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_第1页
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_第2页
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_第3页
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_第4页
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 尹延明 08020731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如环境污染。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25个省的环境污染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运用SPSSl7.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处理。通过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本文通过分析、评价可以为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关键词:因子分析; 环境污染;因子分析产生于20 世纪初期, 当时由心理学家在实际研究中提出的。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将多个实测变量转变为少数几个线性不相关的综合指标, 从而简化数据处理, 提示

2、出多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线性综合指标往往是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但它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因此在环境科学领域因子分析应用广泛。本文就全国25个省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7 个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全国各地区环境污染的特征, 为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1、因子分析原理因子分析从变量的相关矩阵出发将一个m 维的随机向量X 分解成低于m 个且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和一个特殊的m 维向量, 使其公因子数取得最佳的个数, 从而使对m 维随机向量的研究转化成对较少个数的公因子的研究。设

3、有n 个样本, m 个指标构成样本空间XX= ( xij) n * m i= 1, 2, ., n; j= 1, 2,., m因子分析过程一般经过以下步骤:(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公式为Xij= ( Xij- Xj) /& j, 其中Xij为第i 个样本的第j 个指标值, 而Xj 和&j 分别为j 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标准化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变量的量纲的影响, 而且标准化转化不会改变变量的相关系数。( 2) 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系数阵, 并求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3) 进行正交变换, 使用方差最大法。其目的是使因子载荷两极分化, 而且旋转后的因子仍

4、然正交。随后确定因子个数, 计算因子得分, 进行统计分析。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环境污染的判断指标,我们共选了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7个环境污染指标进行分析,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表1 评价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及单位代码1生活污水排放量2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生活烟尘排放量5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6工业废气排放总量7工业废水排放量二、原始数据的选择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

5、量、生活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7个环境污染指标。具体数据见附件三、评价方法及过程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先对7 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所示。表2 相关矩阵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生活烟尘排放量(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相关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1.000.427-.154-.213-.256.361.701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4271.000-.080-.091-.172.

6、485.710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吨)-.154-.0801.000.846.528.236-.205生活烟尘排放量(吨)-.213-.091.8461.000.466.375-.282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256-.172.528.4661.000.028-.25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361.485.236.375.0281.000.512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701.710-.205-.282-.258.5121.000生活烟尘排放量和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相关系数为0.846,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相关系数为0.701,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工业废水排

7、放量的相关系数为0.710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3所示表3 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12.87641.09141.0912.87641.09141.0912.06129.44829.44822.22431.76872.8582.22431.76872.8581.87726.82056.2683.6389.10981.967.6389.10981.9671.35419.34375.6114.5728.17490.142.5728.17490.1421.01714.53090

8、.1425.4035.75995.9016.1922.74798.6487.0951.352100.00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表四 公因子方差初始提取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1.000.964为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1.000.887为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1.000.861为生活烟尘排放量(吨)1.000.941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1.000.967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1.000.799为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1.000.891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前3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967%,小于85%;前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

9、0.142%,超过85%。所以本文取前4个主因子,并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表5 成份矩阵a成份1234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740.264.184.560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694.433.055-.463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558.726-.037.146生活烟尘排放量(吨)-.569.742-.247.07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576.425.665-.10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365.769-.261-.076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864.342.165-.006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a. 已提取了 4 个成份。然而初始载荷阵结构不够简单,各

10、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容易使因子的意义含糊不清,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为此须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旋转,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使各变量在某单个因子上有高额载荷,而在其余因子上只有小到中等的载荷。最常用的旋转方法是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表6 就是采用这一方法得到的。于是, 得到了、和四个主因子。表6 旋转成份矩阵a成份F1F2F3F4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068.255.940-.111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086.926.144-.016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865-.062-.037.328生活烟尘排放量(吨).944-.016-.154.16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11、.322-.074-.118.91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524.663.248-.152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176.711.592-.068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旋转在 6 次迭代后收敛。表7 旋转后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公共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 %)累积方差贡献率( %) 12.06129.44829.44821.87726.82056.26831.35419.34375.61141.01714.53090.142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9.448% , 说明其在7项指标中起主导作用。F1在 x3,x4

