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_第1页
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_第2页
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_第3页
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_第4页
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ApplicationStandardof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征求意见稿?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编制组2021年6月刖百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函202147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根底上,制订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那么;2.术语;3.根本规定;4.模型精信度;5.工程筹划;6.设计阶段典型应用;7.施工阶段典型应用;8.运维阶段典型应用;9.模型质量

2、检查.本标准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治理,由陕西建工集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地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710003.本标准主编单位:陕西建工集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陕西建工安装集团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陕西建筑产业投资集团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排名不分先后王巧莉王西胜李宁崔场姚登

3、孟丹沈晨贾伟伟田超兵郭晶李泽亮解崇晖王齐兴张泽林雷升杰杨振潮谭克林杨石彬韩婷婷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史均社王建刚王茹靳少平王强胡春林雷拓目次1总那么12术语23根本规定34模型精信度45工程筹划56设计阶段典型应用66.1 一般规定66.2 方案及初步设计BIM应用66.3 施工图设计BIM应用66.4 预制装配式设计BIM应用76.5 协同设计76.6 性能分析BIM应用87施工阶段典型应用97.1 一般规定97.2 深化设计97.3 预制加工107.4 施工模拟107.5 进度治理117.6 本钱治理117.7 技术质量与平安治理117.8 竣工模型128运维阶段典型应用138.1 一般规定

4、138.2 空间治理138.3 设施治理138.4 资产治理149模型质量检查15附录A模型精信度规定16引用标准名录34本标准用词说明3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34 LevelofDevelopment45 ProjectPlanning56 BIMUsesduringDesignPhase66.1 GeneralRequirements66.2 BIMUsesduringSchematicDesignandDesignDevelopment66.3 BIMUsesduringConstructionDo

5、cuments66.4 FabricationDesign76.5 DesignCoordination76.6 PerformanceAnalysis87 BIMUsesduringConstructionPhase97.1 GeneralRequirements97.2 DetailDesign97.3 ComponentFabrication107.4 ConstrctionSimulation107.5 SheduleManagement117.6 CostControl117.7 QualityandSafetyManagement117.8 CompletionAcceptance

6、128 BIMUsesduringOperationPhase138.1 GeneralRequirements138.2 SpaceManagement138.3 FacilityManagement138.4 AssetManagement149 ModelQualityCheck15AppendixALevelofDevelopment16ReferenceStardardlist.35WordingExplanation3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71总那么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标准和引导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

7、的应用,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基于BIM技术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信息模型的创立、使用和治理.1.0.3陕西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2.0.2全寿命期Life-Cycle建筑物从方案建设到使用过程终止所经历的所有阶

8、段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筹划、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审批、验收、运营、维护、撤除等环节.2.0.3模型精彳t度LODLevelofDevelopment模型精信度是模型元素的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被考虑和完善的程度,即它描述的是模型信息的可信赖程度.模型精信度是为了让模型的下游用户清楚地理解他们获得的模型的可用性和局限性.2.0.4模型元素Element模型元素是指能满足建筑物某功能的部件、集合或施工区段.模型元素既包括工程工程的实际构件、部件如梁、柱、1、窗、墙、设备、管线、管件等,也包括建造的过程、资源等.模型元素包含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2.0.5几何信息GeometricInforma

9、tion表示建筑物或构件的空间位置及自身形状如长、宽、高等的一组参数,通常还包含构件之间空间相互约束关系,如相连、平行、垂直等.2.0.6非几何信息non-GeometricInformation建筑物及构件除几何信息以外的其它信息,如材料信息、价格信息及各种专业参数信息3根本规定3.0.1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或全过程应采用BIM技术.3.0.2设计、施工、运维各方应建立相应的应用机制,并对应用范围和深度实施筹划.3.0.3各阶段的成果应及时传递给相关单位,并进行沟通协调.3.0.4各阶段的BIM模型应有统一的命名规那么、编码及交付格式,模型信息应准确、关联和协调,模型精信度应符合本标准第4

