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湘西小说“神性”元素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沈从文湘西小说“神性”元素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沈从文湘西小说“神性”元素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沈从文湘西小说“神性”元素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沈从文湘西小说“神性”元素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从文湘西小说“神性”元素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在沈从文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中,湘西小说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些小说以浓厚的宗教特色和浪漫的异域风情著称,成为20世纪初众多小说中的异数。近些年来,对于沈从文湘西小说中体现的“神性”元素,出现了不少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简单的综述。关键词:湘西小说;神性一、引言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于沈从文的研究成为中国文学领域中一个重要方面。“沈从文现象”,作为20世纪中国具有独特色彩与内涵的思想文化现象,引起了海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沈从文小说,尤其是湘西小说中体现的超乎自然的浪漫主义叙事手法将现实与理想相结合,引发

2、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探索。本文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将沈从文小说中“神性”元素的渗透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神性自然、神性生命与传奇小说中的神话氛围,对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形势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期待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二、 神性自然在沈从文的文本里,他不断地提及“自然”对自身的影响,此外,他又自称是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个浪漫主义派”,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湘西小说中处处暗含传奇性因素的原因。关于沈从文小说中体现的神性自然以及背后所蕴涵的作者的人生观、情感诉求与湘西地域文化等因素,不同时期的研究者对此有诸多的论述。凌宇在从边城走向世界一书中对沈从文的人生经验进行了细致

3、分析。他指出,在没有走向都市之前,沈从文就对现存的观念和秩序表示怀疑,他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经验世界,对外部体系产生了顽强的抵抗力,因而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覃新菊的研究专著与自然为邻生态批评与沈从文研究考察了作家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不断指出“自然”对于沈从文的深刻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陈晖在意象自然 神性自然 人性自然沈从文作品中自然的显现方式及蕴意解读一文中进一步解读沈从文的“自然”情境,指出“自然”对于沈从文是作为宗教与信仰的存在,并为“神即自然”这一观点找出思想渊源。周仁政巫楚文化的自然拜物教与沈从文的<边城>、雷丽平沈从文对自然文化的选择-还乡文学等文也对自然中的神性

4、元素有所涉及。关于沈从文湘西小说中自然之神性,众多的学者都有提及,以上的观点一般都将神性自然与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相结合,是“乡下人”与“都市青年”两种角色冲突所产生的结果,这一点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三、 神性生命“生命”是解读沈从文浪漫主义情怀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A,沈从文文集第5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42“生命”这个概念在沈从文的文本中反复出现,对于它的理解具体有以下一些观点。凌宇认为在沈从文的思想中,“生命”与“生活”是一种并列关

5、系,相对于“生活”,“生命”体现了一种原初的与自然契合的原始人性。他对沈从文的“生命”作了如下阐释:人必须摆脱金钱的奴役,保有纯朴的人性,并对自己的命运具有符合理性的自我认识与自觉驾驭。“生命”的最高形式则表现为“幻想或理想”,也因此有了“神性”。夏志清认为,沈从文肯定了“神话的想象力”是使人类“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保全生命完整的力量”。在具体剖析萧萧、会明、生、夜等作品的基础上,指出构成沈从文小说人物世界的两个系列乡村少女和老头子,“是沈从文用来代表人类纯真的感情和在这浇漓世界中一种不妥协的美的象征”。吴翔宇在生命之理:在“庄严”中“神"之再现浅论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意识”从血性生

6、命力、直面和体验“死亡”、至善至真的爱情、粗糙而优美的灵魂四个方面解读“生命”,从小说家的“生命”观入手剖析其浪漫主义的情怀。同样,王菊芹的沈从文湘西小说人性理想浅探、李焕有沈从文湘西小说中人性张扬窥斑、夏丙乾<边城>中的人性美、徐萍、张瑞英神性氤氲的生命形态沈从文小说生命主题研究等文献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小说人物的完美人格,深入探究沈从文“神性”的人格理想。对于以上有关生命在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解读,个人倾向于凌宇的说法。在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生命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存在,高于生活,注入了作者的幻想,而并非是现实的真实再现。四、 传奇小说中的神话氛围在沈从文所创造的“湘西世界”中,

7、传奇小说以其浓郁的异域风情和亦真亦幻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大批读者的目光,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兴趣。凌宇先生在分析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的“浪漫的传奇”时,指出这些作品的美学特征是“从作品情境里透射出来的人生情绪的理想型”,而作品也因此呈现出一种“幻美”。但凌宇先生对这类传奇小说没有进行系统分析,而张文东在“传奇”传统与“边城”想象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传奇”叙事中分析了佛经演义、原始人生和边地人事几种传奇类型,指出了传奇故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主体性、鲜明的寓意性和深邃的当代性,浸润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而作为海外沈从文研究代表的金介甫在分析了传奇小说中杜撰的苗民歌谣后认为其中弥

8、漫的神话气氛并非完全源自于苗民部落,只是作者梦幻式的想象,而这些故事也并不是田园诗的作品,实际上是把大自然加以神秘化了。另外,丁颖在“神之存在,依然如故”沈从文神性小说的文化解读着眼于作家创作的文化立场,指出传奇小说中的神性一方面挑战着主流文化的规约和城市生命的萎顿,另一方面也寄予了作家对民族文明在现代社会命运归宿的深忧隐痛。覃新菊日月与心神的联袂沈从文<月下小景>逐日神话的生命意蕴解读、李娜自然与神性的交织谈沈从文小说<媚金,豹子与那羊>分别着手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传奇小说,从自然神性的角度解读其中的神话意蕴。五、小结 以上即对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神性”元素渗透的研究状况的

9、综合分析。总的来说,对于小说中“神性”的挖掘正由狭隘走向广阔,研究者也逐渐地将文本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相结合,不断地得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多数只限于具体作品分析及片面研究,没有综合各方面因素,导致了结构松散、理据不足的局面。“神性”,作为支撑沈从文小说的主要支柱,它背后必然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而深入地探寻作品中的“神性”必定会为沈从文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参考文献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 北京:三联书店,1985:284.522金介甫.凤凰之子. 沈从文传M. 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3吴翔宇,蒋招宾.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 神性”艺术精神J. 阴山学刊,2007,20(3)4张文

10、东.“传奇”传统与“边城”想象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传奇”叙事J. 中国文学研究,2008,(1)5李娜.自然与神性的交织谈沈从文小说媚金,豹子和那羊J. 文史艺术,2010,(17)6张丽君.神性的大地之美生态文明视域下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J. 吉首大学学报,2006,27(6)7吴翔宇. 生命之理:在“庄严”中“神"之再现浅论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意识”J.宜春学院学报,2005,27(5)8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J. 1980,(3)9徐萍,张瑞英.神性氤氲的生命形态沈从文小说生命主题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2009,22(2)10陈晖.意象

11、自然 神性自然 人性自然沈从文作品中自然的显现方式及蕴意解读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11周仁政.巫楚文化的自然拜物教与沈从文的边城J.社会科学研究,200812雷丽平.沈从文对自然文化的选择还乡文学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13 Kirk A. Denton.(1996)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Writings on Literature, 1893-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14 Chih-tsing Hsia.(1961)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15Kinkley, Jeffrey C.(1987)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16Frederick P. Brandauer “Regionalism and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