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保护与规划课程设计梦_第1页
水环境保护与规划课程设计梦_第2页
水环境保护与规划课程设计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水环境保护与规划姓名:梦学号:2011班级:2011指导教师:李庆云2015年1月16日一、基本资料某市某建设项目位于A河流左岸,该河流主要供区域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或区域娱乐用水。该河流在项目所在地区域长度65km,流域面积478km2,年平均流量3/s,枯水期流量2m3/s,枯水期流速5m/s,河流宽度15-25m。该建设项目下游12km处为项目所在地市水文站,水文站下游6km处有一条B河流汇入,该河流年平均流量3/s,枯水期流量3/s,河流宽度5-9m。B河流汇入口上游B河流右岸有一养殖场,B河流汇入口下游9km处A河流上有一省监控断面,省监控断面水质目标:

2、COD50mg/L、氨氮5mg/L。该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35820m3/d,废水水质:COD178mg/L,BOD551mg/L,SS330mg/L,NH3-N25mg/L;养殖场废水排放量27580m3/d,废水水质COD267mg/L,BOD578mg/L,SS320mg/L,NH3-N35mg/L;A河流上游来水水质COD32mg/L,BOD58mg/L,SS120mg/L,NH3-N2mg/L;B河流上游来水水质COD27mg/L,BOD56mg/L,SS87mg/L,NH3。二、设计任务1、列表判断说明该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给出评价因子。2、制定详细的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

3、方案,包括监测时段、断面设置位置(列表)、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频率等;根据导则要求确定现状调查范围;在图中标明监测断面位置。3、A、B河流常态流速下,采用完全混合模式计算A和B河流充分混合过程段各污染因子浓度,给出计算过程。4、建设项目运营后,针对COD、氨氮二个污染因子,分别采用一维稳态模式、完全混合模式预测省监控断面处水质,判断断面处水质是否满足控制目标要求,给出判断过程注意:选择最不利时期进行判断,一维稳态模式系数k取1三、设计要求与成果提交1、设计报告层次活楚、语言通顺、用语标准,绘图正确、书写整洁。2、设计时间:2015年1月12日1月16日。3、每人提交设计报告书一份,手写或打印均

4、可。1月16日下午2:00前提交设计报告,由三位班长收齐、按学号排序后交予指导教师。四、参考资料1、附图:某建设项目排水路线图2、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20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水环境监测标准SL219-982013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水环境影响评价1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的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各种受纳污水水域的规模以及对水质的要求来划分,分为3个级别。其中,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内陆水体的分级判据如下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内陆水体W地面水环境

5、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一级二纽三纽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20000复杂大Ini大IV、V中、小IIV中、小V中等大ini大V、V中、小riiv中、小V简单大、大mv中、小ini中、小V、V<20000,>10000复杂大ini大V、V中、小riiv中、小rv中等大、大V、IV大V中、小、中、小pmv简单p大im大V、V中、小ri中、小口IV中、小V<10000,>5000复杂大、41、大、目1V、IV大

6、、41V小、小V、IV小V中等大、中im大、中V、V/J、i小口IV小V简单大、目=rV、大、4=rmv小im小V、V<5000,>1000复杂大、中im大、中V、V/J、i小IV小V中等大、目1V、大、41mv小pim小V、V简单大、中IIV/I、i/I、v<1000,>200复杂大、中IIV4、Iv中等大、中IIV/、_TV简单K/、IIV由已知条件得,该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5820m3/d>20000nVd,结合上述表中的规定,摘录如下表作为分级依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级二级三级污水排)雄冰水/岫水击BBBzl求md复杂程扁大小天

7、倒大小J见顾质g顷小普见固K质z复杂大i-m大rN、T中、/、I-IV中、d、V>20,000中等大i-m大IV、T中、/、I-IV中、刀、V简单大、大m-v中、/、i-m中、刀、IV-V(质要求网)1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判别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的相关规定,结合该建设项目产生污染物有CODBOD5、SSNH3-N四类均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只有一种、水质参数数目为4<7,故判断该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2)地面水域规模判定由导则相关规定得出以下表作为地面水域规模判定依据该建设3/s<15m3/s,由此判定为小河。3)水质类型该项目的水质类别