10、章的规定.3.0.5BIM模型可根据专业分为建筑模型、结构模型、暖通模型、给排水模型、电气模型和其他模型.1 建筑模型包括场地、建筑构件、建筑装修等模型元素.2 结构模型包括地基根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其他结构等模型元素.3 暖通模型包括冷热源设备、液体输送设备、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和其他设备等模型元素.4 给排水模型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用水、工业工艺、管道系统、布管配件等模型元素.5 电气模型包括发电设备、强电、弱电、专用电气、线缆、布线配件等模型元素.3.0.6BIM模型宜由设计单位创立,施工模型宜在设计模型的根底上创立,运维模型宜在竣工模型的根底上创立.3.0.7应用企业

11、对模型进行妥善、平安的储存,必要时应建立相应的信息治理平台.4模型精信度4.0.1模型精信度分为五个标准等级,包括LOD100、LOD200、LOD300、LOD350、LOD400.4.0.2模型精信度包括五个关键节点,是模型元素满足特定节点的最低质量要求.4.0.3同一模型可以包含不同模型精信度等级的模型元素.4.0.4后一等级的模型精信度应包含前一等级的所有要求.4.0.5模型元素的命名、编码、组织方式宜根据国家或陕西省的现行有关标准规定,也可根据工程特点在实施方案中统一约定.4.0.6应根据模型精信度等级确定BIM模型传递或交付时数据的可信度.4.0.7模型元素应有对应的责任人,责任人

12、应对模型元素的开发进度及模型精信度负责.4.0.8BIM应用筹划应考虑交付成果的模型精信度要求,宜根据本标准规定进行约定,但尺寸阈值、预留空间等建模要素可根据工程特点在实施方案中约定.5工程筹划筹划由各阶段工程负责人组织实5.0.1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的BIM应用应进行筹划,施.5.0.2筹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合同和各相关方需求确定.5.0.3BIM筹划应形成实施方案,内容宜包括: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应用目标;4 应用范围及深度;5 人员组织及责任;6 软硬件配置;7 建模标准;8 应用流程;9 协同工作;10 模型质量限制;11 进度方案及模型交付要求.6设计阶段典型应用6.1

13、一般规定6.1.1 BIM设计按阶段划分,通常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几个应用阶段.6.1.2 BIM设计按类型划分,通常包括预制装配式设计、协同设计、性能分析等.6.1.3 BIM设计应以协同的工作模式进行.6.1.4 BIM设计应保证BIM数据的一致性、关联性和协调性.6.1.5 用于建立BIM模型的数据应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真实数据.6.1.6 坐标和高程应采用大地坐标和绝对高程,工程原点应与大地坐标相关联,工程正负零标高应与绝对高程相关联.6.1.7 用于性能分析、量化分析、视图表达的数据应由BIM模型直接获取.6.2 方案及初步设计BIM应用6.2.1 BIM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

14、段的应用内容宜包括可视化表达、面积指标统计分析和性能分析.6.2.2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BIM模型的建立应以真实数据、工程合同、实施方案、相关标准及标准为依据.6.2.3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除应建立单体模型外,宜建立工程所处周边环境以及场地的BIM模型.6.2.4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BIM模型的可视化表达、面积指标统计分析和性能分析成果均宜由BIM模型数据生成.6.2.5 方案及初步设计交付成果,除包含满足国家现有设计标准内容及深度要求的内容外,还可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材料量统计、漫游动画、性能分析等内容.6.3 施工图设计BIM应用6.3.1 施工图设计阶段宜全专业采用BIM技术.6.3.

15、2 施工图BIM模型应根据方案或初步设计成果、工程合同及实施方案、相关标准及标准等进行创立.6.3.3 施工图设计阶段BIM应用宜包含以下内容:方案优化、协同设计、全专业碰撞检测及优化、净高分析、性能分析、面积及材料统计、可视化表达等.6.3.4 施工图设计成果除输出满足国家现有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的图纸外,还宜包含构件统计表、透视图、局部剖切图、机电剖面图、分缝图等内容.6.4 预制装配式设计BIM应用6.4.1 预制装配式设计中,构件拆分、构件详图以及节点详图等设计内容宜应用BIM技术.6.4.2用于构件拆分设计的BIM模型可基于初步设计方案、预制生产方案以及施工吊装方案等进行创立.6.4.

