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反循环二次清孔工法_第1页
钻孔灌注桩反循环二次清孔工法_第2页
钻孔灌注桩反循环二次清孔工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孔灌注桩反循环二次清孔工法钻孔灌注桩反循环二次清孔工法丄 、八、-1. 前言钻孔灌注桩因孔底沉渣过厚往往会导致承载力折减,根据以往工程对地下桩超声波检 测结果分析,在桩基混凝土灌注正常情况下,桩基混凝土边缘部位有缺陷,多数是混凝土 内局部有夹块造成的。经分析认为:夹块由两部分组成,即泥浆中的砂砾沉淀物以及钢筋 笼下放过程从井壁上刮落的粘泥块过厚,在灌注桩时,沉淀物随着混凝土上升,因有钢筋 笼或井壁阻隔,使沉淀物停滞在局部范围内,并最终造成成桩中局部缺陷。在黄河中下游的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文件中,通常明确要求沉渣厚度小于30cm比现行规范要求高许多,且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穿越地层为分砂层、亚砂层

2、、粘土层,其间 交替夹杂有胶结砾岩薄层,因此沉渣厚度控制是成孔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因为从提钻 到灌注砼,对于百米深桩来说通常需要 12 个小时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泥浆静置时间 过长,会产生一部分的沉淀,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也会从井壁上挂落部分泥块,这些就构成 沉渣,可能会超过设计要求,如果不采取措施就灌注,容易引发各种质量事故。因此,需 要在灌注前二次清孔。2. 工法特点2.1清孔彻底:能满足孔底沉淀厚度w 30c m的要求;2.2 清孔速度快 :从黄河三桥的实践情况看,如果正循环清孔情况比较好的话,一般采 用气举反循环清孔 50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要求;2.3 转换迅速:可以在 10分钟内,

3、由清孔状态转换到混凝土灌注状态;2.4 经济便捷 : 本工法需用的机械设备少,材料用量少,制作简单,方便灵活;3. 适用范围3.1 、 本工法适用范围:孔深 150m 以内的孔径、对沉渣厚度要求较高,水上(陆地)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3.2、适用地层:粘土层、砂层、砾石层、卵石层、岩层等地层4. 施工工艺4.1清孔的意义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终孔条件后,应进行清孔。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 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 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 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

4、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 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钻孔灌注桩灌注前,由于从提钻到导管陈放完毕这个过程很长, 对于钻孔灌注桩来说, 必然会使第一次清孔后的沉渣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沉渣过多,容易引起灌注事故,直 接影响桩基的承载力,危及结构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灌注前的二次清孔工作。4.2清孔方式选择的理论依据沉淀物主要由泥块和沉淀砂砾组成。泥块主要是由钢筋笼下放刮落的井壁泥皮造成的; 而砂砾沉淀物主要由泥浆中的悬浮颗粒造成的。确定沉渣颗粒在泥浆处于悬浮状态的临界沉降速度 vO的思路是:假定颗粒为球形,其 重力为G颗粒在液体中的浮力为 P,球形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阻力为 R。当G

5、> P时,岩 屑下降,速度逐渐增大,R值也随之增大。当R值达到足以使作用在岩屑上的三种力保持 平衡时,即R=G-P寸,岩屑将以恒速vO下降。通过推导可得出沉降速度(即雷廷格尔公式) 为式中:S -球形颗粒的直径,m P s颗粒的密度,kg/m3; p 泥浆的密度,kg/m3;k颗粒的形状系数,圆形颗粒k为44.5,不规则形状的颗粒k为2.54泥质孔的颗粒的最大尺寸与钻具和地质条件有关。根据最大颗粒直径可求出vO, 从而求得泥浆流量。假设球形颗粒的直径 S =0.01m;颗粒的密度p s=2.3 xi03kg/m3;泥浆的密度p =1.1 x 103kg/m3;颗粒形状系数 k=4;求的

