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 有限公司新项目方法能力验证报告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项目名称:(HJ637-2018)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637-2018)方法能力验证报告1. 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方法依据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637-2018)。本方法适用于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当采样体积为 500mL 时,萃取液体积为50mL,使用 4cm 石英比色皿时,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6mg/L,测定下限为 0.24m
2、g/L。警告:实验中所使用的四氯乙烯对人体健康有害,标准溶液配制、样品制备以及测定过程应在通风处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2. 方法原理及术语定义水样在 pH2 的条件下用四氯乙烯萃取后,测定油类;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去除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油类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 2930cm-1 ( CH2 基团中 C H 键的伸缩振动 ) 、 2960cm-1(CH 3 基团中 CH 键的伸缩振动 )和 3030cm-1 (芳香环中 CH 键的伸缩振动 )处的吸光度 A2930、A2960 和 A3030,根据校正系数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类的含量为
3、油类与石油类含量之差。2.1 油类指在 pH2 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在波数为2930cm-1 、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2960cm-1 和 3030cm-1 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2.2 石油类指在 pH2 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2.3 动植物油类指在 pH2 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3.1 试剂和材料盐酸: ( HCl)=1.19 g/mL ,优级纯。盐酸溶液: 1+1,用配制。四氯乙烯(C2CL 4):以干燥 4cm 空石英比色皿为参比, 在 2800cm
4、-1 3100cm-1 之间使用 4cm 石英比色皿测定四氯乙烯, 2930cm-1 、2960cm-1 和 3 030cm-1 处吸光度应分别不超过 0.34、0.07、0。正十六烷( C16H34):色谱纯。异辛烷( C8H18):色谱纯。苯( C6H6):色谱纯。无水硫酸钠( Na2SO4)。置于马弗炉内 550下加热 4h,稍冷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置于干燥器内贮存。硅酸镁( MgSiO 3):150m250m(100 目 60 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于马弗炉内550加热 4h,稍冷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适量的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硅酸镁的质量,按 6%(m/m)比例
5、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放置12h 后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使用,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玻璃棉使用前,将玻璃棉用四氯乙烯()浸泡洗涤,晾干备用。正十六烷标准贮备液:10000mg/L 。称取 1.0g(准确至 0.1mg)正十六烷()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定容,摇匀。 0 4冷藏、避光可保存 1 年。正十六烷标准使用液: =1000 mg/L 。将正十六烷标准贮备液()用四氯乙烯()稀释定容于 100mL 容量瓶中。异辛烷标准贮备液: 10000 mg/L 。称取 1.0 g(准确至 0.1 mg)异辛烷()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
6、定容,摇匀。 0 4冷藏、避光可保存 1 年。异辛烷标准使用液: =1000mg/L 。将异辛烷标准贮备液()用四氯乙烯()稀释定容于100mL 容量瓶中。苯标准贮备液: 10000mg/L 。称取 1.0 g(准确至0.1 mg)苯()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定容,摇匀。 0 4冷藏、避光可保存1 年。苯标准使用液: =1000 mg/L 。将苯标准贮备液()用四氯乙烯()稀释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石油类标准贮备液: 10000mg/L 。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按 65:25:10(V/V )的比例,量取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配制混合物。称取