16、3 用于构件详图设计以及节点详图设计的BIM模型,可基于构件拆分设计成果、施工图设计成果以及预制构件计算结果等进行创立,并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构件编码体系.6.4.4 可应用预制装配式设计模型进行安装节点碰撞检查、专业管线及预留预埋之间的碰撞检查、施工工艺的碰撞检查和安装可行性验证.6.4.5 BIM模型用于预制装配式设计时应该以构件为根本单元.构件应包括结构部件、结构连接件、生产安装埋件、机电集成埋件和预留穿孔等类型的模型元素.6.4.6 预制装配式设计阶段的BIM交付成果宜包括:预制装配式设计模型、工程量统计表、平立面布置图、构件详图和节点详图.6.5 协同设计6.5.1 参与设计的不同专业

17、以及同一专业的不同人员都必须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工作.6.5.2 协同设计包括专业间协同、专业内协同以及构件和数据协同.6.5.3 当模型数据过大时,宜按区域、专业、系统等进行拆分.6.5.4 协同设计宜建立基于网络的平台,统一存放、分发和共享数据.6.5.5 除基于模型协同外,宜采用专业间协调会议、基于BIM模型的专业间视图提资、基于互联网的沟通协作等作为协同设计的补充.6.5.6拆分后的子模型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唯一性.6.6 性能分析BIM应用6.6.1 BIM技术应为性能分析提供即时、准确的根底模型及数据.6.6.2 在设计前期宜直接采用BIM软件做定性的性能分析;在设计后期需导入专业软

18、件做定量分析,导入数据包括BIM模型及相关设计参数.6.6.3 用于性能分析的BIM模型应依据工程设计条件、相关标准及标准、各设计阶段提供的BIM模型、图纸和计算报告书等进行创立.6.6.4 性能分析BIM应用宜包含以下内容:建筑物理环境分析、可视化分析、构件性能分析、建筑能耗模拟等.6.6.5 性能分析交付成果宜包含计算图表和分析报告书等.7施工阶段典型应用7.1 一般规定7.1.1 施工企业应对BIM应用做出规划,建立保证BIM实施的体系和制度.7.1.2 工程BIM应用目标和范围应根据各相关方需求、工程特点、合约要求确定和筹划,应用筹划应由工程经理组织各相关方进行.7.1.3 施工阶段的

19、模型包括深化设计模型、预制加工模型和竣工模型.7.1.4 BIM模型附加信息应完善、准确,在满足施工BIM应用的前提下,模型元素宜采用较低级别的LOD等级.7.1.5 BIM应用于施工治理时,宜与移动终端、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结合.7.1.6 BIM模型应进行检查和验收,主要内容包括外观检查、碰撞检查和合规性检查等.7.1.7 交付内容应根据各相关方需求确定.7.2 深化设计7.2.1 建筑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宜采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7.2.2 深化设计模型应依据施工图纸、设计模型、合同、标准标准、施工工艺要求等进行创立.7.2.3 深化设计时,各专业先进行专业内部优化,然后再进行多专

20、业综合优化.7.2.4 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时,宜进行梁柱节点设计,构造柱、圈梁、栏板设置及连接设计,预埋件、预留孔洞定位,复杂节点钢筋排布等.7.2.5 砌体结构深化设计时,宜进行砌体排布、管线盒位置排布、周边连接设计等.7.2.6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时,宜进行模具设计、预埋件、预留孔洞定位、临时安装举措设计等.7.2.7 机电深化设计时,宜对设备用房、走廊、竖井等部位进行设备管线排布,专业协调,支吊架设计,末端器具、预留洞、预埋件定位.7.2.8 机电深化设计宜校核以下参数:水泵扬程及流量、风机风压及风量、管道管径、风管截面、电缆截面、系统阻力平衡、支架受力、冷热负荷、照度等.

21、7.2.9 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宜进行节点深化设计、预埋件设计、专业协调等.7.2.10 装饰装修深化设计时,宜对顶棚、墙面、地面、门窗、家具、卫生间等装饰构造的细部做法进行优化、专业协调和空间尺寸优化.7.2.11 建筑幕墙深化设计时,宜对面板、支撑体系、嵌板、预埋件等部位的细部做法进行优化和专业协调.7.2.12 深化设计完成后应经原设计单位审核确认.7.2.13 深化设计的交付成果宜包括:深化设计模型、深化设计图纸、分析报告、计算书、工程量清单等.7.3 预制加工7.3.1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钢筋工业化加工、钢结构构件加工、机电产品加工、装饰装修等工作宜应用BIM技术.7.3.2 预制加