6、v0=0.29m/s。4. 3传统正循环清孔法的弊端正循环清孔是泥浆由钻杆或导管注入孔底,带动沉淀物上浮,在重力作用下泥浆中砂 砾等沉淀物有下沉的趋势,如果泥浆泵流量偏小,将出现大颗粒砂砾悬浮在一定高度以下; 如果想把大的沉渣颗粒排出孔外,一方面是加大泥浆的循环速度,另一方面是加大泥浆的 密度,但是,受现有泥浆泵排量的限制,泥浆的循环速度不可能提高很多,加大泥浆比重 的方法也不可行。另外因为井壁处泥浆比井中心部位流速慢,造成泥浆含砂率不均匀,最 终不能将泥浆中大颗粒完全置换到井外去,因此本工法不采用这种方法。如果用正循环清孔,© 2.0m的孔的断面积为 3.14m2,常用6PNL砂石

7、泵额定排量为 280m3/h,假定采用2台并联送水,泥浆携带钻渣后进入钻杆与孔壁形成的环闭空间后上返 速度是很低的,满排量时浆液的上返速度仅达到0.05m/s。根据上述公式可见正循环钻进只有依靠高浓度高密度泥浆来悬浮钻渣,最终端沉渣厚度不能保证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容 易引发质量隐患。表1钻孔用泥浆泵的主要性能名称型号泵流量泵压(mpa)动力(kw)钻进方式(m3/h)泥浆泵正循环6PNL2303200.2750.24530砂石泵反循环8BS4000.3700.355754.4反循环清孔反循环清孔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泵吸反循环,另一种是气举反循环。泵 吸反循环是通过砂石泵的抽吸作用,在钻杆内腔

8、形成负压,在孔内液柱和大气压的作用下, 孔壁与环状空间的泥浆流向孔底,将沉渣带进钻杆(导管)内腔,再经过砂石泵排至地面 沉淀池内;沉淀钻渣后,泥浆流向孔内,形成反循环。采用泵吸反循环法进行二次清孔,目前常用 8BS砂石泵额定排量为400m3/h,假定采 用© 0.3m的导管进行清孔,满负荷时泥浆上返流速可以达到 1.58m/s,可以看出该速度远 大于钻渣上返所需流速 0.29m/s 的要求,因此进入导管内的钻渣能够被有效的抽吸上来。由于现有的离心泵的泵压较小,无法满足直径 2m深达120多米的钻孔灌注桩清孔的 需要,因此,本工法推荐对于直径 1.8m,设计深度90m以下的桩,采用泵吸

9、反循环法进行 二次清孔;对于直径2.0m,设计深度120m的桩采用气举反循环法进行二次清孔。4.4.2 气举反循环4.4.2.1 气举反循环的原理气举反循环的原理是:压缩空气经风管向导管(排渣管)内送风,风管内的空气与泥 浆混合物密度(约为 0.6 )小于导管(排渣管)内泥浆密度(约为1.1 ),形成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混合物排出管外;孔底泥浆及沉淀物的混合物沿着导管上升,补充 到负压区;为防止孔中泥浆水头过小,及时用泥浆泵将优质(含砂率低)泥浆补充到孔内, 并形成循环系统。4.4.2.2 气举反循环的设备气举反循环的设备非常简单,主要的构造见图 2 所示。除了风管、排渣金属管、排渣

10、 软管、法兰盘接头外,现场只需要一台 920nVh空压机就可完成整套施工工艺。图 2 给出了两种形式的气举反循环设备。形式 1 是直接利用导管作为排渣管,优点是 操作简便、工序转换速度快,现场只要沉放风管即可,缺点是需要的风量较大,需要大型 的空压机。 形式 2是在导管内增加了一根金属排渣管, 其缺点是现场操作量比形式 1 复杂, 其优点是现场需要一个较小的空压机就可实现。由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以120m钻孔灌注桩为例,在此给出气举反循环系统的几个参 考数据:风管的入水深度在3040m要求制作的风管长度为36m分为3节,每节12m 中间用法兰盘连接;风压(mpa可按公式H/100+0.05计算

