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搭石》教学实录_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搭石》教学实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121搭石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2. 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种体会 的方法。3.3. 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 的美好品德。教学重难点:1.1. 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种体会的方法。2.2.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读题。教学设想:学生在欣赏 PPTPPT 风景图播放(配乐)和老师的解说中, 不由自主地对课文描绘的搭石产生向往。本环节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

2、刘章爷爷 的家乡去看一看。(配乐,幻灯片自动播放)瞧!这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连绵起 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 作者每每忆起自己的家乡, 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 , 就让我 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2121 搭石。 师:声音响亮。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声音和画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 受作者2家乡的风景美,激发他们对搭石的兴趣。二、精读搭石(一)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什么是搭石。指名汇报,读相关 句子。教学设想 :学生自主浏览,能较快找到相关句子。设计意图: 检测学生浏览课文提取信

3、息的能力,初步认识搭石。师: 孩子们, 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从文 中找一找。师:小手举得真快,你来说。生:“进入秋天。” 师:同意吗?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生齐读。 师:原来这就是搭石呀。刘章爷爷在文中写道,搭石构成了家 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师:这一块块平整而方正的石头怎么就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 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寻找答案。(二)感受风景美,感悟心灵美。1 1感受风景美(1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 2 4 4 自然段,想一想,围绕搭石, 你能感受到美在哪里?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写出感受。(生自学师巡视指导)教学设想 :学生静心默读课文,画出

4、感受到美的句子,作简单批注。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细读文本,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言语表 达的能力。(2 2)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孩子们都读的很认真,也都画出了不一样的美,现在请 同学们小组交流各自找到的句子,说一说自己是怎么体会的。前后的同 学组成小组。)3教学设想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分享自己发现的美。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思维与思维之间的碰撞, 产生更多美丽的火花。(3 3)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感受到更多的美。 指导感情朗读。教学设想: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合作学习收获汇报交流, 谈自 己的感受。汇报的内容可以是风景美,也可以是心灵美的相关句

5、子。 教师紧扣文本, 通过引导学生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和感情朗读的方式去 感悟和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搭石之美。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孩子可以跟我们分享 一下你所发现的搭石之美?本环节教学过程: 生:“每当上工,像轻快的音乐,画一般的美感” ,我从这句话感受 到了人们走搭石的时候动作很美。(生读错时师点拨:“行”这是一个多音字,体育课上 , , 我们排成很 整齐的一排,叫作排成一行(h h dn n g )而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行 (x x inin g)人。所以应该是一行(x x inin g)人。) 师:孩子,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动作美的? 生:从协调有序这个词。 师:协调有序是什

6、么意思?你能联系下文说一说协调有序是什么样 的动作吗?生:(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紧跟上去。 ) 师:是的,这样默契、 有秩序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板书协调有序) 师: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师:孩子们,你们还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画一般的美感? 师:请你说。 生; ;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4师; ; 从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丽画面呢?生 1 1:我仿佛看到水很清,一阵风吹过,把水吹起了波纹。(师:说出了你想象中的画面,多么美呀。 )生 2:2: 我仿佛看到了微波荡漾,人影倒映在水中的美丽画面。 (师: 你的回答让老师仿佛已置身于这美景之中! )

7、(出示图片,直观感受)师:是呀,孩子们,请看这幅图片。清澈 的水波在轻轻地荡漾,水中的人影姿态柔美,这样诗情画意的美丽画卷 就是(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师: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请孩子们自 己试着读一读,读出这美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哪位孩子想为大家读一读,读出这种韵律美。 生个读。 师:你读得太美了。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走进这 诗情画意之中(引读这两句) 。孩子们,请用你们美妙的声音,读出 如诗如画一般的美感。 (配乐师生共读)师:每当上

8、工下工5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女: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男:前面的抬起脚来 女:后面的紧跟上去 男:踏踏的声音 女:像轻快的音乐 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小结风景美:水光人影两相和, 这是一种什么美?师引导学生: 像轻快地音乐 音乐美,还给人怎样的美感?画(画面美) 。师小结:这“音乐美、画面美”我们就叫做风景美(板书风景 美)。一个“协调有序”充分表现了乡亲们的默契之美,和谐之美,再加 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 如歌、如画又如诗一般的美,可以说,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这三个词语在帮助我们体会风景美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像这样

9、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关键词”(板书:关键词)。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 通过关键词来感受不一样的美。2.2. 感悟心灵美 师:谁来和我们继续分享,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不一样 的美?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上了点年岁的人 , , 无论、才肯离去”。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老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生:我从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这些词语体会到的。师:能通过抓关键词来体会,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师:还有谁也画出了这个句子,想来说一说你的体会? 生:我从“无论”这个词体会到不管他急着去做什么事,只要发现 搭石不平稳,都会停下来把搭石摆6平稳才离开。师:孩子,你已经走进了文本。是啊,老人不

10、仅仅是在着急赶路的 情况下才会这样做,还有什么情况下,他也会这么做?生 1 1 :急着去看望生病的孩子。生 2 2 :急着赶集的时候。生 3 3 :急着访友的时候。生 4 4:急着出工的时候 师:一句话,不管什么情况下,老人都会这么做。这是多么无私、 善良的品质呀!师:还有谁想来谈一谈你的体会?(学生答不出,引导“其实,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动词特别引人 注目,谁找到了它?” )生:我觉得是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的“踏”字。 师:真是火眼金睛。师:老人为什么要踏上几个来回? 生:试试它到底结不结实。 师总结:原来老人是要把搭石踏得更平稳。 师:想象一下,老人为了把搭石踏得更平稳,他会怎样去踏呢?