22、工前,应根据现场的生产设施、运输吊装、安装工艺等,合理拆分BIM模型,并建立标准化编码体系.7.3.3 预制加工模块拆分宜根据其功能、部位、部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模块,建立模块数据库.7.3.4 BIM模型应用于预制加工时,应在深化设计模型根底上添加产品生产、运输、安装、现场治理等可追溯信息.7.3.5 预制加工BIM软件应具备加工图生成功能,并支持常用数控加工、预制生产限制系统的数据格式.7.3.6 预制加工的交付成果宜包括:预制加工模型、构件加工图、构配件清单、材料方案以及构件生产安装相关文件等.7.4 施工模拟7.4.1 现场平面布置、施工难度大的复杂节点、大型设备安装、新技术、新工艺等

23、,宜进行施工模拟,优化布置及工艺.7.4.2 施工模拟时,应将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中的相关信息、节点详图等附加或关联至模型中;周边环境信息宜采用概念体量表示.7.4.3 现场平面布置模拟时,宜对场地布置的大型设备、加工车间、材料堆放及永临道路进行模拟优化,并建立平面布置模型.7.4.4 复杂节点及工艺模拟时,应对复杂节点的构件尺寸、数量、位置、类型、定位信息及工艺工序等进行可视化模拟.7.4.5 大型设备安装模拟时,应对运输及吊装路径、障碍物、洞口预留等进行可视化模拟.7.4.6 施工模拟的交付成果宜包括:平面布置模型、可视化资料、模拟分析报告.7.5 进度治理7.5.1 BIM模型用应于进

24、度治理时,可进行进度可视化模拟、比照分析、进度优化等工作.7.5.2 应根据工作分解结构WBS将工程深化设计模型根据整体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段、工序依次分解或合并.7.5.3 BIM模型应用于进度治理时,应添加方案进度、完成工程量、资源配置等信息,设置进度报警点.7.5.4 应将实际进度关联至BIM模型,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检查实际进度与方案进度的偏差,生成预警信息,调整优化进度方案.7.5.5 进度治理交付成果宜包括:预警报告、优化报告与模拟成果等.7.6 本钱治理7.6.1 BIM模型用于本钱治理时,应参照?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那么?,在深化设计模型根底上进行

25、分类拆分,添加工程名称、编码、特征及工作内容等信息.7.6.2 BIM模型要与时间、工序、实际价格相关联,必要时可添加举措费、间接费等相关费用,实现本钱的动态管控.7.6.3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钱限制需求,输出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周期的实物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进行比照分析,限制本钱.7.6.4 本钱治理交付成果宜包括:工程量清单、材料设备表、本钱分析报告等.7.7 技术质量与平安治理7.7.1 BIM模型应用于质量与平安治理时,应在深化设计模型根底上添加质量限制点、危险源与平安设施配置等信息,进行动态治理.7.7.2 BIM模型应用于质量治理时,可进行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方案模拟

26、与优化、质量问题检查与验收等应用.7.7.3 BIM模型应用于平安治理时,可进行平安技术交底、危险源辨识与预控、大型设备运输、群塔碰撞检查、灾害过程模拟、平安防护演示等.7.7.4 质量与平安治理信息要及时与BIM模型关联,定期或分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出具相应报告.7.7.5 质量治理BIM交付成果宜包括:质量记录报告、质量检查报告、质量验收报表等.平安治理BIM交付成果宜包括:平安交底记录报告、平安检查结果报表等.7.8 竣工模型7.8.1 竣工模型应具有完整性与准确性,并符合工程实际.7.8.2 交付模型除应包括竣工验收模型中相关信息外,还应结合有关要求,附加或关联工程资料信息.7.8.3

27、交付模型应在竣工模型的根底上,根据合同约定及不同的交付对象,对相关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建立不同的BIM模型.8运维阶段典型应用8.1般规定1.1.1 BIM运维模型宜以竣工模型为根底,也可重新搭建全新的BIM模型.1.1.2 运维模型的根底数据应基于竣工模型,根据运维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增减和优化,在保存有效信息的同时尽量减少冗余信息.1.1.3 运维模型应依据建筑实体数据实时持续更新.1.1.4 运维模型宜根据其使用方式按区域、楼层和系统进行拆分和组织.1.1.5 运维模型数据的治理、分析应通过运维软件来实现,该软件宜建立在云平台根底上,并应具备搜索、读取、分类、计算、预警等根本功能.8.2

