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统编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1.弟弟在hu apu()里发现了几条qiuy in(),他觉得很有2.草丛里不断传来Xishud( )的叫声,可我们把这一片都scu() 了个遍,也没发现它们的踪迹二、选择题。(21分)(1)下列词语拼音全对的一项是()。A.蝈蝈(gu oguo)辩论(bi an l tn)B.蝎子(jiezi)恐怖(kmg btC.逆境(n ij in)阻拦(zul cn)D.领域(l ing yt纬度(w百dt(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洪亮清脆拒绝司空见惯B.花圃伟

2、度测量无独有偶C.机遇灵感促使见危知著(3)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走马观花(奔跑)B.不以为然(正确) C.赴汤蹈火(热水)D.过犹不及(及格) (4)下列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家着。(保护的近义词是:珍惜)B.这件普通的事被他敏锐地注意到了。(“敏锐”的反义词是:灵活)C.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遥远”的反义词是:靠近)D.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恐怖”的近义词是:恐怕)(5)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又哭又闹,对于这爸爸早已司空见惯。B.李明这次考得很好,无独有

3、偶,成绩很好的张强这次依然考得不错。C.我们常常从一些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 者自己去悟出“规律”。D.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 舍地扑向堤岸。(6)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B.使弈秋/诲二人弈。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7) 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长歌行一诗中获得的启示。下面句中横线上依次填的是()。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_ ;时间在作家笔墨的流淌中,;时间在冰川悄悄的融化中,。(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结成了金黄的 稻穗写成了锦绣文章)A.B.C

4、.三、句子练习。(7分)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分)(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2)_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1分)2.修改病句。(4分)(1)同学们要运用和理解学习过的知识。(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 _ ,不能 _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 _ 观察事物、看待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让我们懂得了真理的诞生源于敏锐地 _ ,坚持不懈地_,深入地 _ ;表里的生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孩子的形象;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让我们感受 到了小说的魅力。五、口语交际。(5分)六(2)班正在举行“科技发展利

5、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下面给出了正 方观点,请你写出反方观点。正方: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利大于弊”。首先,科技提高了人们 的生活水平,使人类摆脱了忍饥挨饿的境地;其次,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电脑的普及,使得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 的联系日益密切;第三,科技保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解决 了人类能源危机。可见,科技发展利大于弊。反方:_六、阅读。(25分)(一)(12分)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一次,他发 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 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

6、斯基带着一连 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 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 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是人最容 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 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 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 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 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

7、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2分)华()罗庚锲()而不舍 见微知著()阿瑟()林斯基 2._告诉我们:只要见微知著, _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2分)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 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里的“见微知著”的意思是( )(2分)A.看见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B.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C .从细小的事情中不断探索,得到最后的真理。4.为什么文中的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真理 呢?(3分)5你还知道其他从司

8、空见惯的小事中见微知著,发现真理的事情吗?写一写。(3分)(二)神奇的电子书包(13分)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的,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 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 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 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 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 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IMB。第一 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 圳4个城市试

9、用。这些书包如果做得秀气些,它完全可以放在口袋里。虽然不起眼,却可 以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读研、读博还都可以用,一用就是几十年。所有的 作业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张盘往里一输就成。这 样,课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 用带了,一本16开本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在新加坡,电子书包的发展要更快一些。它实际上是一个贮存、记载和 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 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 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显然,电子书包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全球 性的教育革命。但

10、是要普及这种产品,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严格地说,就技术而言, 它比掌上电脑还简单, 并非什么高精尖产品。 它惟一的缺点是价格还嫌太贵, 现在的售价在1500至1600元,相当于一个学生高中三年的书费, 还难以在 全国推广普及,要把它的价格降到1000元以下,也并非什么难事。手机刚 出来不也是一两万元吗?现在也不过千把元了。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利于环保。我国在校的学生超过3.2亿, 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的课本为20本,每年达到128亿册,而学生所用的作业 本姑且每学期每门课按6本计算,将达到240亿册,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将 达到360亿册。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为此每年将砍掉多少森林。显

11、然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为我们多留下几片森林, 为子孙多留下 一些绿色。秤砣虽小压千斤。别看电子书包小,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它不仅 给中国的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还会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 响。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由第二、三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神奇的特点具 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2.请分析第二段重量仅700克一句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2分)3.第四段中说电子书包的出现, 预示着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的原因是什 么?(请用文中话回答) (2分)4.从第五段看,电子书包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的原因 _,电子书包必将被普及的原因是 _ (_ 2分)5.第六段中加线句运用

12、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2分)6.结合选文,谈谈电子书包的使用有哪些意义?(至少写两点) (3分)_ _七、习作。(30分)人类的想象孕育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力量将人类美好的愿望变为现 实。让我们开动大脑,发挥无穷的想象吧!看看你脑海里未来的生活是怎样 的。请以“未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1.花圃 蚯蚓2.蟋蟀 搜二、(1)D(2)A(3)D(4)D(5)B(6)A(7)B三、1.(1)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说:不是这样的。(2)设问2.(1)“运用和理解”改为“理解和运用”。(2)“应该”后面加上“养成”。四、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科幻五、示例: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比如电视、电脑等娱乐设施 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少,人情越来越淡薄。网络的出现,使一一 部分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症,进而走上犯罪之路,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六、1.huaqiezhuse2.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善于发问3.A4.因为他有敏锐的观察力,他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进行实验和研究。5.【示例】牛顿就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反复探索研究,发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