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绪论_第1页
第一章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绪论_第2页
第一章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绪论_第3页
第一章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绪论_第4页
第一章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1 陈宗平主编,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北京:中陈宗平主编,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年。2 姚继涛、马永欣、董振平等,建筑物检测鉴定和加姚继涛、马永欣、董振平等,建筑物检测鉴定和加固,北京:科学出版社,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年。3 冯文远、冯志华编著,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实用手冯文远、冯志华编著,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年。4 宋

2、彧编著,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北京:科学出版宋彧编著,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北京:科学出版社,社,2011年。年。5 高小旺,邸小坛,建筑结构工程检测鉴定手册,北高小旺,邸小坛,建筑结构工程检测鉴定手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年。 2本课程教学安排:本课程教学安排: 总学时总学时1616学时学时课堂讲授内容:课堂讲授内容:1绪论绪论2建筑结构的检测与鉴定程序建筑结构的检测与鉴定程序3建筑结构检测项目及抽检方法建筑结构检测项目及抽检方法4各类结构的检测方法、原理及工艺各类结构的检测方法、原理及工艺5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价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价31 1、理解

3、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意义、理解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意义及发展概况及发展概况2 2、了解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过程3 3、理解、理解“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课程的学习课程的学习方法方法基本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4一、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一、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 采用各种检测方法对建筑结构的各类性状指标进采用各种检测方法对建筑结构的各类性状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安全性、可靠性进行鉴定,得出其行检测,并对其安全性、可靠性进行鉴定,得出其鉴定等级和是否需要加固或加强的结论。鉴定等级和是否需要加固或加强的结论。第一章 绪论 建

4、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鉴定与加固的涵义涵义结构检测结构鉴定结构加固力学性能检测耐久性检测结构和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安全性鉴定加固理论加固技术1.1 1.1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5二、我国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1 1、勘察设计类、勘察设计类 1 1)房屋地质勘察粗糙;)房屋地质勘察粗糙; 2 2)结构设计安全系数偏低;)结构设计安全系数偏低; 3 3)缺乏耐久性设计;)缺

5、乏耐久性设计; 4 4)缺乏结构整体坚固性设计。)缺乏结构整体坚固性设计。2 2、施工类、施工类 1 1)施工质量差,合格率、优良品率低;)施工质量差,合格率、优良品率低; 2 2)片面追求施工进度。)片面追求施工进度。设计概念设计概念错误错误+设设计计算错计计算错误误6我国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3 3、使用维护类、使用维护类 1 1)没有定期检测与鉴定;)没有定期检测与鉴定; 2 2)缺乏维护与保养;)缺乏维护与保养; 3 3)建筑环境或结构环境改变;)建筑环境或结构环境改变; 4 4)改变用

6、途不当。)改变用途不当。7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物中各类构件损坏的比例建筑物中各类构件损坏的比例低劣的施工912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耐久性问题13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14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152015年7月6日14时10分许,沈阳市大东区合作街120号发生楼体坍塌事故,七楼和六楼两层阳台整个坠落到五楼。162014-04-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29幢居民住

7、宅楼西侧房子发生坍塌172014年4月28日,江苏常熟1819上海闵行区一幢上海闵行区一幢1313层莲花河畔景苑层莲花河畔景苑2021三、需要维修、保养或加固的建筑结构可分为四类三、需要维修、保养或加固的建筑结构可分为四类 1 1、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 2 2、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建筑;、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建筑; 3 3、到达使用期而又准备继续使用的建筑;、到达使用期而又准备继续使用的建筑; 4 4、违法建筑或缺少正当报建手续或缺少工程资料的建筑;、违法建筑或缺少正当报建手续或缺少工程资料的建筑; 建筑结构的检测与鉴定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建筑结构的检测与鉴定已经成为建筑行业

8、极其极其重要的项重要的项目,其存在意义已经不限于技术或经济方面,对社会的安目,其存在意义已经不限于技术或经济方面,对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全与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1、为维护、加固或改造提供设计依据;、为维护、加固或改造提供设计依据; 2 2、防治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社、防治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社会效益明显;会效益明显; 3 3、节约大量资金(五倍定律),节约用地,减少建筑垃、节约大量资金(五倍定律),节约用地,减少建筑垃圾等。圾等。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的必要性及意义一、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基本情

9、况,经历三个阶段:一、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经历三个阶段: 二战后的大规模新建时期,主要特点是规模大、二战后的大规模新建时期,主要特点是规模大、标准低;标准低; 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时期。(目前我国处在的阶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时期。(目前我国处在的阶段)段) 现代化改造与维修加固时期。现代化改造与维修加固时期。22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1.2 1.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的发展二、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技术的发展23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

10、发展概况1.2 1.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1. 20世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到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到80年代中期,我国首部混凝土检测规程年代中期,我国首部混凝土检测规程回弹法评定混凝土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85)问世;此后,混凝土检)问世;此后,混凝土检测方法的回弹法、超声法、超声测方法的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等非回弹综合法、钻芯法等非破损法和局部破损法等混凝土检测方法在现代化得工程得到破损法和局部破损法等混凝土检测方法在现代化得工程得到了大量使用。了大量