28、空间治理8.2.1 空间治理的根本应用包括空间规划、空间分配和人流治理.8.2.2 纳入治理目标的空间宜根据区域、楼层、使用功能等进行分类.8.2.3 纳入治理目标的空间应具备名称、编码、面积、体积、用途等根本信息.8.2.4 纳入治理目标的空间应能够方便地添加如所有者、租赁者、改造者、资金、时间、温度、湿度、设计使用人员数、实际使用人员数等信息.8.2.5 空间命名名称应符合建筑空间使用者的习惯并易于识别.8.2.6 纳入治理目标的空间编码应具有唯一性.8.3 设施治理8.3.1 设施治理平台及软件宜具备模型调整、信息联动、实时信息查询、监测结果分析等功能.8.3.2 设施治理包括设备的搜索

29、、查阅、定位、运行状态显示,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报警,关键设备的运维和检查,环境风险和系统稳定性监测等.8.3.3 设施治理应添加设备寿命周期、运维记录、运维本钱信息、维保人员信息、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监控监测点位、相关责任制度、产品售后等运维信息.8.3.4设施治理根底资料包括设备布局图、系统原理图、巡检路线图、维护方案、应急预案等,运维治理应定期出具监测分析报告、运维记录、运维本钱报告等.8.4 资产治理8.4.1 资产治理宜基于统一的平台,并能动态显示资产现状.8.4.2 资产治理平台应具备报表生成、资产变更记录及资产分析等根本功能.9模型质量检查9.0.1模型在实施过程中应分阶段依据实施方

30、案进行检查.9.0.2模型质量检查由工程负责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实施.9.0.3模型质量检查的内容宜包括:1 根本设定检查:文件命名、拆分、色彩、线型、样式、参数等;2 完整性检查:轴网、楼层、剖面、空间、材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 建模标准性检查:构件的数量、碰撞、位置信息、精信度等;4 专业检查:构件的构造、分类、连接关系、是否满足设计标准等.9.0.4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模型不应进行验收交付.附录A模型精信度规定表A-1建筑*II型LOD模型精信度详细规定编码名称LOD100LOD200LOD300LOD350LOD400011001现状场地模型元素:场地边界用地红线现状地形现状道路、广场现状景

31、观绿化/水体现状建筑物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等高距宜为5m;现状道路、广场及其周边的水体、绿地等景观可以二维区域表达;体量化表达,建模几何精度宜为10m非几何信息:设施使用性质、性能、污染等级、噪声等级;水文地质条件;模型元素:同LOD100现状市政管线几何信息:包括LOD100的所有信息;等高距宜为1m;现状市政管线可以二维区域表达非几何信息:同LOD100模型元素:同LOD200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道路、路缘石及现状必要的市政工程管线应建模,建模几何精度应为100mm非几何信息:同LOD200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等高距宜为0.

32、1m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同LOD350011002设计场地模型元素:新改建地形新改建道路新改建建筑物气候信息地质条件模型元素:同LOD100新改建绿化/水体新改建室外管线几何信息:包括LOD100的所有信模型元素:同LOD200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水体、绿化等景观设施应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等高距宜为0.1m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同LOD350地理坐标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等高距宜为5m;道路定位、标高、横坡、纵坡、横断面设计相关

33、内容,可以二维区域表达;体量化表达,建模几何精度宜为3m非几何信息:与现状场地的填挖关系息;等高距宜为1m;工程设计的水体、绿化等景观设施,可以二维区域表达非几何信息:同LOD100建模,建模几何精度应为300mm非几何信息:同LOD200非几何信息:同LOD300011003道路及市政模型元素:停车场室外附属设施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可以二维区域表达;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100散水/明沟、盖板停车场室外消防设备几何信息:包括LOD100的所有信息;道路定位、标高、横坡、纵坡、横断面设计相关内容,可以二维区域表达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

34、所有信息;道路及路缘石应建模,建模几何精度应为1m非几何信息:道路用途及级别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工程设计的水体、绿化等景观设施应建模,建模几何精度应为100mm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路面及道路附属设施的构件及施工细节.如路面材料,人行道面板材料、消防栓位置等012003建筑墙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基层/面层保温层防水层几何信息:外墙定位基线应与墙体核心层外外表重合,如有保温层,应与保温层外表面重合;模型元素:同LOD20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

