用戴维南定理,同样也可用迭加定理或基尔霍 夫定理等解出。本章小结一、电路是由电路元件按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的。元件的特性是由 其伏安关系(VAR决定的;电路的结构决定了如何用基尔霍夫定律(
20、KCL KVL)列写电路方程。电路分析方法的实质是:将描述电路中 具体元件特性的VAR和描述电路结构的KCL KVL紧密地相结合,并 形成各种具体的电路分析方法。二、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有电压、电流及功率等。电压及电流都是具有大小及方向的物理量,其参考方向的假设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必要条件,但假设的任意性并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 性。流过某元件上的电流i及其上两端的电压u的极性取关联参考方 向时。该元件所吸收的功率 p= + 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则 p =-u i。若计算出的功率值p vO时,则该元件为产生功率元件; 反之为消耗功率元件。三、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R)、电感(L)和电容(C
21、)的伏安关系 为 UR = R iR , uL= L (diL/dt) 和 iC = C (duc/dt )。 电 容上的电压及电感中的电流一般不会突变,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 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直流电压源Us的值为一恒定值,流过其上的电流由 Us及外电路所共同决定。直流电流源 Is 的值为一恒定值, 其上的电压降由 Is 及外电路所 共同决定。受控源反映电路两部分之间的某种电耦合关系,并且有四种类 型。四、对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1. KVL (艺u= 0 )和KCL (艺i = 0 )应注意在列写方程时有两套 正负符号的应用:2. 等效变换的概念及对电路进行简化( l )两个二端网络等
22、效是指它们对于外电路进行分析时的作用是相 同的。(2) 实际电压源(Us串Rs内阻)与实际电流源(Is并内阻R' s) 等效变换的关系为Rs= R s, Us = Is Rs 。(3) 数个电流源并联电路,按 KCL可简化为一个等效的电流源。数 个电压源串联电路,按 KVL可简化为一个等效的电压源。(4) n个电阻串联,等效电阻为 R = R1 + R2+ Rn; n个电阻并 联,等效电阻为 R= R1 R2Rn (特别地有 R=R1/R2= R1R2/( R1+ R2) 。(5) 电压源us在串联电阻R1,R2Rn上的分压ui为usRi/ (R1 + Ri + Rn);电流源在并联电
23、阻 R1, Rk .Rn上的分流ik = Is*Gk/(G1 + Gk+ Gn)。例如,i1 = is*G1/ (G1 + G2)= is* R2 /( R1 + R2)。( 6)戴维南定理,一个由线性元件构成的二端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由电压源Uoc和内阻R0串联的等效电路。求Uoc的方法是:将该二 端网络对负载电路 (外电路) 开路,其所求出的开路电压值即为 Uoc。 求R0时,应该将二端网络中的独立电压源等效为短路、独电电流源 等效为开路。(7)叠加定理: 一个由线性元件构成的电路中含有多个独立电源时, 在求解某个支路电压、电流的过程中,可以让这些电源单独作用,其 待求电量的最终结果为电源单
24、独作用结果之和。 当不考虑电路中某些 电压源或电流源的作用时,应将其等效为短路或开路。五、简单RC电路的过渡过程当RC电路中的电容C上储存的电场能量开始累积或释放时, 电容 处于充、放电状态,因而电路也处于过渡过程(暂态)。电容C上的 电压不能突变,而是按指数规律 e-1/ T变化,其表达式为:*1 /uc (t) = uc (I + uc(0)- uc d e - T在电路分析中, 往往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求出电路各支路 上待求的支路电压,节点电路,支路电流或功率等。本章重点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电路结构的基尔霍夫定律; 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极性及关联
25、参考方向、电压和电位; 本章难点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迭加定理的正确应用。习题、答案习题:思考题1 对电流参考方向或电压参考极性假设的任意性是否影响计算 结果的正确性?2 电路中选择不同的参考节点计算时,所求出的节点电压是否 不同?支路电压是否相同?3 、对计算功率的两个公式( 12l )式和( 12 2)式,如 何进行选择?4 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5 为何电容上的电压一般不能突变?6 为何电感上的电流一般不能突变?7 流出电压源的电流由何决定?8 电流源端口的电压由何决定?9 受控源与独立源有何不同?10 理想电源与实际电源有何不同?11 KCL 及 KVL 应用了哪
