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祀亚貘父丁卣 【题解】卣(音you3),古代一种中型酒樽,青铜制,一般为椭圆形,大腹,敛口,圈足,有盖与提梁,多用作礼器,盛行于商和西周。尔雅·释器:“卣,中尊也”。四祀亚貘父丁卣,又名“亚貘四祀其卣”、“四年邲其卣”“四祀邲其卣”“四祀邲其壶”“四祀其卣”。一九四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器体通高34.5厘米,口径10.3厘米,重4.2公斤。其直口长颈,腹下部外鼓,圈足,提梁两端作圆雕犀首。盖饰方格纹,颈饰兽面纹,上下以连珠纹镶边。其盖与器内底部各铸相同的铭文4字,外底铸铭文42字。四祀亚貘父丁卣铭文是现存商晚期青铜器铭文中为数不多的多字铭文之一。铭文最早由郭沫若临
2、摹寄赠董作宾,董作宾据此修订了殷历谱中的“祀谱”。后于省吾在商周金文录遗中公布了铭文拓本。由于铭文明确记载了祭祀典礼的时间、地点、受命者、祭祀内容和赏赐等内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记事铭的格式(这种格式化的铭文到周更加完善)。同时,又由于四祀亚貘父丁卣铭对研究殷商晚期的祭祀制度尤其是历法状况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因而受到史学界、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商代后期的铭文已经具备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艺术必备的三大要素。证实书法初步形成。四祀亚貘父丁卣铭用笔首尾出锋,中间较为肥厚,书体凝重,雄浑有力,文字上下错落,疏密有致,雄劲遒美,具有商代后期典型的波磔体风格,是商代铭文书体的经典之作
3、,得到周人的继承和发扬。【铭文释读】盖铭、器内底铭释文:亚獏,父丁。器外底铭释文:乙子(巳),王曰:“(奠)文武帝乙(宜)。” 在召大(庭),遘乙翌日。丙午,(泻)。丁未,煮。己酉,王才(在)梌,其易(赐)贝。才亖(在四)月,隹(惟)王亖(四)祀,翌日。 注释: 亚貘,父丁叶正渤说:器盖内有亚形框,框中有字,合释为“亚貘”,未知其内涵为何有人说是氏族徽号。关于亚形符号,笔者以为它是“先民模拟大地八方位之形而创造出来的文字符号亚字四面的长边,象征大地的东西南北四方位,也即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和西北方。所以,亚字实际上象征了大地的四面八方,隐含天下的意思。”“亚貘”框外有“父丁”二字,这是其为其
4、父名丁者所铸的祭器。 乙子(巳):帝辛四年四月乙巳这一天。“乙子”之“子”借为“巳”。 王曰:“(奠)文武帝乙(宜)。”“王”指帝辛,即商纣王。“”,一般隶作“尊”。闻一多认为应释为“奠”,奠祭。“文武帝乙”,帝辛的父亲。文武帝是王名,乙是庙名。“”,隶作“宜”,古代一种祭祀仪式,谓列俎几陈牲以祭。礼记·王制:“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mi2)。”郑玄注:“类、宜、造,皆祭名。其礼亡。”也有人把“”隶作“俎”,孙稚雏认为:“字以释宜为是。金文中另有俎字”。“宜”就字形而言,当像陈肉于有隔的盘中。此盘一端圆锐,一端平直,恐取象于“且”(祖)之形。“且”(祖),郭沫若认为:取
5、雄性生殖器之象形。 在(召)大(庭),一般释作“召”,读(shao4)。此处用为宗庙建筑物之名。大庭,厅堂。 遘乙翌日遘,遇到,恰逢。乙,董作宾说是商代先王大乙成汤的省称。陈梦家认为当是帝乙。叶正渤取董说,认为:从铭文本身来看,先说乙巳这一天王命在召大庭奠祭文武帝乙,而乙巳这一天正好又是大乙的翌祭之日,所以铭文接着说“遘乙翌日”,这在语言逻辑上才讲得通。如果指帝乙的话,那就不必讲“遘乙翌日”了,因为本来就正在以宜祭祭奠帝乙,又何从谈“遘”呢?再从殷商晚期周祭制度的角度来说,“上甲与大乙在商王中为最重要者,因此周祭从上甲开始而他兼为大宗之首,大乙则为小宗之首”,“周祭文武帝的卜辞,尚没有出现”,