8、的判定可由GB3838来判定,该项目所处河流主要用于区域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或区域娱乐用水,可判定水质类型为IV类水。4)结论由以上判定为二级,评价表格如下表:评价等级判定表判定条件本项目指标等级确定1监测时段枯水期二级2污水排放量35820riVd3污水复杂程度简单4地面水域规模小河5地面水质类别IV2评价因子:CODBODSSNH3-N四类。二、水环境现状调查1水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时段确实定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查河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二级时的调查时期的描述为: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一般情况,可只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假设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在此处选取

9、枯水期为调查期。2取样断面的布设位置及监测因子根据布设原则推荐的调查范围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出,水质急剧变化处水文站附近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nS置一个取样断面。所有断面布设位置如下表所示:断面编号断面位置所在水体监测因子1#在建设项目排污口上游500m处A河流CODBODSS,NH-N2#市水文站附近A河流CODBODSS,NH-N3#养殖场排污口下游500m处B河流CODBODSS,NH-N4#A、B河交汇处下游500mA河流CODBODSS,NH3-N5#省控断面A河流CODBODSS,NH-N3监测时间和频率在小河流二级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每期应检查一次,每

10、次调查三天,并且至少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2)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确实定根据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查不同污水排放量河流现状点差范围参考表,摘录如下表格:调小歧Jkm污水m3/d河流规模大河中河小河50000-2()00010-2015-3025-40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地区。在此区域内进行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由该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5820m3/d,根据上表,经计算得:S=40-25/50000-20000*35820-200003监测断面位置的标注见附图三、A和B河流充分混合

11、过程段各污染因子浓度的推求此处计算主要根据完全混合公式:cCpQpChQQQ其中,G: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Ch:上游来水污染物的浓度(mg/L)Qp:污染物的排放流量(m3/s)Qh:上游来水流量(m3/s)C:完全混合后的水质浓度(mg/L)由于A,B河流处于常态流速,所以在此处取A,B河流的平均流量Qa3/S,Qb3/S,建设项量目的流:Q建=35820m3/d=35820/(24*60*60)m33/S,养殖场的流量:Q养=27580m3/d=27580/(24*60*60)m33/S,各污染物浓度计算过程如下:对于A河流:Ccod(CpQpChQh)/(QpQh)Cbod5(C

12、pQpChQh)/(QpQh)=(51*0.415+8*5.2)/(0.415+5.2)=11.18mg/LCss(CpQpChQh)/(QpQh)=(330*0.415+120*5.2)/(0.415+5.2)=135.52mg/LCnh3-n(CpQp%Qh)/(QpQh)=(25*0.415+2*5.2)/(0.415+5.2)=3.70mg/L对于B河流:Ccod(CpQpChQh)/(QpQh)CBOD5(CpQpChQh)/(QpQh)Css(CpQpChQh)/(QpQh)=(320*0.32+87*2.4)/(0.32+2.4)=114.41mg/LCnh3-n(CpQpChQ

13、h)/(QpQh)=(35*0.32+1.5*2.4)/(0.32+2.4)=5.44mg/L结果如下表:各污染物浓度结果汇总表COD(mg/L)BOD5(mg/L)SS(mg/L)NH-N(mg/L)A河B小河四、水质判别1一流稳态模式计算cotM度根据判断时期的选取原则:为了增加工程的安全保证等级,应选取对洪水最不利的的枯水期。相应的流速应取5m/s,计算所用流量均应采取枯水期流量。一维稳态模式方程:C=G*exp-kx/(86400u)由报告书中得知,k取1,x=9Km,u=5m/s;相应的Q取A,B交汇处的污染物浓度,O的计算采用完全混合模式,即C0=(CQa+CbQb)/(Qa+Qb),其中Qa=Q枯+Q建3/SQb=Q枯+Q养3/SCA=(CPQp+ChQh)/(QP+Qh)=CB=(CPQp+ChQh)/(QP+Qh)=则G故CCo=C0*exp-kx/(86400u),结论:得出的COfM度大于报告书中的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