26、两套正负符号?12 二端网络的等效概念是什么?13 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是什么?14 在求戴维南等效电阻 R0 时,对电路中的独立电压源和独立 电流源是如何处理的?15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只能用于哪种类型的电路?16.在求解简单RC电路过渡过程公式中,uc (0)、uc( 乂)和t的 含义分别是什么?填空题l .元件的特性是由其所描述的。2 . KCL及KVL仅与电路有关。3 .电流及电压是具有 和的物理量。4 .关联参考方向是指。5 .若已知某元件上 U = - 3V、I = 2A,且U , I取非关联参考 方向,则其吸收的功率P=,该元件是吸收还是产生功率 _6 .电阻R,电感L
27、及电容C上的伏安关系式为iR = ; iL= ; uL=; ic =; uC=7 .电容上的及电感中的 一般不会突变。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 ,电感相当于。8 .直流电压源Us两端的电压值是 的,流过Us的电流由所决定。9 .直流电流源Is流出的电流值是 的,其上两端的电压降由所决定。10 .电路中两个相互等效电路在对于分析 电路时,其作用是相互等效的。11 .三个电阻R1= 51Q、R2= 100Q和R3= 75Q相并联,其等效 电阻值R是否一定小于51 Q ?12 .电流源Is流过两并联电阻51Q、R2= 100Q,则电流11比电流I2值。13 .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路中某电阻 Ri上的电
28、流。在求UOC寸,应将Ri。14 .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中某个电阻 Ri上的电流i : i = i /十i .所设I, i二i 的参考方向应当相。15 .在计算简单RC电路的过渡过程中,电容上电压 uc (t )的 表达式为人uc (t )=练习题l . *(1-1) 求图P1. l电路中电路所吸收的功率a)当 U = 15V, I = 3A 时;(b)当 U = 7V, I =- 13A 时;(C)当 U =一 3V, I = 5A 时;(d)当 U =一 6V, I =一 4A时图 P1.12. 将习题1的电流I的参考方向反设,再重新计算功率。3. 求本教材中图1. 2. 5电路中(a)、(
29、b)、(c)、(d)电路元件上 吸收的功率。4. *(1-2) 求图P1.4电路中电流i1, i2 , i3及电阻5Q上吸收的功 率。图 P1.4图 P1.5U2及电阻5Q上吸收的功率电路中I , U.6. *(1-3)求图 P1. 6图 P1.6图 P1.77.(1-4)在图P1. 7电路,选d点为参考点,求电位Ub, Uc禾口电5. 在图P1. 5电路中,求U1,压 Ucbb8. 在上图P1. 7电路中,改选C点为参考点,求Ub, Uc, Ud及Ucbb9. *(1-5)在图P1. 9电路中,求7Q电阻上消耗的功率。10. *(1-6)在P图1. 10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并用功率平衡验证
30、计算答案的正确性。11. *(1-5)用戴维南定理重新计算第9题。12. *(1-7) 用叠加定理,求图P1. 10电路中的电流I3图 P1.9图 P1.10说明:凡注有*号的习题为必做题.补充题2在电路中为什么要引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与实际 方向间有何区别和联系?何谓关联参考方向?4求图1 一题4图中所示各元件吸收或发出的功率。IAg 0><1 IOVIA .何 O0-*IOVU <佃 a*EZZJ"_心一 lu5 .图1 一题5图中A、B、C、为三个元件(电源或负载)。电压、 电流参考方向已设定如图所示。已知I1 = 3A,I2 =-3A,l3 =-
31、3A,U1 =120V,U2 = 10V,U3 =-110V(1)试标出各元件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及极性;(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从计算结果指出哪个是电源,哪个是负载。1.1.1.作出图2 一题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源。图2 一题1(a)的示范解答:解:与恒压源Us并联的5Q电阻不影响Us值。5Q电阻作开路处 理后对外电路等效,由(a)图得(a'图。再根沿电源等效变换的 原理“”.可将(a'图以等效电流源等效,如图(a”)所示。注意 恒压源与恒流源的方向应对外电路等效。2.图2 一题2图所示,已知电路中 Us = 2V, Is = 2A, R =2 Q . 计算通过恒压源的电流