6、那么,本铭之“遘乙翌日”必为正巧遇上大乙翌祭之日的意思,而非指帝乙。翌日,翌祭,殷商晚期形成的五种周祭形式之一。就字形而言,(翌)字象片羽之形,因此,翌祭当是舞羽之祭。可能就是论语·八佾(yi4)中孔子说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佾舞。 丙午,(泻)。丙午,乙巳之次日。,叶正渤隶作“”,释作“写”,通“泻”,也是一种祭祀仪式。 丁未,煮。丁未,丙午之次日。,叶正渤认为:当是“煮”的初文,也是一种祭祀仪式。 己酉,王才(在)梌,其易(赐)贝。己酉,是丁未之后隔一日。梌(tu2),地名,地理位置不详。,隶作,读(di2),或隶作邲(音bi4)。其,作器者人名。叶正渤认为,
7、此人当是殷商重臣,且与王室有亲密血缘关系的贵族。疑为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箕(ji1)子。箕子,马融说:“箕,国名;子,爵也。箕子,纣之诸父。”(诸父,伯父和叔父。)“易”,一般释作“锡”,赏赐之“赐”。这是个省形字,其繁构见于西周成王时的德鼎铭中。“其易(赐)贝”,刘翔、陈抗等说“为意念上的被动句式。全局意为,己酉日,王在梌地,其被(王)赏赐了贝。” 才(在)亖(四)月,隹(惟)王亖(四)祀,(翌)日。隹,借为“惟”,语气词,含有提示或强调时间的作用。祀,尔雅·释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董作宾说:“殷代纪王年者,今所见于卜辞中惟一祀字,如称隹王二祀,于廿祀是也。亦有称年
8、为岁,然不见隹王若干岁或若干年之载记也。据余考定殷人称一年为一祀,乃帝乙帝辛时之事,此与祀典有密切关系。”“商人尚鬼,以祀为重,见于卜辞者,祭祀常居多数,孙炎谓取义于四时祭祀一讫,实为商人名年为祀之真义”。“在四月”,是对上文的乙巳日、丙午日、丁未日和己酉日的说明和限定,“惟王四祀翌日”又是对“四月”的说明和限定,表明乙巳是纣王举行周祭的第四年的四月的翌日这一天。这种纪时方式很早就已形成。可参阅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晚殷纪年月日法。据叶正渤研究认为:晚殷采用祀周年制度纪时,即日、旬、月、祀,一旬10日,一月3旬,一年12个月,360日,无大小月之分,大约6年置一闰月。铭文大意:乙巳这一天,正逢先王大乙周祭,纣王在召庙祭祀文武帝乙。祭典从四月乙巳日至己酉日持续了三天,到第五日,纣王赐给其贝。时在纣王四年四月。【参考资料】叶正渤:其卣三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冬训方案
- 营销方案文具
- 陕西桥梁钢结构施工方案
- 鸭蛋营销方案
- 上海进口轮刷施工方案
- 天津tms解决方案咨询
- 提交咨询方案英文翻译
- 医疗行业伦理监管-洞察及研究
- 氨转运体与细胞能量代谢的交叉调控研究-洞察及研究
- 欧式变电站施工方案
- 2025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题库(含答案)
- Unit 1~2单元月考测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中秋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安全防范不松懈宣传课件模板
- 八年级语文写作技巧与课堂教案
- 鼻出血的课件护理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国庆假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