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 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i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
2、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 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 在它前面放上一个 “+”(读作正)号,如前面的 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一3、一 8、一47。(2) 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 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
3、 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2 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 2万元应记作 ,-4万元表示。1 33. 已知下列各数:,-2-,3.14,+3065,0,-239 ;54则正数有 ;负数有。4.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 . O是最小的正数C . 0是最大的负数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 15 .给出下列各数:-3, 0, +5, - 3 , +3.1, 2004, +2010 ;2 2其中是负数的有 ()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
4、【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 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 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拓展训练】:1. 零下15C,表示为,比OC低4 C的温度是。2 .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 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 地,最低处为地.3. 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 。4. 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 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 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总结反思】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 2)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
5、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学习重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 ,我们用 和 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 :温度表示中的零上 ,零下和零度。.自主探究问题: (课本第 4 页例题 )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例 (1)一个月内 ,小明体重增加 2kg, 小华体重减少 1kg, 小强体重无变化 ,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 值;2)2001 年下列国家
6、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 美国减少 6.4%,德国增长 1.3%,法国减少 2.4%,英国减少 3.5%,意大利增长 0.2%, 中国增长 7.5%.写出这些国家 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 ,小华体重增长 ,小强体重增长 2)六个国家 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中国 课堂练习 】1课本第 4 页练习2、阅读思考(课本第 8 页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要点归纳】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拓展训练】 ?9m
7、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1) 甲冷库的温度是-12 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2) 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 ±).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集合的含义;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方法;【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4名学生板书)二、自主探究
8、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12个数,我们将这4位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 该分为几类,又该怎样分呢?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写出来分为类,分别是:引导归纳: 统称为整数,统称为有理数。问题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 ?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师生共同交流、归纳2、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所有的正数组成 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 集合【课堂练习】1、P8练习(做在课本上)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1 213【要点归纳】:有理数分类正整数正分数或者r正整数 整数:零有理数t J负整数负有理数丿负整数负分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拓展训练】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3.14既是负数,分数
9、,也是有理数B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c. -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D . O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2、 在下表适当的空格里画上"v号有理数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自然数-8是-2.25 是3 -阜5疋0是【总结反思】:课题:数轴【学习目标】1、掌握数轴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3、领会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重点难点】:数轴的概念与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导学指导】、知识链接1、观察下面的温度计,读出温度.分别是°C、°C、 °C ;25201510-5101520
10、25252015105 0-510152025- V » 252015W5O-54o-I5F.25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 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汽车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由上面的两个问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能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2、自己动手操作,看看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归纳:1 )、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 、方向和长度。2)数轴【课堂练习】1、请你画好一条数轴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921.5, 2,
11、2, 2.5,0;2 33、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EB AC D-3-2 -1012三、寻找规律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2、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3、 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P9归纳【要点归纳】: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是什么?【拓展练习】一3121、 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4 ,-'2 ,-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A表示的数是()5332、 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5,B.-4C.-3D.-23、 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
12、与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总结反思】:课题:相反数【学习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3、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学习重点】: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学习难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在下面画出一条数轴:2、在上面的数轴上描出表示 5、一2、一5、+2这四个数的点。3、 观察上图并填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与原点的距离是 5的点有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从上面问题可以看出,一般地,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即一个表示a,另一个是 ,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
13、,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10、11的内容并填空:1、相反数的概念像2和一2、5和一5、3和一3这样,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练习1(1 )、2.5的相反数是,一1 -和是互为相反数,的相反数是2010 ;5(2 )、a和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说,一a是的相反数例如a=7时,一a= 7,即7的相反数是 一7.a= 5时,一a= ( 5) , “一( 一5) ”读作-5的相反数”而一5的相反数是5,所以,一 (5) =5你发现了吗,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一号,这个数就成了原数的 (3) 简化符号:(+ 0.75)=, - (-68)=,(0.5 )=, (+
14、 3.8)=;(4) 、0的相反数是.3、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距离 。【课堂练习】P11第1、2、3题【要点归纳】: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拓展训练】1. 在数轴上标出3,- 1.5, 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2. - 1.6的相反数是 ,2x的相反数是 ,a-b的相反数是 ;3.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大于它本身的数是 4填空:(1) 如果 a= 13,那么一a=;如果-a= 5.4,那么a=;如果一 x = 6,那么x=;(4) x = 9,那么 x =;5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为10,求这两个数。【总结反思】课题:绝对值
15、【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3、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 【重点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问题:如下图10米,他们行走的路线(填相同或不相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 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同),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 单位:米小明1010-10I;小红A东10自主探究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10的数有个,它们的关系是一对 。这时我们就说10的绝对值是10, 10的绝对值也是10;1例如,一3.8的绝对值是 3.8; 17的绝对值是17; 6 的绝对值是3一般地
16、,数轴上表示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I al。2、练习(1)、式子 I -5.7 I 表示的意义是 。(2)、 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记作 ;1(3)、I 24 I =. I 3.1 I =,| 丄丨=,I 0 I =;33、思考、交流、归纳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0的绝对值是。用式子表示就是:1)、当a是正数(即a>0)时,丨a I =;2)、当a是负数(即a<0)时,I a I =;3)、当 a=0 时,I a I =;4、随堂练习P12第1、2大题(直接做在课本上)5、阅读思考,发现新知阅读P
17、12问题一P13第12行,你有什么发现吗?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要 左边的数。也就是:1) 、正数0,负数0,正数大于负数。2)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 。 【课堂练习】:1、自学例题 P13 (教师指导)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一3和一5; 2.5和一I 2.25 I【要点归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0的绝对值是。【拓展练习】1.如果-2a-2a,则a的取值范围是B. a >OC. a wo2. x =7,贝U x=; x=7,贝U x=3. 如果 a>3,贝U a3=, 3 a =.4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 -定是 ()A .负数 B .