35、墙体核心层和其他构造层可按独立墙体类型分别建模;外墙定位基线应与墙体核心层外外表重合,无核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构造层厚度不小于1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非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对于预制构件,其加工图模型应包括以下信息:宜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位置;连接内墙定位基线宜与墙体核心层中央线重合;如外墙跨越多个自然层,宜按单个墙体建模;除了竖向交通围合墙体,内墙不宜穿越楼板建模非几何信息:在“类型属性中区分外墙和内墙;外墙外表皮应被赋予正确的材质心层的外墙体,定位基线应与墙体

36、内外表重合,有保温层的外墙体定位基线应与保温层外外表重合;内墙定位基线宜与墙体核心层中央线重合;如外墙跨越多个自然层,墙体核心层应分层建模,饰面层可跨层建模;除剪力墙外,内墙不应穿越楼板建模,核心层应与接触的楼板、柱等构件的核心层相衔接,饰面层应与接触的楼板、柱等构件的饰面层对应衔接;构造层厚度不小于3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非几何信息:区分外墙和内墙;区分“承重墙、“非承重墙、“剪力墙、“框架填充墙、“管道井壁等,承重墙和剪力墙应归类于结构构件;防火、隔声性能、面层材质做法等;息;应输入墙体各构造层的信息,包括定位、材料和工程量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辟类及大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及增强

37、构造;预埋管线位置/型号及详细尺寸非几何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钢筋、节点、防水、面层等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墙体装修细节;对预制构件,包括材料信息、编号信息、外表处理方法等012021门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框材/嵌板填充构造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可使用精细度较高的模型模型元素:同LOD20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5mm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3mm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

38、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非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应输入外门、内门、各级防火门、百叶门等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根据工程需求,包括门的构件细节,如门框、门扇、亮子、门槛、玻璃、防水等构件细节以及相关施工细节012021窗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框材/嵌板填充构造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可使用精细度较高的模型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5mm非几何信息:应输入外窗、内窗、天窗、各级防火窗、百叶窗等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3mm非

39、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0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窗的构件细节,如窗框、窗台、玻璃、防水等构件细节以及相关施工细节012021屋顶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基层/面层保温层防水层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平屋顶建模可不考虑屋面坡度,且结构构造层顶面与屋面标高线宜重合;坡屋顶与异形屋顶应按设计形状和坡度建模,主要结构支座顶标高与屋面标高线宜重合非几何信息:宜输入屋顶各构造层的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构造层厚度不小于3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楼

40、板的核心层和其他构造层可按独立楼板类型分别建模;平屋面建模应考虑屋面坡度非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必要的非几何属性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平屋面建模应考虑屋面坡度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对于预制构件,其预制加工模型应包括以下信息:宜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位置;连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种类及大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及增强构造;预埋管线位置/型号及详细尺寸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屋如防水保温性能等面橡条、钢筋、垫圈、螺母、等

41、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钢排架螺栓连接、梁柱节点螺栓连接、防水、面层等施工细节及施工方式;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屋面装修细节;预制构件的材料信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编号信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012021楼地板/地面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基层/面层保温层防水层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除非设计要求,无坡度楼板顶面与设计标高应重合.有坡度楼板根据设计意图建模;当以楼板或通用形体建模替代时,应在“类型属性中注明“地面;地面完成面与地面标高线宜重合非几何信息:应输入楼板各构造层的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安装构件几何信

42、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构造层厚度不小于5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楼板的核心层和其他构造层可按独立楼板类型分别建模;主要的无坡度楼板建筑完成面应与标高线重合;地面可用楼板或通用形体建模替代,但应在“类型属性中注明“地面;地面完成面与地面标高线宜重合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构造层厚度不小于3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所有无坡度楼板建筑完成面应与标高线重合非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在“类型属性中区分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对于预制构件,其预制加工模型应包括以下信息:

43、宜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位置;连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种类及大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及增强构造;预埋管线位置/型号及详细尺寸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钢筋、垫圈、螺母、等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必要的非几何属性信息,如特定区域的防水、防火等性能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节点螺栓连接、防水、面层等施工细节及施工方式;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木地板压沿木、垫层等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楼板、地面的装修细节;预制构件的材料信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编号信息;