11、使用。2. 在砌筑结构检测方面,在砌筑结构检测方面,70年代期末,我国主要以测定砌筑年代期末,我国主要以测定砌筑砂浆强度作为砌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评定指标;砂浆强度作为砌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评定指标;80年代年代中后期,以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强度或砌体块材强度等级作中后期,以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强度或砌体块材强度等级作为检测对象;为检测对象;1994年,将回弹法、电荷法、筒压法、射钉法年,将回弹法、电荷法、筒压法、射钉法和剪切法等砂浆强度检测方法和推剪法、单剪法、轴压法、和剪切法等砂浆强度检测方法和推剪法、单剪法、轴压法、扁千斤顶和拔出法等砌体强度的检测方法纳入规程;目前,扁千斤顶和拔出法等砌

12、体强度的检测方法纳入规程;目前,对砌体结构的检测主要使用轴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对砌体结构的检测主要使用轴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和射钉法等。和射钉法等。 3. 针对钢材易针对钢材易腐蚀腐蚀,耐火性差耐火性差及其较强的及其较强的缺陷敏感性缺陷敏感性等特点,等特点,钢结构的检测主要是针对材料与连接缺陷以及锈蚀程度与涂层钢结构的检测主要是针对材料与连接缺陷以及锈蚀程度与涂层厚度的检测。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无损检测、渗透检厚度的检测。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钢材锈蚀检测及涂层厚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钢材锈蚀检测及涂层厚度检测

13、等。度检测等。4. 自从自从1984年颁布实施以可靠指标年颁布实施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性为特点的度量结构可靠性为特点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以来,在已有建筑物以来,在已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中较可靠性鉴定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为为突出的表现为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编制,该标准的编制,该标准以可靠指标以可靠指标作为结构构件承载能力鉴定评级的分级标志,起作为结构构件承载能力鉴定评级的分级标志,起到与统一标准相协调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可到与统一标准相协调

14、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不断深入研究,许多新的检测靠性鉴定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不断深入研究,许多新的检测仪器设备不断涌现,以及一些新的检测技术、检测手段得到大仪器设备不断涌现,以及一些新的检测技术、检测手段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我国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体系得到了不断的量的推广应用,我国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体系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提高和完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测内容趋于系统和深入;检测内容趋于系统和深入; 检测方法日益先进和丰富;检测方法日益先进和丰富; 检测仪器集成化和智能化检测仪器集成化和智能化。鉴定鉴定是可靠性评定中判定建筑物

15、的可靠性水平是否是可靠性评定中判定建筑物的可靠性水平是否满足要求的核心环节。鉴定方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三满足要求的核心环节。鉴定方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个阶段: 传统经验法;传统经验法; 实用鉴定法;实用鉴定法; 概率鉴定法。概率鉴定法。25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1.2 1.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三、检测技术分类三、检测技术分类按按服役长短服役长短:新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新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既有建筑结构性能的检测;既有建筑结构性能的检测;对于既有建筑结构对于既有建筑结构安全安全和正常使用

16、功能的检查、检测可和正常使用功能的检查、检测可分为:分为: 使用使用者的正常者的正常使用检查使用检查 既有建筑的常规检测既有建筑的常规检测 既有建筑的专项检测既有建筑的专项检测 既有既有建筑的可靠性鉴定检测等方面。建筑的可靠性鉴定检测等方面。26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1.2 1.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三、检测技术分类三、检测技术分类按按受荷类别受荷类别:静载检测和动载检测;:静载检测和动载检测;按检测目的:鉴定性检测和研究型检测;按检测目的:鉴定性检测和研究型检测;按按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地基工程检测,

17、基础工程检测,主体工程:地基工程检测,基础工程检测,主体工程检测,维护工程检测,粉刷工程检测,装检测,维护工程检测,粉刷工程检测,装修、防水、保温工程检测等;修、防水、保温工程检测等;按按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地基、基础、梁、板、柱、墙的检测等;:地基、基础、梁、板、柱、墙的检测等;27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1.2 1.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分类检测技术分类按按结构材料结构材料:砌体结构检测、混凝土结构检测、钢结构砌体结构检测、混凝土结构检测、钢结构检测、木结构检测;检测、木结构检测;按按结构用途

18、结构用途: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桥梁工程,水利水: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工程;按检测内容:几何量检测、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性按检测内容:几何量检测、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检测;能检测;按按检测技术检测技术:无损检测、半破损检测、破损检测、综合:无损检测、半破损检测、破损检测、综合法检测。法检测。28第一章 绪论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1.2 1.2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四、检测标准四、检测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高

19、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 294-201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20、JGJ/T322-201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 106-2014)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及检测等级和评定果分级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及检测等级和评定果分级(GB/T 11345-2013)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50315-201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YB 9257-1996

21、);); 贯入法检测砌体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贯入法检测砌体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T 101-2015););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928-2009);); 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 1936.1-2009););五五 、鉴定标准、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4););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22、JGJ 125-1999)2004年版;年版;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六、建筑结构检测的基本原则六、建筑结构检测的基本原则1.1.“必须、够用必须、够用”原则。原则。 必须明确检测的目的;必须了解检测的对象;必须明确检测的目的;必须了解检测的对象;必须确定检测的范围和项目。必须确定检测的范围和项目。2.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针对具体的检测工程,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案和针对具体的检测工程,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案和检测方法。检测方法。3.3.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测试方法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测试仪器必须测试方法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测试仪器必须标准,测试单位须有资质,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标准,测试单位须有资质,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4.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构件抽取、手段选择、数据处理须有科学性,构件抽取、手段选择、数据处理须有科学性,切忌先入为主。切忌先入为主。311.3 1.3 “建筑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