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2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二中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100cm.人的正常体温47C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g.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小琳坐在行驶的汽车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路面.路旁的广告牌.身旁的座椅.迎面行驶的汽车.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考试期间,考场周边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阻断噪声的产生.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响度就越大.下列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冰熔化
2、成水.湿衣服变干.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F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雨后的彩虹2 / 23.小孔成像3 / 23池水映明月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对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的体积增大,密度会变小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所处的位置有关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固体密度总比液体的大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海波在段吸热,温度不变.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1 w x lOkeI IW7/-1/物质的
3、密度最大物质的密度最大物质的密度是x103kg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由图可知()26cm时,在海波在段是液态4 / 23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 / 23.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 移动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二、填空作图题(本题个小题,每空分,共分)到闪电后约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夏天我们吃冰棒时, 撕开冰棒
4、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填“上”或“下”)的,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处时,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选“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实验现象能说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者“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与简答(每图分,简答分,共分)请在如图中,根
5、据给出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IT | *-rir|, 20 如15cm.当烛焰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图(乙)中体温计所示的温度是C。乙说明空甲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6 / 23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有什么感觉?请简要解释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小题,共分)图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和调整。()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在利
6、用蜡烛确定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后, 移去蜡烛,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 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的眼睛应该(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这一侧观察。眼 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实际上是(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0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秒表的显示时刻:()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的。()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小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或“小于”)小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
7、如果小车到达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直到与蜡烛的像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形成的虚像”或“蜡烛本身”);7 / 23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小华从水温升高到隔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温度C()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由于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的温度为C。()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低于”)标准大气压。j11-1C- J 1亠4 -aj &亠-丁 丁 才 = 亠 J _i一r v1八:二()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把一束平行光正对凸
8、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大致在。()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5cm处时,在光屏上呈清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再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要使光屏上重新呈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小明将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发现无法在光屏上成像, 用眼睛向左观察透镜,却看见烛焰呈(填“放大”或“缩小”)、正立的虚像。90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9、实验中8 / 23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进行了以下项操作: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老醋的密度是。四、计算题(本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小明:乘坐出租车,:下车,下车时他看到车上显示的里程是7.5km,则:()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我市出租车3km内(含3km)的起步价是元,超过3km部分的里程按元千米收费。根
10、据 这些信息,请你计算小明打的花了多少钱?(保留到元)铸件车间浇铸合金工件,已知所用木模质量为700g(木模的形状与合金一样),木模的 密度为103kg今称得每个合金工件的质量为5kg,求:()木模的体积;()该合金的密度。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二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100cm.人的正常体温47C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g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9 / 23【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选项中的单位, 可根据需 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
11、换, 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 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 解:、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6cm;故错误;、人的正常体温37C;故错误;、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故错误;、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故正确;故选:。【点评】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 找 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小琳坐在行驶的汽车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路面路旁的广告牌身旁的座椅迎面行驶的汽车【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 则物体静止;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 解:小
12、琳坐在行驶的汽车中, 小琳相对于路面、 路旁的广告牌、 迎面行驶的汽车等位置不断变化, 以以上物体为参照物小琳是运动的,小琳相当于身旁的座椅的位置不变,所以说小琳是 静止的,则是以小琳身旁的座椅为参照物,故正确。故选:。【点评】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 是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依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考试期间,考场周边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阻断噪声的产生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响度就越大【分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从减 弱噪
13、声的三种途径入手;()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x108m;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声源距发声体之间的距离有关;音调的高低由频率有关,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 解:10 / 23、考试期间, 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 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即阻断噪声的产生, 故正确;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而不是音调低,故错误;、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而不是响度越大,故错误。故选:。【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属声学 基础题
14、。下列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冰熔化成水湿衣服变干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分析】 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先要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 (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 么状态,做出判断),然后再判断出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汽化、熔化、升华要 吸热,液化、凝固、凝华要放热) 。【解答】 解:、冰是固态的,变为水是变为了液态,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 热;八、,、湿衣服上含有很多的水分,变干就是变为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要 吸热;、樟脑丸是固态的,变小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白气” 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 是由空
15、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冷饮瓶液化形成的, 液化要放热。故选:。【点评】 物态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同时要认真 的思考,观察和思考是学好物理最基本的方法。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1 / 23【分析】物体做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变。对于-图象,要读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如何变化,从而找到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解答】解:、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 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物体做匀速运动,选项符合题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选项不符合题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大,但是路程与时
16、间不成正比,物体不做匀速运动,选项不符合题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越来越小,但是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物体不做匀速运动,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点评】图象能直观形象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物理物体的方法,分析图象时,看清楚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雨后的彩虹小孔成像池水映明月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分析】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
17、答】解:、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符合题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不符合题意;、池水映明月,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12 / 23、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或者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对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的体积增大,密度会变小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所处的位置有关.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固体密度总比液体的大【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已知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
18、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的大小等于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固体密度不一定总比液体的大,如木块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故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的 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故错误、正确。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关键是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和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海波在段是液态.海波在段吸热,温度不变.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在图
19、象中包含了好多知识。13 / 23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整个图象分成段, 首先是固体吸热升温; 然后一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及熔化所用的时间;最后是晶体完全熔化完后继续吸热升温的过程。【解答】解:、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是晶体,故错误;、据熔化图象可知,海波在段是固态,故错误;、据熔化图象可知,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据图象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故错误;故选:。【点评】此题给出了海波的熔化图象,让学生通过图象得出一些相关的信息。由于海波是晶体,所以它的图象应分为三段进行分析: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在分