12、上有很大的载荷, 而这2项指标分别是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生活烟尘气体排放。第二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6.820%,在x2、x6,x7上有很大的载荷,而这3项指标分别是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工业废气废水排放。第三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9.343%,在X1上有很大的载荷,而X1为生活污水排放量,则该因子命名为生活污水排放第四主因子F4的方差贡献率为14.530%,在X5上有很大负荷,而X5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则该因子命名为工业固体废物.、和 四个公共因子能反映7 项指标信息总量的90.142% , 亦即

13、用、和 四个主因子有90.142% 的把握,代表原来的7 项指标评价经济效益。我们得到取4个公共因子时的因子模型。=-0.068+0.255+0.940-0.111=-0.086+0.926+0.144-0.016=0.865-0.062-0.037+0.328=0.944-0.016-0.154+0.160=0.524+0.663+0.248-0.152=-0.176+0.711+0.592-0.068=0.298+0.765-0.240+0.044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8所示表8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成份F1F2F3F4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083-.368.987.054为生活污水中化学需

14、氧量排放量(吨)-.159.733-.412.160为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420-.107.147.063为生活烟尘排放量(吨).521-.027-.042-.208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186.087.0761.075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339.335-.063-.300为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110.270.262.166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构成得分。由此我们得到因子得分函数为:=0.083-0.159+0.420+0.521-0.186+0.339-0.110=-0.368+0.733-0.10

15、7-0.027+0.087+0.335+0.270=0.987-0.412+0.147-0.042+0.076-0.063+0.262=0.054+0.160+0.063-0.208+1.075-0.300+0.166以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得到综合得分函数:=(29.448/90.142)F1+(26.820/90.142)F2+(19.343/90.142)F3+(14.530/90.142)F4 =0.3227+0.2975+0.2146+0.1612为了对这些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四个主因子计算其因子得分,得到因子得分表,并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综

16、合得分和总名次,见表9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从下表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山东,辽宁,安徽的的F1较高,因为这些城市由于人口、车辆过多或地理靠北燃烧煤炭等原因使尘埃和气体污染严重。重庆,山西,贵州,云南,河北在F2上的排放量最多,原因可能因为设备不齐全,污水处理技术还没有跟上别的省,还有就是因为有的省份属于国家老工业基地, 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多, 但有的企业对环境污染治理并不重视, 有的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且由于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因而这些省份在工业污染因子上得分较高。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在F3上得分较高,原因是可能因为江南水量充足,节约用水不是很重视,

17、再加上是沿海省份,人口较多,生活污水也自然就比较多,重庆,贵州,山西,云南,河北在F4上得分最高,这是因为有的省份属于国家老工业基地, 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多, 但有的企业对环境污染治理并不重视,并没有处理工业废物的设备。重庆省在F2和F4 主因子上得分都较高, 说明其因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严重, 应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F1生活烟尘气体排放排序F2工业废气废水排放。排序F3生活污水排放 F4工业固体废物排序综合评价F得分排序重 庆-27493325122384.91210634.561622516116806031山 西-25414524117488.52

18、181798.2131524922215700642贵 州-1707602371635.443119945.7181018115310389363云 南-1085602244366.53410847119657458.24701735.34广 东-1429.3713-11097225552291.31223296.86663186.85河 北-40324.42123582.415181951.212337715.65502924.86湖 南-27865.620-14412.716200443.872214837379648.47江 苏3213.93410-19579.819328085.324

19、8669.9914360389.48广 西-23868.9185651.1948192721.310160701.79335205.29山 东8735.3043-13975.513247056330962.7918272778.510浙 江-4031.74142485.74910212173.5545252.9515255880.511江 西-23977.2193700.2949106563.920163416.9824970412河 南5727.9846-24785.721227491.4441187.0817249620.813四 川-5456.5215-19277.618186304.51187773.7711249344.114湖 北-835.59812-30877.7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