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六 声和光【综合概述】关于声这局部的考试概括起来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分类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是命题的热点。关于光这局部,按照传统的分类,它是四大局部的一大局部,光学这局部在中考试题中将会占到0分左右,其重点应该关注光的反射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以及生活中的透镜,要求同学们掌握光的直线传播条件,能正确解释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能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相关问题;能利用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的折射现象,并掌握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凸透镜的应用。【考点预测】【预测1】声音的传播例题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2、,闹钟的声音护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钟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解析】这是“真空铃实验,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当空气逐渐被抽出,直到接近真空状态,声音由于缺乏传播介质不能传入我们的耳朵。【答案】B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 1在一个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治安另一端可以听到 两 次声音,第一次是由 钢管 传来的。 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密度kg/m31.91.432700790011300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
3、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吓走,这说明 B A只有空气能传声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分钟,音调发声了变化【预测2】乐音与噪声【例题1】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拟,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
4、大【解析】音调和响度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由生活经验知:牛叫的声音消沉,其频率低,音调低,但其响度大。而蚊子叫的声音尖细,其频率高即翅膀扇的快,音调高。但牛叫比蚊子响度大些。【拓展】对于声音这局部知识强调应用:例如:吹笛子音调的变化、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以及如和防治噪声等。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和问答的题型出现。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1.关于声音,某人有以下论断,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B A某一人的嗓门大,所以声调高B女高音歌唱家的频率比一般人的都大,所以她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C声音强度大,响度一定大D人耳能区分出是谁的声音,是因为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男低音独唱是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
5、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3以下是小明同学观察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正确的选项是 D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小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燃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超量装载货物D.市政府通知: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4.以下措施不能到达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C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预
6、测3】光的直线传播及光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例题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分析】因为阳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才沿直线传播,而大气层并不均匀,靠近地球外表的大气层密度较大,越往高空越稀薄,因此光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弯折,像天上星星会眨眼;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夏日的晴天,站在马路边看到路上行驶的汽车飘忽不定等现象,都是由于空气密度在不断地变
7、化,而引起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而造成的,所以选项B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此题正确答案是B。【拓展】1.由此题可以看出:1人要想看见物体,必须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才能引起视觉。2月食、日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重要现象。经常出现的变形试题有:1关于月食现象,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C A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B.月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在了月亮上 D.月食是月亮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2.以下事例中,能用来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B A 月光下的树影B 站在高大的楼房前看不见它身后低矮的平房C 湖面上映出岸边垂柳的印制D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就看见了它3使用步枪射击时,
8、强调“三点一线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的规律。 【预测4】光的反射及其应用 一、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经常出现的试题 1自行车尾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夜里,用灯光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反光效果很好,试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2小丽晚上学习时,把橡皮掉到了桌子底下。桌子底下很暗,看不清橡皮在哪里,于是他找来一面镜子放在A处,调整镜面的方向后,照亮了位于B处的橡皮,你能在图2中画出镜面的摆放位置吗?图1图2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及应用经常出现的试题有:1下面哪一种现象是由漫反射引起的 A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B.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
9、清电影银幕上的像 D.在烈日下看到不来上发出的刺眼的光2观察停车场上的汽车,你是否注意到汽车驾驶室的前窗玻璃一般都是倾斜的,而不是竖直的?如果是竖直的,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面平面镜,车内乘客通过前面的玻璃所形成的虚像正好落在玻璃窗的正前方。汽车行驶时,驾驶员会把虚像误认为是车前方的行人,把车外行人与虚线混淆,导致视觉错误造成交通事故。【预测5】光的折射规律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经常出现的试题有:1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好似不时地“眨眼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D A星星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它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大气
10、层折射的结果2观察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局部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光线被反射掉一局部 B.眼睛有一种错觉C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局部折入水中 D.冲洗照片的质量有问题【预测6】生活中的透镜一、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判别成不同性质的像的条件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大于40cm 的地方,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格正立的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 小于20cm 的地方。二、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图419如图3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假设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那么 D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管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三、区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20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对幻灯片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平板型太阳热水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Υ射线立体定向放射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电子称量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社会养老保障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橡胶零件、附件项目建议书
- 抛光车间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抛丸车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快速原型成形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课件
- 岳飞学写字题目及答案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i-u-ü》教学课件
- 《建筑法律知识》课件
- 雷州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2024年中国电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印刷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文件目录
- 美国RAZ分级读物目录整理
- 2019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6部分:调整试验
- 英语10000个单词频率排序
-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