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感染(gnrn)病人的消毒隔离第一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概述(i sh) 感染: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 真菌、衣原体、力克氏体、螺旋体和 寄生虫(原虫、蠕虫(r chn)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反复性、突发性的疾病特点。第二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疾病传播(chunb)的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tjng) 易感宿主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感染(gnrn)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除(pich)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传染病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
2、动物.第四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传播(chunb)途径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除后借助某些传播(chunb)因素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第五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易感宿主(szh)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quf)免疫力的人群.第六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预防和控制(kngzh)医院感染必须切实做到: 控制传染源-及时实施隔离技术. 切断传播途径-采用消毒方法和标准预防. 保护易感宿主-疫苗(ymio)接种及其他措施第七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消毒(xio d) 是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
3、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重要(zhngyo)性: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zhngyo)措施第八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隔离(gl)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byo)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 重要性:是控制传染病流行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第九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处理(chl)措施 对就诊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旦(ydn)确诊及时隔离,无条件收治的病区或医院应转入感染疾病科或传染病专科医院隔离治疗。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
4、者,乙类传染病中非典、肺炭疽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必须用专车转至国家指定医院隔离治疗。、第十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一、控制(kngzh)传染源 患者 传染源 病原(bngyun)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预防病原体扩散。对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在传染期间进行隔离与治疗。 建立严格的探视 制度 ,原则上不设陪护。 病情需要时,陪护人员应做好防护。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二、切断(qi dun)传播途径隔离:又称隔离预防,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感染因子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chunb)给他人的一种措施。 区域隔离:是指将感染源(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地点或特殊环境
5、中,与普通患者分开,并及时消毒安置病人的环境,以患者疾病传播和不同病种之间的交叉感染。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隔离(gl)标识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隔离基本(jbn)原则 遵循(zn xn)”标准预防”的原则 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和操作规程,确保隔离措施有效。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隔离(gl)技术 隔离技术 :是指为达到隔离预防(yfng)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医务人员和进入医院人员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 即是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汗液以外的排泄物、患者的黏膜及非完整皮肤视为
6、感染性物质,需采取相应 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强调的是:医务人员 防护 患者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标准(biozhn)预防的主要措施 1、手卫生(包括:洗手、手消毒) 2、戴手套 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眼镜及面屏 4、适时穿隔离(gl)衣/防护服、鞋套 5、污染的医疗用品或物品的处理 6、物表、环境、衣物与餐具的消毒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 定期清洁普通病区的环境、物表,如: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等区或,若有污染随时消毒。 在处理和运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衣被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污染扩散。 复用性餐饮具应在清洗、消毒后使用,隔离患者尽可能使用一
7、次性餐饮具。 新增的标准预防隔离技术 遵守安全(nqun)注射注,意咳嗽礼仪,防止椎管内穿刺部位的感染。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 常见的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易感者与感染源 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易感者与患者的污染物 飞沫传播 近距离(1m以内) 空气(kngq)传播 空气中飞沫颗粒或尘埃 虫媒传播 蝇、蚊、蟑螂 媒介传播 被微生物污染的物品, 如:水、血液、体液、药品、仪器设备等。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接触隔离(gl)基本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限制患者的活动(hu dng)范围。应减少患者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
8、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防护。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手上有伤口应戴双层手套。做好标准预防和手卫生。隔离要求床位放置蓝色床卡。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同置一室,患者相隔大于.米以上。所有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或灭菌。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尽量专人使用。使用后的物品按相关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封口紧密,标识清楚。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病房里所有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中末消毒处理,做好相应登记。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多重耐药菌隔离(gl)一、隔离目的:防止多种耐药