18、正数C.负数或零 D .正数或零5.给出下列说法: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 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有A . 0个B . 1个C. 2个【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加法(1)【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导学指导】、知识链接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
19、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 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 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 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 2)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二、自主探究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米,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卜一,十八I一、-1 o 1234567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图所示:T 65 4 3
20、 2 丄 0 丄 2$4-米,写成算3) 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式就是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 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 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 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走了()米。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5) 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2、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3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21、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较小的(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4新知应用例1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1) ( 3) + ( 9);(2) ( 4.7)+ 3.9.例2 (自己独立完成)【课堂练习】:1 填空:(口答)(2) 3 +( 8) = (9)+ 1 = ;(6) 0+ ( 3)= (1) ( 4) + ( 6) = (4) 7+( 7) = ;(5) ( 6) +0 = ;2. 课本P18第1、2题【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拓展训
22、练】:1判断题:(1) 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2. 已知 | a | =,8 | b | =;(1) 当a、b同号时,求 a+b的值;(2) 当a、b异号时,求 a+b的值。 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加法(2)【学习目标】:掌握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先说说,再用字母表示写在下面:、2、计算30 +
23、(- 20) =(- 20) +30=8 + (- 5) + (-4) =8 + (- 5) + (-4)=思考: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二、自主探究1请说说你发现的规律2、自己换几个数字验证一下,还有上面的规律吗3、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用式子表示为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例 1 计算: 1) 16 + (- 25) + 24 + (- 35)2) ( 2.48) + (+4.33) + ( 7.52) + ( 4.3
24、3)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想一想,你会怎样计算,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课堂练习】 课本P20页练习1、2【要点归纳】:你会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了吗?【拓展训练】1 计算:12511(1) (- 7) + 11 + 3 + (-2);(2) _436433、填空:(1) 若 a> 0,(2) 若 av 0,(3) 若 a> 0,(4)若 av 0,2 .绝对值不大于 10的整数有 个,它们的
25、和是b>0,那么 a + b 0.bv 0,那么 a + b 0.bv 0,且 I a | > | b | 那么 a+ b b>0,且 I a | > | b |那么 a+ b3 某储蓄所在某日内做了7件工作,取出950元,存入5000元,取出800元,存入12000元,取出10000元,取出2000元.问这个储蓄所这一天,共增加多少元?4、课本P20实验与探究【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减法(1)【学习目标】:1、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重点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6、【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54米,两处,单位:C)显然,这天;也就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的高度相差多少呢?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2、长春某天的气温是 一2°卜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 ?(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 的温差是 3 ( 2);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3( 2)=;二、自主探究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 一减数=;差+减数=。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要计算3 ( 2)= ?,实际上也就是要求:?+ ( 2) =3,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是
27、3 ( 2)=5;再看看,3+2=;所以 3 ( 2)3+2 ;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 .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1 ( 3) =,1+3=,所以一1 ( 3) 1+3;0 ( 3) =.,0+3=,所以 0 ( 3) 0+3;4、师生归纳1)法则:-2)字母表示: 三、新知应用1、例题例1计算: 7.2 ( 4.8)请同学们先尝试解决【课堂练习】课本P23 1.2【要点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拓展训练】1、计算:(1)(- 37)- (- 47);11(4) - 3_ _5_;24(2) (- 53)- 16;(3) (- 210)- 87;(4) 1.3-(-
28、 2.7);3 1(5) (-2? )-(- 1 );4 22. 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1) 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2) 表示数一2的点与表示数一3的点;【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减法(2)【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的变化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记作+4.5千米3.2千米+1.1千米1.4千米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千米
29、。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 二、自主探究1、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20) + ( +3) ( 5) ( +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3、 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女口: (- 20) + (+ 3) ( 5) (+ 7)有加法也有减法=(20) + (+ 3) + (+ 5) + ( 7)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20+ 3+ 5 7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可以读作: 负20、正3、正5、负7的”或者 负20加3加5减7”.4、师生完整