7、 1.0g(准确至 0.1mg)混合物于 100 mL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定容,摇匀。 0 4冷藏、避光可保存1 年。石油类标准使用液: =1000 mg/L 。将石油类标准贮备液()用四氯乙烯()稀释定容于100mL 容量瓶中。吸附柱在内径 10mm,长约 200mm 的玻璃柱出口处填塞少量的玻璃棉(3.1.9),将硅酸镁()缓缓倒入玻璃柱中,边倒边轻轻敲打,填充高度约为 80mm。3.2 主要仪器和设备红外测油仪:能在2930cm-1、2960cm-1、3030cm-1 处测量吸光度,并配 4cm 带盖石英比色皿。 1 台,型号: XXXX ,编号: XXXXXXXX,检定证书编号:
8、XXXX 。水平振荡器, 1 台,型号: XXXX ,编号: XXXX ,检定证书编号: XXXX 。采样瓶: 500mL 广口玻璃瓶。玻璃漏斗。三角瓶: 50mL,具塞磨口。比色管: 25mL、50mL,具塞磨口。分液漏斗: 1000mL,具聚四氟乙烯旋塞。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量筒: 1000 mL 。一般实验室常用器皿和设备。4. 样品4.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按照 HJ/T 91 的相关规定进行采样和样品保存。采样瓶(或装样容器)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洗涤并晾干,盛放在洁净的样品箱内。采样前采样瓶不能润洗。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 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
9、处;水深小于或等于1m 时,在水深的 1/2 处采样。用采样瓶单独采集约500 mL 水样后,加入盐酸溶液使pH2。样品采集后, 放入车载冰箱保存,温度控制在0 4,带回实验室测定。4.2 试样的制备油类试样的制备将样品转移至 1000mL 分液漏斗中,量取 50mL 的四氯乙烯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用镊子取玻璃棉置于玻璃漏斗,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铺于上面;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将下层有机相萃取液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玻璃漏斗放至 50mL 比色管中,用适量四氯乙烯润洗玻璃漏斗, 润洗液合并至萃取液中,用四氯乙烯定容至刻度。将上层水相全部转
10、移至量筒,测量样品体积并记录。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注:可使用自动萃取替代手动萃取;可用硅酸铝过滤棉替代玻璃棉,硅酸铝过滤棉使用前应置于马弗炉内550 下加热4 h,冷却后使用。石油类试样的制备振荡吸附法取 25mL 萃取液,倒入装有 5g 硅酸镁的 50mL 三角瓶,置于水平振荡器上,连续振荡 20min,静置,将玻璃棉置于玻璃漏斗中,萃取液倒入玻璃漏斗过滤至 25 mL 比色管,用于测定石油类。吸附柱法取适量的萃取液过硅酸镁吸附柱,弃去前5mL 滤出液,余下部分接入25mL 比色管中,用于测定石油类。空白试样的制备用实验用水加入盐酸溶液酸化至pH2,按照试样的制备相同的步骤
11、进行空白试样的制备。5. 分析步骤5.1 校准检验校正系数分别量取 2.00 ml 正十六烷标准使用液、 2.00 ml 异辛烷标准使用液(和10.00ml 苯标准使用液于3 个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定容至标线,摇匀。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标准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0.0 mg/L 、20.0 mg/L 和 100 mg/L。以 4 cm 石英比色皿加入四氯乙烯为参比,分别测量正十六烷、 异辛烷和苯标准溶液在2930cm-1、2960cm-1、3030cm-1 处的吸光度 A2930、A2960、A3030。将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标准溶液在上述波数处的吸光度按照公式(1)HJ637-2
1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联立方程式,经求解后分别得到相应的校正系数X,Y,Z 和 F。? = ?2930 + ?2960 + ?(?3030 -?( 1)2930 )?校正系数的检验每批样品均应进行校正系数的检验,使用时根据所需浓度,取适量石油类标准使用液,以四氯乙烯为溶剂配制适当浓度的石油类标准溶液,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测定, 按照公式(1)计算石油类标准溶液的浓度。如果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则校正系数可采用, 否则重新测定校正系数并检验,直至符合条件为止。标准样品检验必要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样品进行检验。5.2 测定油类的测定将萃取液转移至4cm 石英比色