11、生:用力踏,使劲踏,来来回回地踏。师: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的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位正在努力把 搭石踏得更平稳的老人。师:想一想,老人在“踏”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他也许会想,我把这块搭石踏平稳了,后面的人就不会掉进水里了师:从一个“踏”字,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为他人着想的老人。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感受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纯朴 美德!生齐读: ( 标红关键词 )7师:让我们继续来分享,你还从文中的哪个句子感受到了不一样的 美?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如果有两个人才相背而行。”我从“总会、才”体会到乡亲们很有礼貌,互相谦让。师:你也学会抓关键词谈体会,请坐!师:还有

12、谁想来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生:我从“总会”体会到他们不止一次这样做,而是经常这样做。 师:你体会到了他们纯朴的民风。是的,从“总会”一词中,我们 可以体会到人们已经把这种谦让行为当成了很平常的、习以为常的 了。师:有哪位同学还关注到了这句话中的其它词语吗?请看图片上这 位背着背篓的人,他在做什么动作?生:他在“招手示意” 。 师:招手是在向对方示意什么呢? 生:让对方先走。师:乡亲们在走搭石的时候,你让我,我让你,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生 1 1 :乡亲们很友好。生 2 2 :乡亲们很谦让。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读出乡亲们的谦让之美。 生读。师:孩子们,再来看段话,谁还找到了其它的句

13、子?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假如理所当然的事。”我体会到年轻人很尊敬老人。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是一种尊老的行为?生:伏下身子师:“伏下身子”是什么样的动作?”请你上台来为我们做一做这个 动作,8可以吗?(生上台做伏下身子的动作。 ) 师:孩子们,请看,他把腰弯得低低的,蹲身下伏,这就是伏下的 动作。 孩子,谢谢你为我们做的示范动作,请回。师:他把腰弯得低低的,我想老人一定能在他的背上安安全全、舒 舒服服地过搭石,这也让老师想到了一句经典名言“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个句子?读出年轻人对老人的那份尊敬和 爱戴。生 1 1 :读师:读出了你的体会。师:还有谁想再来读一读这个句

14、子?生 2 2 :读师:老师听出了这份尊老美。师:在这里,人们把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当成了 - 生:理所当然的事。(板书理所当然) 师:对“理所当然”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就是很平常,经常会做的事。师:是呀,人们已经把这种行为当成很平常的、习以为常的了。这 是多么纯朴的民风、 善良的民情呀! 让我们带着体会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经常到山里的人,齐。 )(标红关键词)。设计意图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依据学生汇报的内容灵活进行 引导和点拨,教会学生理解关键词的方法,并体会关键词在展现风景美 和人情美中的表情达意作用。师小结心灵美:孩子们,几块普通的石头,几件简单的小事,却让 我们体会到

15、了为他人着想之美,谦让之美以及尊老爱老之美,这种看不 见的美就是心灵美( 板书:心灵美),这种心灵美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9老师小结:(指着板书)小小的搭石不仅搭起了风景美,还让我们感 受到了心灵美。巩固填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走得(协调有序) ,它们联结着家乡 的小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村 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它们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3. 教师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 法理解了关键词(出示PPT,再透过关键词体会到了搭石带给我们的风 景美和心灵美。【师边说边画板书】可以说,这风景美和心灵美,

16、都是刘 章爷爷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到了平凡的搭石中所蕴含的美。接下来就让我们用上刚才的学习方法再来学习捡吃餐桌上的饭粒这篇文 章,找出让你感触深刻的句子,圈出关键词,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么?教学设想: 学生通过默读,画出感触深刻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能 围绕关键词体会到主人公节俭、孝敬的美好品质。二、引领主题学习 3 3本环节过程:1.1. 生默读文章。2.2. 生反馈。 师:孩子们,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令你感触深刻的句子?说一说, 你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生 1 1:有时,他把菜夹进它们的碗里,有时干脆小心翼翼地把菜喂给 他们吃。10(我从“小心翼翼”

17、这个词体会到了这位儿子对父母的照顾很细 心,他很孝顺。)师:你体会到了他对父母细心的爱。师:还有谁还能够像他一样,通过关键词,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生 2 2 :两位老人的手颤得厉害,筷子不时掉落到餐桌上,他一次又一 次不厌其烦地把筷子捡起来,轻轻递给两位老人。生:我从“不厌其烦”这个词,感受到了他对父母很好,一点都不嫌 弃。师:也就是对他们很有耐心,对吗?师:你也学会了通过抓关键词来谈体会。师:还有谁找到了其他的句子?生 3 3 :他伸出自己的筷子,一颗又一颗地夹起散落的饭粒,然后,送 进自己的口中。我从“一颗又一颗”体会到这位种粮大户并不是为了节 省几颗饭粒,而是要把自己曾经得到的爱报答给父母。师:孩子,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里知道他是一位种粮大户的吗? 生:我从最后一段知道的。师:能通过联系下文谈体会,并理解了一颗又一颗中所包含的对父 母的爱,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吃饭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让我们 从小心翼翼、不厌其烦、一颗又一颗等关键词中体会到了这位种粮大户 是如何回报父母的。师总结写作特点: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到了平凡的搭石带给我 们的风景美和心灵美,也体会到了这位种粮大户的孝顺之美。孩子们,回顾这两篇文章, 想一想,它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生 1 1:写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11师: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