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化学及参考答案2018.4_第1页
2018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化学及参考答案2018.4_第2页
2018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化学及参考答案2018.4_第3页
2018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化学及参考答案2018.4_第4页
2018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化学及参考答案2018.4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6.我国出土的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西夏佛经纸本B.西汉素纱禅衣C.唐兽首玛瑙杯D.东汉青铜奔马卜列说法不正确7. 下列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中,其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A. 加食盐腌制B.抽真空C.充氮气D.使用吸氧剂8.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F2在暗处遇H2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B. Br2和NaI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和NaCl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C. 金属Na和熔融KCl反应置换出金属KD. 常温下,NaCl溶液的pH=7,AICI3溶液的pHv79. 向CuSQ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

2、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 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C. Cu2+将H2O2还原为O2D. 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3H2O10. 我国学者研制了一种纳米反应器,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和氢气反应获得EG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CHyOOCH.C-C-A(Ld0DMOA. Cu纳米颗粒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B. DMO分子中只有碳氧单键发生了断裂C. 反应过程中生成了MG和甲醇

3、D. EG和甲醇不是同系物11.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Q:Ca2+CO32=CaCO$B. Na2O2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2O2+2CC2=2NaCOJ+O2C. 稀HNO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2H+NO3=Acj+NO2f+H2OD. FeC3溶液腐蚀线路板:Fe3+Cu=良+Cu2+12.某同学向SQ和Cl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品红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将此无色溶液分成三份,依次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操作/湿润的淀粉-K1试纸加热场趣有曜水的试纸y加热BKh溶液L实验现象溶液不变红,试纸不变蓝溶液不变红

4、,试纸褪色生成白色沉淀下列实验分析中,不正岫.的是A. 说明Cl2被完全消耗B. 中试纸褪色的原因是:SQ+I2+2H2O=HSO+2HIC. 中若将BaC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也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2D. 实验条件下,品红溶液和SO2均被氧化25. (12分)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Q、NOx,研究者提出了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1) 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SQ转化为CaSQ的化学方程式是。(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NH3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是。(3) 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

5、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将烟气中的SQ、NO转化为SC42、NO3,均为放热反应。 在图1中画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能量“反应过程图1 NaCl。溶液吸收烟气中SQ的离子方程式是。 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2,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写出1种即可)。 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50C时的脱除率见图2,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3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 (12分)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I2O3)为原料,用真空氯化亚铝(AlCl)歧化法,无需进行分离提纯,直接制备金属Al。其反应过程主要由两步组成

6、,如下图:Al(l)(1)已知:AI2O3(s)+3C(s2Al(l)+3CO(g)出=+1346kJmol13AlCl(g)AlCb(g)+2Al(l)出=140kJmol1 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第二步AlCl分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 第一步是可逆反应,选择在接近真空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不考虑未反应的C,写出(3) 第二步反应制备的Al中含有少量C,可能的原因是1种即可)。(4) 右图为真空AlCl歧化法制备Al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控制AlCl3的凝华装置、Al的生成装置和AlCl的制备装置的温度分别为、T2、T3,其由高到低的

7、顺序是。(5) 制备Al的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27.(17分)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实验I试剂现象滴管试管12rSnL1molL1FeSQ溶液(pH=4)1molL1NaNO2溶液(pH=8)a.滴入1滴FeSQ溶液,溶液变黄色,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棕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1molL1NaNO3溶液(加NaOH溶液至pH=8)b.持续滴加FeSQ溶液,无明显变化。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1) 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用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 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左侧烧杯

8、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为棕色,右侧电NO。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产生NO的电极反应式是。实验的目的是。(2) 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综合实验I和实验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Fe2+或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川,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NO发生了反应。实验川的操作和现象是。 加热实验I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序号操作现象i取1molL1的NaNO2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molL1FeSQ溶液溶液

9、立即变为棕色ii取1molL1的NaNO3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molL1FeSOi溶液无明显变化iii分别取mL1molL1的NaNOs溶液与1molL1的FeSQ溶液,混合,小心加入mL浓硫酸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i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是iii中出现棕色的原因是0-CH!-CH-CHiOOC-C=CHJ)OUch3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NO2、NO3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28.(17分)M(=C-COOCHi-CH-CHa-OCHOH是牙科粘合剂,X是高分子金属离子螯合剂,以下是两种物质的合成路线:0H已知:R、Ri、R2代表烧基或其他

10、基团i.r1ch-ch2+r3oh-*r1ch-ch2or2/IOOHii+Q+RClAlC1S0TR+HC1iii.RiCHQ+R5NH2定条件aRCH=NRw+H20(1) A为烯烧,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ArB的反应类型是(2) CrD的反应条件是。(3) E分子中有2个甲基和1个短基,ErF的化学方程式是。(4) D+lK的化学方程式是。(5) 下列关于J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与Na2CQj溶液反应b. 1molJ与饱和漠水反应消耗8molBr2c. 可发生氧化、消去和缩聚反应(6) G分子中只有1种氢原子,G-J的化学方程式是。(7) N的结构简式是。(8) Q+IX的化学方程式是

11、。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6.D7.A8.C9.C10.B11.B12.C2528题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标准给分25. (12分,每空2分)高温(1) 2CaCQ+2SQ+O2=2CaSO2CQ催化剂(2) 4NH3+6NO=5N+6H2O(3) SO2+ClO+H2O=SO2+Cl+2H+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 2:1326. (12分,每空2分)(1) Al2O3(s)+3C(s)+AlC3(g)=3AlCl(g)+3CO(g)出=+1486kJmol1减小(2)

12、 第一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降低压强,利于生成AlCl(3) CO与Al或AlCl反应生成Al2O3和C;CO在Al或AlCl作用下生成CO2和C(4) T3T2Ti(5) AlC327. (17分,(3)第二个离子方程式1分,其它每空2分)(1) KSCN 两个实验过程均有。2,但NaNO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NO2+e+H2O=NOf+2OH证实Fe2+被NO2氧化生成Fe3+(2) 将NO通入FeSQ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将NO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棕色溶液中的Fe(NO)2+受热生成Fe2+,加热有利于Fe2+被氧化为Fe3+,促进Fe3+水解,产生Fe(OH)3沉淀(3) Fe2+NO2+2CH3COOH=F3+NOf+H2O+2CH3COOFe2+NO=Fe(NO)+两层液体界面上H+、NO3与Fe2+反应,生成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