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典考试试题_第1页
伤寒论经典考试试题_第2页
伤寒论经典考试试题_第3页
伤寒论经典考试试题_第4页
伤寒论经典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联考伤寒论(一级)试卷课程代码(301004009)学年、学期:专业、年级:试卷代号:A1考试时间:试卷共(页):7题号一一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默写原文(每小题4分,共20分)1.原文第247条,麻子仁丸证。2 .原文第159条,误下后致心下痞硬,下利不止的不同证治。3 .原文第103条,大柴胡汤证。4 .原文第338条,乌梅丸证。得分评卷人5 .原文第322条,少阴急下证。二、改错题(请将原文中错误部分划出,并改正,每小题 1分,共10分)1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厥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葛根黄苓黄连汤主之。(359)2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

2、,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勿更与之;若不转气者,更服一升。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 214)3阳明病,发潮热,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郁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6)4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五六日,舌上黄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滞然汗出而解。(230)5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浮滑,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实,当吐之,宜瓜蒂散。( 166)6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潮热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8)7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白

3、虎加人参汤主之。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25)8伤寒脉洪而厥者,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0)9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09)10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胁下硬满,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汤主之。147)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 烦,,五苓散主之。 (156)2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J®,。 (56)3 .阳明病,,反不能食者

4、,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但硬耳, 宜大承气汤下之。(215)4 .伤寒,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 ,不 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5 .伤寒十三日不解, ,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 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 外,后以。6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 。发汗则澹语,下之 则额上生汗,。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7 .病人 ,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 ,有燥屎也, 宜大承气汤。(242)8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 ,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

5、,如 结胸状,澹语者,此为 ,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3)9 .阳明证,其人 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10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 ,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得分评卷人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 风温。风温为病,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漫;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獭厥;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A脉阴阳俱紧 B脉浮滑 C脉阴阳俱浮

6、D脉浮数2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 ,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桅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桅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豉汤主之。A心中烦不得眠B心中烦不得卧 C心烦失眠D虚烦不得眠3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 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1A脉缓 B脉浮 C脉微 D脉细4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 主之。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通脉四逆汤 D四逆散5 .太阴之为病,,食不下,

7、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A腹满而痛B腹满而胀C腹满而吐D腹满而喘6 . ,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A自利不呕者B自利而呕者C自利而渴者 D自利不渴者7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 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澹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 四逆汤主之。A桂枝甘草汤 B甘草桔梗汤C甘草干姜汤D干姜附子汤8 .少阴病,脉沉者, ,宜四逆汤。1A当温之 B急温之 C当补之 D急补之9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者,

8、小陷胸汤主之。A脉滑而疾B脉浮滑C脉沉而紧D脉浮而紧10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名为伤寒。A脉浮紧者 B脉阳浮而阴弱者 C脉阴阳俱浮者 D脉阴阳俱紧者11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 攻里也,手足滞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 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 ,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 泄下。A腹满痛者B腹痛拒按者C腹大满不通者 D绕脐痛者12 .伤寒 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A脉滑而厥B脉浮滑而厥者C脉洪大而厥者D脉数而厥13 .若脉浮发热, ,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9、。A 口干舌燥B渴欲饮水C消渴 D 口燥咽干14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自下利者,此为有 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A四肢微急B身疼痛者C身不疼但重 D四肢沉重疼痛15 . ,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A食入即吐B食谷欲呕C朝食暮吐 D干呕吐涎沫16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葛根汤主之。A喘而汗出者B自下利者C汗出恶风D无汗恶风17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A四逆加人参汤B四逆汤 C茯苓四逆汤D通脉四逆汤18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1A汗出而渴B汗出而咳 C汗出而喘 D喘而胸满19 .血弱气尽,媵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A小柴胡汤B柴胡桂枝汤C大柴胡汤 D柴胡桂枝干姜汤20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 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