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教育文档_第1页
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教育文档_第2页
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教育文档_第3页
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教育文档_第4页
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教育文档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于漪老师说过,“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我们培养的学生,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总希望他身上有一些文化的气质,有点文化底蕴,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各种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这些传统节日文化也是语文教学的丰富而珍贵的资源,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思想情操,增强民族意识,强化自豪感,丰富精神享受,珍惜美好生活,提高文化素养.但是在现

2、代文明洗礼下成长起来的中职生,对一些“洋节耳熟能详,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却都不知晓,还有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冷淡,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漠视等现象,自私、冷漠、缺少责任感.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展,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人类精神世界中那些取之不尽的各个方面,而“学生和他的精神世界不仅是教学法研究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方法的主要动力.让我们走进传统节日,享受文化财富给我们带来的滋养吧!一、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教育狄德罗说过:“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苏霍姆林斯基说:“

3、实际上培养真正的人,就是用人的精神美使人变得精神高尚.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情感的人,培养爱国、爱家、爱生活的文明人.传统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是感受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山水情、民族情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到一个节日到来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血肉亲情,享受团团圆圆的温馨和谐,明白游子落叶归根的道理;一句“过年好,一句“恭喜发财也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和美好祝福;“清明节让我们在祭奠祖宗、缅怀先人的同时,引导学生铭记家训,继承先人之志,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明白自

4、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们想起两千多年前那个“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忠孝之士介子推,感受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每到“端午节粽叶飘香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着民族气节、以身殉理想、忠于祖国的屈原,教育学生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有国才有家;“七夕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可以让学生明白真挚的爱情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学会爱,坚守爱,更要懂得它承载的是责任;“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还是现代的“老人节,它让我们懂得“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关爱父母,学会感恩,并且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很多节日还把人们带向大自然,如“清明节踏青、交B游

5、,感受春天的气息,“重阳节登高、赏菊,领略秋天的风韵这样既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也使学生对山水产生了一份情感,更加热爱生活.而这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凝结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师把这些传统节日渗透的美好情感撒播到学生的心田,以情激情,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就到达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尽享节日文化大餐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说到:“无论是未来的数学家,还是未来的拖拉机手,都应当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都应当成为聪明的人.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传

6、统节日蕴藏着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走入语文教学,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围绕着传统节日我们开展了丰富的语文活动.首先,分工协作,宣传解说,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根据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我们把全班同学相应分成几个组,教师安排各组的节日话题.每一个组选一位小组长负责,各组同学共同协商、筹划,分工合作,课下广泛收集材料,了解各个节日的起源、传说、历史、名人故事、诗词,民俗和文化内涵,运用所学专业技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由各组派组员到黑板前面介绍展示,例如“话说春节“闹元宵“清明时节“端午情怀“中秋明月寄相思等

7、,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话题又分成假设干小专题,全组成员分工依次进行讲解,这样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团结协作开展活动的水平和创造力,锻炼了口头表达水平,稳固了专业课的知识,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即更大的收获是学生们饱享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大餐,了解了“春节贴福字、贴对联、“压岁钱的丰富内涵,感受到了“元宵节赏花灯、猜谜语的乐趣,明白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原因,记住了“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语告诫,知道了“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道理,领略了各地方伴之传统节日举行的一些民俗活动,开展的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欣赏了各种地方戏曲表演;并且每一个节

8、日几乎都和“吃有联系,“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往往因地方不同,这些食品呈现不同的风味和特色.学生也从中感受了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当然这些传统节日食品开展到今天,都有了创新,品种更丰富,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在今天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其次,举行传统节日诗文朗诵、背诵比赛,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学习、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吟诵传统节日的名篇佳作,至今被人们所称道.我们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寻,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文,举行传统节日诗文朗诵、背诵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十分踊跃.其中代表性诗词,有王安石的?元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9、杜牧的?清明?,宋代程颍的?郊行即事?,唐代文秀的?端午?,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清照的?醉花阴?,当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采桑子重阳?,还有好多民歌民谣也同样表达了浓浓的节日情怀.传统的“元宵节“中秋节文人雅士还要赏月赋诗来唱和,圆圆的月亮作为一个物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而且它在不同的诗词中具象征意义是不同的,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读者因此有了不尽的月亮审美世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饱含的是美好的祝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传达的是对故土亲人的眷念,教师可要求学生课下搜集以月亮为意象的诗词编成册子,吟诵赏析.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学到了很多诗词、歌谣,使文学的雨露滋润着他们的心田,提升了诗词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对人生也多了一些感悟,而且也感受到诗词所传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到“重阳节时我们又以“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