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开题报告_第1页
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开题报告_第2页
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开题报告_第3页
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开题报告_第4页
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开题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标(一)本研究的意义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 .本研究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客户越来越关注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企业对消费者、员工、环境以及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更要为创造企业利润的市场和社会服务,懂得如何回馈市场、回报社会是现代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必修之课,更是企业科学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法宝。本论文通过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概况,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分析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2、推论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缺陷,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对策,为汽车行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建设性的参考建议。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理论可上溯到上个世纪初,但真正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1974)认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领域是企业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另一个领域则是社会本身所具有的问题。里基.格里芬(198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对保护和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斯蒂芬.罗宾斯(1991)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

3、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他还区分了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两个概念。一个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加了一个道德责任,它要求企业分清是非并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哈罗德.孔茨(199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弗氏是一位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大师,在1970年给纽约时报写的那篇引发了一场有关企业CSR的大论战的文章中,他分别从经济角度和哲学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后者包含了自由,个人主义,以及避免市场合谋现象的存在,认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前者认为,个人可以同时投资于

4、资本市场以及把一部分所得利润用来作公益事业。当然,社会公共品也可以让企业以CSR的形式来提供,但一般来说,由CSR式提供的公共品给个人带来的效用是比不上个人自由捐赠所带来的效用。因此,弗里德曼(1970)被广泛引用的一句名言就是:“企业有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一一利用资源并在游戏规则许可的范围内提高盈利能力,也就是说,在一个开放与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诚实无欺地从事交易活动。”在弗里德曼的分析框架里,企业是由股东所拥有的,股东跟企业管理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一开题报告企业的管理者只是企业的雇员,其责任就是在遵守社会基本秩序(包括法律上的,伦理习惯方面的)的前提下,根据所有者的意愿来

5、管理企业,为股东尽可能地增加利润。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那无异于管理者不经股东、顾客和雇员的同意就用他们的钱来解决社会问题,这实际上是变相地向他们征税,把政治机制扩展到经济领域,从而根本上破坏了个人的自由和市场经济制度按照这一关系,管理者是服务于股东的利益的,是不允许出现损害股东利益的现象的。进一步说,这一论断是由著名的费雪分离定理(Fishersseparationtheorem)引申过来的,费雪分离定理的原意是说,个体(指股东)在生产(这里指获取利润)和分配(包括个人消费和捐赠)之间是可以分离的,即可以先最大化股东利润,再把所得利润在个人消费和个人捐赠之间作分配。在这里,由于

6、社会公共品是非贸易品,不满足费雪分离条件的前提假设。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把股东的决策拆分成,投资于一家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然后再把所得利润的一部分作个人捐赠,这一决策过程也可以由直接投资于一家CSR企业来形成,股东既可以获取部分的利润回报(financialreturns),还可以从CSR企业用另一部分利润来提供的公共品中获取一定的社会回报(socialreturns)。我国学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高巍(1994)认为企业在追逐利润,谋求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还要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承担社会发展的责任,如缴纳税金的责任、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等。李鸿贵

7、(1995)认为CSR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并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个体应包括对消费者的责任、对股东的责任、对国家及主管部门的责任三个方面。张兰霞(1999)认为,CSR是指企业为所处社会的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上的责任。陈炳富、周祖城(2000)认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狭义的CSRi要是指道德责任。郑孟状、潘霞蓉(2003)认为CSR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李洪彦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并

8、基于企业承担社会行为的成本和利润最大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其基本观点是企业要着眼于长期利润最大化来看待社会责任问题。任荣明、朱晓明在其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一书中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获得最大利润是不冲突的,其观点是: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悖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木匾质疑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2。袁昊从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外部关系人角度,从企业社会指向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分析,指出承担社会责任未必影响公司发展。王利晓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内外社会资本的提高,从而指出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是

9、企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双赢策略的结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一开题报告论。王志乐认为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是要合规经营,其表明:企业强化合规经营遏制商业贿赂是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4O钟宏武等人在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书中认为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的管制行为对现存的社会经济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尚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的自觉自主来履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另一个关键是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透明度。国外学者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规模企业经营业绩外部利益集团的压力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

10、,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方面:李正(2006)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的规模、压力集团、重污染行业的企业正相关;与公司财务状况、ST和PT类公司呈负相关关系;与股权性质关系不明确。马连福、赵颖(2007)对2005年45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绩效、行业属性和公司规模是影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的重要因素,其中与公司绩效和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而两个公司的治理结构变量未表现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显著影响沈洪涛(2007)通过对C4行业的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4年的年报数据分析,验证获得上市公司披露的企业

11、社会责任信息与公司规模和盈利展现状及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准则和标准,加快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工作,使尽可能多的社会责任内容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同时,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采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办法,先选取职工信息产品信息和环境信息等为强制披露内容,其他信息则慢慢地由自愿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过渡。200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推出的良好企业维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导则包含企业对消费者三个层次的社会责任: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如环保节约永续发展;开展教育引导消费等(殷格非,2007)。中国社科院2009年10月18

12、日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指出,从2008年分析结果看,我国1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94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平均分为31.7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取得的突破20世纪末至今,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以及国际化等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治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特殊地位和功能被进一步放大。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前景是广阔的。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审视企业的社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一开题报告会责任是CSR论发展的趋势。随着维护经济社会的

13、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政府、行业和公众都要求公司遵守伦理经营的假设,将自身利益与顾客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协调统一起来,更使得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紧迫性日益加大。本论文应用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探索适合汽车行业切实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为汽车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建议和帮助。参考文献:1李洪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任荣明,朱晓明.企业社会责任多视角透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2-1153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王志乐.合规:企业的首要责任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20105钟宏武,张唐

14、槟,田瑾,李玉华.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68-1036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8)7沈洪涛.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一一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7(3)8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3)9张萍,马忠.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国情国力,2008(9)10童声.谈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1杨春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9(1)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

15、.200613金暗,李钢.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J.经济管理,2006(3)14岳婷婷,张桃.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M.中国商界,2008(4)15张明.入世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复旦大学,200716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17王建琼,何静谊.公司治理、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经纬,2009(2)18赵卫华.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J.商业文化,2010(10)19宁永志.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协调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0(1)20刘培红.谈财

16、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协调J.山西财税,2010(9)21王凯,黎友焕.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WTO经济导刊,2007:1-2(二)本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本研究内容本论文通过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概况,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分析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推论汽车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缺陷,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对策,为汽车行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建设性的参考建议2 .研究目标发现汽车行业企业实践社会责任的缺陷;对汽车行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括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引用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对汽车行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理论参考建议。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4 1)汽车行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缺陷问题分析;5 2)针对问题提出理论支持。二、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一)研究方法1.文献综合研究方法:查阅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资料(二)进度安排(1)论文题目确定阶段(2011.09-2011.11)(2)文献资料收集、调研阶段(2011.09-2011.11)(3)与教师座谈、撰写开题报告与修改阶段(2011.10-2011.11)(4)开题报告答辩(2011.12月)(5)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