13、皿中,以四氯乙烯作参比,于 2930cm-1、2960cm-1、3030cm-1 处测量其吸光度A2930、A2960、A3030。石油类的测定将经硅酸镁吸附后的萃取液转移至4cm 石英比色皿中,以四氯乙烯作参比,于2930cm-1、 2960cm-1、 3030cm-1 处测量其吸光度A2930、A2960、A 3030。空白试样的测定按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样的测定。6. 结果计算与表示6.1 油类或石油类浓度的计算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 = ?+ ?+ ?-?( 2)2930)?0- ?29302960(?3030?0?式中: 样品中油类或石油类的浓度,mg/
14、L;0空白样品中油类或石油类的浓度,mg/L ;X 与 CH 基团中 CH 键吸光度相对应的系数,mg/L/ 吸光度;Y 与 CH 基团中 CH 键吸光度相对应的系数,mg/L/ 吸光度;Z与芳香环中CH 键吸光度相对应的系数,mg/L/ 吸光度;F脂肪烃对芳香烃影响的校正因子,即正十六烷在2930 cm-1 与3030 cm-1 处的吸光度之比。A 2930、A2960、A3030各对应波数下测得的吸光度;V 0萃取溶剂的体积,mL;V w样品体积, mL;D萃取液稀释倍数。6.2 动植物油类浓度的计算样品中动植物油类按公式(3)计算:(动植物油类) =(油类) (石油类) ( 3)式中:
15、(动植物油类)样品中动植物油类的浓度, mg/L ;(油类)样品中油类的浓度,mg/L;(石油类)样品中石油类的浓度,mg/L。6.3 结果表示测定结果小数点后位数的保留与方法检出限一致,最多保留3 位有效数字。7. 方法能力验证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告7.1 检出限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测定7 次空白试样。在仪器最佳稳定状态下测定空白值, 统计其标准偏差并计算其检出限,检出限 =t(n-1,0.99) ×S(其中 t(n-1,0.99) =3.143),结果如下表 1 所示:表 1 方法检出限测定数据空白试样测定结果样品浓度( mg/L )平均值 x?( mg/
16、L)标准偏差 S(mg/L)检出限 MDL (mg/L )结论:实验检出限为x.xx mg/L 小于方法检出限0.06 mg/L,符合标准方法要求。7.2 精密度配制浓度分别为0.20 mg/L、1.00mg/L 、4.00mg/L 石油类样品标准溶液,分别进行 6 次测量,结果如下表2 所示:表 2:方法精密度测定数据标准样品测定结果标准值( mg/L )0.201.004.00样品浓度( mg/L )平均值 x?( mg/L)标准偏差 S(mg/L)相对标准偏差 RSD( %)由表 2 可知,本实验室 6 次测试结果所得的相对标准偏差为x.x%xx% ,HJ637-2018 方法能力验证报
17、告精密度符合标准方法要求。7.3 准确度对空白试样进行空白加标回收率测定,加标量分别0.10mg、0.50mg、2.00mg,分别进行 6 次测量,结果如下表3 所示:表 3 空白加标回收率测定数据测定结果空白样品空白加标空白加标空白加标样品浓度( mg/L )平均值 x?( mg/L)加标量( mg) 0.10 0.50 2.00 加标回收率( %)由表 3 可知,本实验室 6 次测试结果所得的加标回收率为x.x%xx%,符合标准方法要求。8. 监测实例本单位两组人员对某超食品厂排放废水进行平行分析,其中一组进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测定,加标量分别为0.50mg 和 1.00mg,结果如下表 4所示:HJ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邢台市人民医院病理资料管理考核
- 2025儿童医院痤疮综合管理能力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力考核
- 天津市人民医院视频脑电图监测与分析医师专项技能考核
- 邢台市人民医院睡眠脑电图专项考核
- 2025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管制“+1”培养生、管理培养生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大学课件剪辑
- 沧州市中医院颈淋巴结清扫术规范化操作考核
- 衡水市中医院专科特色技术应用考核
- 2025年德州平原县公开招聘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3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YS/T 643-2007水合三氯化铱
- (外研版2019)高考英语一轮单元复习课件必修1 Unit 1A new start(含详解)
- 幼儿成长档案电子通用版
- Linux操作系统课件(完整版)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重修课程自学申请表
- 第四章路面施工.ppt
- mr9270s文件包中文说明书
- 中国酒文化(课堂PPT)
-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 Wiley数据库使用方法(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