20、析时先找出能够直接看出的,再分析隐藏的内容。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 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I Iw物质的密度最大物质的密度最大物质的密度是x103kg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分析】体积一定时,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结合图象找关键点,即可判断。【解答】 解: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vm时,的质量为x103kg,的质量为x103kg,的质量是x103k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物质的密度最大,符合题意。故选:。【点评】考查了密度的计算的知识点结合曲线图控制变量理解是关键。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
21、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 / 23Ji111IL20 .44S和亠15 / 23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6.20cm对齐,所以木块
22、的长度为=6.20cm-3.00cm=3.20cm;()体温计上1C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 C,体温计所示温度36.7C。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和温度计的读数及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后约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光传播速度和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做出解答;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闪电传播速度快,雷声传播的时间为,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根据公式=可 求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
23、的距离。【解答】解:()光的传播速度约为x108m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因为光的传播速度 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340mx=1700m=1.7km。故答案为:快;。【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声速和光速的了解及利用速度公式求距离的计算,关键知道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闪电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看到闪电后到听到雷声这段时间就是 雷声传播的时间。夏天我们吃冰棒时, 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 气”是向下(填“上”或“下”)的,这是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24、首先分析“白气”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解答】解: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故答案为:向下;液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液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我们要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16 / 23活中的有关现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40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缩小(选“放大”、“等大” 或“缩小”)的实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
25、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实验现象能说明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者“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分析】()根据物距大于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特点进行判断;()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15cm.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40cm处时,满足2f条件,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满足2f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故答案为:缩小;投影仪。【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V,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
26、放大镜和老花镜。.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大;()水结冰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解答】解:()因为铁和木头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但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水结冰时,状态发生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所以会出现冬天室外的水缸被“冻破”的现象。故答案为:密度;变大。【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密度的本质,还要熟练掌握密度变形公式的
27、应用。17 / 23三、作图与简答(每图分,简答分,共分)请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图中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因此反射角为-=, 可得入射角也为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就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如下图:【点评】由于题目已经作出法线,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要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28、【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由图可知,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如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8 / 23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有什么感觉?请简要解释为什么?【分析】酒精的蒸发性很强,蒸发时吸收热量,导致手的温度降低,感到凉爽。19 / 23【解答】答:手背有凉的感觉。擦在手背上的酒精蒸发时,从手背中吸热,使手背的温度降低,所以感觉到凉。【点评】此题通过生活中
29、的一些现象,考查了蒸发的致冷作用,一定要答到温度低这个层次,因为手感到冷,是因为温度低的缘故。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小题,共分)图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和调整。()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在利用蜡烛确定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的眼睛应该点纟 _
30、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这一侧观察。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本身”);()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直到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分析】()要比较像与物距离的关系,需借助刻度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 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 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要掌握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
31、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蜡烛所在这一侧。同。20 / 23眼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是光的折射现象。()实验时采用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研究物像大小关系,不同,如果重合,说明物像等大。【解答】解:()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面的距离、物到镜面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一个等长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点燃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
32、像,故眼睛在点燃的蜡烛所在这一侧观察;我们能透过玻璃板看见“蜡烛”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蜡烛和的像重合,说明蜡烛和的像等大,是相同的蜡烛,所以蜡烛和的像相同。所以当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故答案为:()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不能;()点燃;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完全重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0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
33、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秒表的显示时刻:()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的。r()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小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小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段的平均速如果不能重合,说明物像大小21 / 23度偏左(填“大”或“小”)。22 / 23()由图读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由图读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禾U用速度公式=丄分别计算出平均速度,比较大小;t()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大。【解答】解:()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距离,利用停表测量运动
34、时间,根据速度公式=一计算速度。t()由图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5.0cm;小车通过段的时间=::-::=;小车通过的速度为=一 =2.5cm;tAB 2s小车通过的路程=10.0cm,小车通过的时间=::-::=,()如果小车到达点以后才停表,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大,由公式=三可知速度偏大。t故答案为:()=;()小于;()大。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测量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三算出平均速度。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
35、据此确定测量工具;【分析】()实验室测量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S23 / 23温度C()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甲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由于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的温度为C。()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等于”、“低于”)标准大气 压。F 厂*1s八屛.-*=#-I F- J* -啤* .jTjT -. |一丁婕.一_ -TTJ-【分析】()掌握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C,根据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分析。【解答
36、】 解:()甲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乙图成成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C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C,第的温度为98C。()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C,根据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甲;();()低于。【点评】本题探究“水的沸腾”,考查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把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小明将
37、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下_(填“上”或“下”)调整。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大致在同一高 _24 / 23()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5cm处时,在光屏上呈清晰倒立、缩小 a “放大”或“缩小”)的实(填“实”或“虚”) 像。 再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 要使光屏上重新呈清晰的像,光屏应向亠 (填“左”或。 “右”)调节。()小明将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发现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用眼睛向左观察透镜,却看见烛焰呈放土(填“放大”或“缩小”)、正立的虚像。【分析】()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蜡烛的移动
38、方向;()()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v,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最小最亮的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0cm;()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图中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蜡烛向下移动,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5cm处时,即2f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靠近凸
39、透镜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光屏向右移动;()小明将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此时v,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无法在光屏 上成像,用眼睛向左通过透镜观察像。故答案为:();()下;同一高度;()缩小;实;右;()放大。【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其中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在分析成像特点及物距、像距的变化上特别简便。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mL25 / 23()接下来进行了以下项操作: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老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学生习惯养成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
- 2026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山东省烟台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施工方案
- 广东省中山市体育中心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八(含答案)
- 2026年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法庭模拟实践活动教学方案
-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册英语Lesson-19精编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
- 工程结构荷载和可靠度设计原理课件
- 外观限度样品管理办法样板
- GJB9001C装备研制过程控制程序含完整表单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检查表
- 光伏区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范围划分表
- 《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言稿五篇材料》
- EnergyPlus+能源管理解决方案+for+SA
- 第十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