30、写出解题过程5、补充例题:计算4.4( 41 ) (+ 2丄)+ ( 2 )+ 12.4;5 210【课堂练习】计算:(课本P24练习)(1)1 4+30.5;(2) 24+3.5 4.6+3.5 ;(10);(4)712一一 6)一匕)【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计算:2452)( 2)(一9)一9)一(1)1)27 18+ ( 7) 32【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乘法(1)【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有理数加法法则
31、内容是什么? 2计算(2)(-2)+(-2)+(-2)=(1)2+2+2=3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二、自主探究1、自学课本28-29页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它以每分 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3)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4) 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由上可知:(1) 2 X3 = (2) (- 2) X3 =(3) (+ 2) X(- 3) =(4) ( 2) X ( 3) =(5)两个数相乘
32、,一个数是 0时,结果为0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并把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2、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2) ( 4) X61) 5X( 3);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1例 1 计算:(1) (- 3) X9;(2) ( _) X (-2);2归纳: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2【课堂练习】课本30页练习1.2.3 (直接做在课本上)【要点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拓展训练】1. 如果ab>O,a+b>0,确定a、b的正负。2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运算:a*b=2a-b,计算(-2) *3+1【总结反思】
33、:课题:有理数的乘法(2)【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有理数乘法法则:二、自主探究1、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X34X (- 5),2X3X (-4) X (- 5),2X(-3) X(-4) X 5),(-2) X- 3) X- 4) X(-5);思考:几个不是 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34、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2、新知应用1、例题3, (P31页)请你思考,多个不是 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 X- 8.1) OX ( 19.6)师生小结:【课堂练习】计算:(课本P32练习)(1)、一5X8X( 7) X( 0.25);(2)、(一马沃 艮(一(2);2 5 2358 32(3) (-1) ()() 0 (-1);415 23【要点归纳】: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 0,积等于0;
35、【拓展训练】、选择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A.(-7) (-6)B.(-6)+(-4) C. 0 *-2)(-3)D.(-7)-(-15)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2)(逐)=6C.(-5) (-2) (-4)=-40D.(-3)(逡)(-4)=-242、111丄11 1223344【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乘法(3)【学习目标】: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重点】:正
36、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学习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5X (- 6)1、请同学们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1) (- 6) X5=(2)3 X(-4) X(-5)=3兀(-4) X (-5)=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二、自主探究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3、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即:ab=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即:(ab) c=4、新知应用例题41 1
37、1用两种方法计算( F) X12 ;解法解法【课堂练习】:(课本P33练习)1、(- 85) X (- 25) X (- 4);2、(-7 ) X15X (- 1丄);879 13、() X30;10 15【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看谁算得快,算得准45(1)( 7) X(工)X.;3 1411(2) 9X18;18(3) 9X (- 11) +12X (- 9);17【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除法(1)【学习目标】: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理解倒数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3、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重点难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导学指导】、知识链接1)、小红从
38、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 20分钟。问小红家离学校有 米,列出的算式为 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 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分钟。列出的算式为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4的倒数,3的倒数,-2的倒数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大小:8-( 4)18X( )4;1(-15)七(15)X-;31(一 1 - ) - (一 2)(-1丄)1X (一 -);4-42再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 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 )、除以一个不等于 0的数,等于 ;2)、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
39、值相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的数,都得 ;1. 自学P34例5、例62. 师生共同完成例7【课堂练习】1、练习:P352、练习:P36第1、2题【要点归纳】: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0 (-1000);3752、练习册P21(-)【总结反思】:课题:有理数的除法(2)【学习目标】: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计算(1) (-8) (-4);(2) (-9)-;1(3) ( 0.1) - X (100);2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自主探究1. 例8
40、计算(1) ( 8) +4-( -2)(2) (-7) X( -5) 90- (-15)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法,再算 法。有理数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写出解答过程2自学完成例9 (阅读课本P36 P37页内容)【课堂练习】(2) 3X ( 4) + ( 28) T;1、计算(P36练习)(1)6 (12)+( 3);(3) ( 48)吒(25) X ( 6);23(4) 42 (寸(才”);1、选择题(1) 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1A.§ 讯-3)=3 (-3)C. 8-(-2)=8+2(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 _ I _ _ = 4 ;A 2 . 2 4 ;2.P37练习
41、【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 )B. (-5)“ 匚 八5(-2)D.2-7=(+2)+(-7)34)D.(-2)十4)=2 ;B.0-2=-2 ; C.1 ;4 I 3丿2、计算11)、186-( 2) x();32) 11+ ( 22) 3X (11);【总结反思】: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1)【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经验;【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 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