44、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012021幕墙系统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支撑体系嵌板体系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嵌板应按设计意图划分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幕墙系统应根据最大轮廓建模为单一幕墙,不应在标高,房间分隔等处断开;幕墙竖挺和横撑断面建模几何精度应为5mm非几何信息:必要的非几何属性信息如各构造层、规格、材质、物理性能参数等;内嵌的门窗应输入相应的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幕墙竖挺和横撑断面建模几何精度应为3mm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

45、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幕墙构件细节,如面板、支承结构的螺栓、嵌板、竖挺等构件细节以及相关施工细节012027楼梯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基层/面层栏杆/栏板防滑条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楼梯栏杆扶手可简化表达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非几何信息:楼梯应建模,并应输入构造层次信息;平台板可用楼板替代,但应在“类型属性中注明“楼梯平台板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20mm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

46、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钢筋、垫圈、螺母、等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节点螺栓连接、防水、面层等施工细节及施工方式;根据工程需求,包括楼梯或坡道装修细节012030运输系统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主要设备附件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可以二维表达非几何信息:必要的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50mm非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可采用生产商提供的成品信息模型,但不应指定生产商

47、;必要的非几何属性信息,包括梯速,扶梯角度,电梯轿厢规格、特定使用功能消防、无障碍、客货用等、联控方式、面板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应为20mm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钢筋、垫圈、螺母、等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节点螺栓连接、防水、面层等施工细节及施工方式;安装、设备安装等方式等0130内装建筑装修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室内构造地板吊顶墙饰面梁柱饰面天花饰面楼梯

48、饰面指示标志家具设备几何信息:尺寸及定位信息;可以二维表达非几何信息:必要的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200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宜为20mm非几何信息:包括LOD200的所有信息;可采用生产商提供的成品信息模型,但不应指定生产商;模型元素:同LOD300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建模几何精度宜为10mm非几何信息:同LOD300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非几何信息:包括LOD350的所有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节点螺栓连接、防水、面层等施工细节及施工方式;表A-2结构模型LOD模型精信度详细规定编码名称LOD100LOD200

49、LOD300LOD350LOD4000210地基根底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基层几何信息:概略尺寸/形状定位信息非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材质、强度模型元素:根底、根底梁、底板、基坑围护等元素的基层/面层保温层防水层几何信息:计算分析后的精确尺寸/形状定位信息建模精度宜为10mm非几何信息:构件类型信息,应在“类模型元素:同LOD300钢筋密集区配筋、任何内嵌物锚定杆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止水墩穿管时的套管施工缝分隔缝伸缩缝筏基坑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同LOD35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同LOD350构件连接节点位置;连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辟类及大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及增强构

50、造;预埋管线位置/型号及详细尺寸.非几何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各构件细型属性注明配筋信息/混凝土信息材料强度养护剂基坑支护方式支护材料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钢筋密集区尺寸尺寸/形状锚定杆尺寸/形状任何永久的支撑或成型结构尺寸尺寸/形状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止水墩和各类缝尺寸/形状非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跨专业协同工作信息钢筋搭接工作顺序节和施工信息.预制构件的材料信息,预制构件编号信息,预制构件的外表处理方法.022003楼板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基层几何信息:尺寸/形状定位信息非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材质、强度模型元素:基层/面层保温层防水层几何信息:尺

51、寸及定位信息构造层厚度不小于5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主要无坡度楼板建筑完成面应与标高线重合非几何信息:应输入屋面各构造层的信息必要的非几何属性,如防水防火保温性能等模型元素:同LOD300安装构件几何信息:包才LOD300的所有信息构造层厚度不小于3mm时,应根据实际厚度建模所有无坡度楼板建筑完成面应与标高线重合非几何信息:在“类型属性中区分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模型元素:同LOD350几何信息:同LOD350对于预制构件,其加工图模型应包括以下信息:宜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位置;连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辟类及大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及增强构造;预埋管线位置/型号及详细尺寸.非几何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钢筋、垫圈、螺母、等细节构件的编码、安装位置、安装时间、负责人等施工信息.根据工程需求,包括如节点螺栓连接、防水、面层等施工细节及施工方式.根据工程需求,包括楼板装修细节,预制构件的材料信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编号信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表处理手法.梁柱支撑包括钢结构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模型元素:梁包括钢梁柱包括钢柱剪力墙几何信息:尺寸/形状定位信息非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材质、强度模型元素:基层/面层保温层防水层几何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