32、及恒流源两端的电压,以及两个电源的功率,说明它们是产生还是消耗电功率3 .求图2 一题3图所示电路和(b)中负载电阻RL两端电压 U及RL中的电流I,并分析电路的功率平衡关系。6 .用叠加原理求图2 一题6图电路的各支路电流。fl(d)7 .应用戴维南定理将图2 一题7图所示各电路化为等效电压源。9 .用戴维南定理求出图2 一题9图所示电路中的I值10 .测得某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0 =12V,短路电流Is = 0.5A,计算当外接负载电阻RL = 36 Q时的端电压及负载电流答案思考题:1. 不会,2.不同、相同,3.关联参考方向选择公式 1.2.1, 非 关联参考方向选择公式1.2.2
33、, 4.u=iR (关联),u= 一 iR (非关联), p=u i (关联),p= 一 u i (非关联),5.见书P10, 6. 见书P12 ,7.由Us和外电路共同决定,8.由Is和外电路共同决定,9.独立 源的值是恒定的 , 而受控源的值是随控制支路的控制量变化而变化 , 10. 实际电源含有内阻 Rs, 11.KCL 中 i 对节点的流进、流出和 KVL 中u的参考极性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同、相反及i、u自身的正负号,12. 对外电路而言 , 两个二端网络的端口伏安关系相同 , 13. 电阻串联, 等效电阻为R = R1 + R2+ Rn ;电阻并联,等效电阻为 R= R1 R2Rn两个
34、电阻并联 R = R1/R2 = R1R2/ (R1+ R2),分压 ui=us*Ri/ (R1 +Ri + Rn);分流 ik = Is*Gk/ (G1 + Gk + Gn), 若两个电阻并联:i1 = is*G1/ (G1 + G2)= is* R2 /(R1 + R2),i2 (略) , 14. 独立电压源视为短路 , 独立电流源视为开路 , 15. 迭加定理适用于多电源电路 , 戴维南定理适用于求某一支路电量 , 16. uc(O)初态,uc (x)稳态,t时间常数.填空题1. 伏安关系; 2. 结构; 3. 大小、方向); 4. 电流的参考方 向和电压的参考极性一致;5. 6W、吸收
35、;6.u/R、1/L / u ( t ) dt、Ldi/dt、Cdu/dt、1/C /i ( t ) dT ; 7 电压、电流、开路、短 路;8.恒定、Us和外电路;9.恒定、Is和外电路;10.夕卜;11.是; 12. 大; 13. 断开;uc(x) e -1/ t14. 同; 15. uc(t) = uc(x)+ uc(0)-练习题: 安关系:U=5X5=25kV 本题也可用 KCL求得:U/10+ U/10 + U/5=10, U=2500V l=2500/5000=5A.7. 7. 提示:关于电阻串联分压的计算及电位的概念,分压公式:Ub二Ubd=40X(50+70)/(20/20+50+70)=480/13V,Uc= Ucd=40X70/(20/20+50+70)=280/13V, Ucb=Uc-Ub=280/13-480/13=-200/13V。8. 8. 提示:同上,本题也可以用伏安关系(VAR)求解。求总电阻 R= 20/20+50+70=130k 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反馈规律:分析用户需求和下载量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 2025-2030年中国立体声耳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硅润滑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椰油酰胺二乙醇酰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服装按扣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婴儿袜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骨伤科手术前后的护理
- 网络教育平台运营总监工作总结
- 水环境修复装备革新:水工业发展中防砂涂料新篇章
- 2025年滁州市来安县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注册安全工程师课件辅导
- 【1500吨年产量的对氯苯甲醛合成工艺设计8700字(论文)】
- 2025年河北廊坊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5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医学综合素质考试题及答案
- 电大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评估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 支气管肺炎的说课
- 《半年护理工作回顾与改进》课件
- 2025年营销管理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设备技改异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