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新版七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新版七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内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3. 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2、“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词语: 古义: 今义: 4、翻译以下各句。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 以下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 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衬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 学习的重要性。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

3、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 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 1 . C A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2.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3. 文中的“往事 在这里是“历史,而在现代汉语中是 “过去的事情 的意思; 文中的“但在这里是“只,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4. 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分3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4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

4、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5. B正面6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木兰诗?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 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 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气传金柝,寒 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解释以下

5、划线的词:木兰当户织:问女何所水_愿为市鞍马:关山度假设飞: 给以下字注上音标: 机杼 鞍戎丨机阿姊 可汗丨金柝二、一词多义: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三、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四、默写填空:不闻机杼声:昨夜见军巾_旦辞爷娘去:11朔气传金柝:鞯朔 丨气啾啾胡骑机万里赴戎机:不闻机杼声: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万里赴戎机:辔丨头 霍霍唧唧买东市买骏马:欲买舟而下:木兰替父参军的主要原因是。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剧烈悲壮的句子是。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 。 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6、 五、选择题: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将军和壮士参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 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参军十年胜利归来。C. 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别离极其悲哀的心理。D. 参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对第3段中的A.采用比照手法,C. 采用比照手法,D. 采用反复手法,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

7、一项为哪一项 A说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 “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D.意思是非常、十分。对以下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排比对偶对偶比喻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B.对偶对偶D.对偶反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衬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8、为哪一项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辨我是雄雌?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 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 眼迷离;双兔傍地走,一、解释划线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愿驰千里足 :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

9、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一词多义:帖昨夜见军帖:将将军百战死:对镜帖花黄:出郭相扶将:三、划分朗读节奏: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古义:今义:四、辨析以下词的古今意义:阿爷无大儿双兔傍地丄古义:五、答复以下问题: 指出以下各句的修辞手法: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今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 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禾口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1)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双兔傍地走A、走马观花B、茶走

10、味了C、车刚走 D走漏消息安能辨我是雄雌 ? A 、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营扎寨木兰当户织 A 、捷报飞来当纸钱B、当着大家谈一谈C、他会当家D旗鼓相当(12)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案:、对着;门织布的梭子 只思念 文告 表示多数, 不是确数为此;买 早晨 战争 过 1北方二、买;军机军事买集市织布机雇,租 三、不闻 /爷娘 /唤女声,但闻 /燕山/ 胡骑/ 鸣啾啾。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 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气传

11、金柝,寒光照铁衣。五、Aa3) BBa6) C答案:一、记功;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有余 想 希望 外城;扶持 穿 动弹 眯着眼 并排跑 怎么二、 文告 带兵的人通“贴 搀扶三、可汗 /问/所欲,木兰 / 不用/尚书郎四、爷:古义指父亲 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走: 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五、夸张 对偶排比对偶磨刀霍霍;扑朔迷离A1A “走古汉语中,做“跑讲。雌兔和雄兔紧贴着地面奔跑。“走马观花即“跑马观花,意思是浮光掠影,很不深入。 “走味是失去原味。 “车刚走的“走是“离开。 “走漏即“透漏出。B “安能、“安敢中的“安,都是表反问的疑问代词,解为“怎么。A、C

12、D中的“安,依次为“安定、“怀着、“安置、设置。B “当护织和“当着大家中的“当 ,都是“面对的意思。其作的分别为“充当 、“主持、“相配、“相称之意。2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内幕。?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

13、圃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夸耀;曾经;放下;斜着眼看,文中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只是2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尝射于家圃取一葫芦置于地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解析】选B。都是“在的意思。 A.凭借/用;C.代词,代陈尧咨/代词,代葫芦;D.表转折 连词,但是/表修饰连词,不译。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答案: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 ?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14、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解释以下加点词10 分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二、区分以下句中“之字的用法5 分1水陆草木之花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之: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5渔人甚异之。之: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 分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4有一句诗说: “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 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是 是; 6?爱莲说? 选自?,作者“元公是他的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时著名的家,为线索;两个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16、 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 ? 爱 莲 说 ? 中 用 来 比 喻 君 子 既 不 与 世 俗 同 流 合 污 , 又 不 孤 高 自 傲 的 句 子 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0 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五、阅读训练

17、 36 分课内稳固一13 分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 4 分1名:2灵:3德馨:4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 2 分 3从上文找出 3 句对偶句。3 分1234请你试着对对联。 2 分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下联: 下联: 二14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词。 5 分妖:益:植:鲜:宜: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 “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 从欣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 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3 分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 分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 分答: 参考答案一、蕃 淤

19、濯 涟 逸 鲜 亵二、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三、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四、1、?全唐文?唐代 刘禹锡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4、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6、?周元公集?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谥号7、爱莲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五、一 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知名 2灵异3品德高尚 4博学的人2、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 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二 1、1多2洗涤 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5更加 6立 7很少8应当2、 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 4到,动词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 1只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肮脏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 ;“中通外直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大名远 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 在课文中, 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 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 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 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