11、,H为风管口入水深度(m), 考虑到风管接头密实性等因素,需要0.60.8mpa风压;风量可以根据桥涵(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11 )空气吸泥机一章的有关公式计算;5. 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清孔完成后,孔底沉渣应严格控制在30cm以内,泥浆指标合格(泥浆相对密度:1.03 1.10 ;粘度:1720s;含沙率:2%),并应立即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应立 即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免渣土重新沉淀,造成沉渣过厚而影响桩的承载力。因为泵吸反循环比较简单,运用较多,在此只提出气举反循环的操作注意事项: 出浆管底口距离井口深度不宜小于 30m以形成足够的备压,但也不能小于 5m否 则不能形成

12、有效的反循环体系; 出浆管及高压进气管的法兰盘连接紧密,确保不漏气; 气举反循环过程中, 保证有足够的优质泥浆补充到井孔内, 并且要在开启反循环前 先送浆,时刻观察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情况,防止泥浆补充不足,水头下降过大造成塌孔; 为防止孔内沉淀物堵塞出浆管,在气举反循环前,要把导管提离孔底一段距离,待 反循环形成后,视出浆清孔逐步下沉; 由于桩孔较大,要左、右移动导管及前后移动平台,使清孔比较彻底。6. 机具设备6.1泵吸反循环清孔设备:排渣软管、8BS砂石泵。6.2 气举反循环清孔设备:除了风管、排渣金属管、排渣软管、法兰盘接头外,现场 只需要一台 9 20m3/h 空压机就可完成整套施工工

13、艺。7. 安全措施7.1 、起重安全:本工法用到的主要的施工机械是汽车吊,因此要注意起重安全,严格 执行起重操作规程,不能因为起重点重量不大而掉以轻心。7.2、用电安全:、严格用电管理,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 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器,场地电缆应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 土中。8. 环保措施1)施工机械注意保养,维修时防止油料洒落污染河水;2)废弃砼,清洗罐车、导管的废水必须集中处理。3)经常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尽量减少噪音污染。4)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边角料、包装袋等及时收集、清理、集中处理9. 效益分析9.1 反循环法二次清孔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效

14、益就是质量安全:灌注混凝土是保 证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 “断桩”、“夹泥”、“堵管”等常见的灌注质量事故都与孔内混凝土 上部压力过大有一定关系。正循环为了有效的排渣,选用的泥浆(泥浆)密度高、浓度大, 势必造成孔内压力大,这样混凝土人导管排出的阻力增大,浇注困难;另外正循环钻孔过 程中因泥浆浓度高、密度大所形成的孔底沉渣,很难从孔中完全清除,所以其中一部分在 浇注过程中卷入泥浆中更加大混凝土抬升的阻力, 这种阻力在灌注临近结束时更加明显 (可 以观察此时孔内排出的泥浆密度、 浓度明显加大, 流淌缓慢,偶尔有大块的絮状泥块出现) , 若处理不当,很容易使临近桩顶 10m左右混凝土质量差、强度低,

15、而该部分又是桩受力的 关键位置。反循环二次清孔技术的运用使钻渣清理较为彻底,因此灌注较为顺畅,桩顶沉 渣少,桩身混凝土质量明显提高。9.2 反循环法二次清孔技术大大缩短了百米深桩的清孔时间,对于百米深桩而言,采用正循环法进行清孔,要达到沉渣厚度小于提高了成孔效率。 通常,30c m的要求,大约需要10 个小时的时间, 而采用反循环法进行二次清孔, 一般只要 1 个小时就可以达到浇注状态。9.3 经济效益明显。对于黄河中下游这种地质条件而言,如采用反循环法成孔,一个设计钻深120m直径2.0m的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时间大约为 5天;采用正循环法成孔,反 循环清孔的工艺,成孔时间在 7 天左右;但是反循环施工工艺的设备功率大约是正循环工 艺设备的 2 倍,这样算下来,每一个孔大约可以节约 30的费用。综上所述,反循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给提高成孔效率、成桩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等 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好处。10. 工程实例从施工经济性、安全性出发,济南黄河三桥项目对全部的钻孔灌注桩工程采用正循环 钻孔,反循环清孔的施工方案,成功的把沉渣厚度控制在设计要求以内,取得了满意的效 果。黄河三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从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