42、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要去要饭了!请你们交流讨论,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1”那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 。2、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想想看,捏合 次后,就可以拉出 32根面条.二、合作探究1、分小组合作学习 P41页内容,然后再完成好下面的问题1) 叫乘方,叫做幕,在式子a n中,a叫做,n叫做2)式子a “表示的意义是3) 从运算上看式子a ",可以读作,从结果上看式子a ",可以读作;2、新知应用1、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幕)的
43、形式:(1) (-2) X (-2) X (-2) X (-2 )=、(一-)X (丄)44x(-)4(3) x?X?X? (2010 个)=2、例题,P41例1师生共同完成从例题1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幕是 数,负数的偶次幕是 数,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数,0的任何正整次幕都是3、思考:(一2) 4和一24意义一样吗?为什么?4、自学例2 (教师指导)【课堂练习】完成P42页1,2.【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运算,请把下表补充完整:运算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结果和2、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1) -24 ;(3)3计算2 2(1) (-2) -22(TO);-21(-0.5)3
44、 (-2)2 (-8);I 2丿【总结反思】: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2)【学习目标】: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学习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学习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 在2+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X(- 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 种运算。2、 请你们以4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再算_、最后算。二、合作探究1、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1) ;(2) (3) 2、P43例题3,请你试练3、师生共同探讨
45、 P43例题4【课堂练习】P44练习计算:(1)、( 1) 10X2+ ( 2) 3呜;(2) 、( 5) 33xj)4 ;2(3)、D 5_一5321144 2 2(4)、(10) + ( 4) (3+3 ) X2;【要点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拓展训练】 计算1、2、_23 -:-【总结反思】:课题: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 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 已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3 懂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重点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根据乘方的意义,填写下表:10的乘方表示的意义运算结果结果中的0的个数
46、10210 X101002103104105自主学习1. 我们知 道:光 的速度约为:300000000 米/秒,地 球表面积约为平方米。这些数非常大,写起来表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数吗?300 000 000=5100 000 000 000=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X10n的形式(其中an是)叫做科学记数法。2. 例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 ) 1 000 000=57 000 000=(3) 1 23 000 000 000=( 4) 800800=(5) 10000=( 6 ) 12030000=归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时,10的指数
47、比原来的整数位课堂练习】1. 课本 45 页练习 1 、2 题2写出下 列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的原数:(1 ) 8 . 848X 103=( 2) 3.021 X102=(3) 3X10 6=( 4) 7.5 X0 5=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 ) 465000=3)1000.001=5) 308X 106=1. 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下列 各数:( 2) 1200 万 =4 ) -789=106) 0.7805 X1010总结反思】课题: 1.5.3 近似数学习目标 】:1 .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点】 :能按要求取
48、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学习难点】: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 1250000000=; (2) -130000=; (3) -1025000= ;2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把原数写在横线上:(1) _2.03 105 =; (2) 5.8 皿 二;二自主学习1 (1)我们班有 名学生,名男生,名女生;(2) 一天有 小时,一小时有 分,一分钟有 秒;(3) 我的体重约为 千克,我的身高约为 厘米;(4) 我国大约有亿人口.在上题中,第 题中的数字是准确的,第 题中的数字是与实际接近的。这种只是接近实际数字,但与实际数字还有差别的数被称为近
49、似数。2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吗?请将你举的例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3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也就是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 二取近似数时,有:二、3 (精确到个位), : 3.1 (精确到0.1,或叫精确到十分位),: 3.14 (精确到 ,或叫精确到 位),: 3.142 (精确到 ,或叫精确到 位), : 3.1416 (精确到 ,或叫精确到 位)。4例6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 0.0158 (精确到 0.001);(3) 1.804 (精确到 0.1);解:(1)(3)(2) 304.35 (精确到个位);(4) 1.804 (精确到 0.01);(2)(4)0随便去掉吗?思考:1.8,与1.80的精确度相同吗?在表示近似数时,能将小数点后的从一个数的左边”,到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课堂练习】P46练习用四舍五入法对它们取近似数,并写出各近似数数的有效数字(1) 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2) 61.235 (精确到个位);(3) 1.8935 (精确到 0.001);( 4) 0.0571 (精确到 0.1);【要点归纳】:【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租房钥匙协议书
- 专利年费托管协议书
- 入孵合同协议书模板
- 体育场中标合同范本
- 全款买新房合同范本
- 2026年喷绘机市场环境分析
- 铝合金铸造工艺优化方案
- 代采代加工合同范本
- 争议地皮协议书范本
- 入股协议还入股合同
- 2025年高级茶艺技师题库及答案(可下载)
- 皮肤结构与功能基础知识讲义
- 2025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数独九宫格(中级)游戏题目100题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默写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航道)类)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档案管理软件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锂电池包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艾灸养生仪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2026学年泰山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3)
- 3.1数据编码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