9、菌经接触途径(tjng)传播扩散二、隔离措施:1.单间隔离,亦可同其他同类感染者住一室;2.进入隔离间接触病人或接触病人感染性分泌物时戴手套.脱手套立即洗手;3.与病人或病人床单位有密切接触时穿隔离衣,脱隔离衣后立即洗手;4.接触病人前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后及诊疗护理两病人之间要洗手;5.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专人专用用后经消毒处理后备用;6.可回收布类物品用后以双层黄色收纳袋收集,封口,标识醒目;7.病人转科或出院后,对室内所有物品及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消毒处理;8.医疗废物双层袋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坏处理;9.连续3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10.限制探视,探视者应严格洗
10、手或手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三、隔离病种: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多重耐药菌定植(dngzh)、感染患者转运法1、电话告知转运目的地科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的相关信息及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用干净铺单覆盖患者的感染/定植部位,并将患者安置于轮椅或平车上。 3、转运前医务人员脱卸并丢弃受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 4、转运前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戴外科(wik)口罩。 5、接诊科室医务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遵循”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隔离法”处置患者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接触(jich)传播隔离措施一、隔离病种: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11、经血传播疾病、皮肤感染等患者。二、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措施: 1、床旁放置蓝色的“接触传播”标志(biozh)并有中文标示, 2、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3、与病人或病人床单位有密切接触时穿隔离衣,脱隔离衣后立即洗手; 4、接触病人前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后及诊疗护理两病人之间要洗手; 5、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专人专用,用后经消毒处理后备用。 6、可回收类物品用后用双层黄色收纳袋收集,封口、标识醒目; 7、病人转科或出院后,对室内所有物品及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8、医疗废物用黄色双层袋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 9、限制探视,探视者应严格洗手或手
12、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飞沫传播隔离(gl)措施一、隔离病种: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患者。二、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措施: 1、床旁放置粉色”飞沫传播”标示并有中文标示,限制人员出入。 2、隔离于单间,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可同置一室,患者相隔大于1米. 3、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要有相应的防护。 4、工作人员进入隔离房间,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使用后物品用双层黄色收纳袋收集,封口、标识醒目。 5、病情允许的患者佩戴外科口罩,24小时更换,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6、患者之间、探
13、视者与患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戴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7、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8、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以及(yj)空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飞沫传播(chunb)患者隔离法1、将患者安置于单人隔离病房,条件(tiojin)受限时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房。 2、悬挂飞沫隔离标识,单间隔离时标识牌悬挂于门上醒目位置,床旁隔离时悬挂于床头,床间距应大于1m,并拉上病床边的围帘。 3、医务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外科口罩、帽子、手套、一次性隔离衣、护目镜),患者床尾挂快速手消毒剂。 4、一般诊疗用品,如听诊器、
14、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止血带等应专用,不能专用的医疗装置(监护仪、吸痰器等)应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进行清洁和消毒。 5、采用合适消毒液或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每天至少一次遇到污染时立即擦拭。6、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锐器盒。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飞沫传播患者(hunzh)转运法1、电话告知转运目的科室患者飞沫传播的相关信息及注意事项.请目的地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工作。2、患者准备:用干净铺单覆盖患者的感染/定植部位,为患者戴外科口罩.3、转运前医务人员脱卸并丢弃受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4、转运前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戴外科口罩。5、接诊科室医务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遵循(zn xn)”飞沫传播患者隔离法”处置患者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感染病人的消毒隔离痰菌检阳性(yngxng)肺结核患者隔离1、单人隔离病房,悬挂空气隔离标识.2、病房内应保持负压状态,每小时换气次数应在612次,空气在排向其他区域(qy)之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保持门窗关闭,尽量限制患者外出,确需外出时,参考“肺结核患者转运法”.3、限制家属探访.4、确需探访时,探视者戴防护口罩,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5、进入病房人员着装.6、对患者及其家属或陪人进行相关宣教工作.7、为每名患者配备带痰盂或小桶.8、痰标本使用无菌试管盛装,并胶塞密封.9、接触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财产分割与共同债务处理补充协议样本
- 租赁别墅退房协议范本及环境恢复要求
- 琴行专业教师团队聘用及教学成果分享协议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权变更及监护权调整执行细节合同
- 互联网科技公司股权转让与用户数据共享合同
- 课件制作大赛开场
- 汽车测试技术与试验试题及答案
- 辅警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工商银行2025眉山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柳州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2025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编织课件教学课件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建筑工人临时用工协议书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DB32-T 3751-2020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高清现行)
- 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
- 原创领袖的风采-易发久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中规定的个文言实词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