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石油(健康宣教第一册)野外作业人员注意事项急救措施野外作业的注意事项和急救措施一、野外作业注意事项:1.1 作业单位,应建立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 生物伤害源,流行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 交通状况。并工作区安全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及时向野外作业从 业人员交底。1 . 2 作业单位,应为野外作业从业人员配备野外生存指南、救 生包,为艰险地区野外项目组配备有效的无线电通讯设备。1 . 3 禁止单人进行野外地质勘探作业,禁止采、食不识别的蘑 菇、野菜、野果。野外作业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 地。1 . 4 野外作业单位,应定期为野外从业人员进行体检。野外
2、从 业人员体质应适应野外工作要求。1 . 5 在疫源地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在传 染病流行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注射预防针剂。1 . 6 野外施工,应收集历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并采取 防洪措施。1 . 7 在悬崖、陡坡进行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进行两层或多 层地质勘探作业,上下层间应有安全防护设施。2 m及以上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1 . 8 设备、材料、工具、仪表和安全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1 . 9 野外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过通 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电器设备及其启动开关应安装在干燥、 清洁、通风良好处。电器设备
3、熔断丝规格应与设备功率相匹配,禁 止使用铁、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1.10野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工作点与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1 1 1野外高架设备应设置避雷装置。雷雨天气,禁止在树木下、山顶避雨。|1 1 2可能危及作业人员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作业,应设置安全标志。1 1 3 爆破作业,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 B 6 7 2 2 2 0 0 3 )。1 1 4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野外工作车辆驾驶员,应具有 1 0万公 里以上安全行车经历。1 1 5野外营地选择应遵守下列规定:a 借住民房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查房屋周边环境、基础和
4、结 构。b 野外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背风场地。c 挖掘锅灶或者设立厨房,应在营地下风侧,并距营地大于5 m。d 营地,应设排水沟,悬挂明显标志。e 在林区、草原建造营地,应开辟防火道。1 1 6 山区(雪地)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每日出发前,应了解气候、行进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 貌、地表覆盖等情况。b 在大于3 0 °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作业,应使用保险 绳、安全带。c 山区(雪地)作业,两人间距离应不超出视线。d 冰川、雪地作业,作业人员应成对联结,彼此间距应不小于 15m。e 在雪崩危险带作业,每个行进小组应保持 5人以内。f 在雪线以上高原地区进
5、行地质勘探作业,气温低于 -3 0 C时 应有防冻措施或者停止作业。1 1 7林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在林区作业,应随时确定自己位置,与其他作业人员保持联 系。b 在林区作业,生火时应有专人看守,禁止留下未熄灭的火堆。c 在森林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遵守禁区防火规定。d 林区出现火灾预兆时,应迅速撤离。林区发生火灾时,作业人 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或者开辟不少于 5 m的防火线。1 1 8沙漠、荒漠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作业人员应合理饮水。禁止未经检验饮用新发现水源水和未经 消毒处理水。b 发生沙尘暴时,作业人员应聚集在背风处坐下,蒙头,戴护目 镜或者把头低到膝部。1 1 9高原地
6、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初入高原者,应逐级登高,减小劳动强度,逐步适应高原环 境。高原作业,严禁饮酒。b 艰险地区野外作业,应配备氧气袋(瓶)、防寒用品用具。c 人均每日饮用水量,应不少于3 . 5 L。1 2 0沼泽地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a 在沼泽地区作业,应佩戴黑绢网、皮手套,扎紧袖口和裤脚。 b 在沼泽地行走,应随身携带探测棒。c 植物覆盖的沼泽地段、浮动草地、沼泽深坑地段,应绕道通 行,标识已知危险区。d 在沼泽地区作业,应配备救生用品、用具。二、急救措施:野外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 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 病人,
7、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 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 助急救。处理前观察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判断伤病原 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尤其要注意 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 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 理方法。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 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观 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现场要 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
8、工,也要有 合作。观察后处理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 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至于相关症状的具体处理方法,在后文详 述。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 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为确 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 色发青需抬咼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咼头部,有呕吐感者,需 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处理完毕后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 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搬运方法,随伤 患情况和周
9、围状况而定。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 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 要抓住重点,迅速按以下步骤检查患者。打开气道抢救者行将患者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将患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清除,以利呼吸道畅通。呼吸道是为气体进出肺的必经之道。由于意识丧失患者舌肌松弛、 舌根后坠,会厌下坠,头部前倾造成咽喉部气道阻塞。仰头举颏法 可使下颌骨上举,咽喉壁后移而加宽气道,使气道打开,呼吸得以 畅通。抢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 的食指和中指放于靠近颏部下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 头部后仰。
10、头部后仰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 位置。婴儿头部轻轻后仰即可。注意清除口腔内异物不可占用过多时间,整个开放气道过程要在 3 - 5秒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 畅通。看、听、感觉呼吸患者气道畅通后,抢救者利用看、听、感觉之法 3 - 5秒钟,检查 患者有无自主呼吸。检查方法:抢救者侧头用耳贴近患者的口鼻, 一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 流声;三感觉有无气流吹拂面颊感。人工呼吸若患者无自主呼吸,抢救者应立即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 -口对口 (鼻)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 1.5秒钟。每次吹气量应 为8 0 0毫升。检查脉搏,判断心跳 抢救者采用摸颈动脉或肱动脉,观察是否有 搏动5-10秒钟,判断患者有无心脏跳动。检查时应轻柔触摸, 不可用力压迫。为判断准确,可先后触摸双侧颈动脉,但禁止两侧 同时触摸,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若没有脉搏搏动,可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术,挤压 1 5次,挤压速度 为每分钟6 0 - 8 0次。挤压气与吹气之比为15:2反复进行。连续做四遍或进行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做家务心得体会
- 2025年抽搐与惊厥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2025年公务员常识判断强化训练卷
- 2025年初中二年级化学上学期专项训练测试卷
- 2025年美术史论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油膜测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详解卷
- 2025年初中三年级化学下学期实验操作专项
- 促进执行透明度增加管理开放性
- 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方案
- 宴会厅设计方案
- 公司人才体系制度培训
- 七年级生物下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汽修厂标准和计量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情绪障碍儿童》课件
- 危险品车队车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4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详解)
-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