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_第1页
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_第2页
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_第3页
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_第4页
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棒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用。陈毅故里景区游览导游词乐至县城西北沙公里的劳动乡,原名薛苞镇,山水钟灵,风景秀丽,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元帅的故乡。这方水土孕育了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也留下了他许多闪光的故事。如今,乐至人民为缅怀和纪念陈毅元帅,己将故居修葺一新,增建了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并将劳动乡西起陈家祠,东至薛苞镇,北到官帽山,南迄庙子坡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辟为"陈毅故居风景区

2、",供人们瞻仰和游览。陈毅故居陈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川中乡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园子占地6050平方米。在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的古朴民居中,1901年1年8月光日,陈毅元帅就诞生在这里。1980年8月,乐至人民政府为纪念陈毅元帅,将故居修葺一新,同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并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故居大门上悬挂着"陈毅故居"金漆大字匾额,两侧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撰写的楹联:"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这是对陈毅元帅一生

3、的精当评价,是对这位敢于直言,刚正不阿,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伟人的高度赞扬。跨进故居大门,来到前院,两侧是花圃。这里过去是盛夏纳凉的地方。院中有尊汉白玉陈毅与夫人张茜的石雕像,是四川美术学院郭先昌等三人合作设计制作,由重庆市委、市政府1990年赠给故居纪念馆的。进入第一重堂,这是过去陈家会见客人的厅堂,如今这里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悼念陈毅元帅手书的挽诗以及全国著名书画家创作的陈毅诗意画和书写的陈毅诗词。厅堂旁的侧房是碾房,里面的石碾,是陈家碾米、磨面所用。进入第二重堂,中间是露天天井,两边是厢房,过去是陈家的客房。由二重堂再向后进入第三重堂,这里是陈家的内眷住房

4、。也是陈毅出生地和少年时期食宿、学习的地方,陈列着陈毅使用过的用具。中间大厅是陈家就餐的地方,两侧是住房。左侧是陈毅父母住宿的房间,木床、床凳、蚊帐等都是原物。1901年8月26日,陈毅献出生在这里。右侧是陈毅读书的地方,桌子、砚台都是陈毅童年的用品。从这里通向右侧院,是陈家养猪的猪圈,左侧是陈家的厨房,后院侧门通向后山、葬有陈家的祖墓。祖墓中一座浩命夫人墓令人注目。据墓碑记载,这座墓是清朝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的浩命夫人合葬墓。由此可见,陈家祖辈有人在朝廷做官,官位不小,家眷得到过皇帝的诰封。可惜碑记风化严重,究竟是陈家哪一代人士,无法考证。它建于1986年,占地6500平方米,建筑面

5、积21000平方米,是中国古典式庭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大门挂着"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的匾额。其中邓小平同志手书的"陈毅故居"四个大字刚劲豪放,令人注目。进大门正前方,一尊高2.6米,重500公斤的陈毅铜像屹立在院中。这是由四川美术学院郭其祥教授设计,四川省金属回故利用公司于1988年铸成的铜像,他右手扶杖,左手挽衣,两眼凝视前方,风尘仆仆回到故乡,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毅元帅1959年回收乡时的形象。院内培植多种名贵花木,假山造型奇巧秀美,名人诗碑型美艺精。内设五个展厅分别展示陈毅元帅青少年时期和生平革命活动的照片,还保存大量的珍贵文物史料,陈列

6、着全国各地的名人题词书画等,请大家逐一参观。沿陈列馆侧一条长30米的青松长廊前行,就来到馆内的兰花园、梅花园和桂花园。兰花园面积550平方米,种植着九十个品种2000多盆兰草。梅花园、桂花园面积共3600平方米,植有梅50株,桂树70多株。置身于园中,满目清雅,四季流香,象征着陈毅元帅高洁的情操和诗人的风范。由陈列大门出来,朝故居方向前行,在杨家湾半坡上,有一座面积550平方米的四合院祠堂,这就是陈家祠。过去,陈氏家族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还在陈毅元帅年少时,他家已经衰败中落,全家27口人寄居在这祠堂的北厢房。在这里,陈毅一面劳动,一面苦读,艰难探索着人生之路。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祠改作了小学,

7、当地百姓把陈毅一家住过的北厢房保留下来,以供人们缅怀留念。由陈家祠出来,沿通往故居的小路行至牛角沟,有座小桥叫"陈家桥”。这是一座古老而袖珍的百拱桥,跨度只4米,小园拱,桥墩上雕刻着龙头和龙尾,桥面人行道凹槽深陷;显示着桥的玲珑典雅和苍老古桥旁的老榕树,蓊郁苍劲,和周围景物互相映衬,景色十分宜人。陈毅元帅少小离开家乡,十八岁就到法国勤工俭学。投身中国革命后,数十年戎马径偲,国务繁忙,很少再回故乡,但故乡人民十分怀念他,一直流传着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今天,我们顺着游程,讲讲"羊叉河救难""官帽山击鼓"和"薛苞镇开发水力资源"的故

8、事。这条河在薛苞镇至陈家桥一段河床平缓,河水清澈,两岸树木葱郁。陈毅小时候常来羊叉河游泳。他水性好,当地至今还传颂着陈毅斗浪解人难的故事。说的是陈毅10岁那年夏天,有一天下了场罕见的暴雨,羊叉河水陡涨,呼啸奔腾,淹没了不少房舍、庄稼,洪水卷着一堆堆谷草和房架板冲向下游。这时,从上游冲下来一个大木箱,有些人就想将箱子捞上来据为已有。这时,陈毅和他哥哥也在河边,他想,谁家遭洪水冲没都一定很痛心,应当帮他减少损失。他同哥哥一商量,双双跳进滚滚的巨浪中,将木箱捞了起来,并交还了物主。乡亲们都夸陈毅兄弟俩斗浪解人难的高尚品质。在羊叉河南岸,北山山崖处,有一钟状巨石,当地人称石钟。在羊叉河北岸官帽山梅子坎

9、上,又有一鼓状巨石,当地人称石鼓。这两块异石奇特壮观,留下了许多神奇传说。就说石鼓,高约两丈多的石岩,下大上小,象椭园形尖柱,顶端上有一坨很大的圆百,很象古时候的战鼓。石鼓看似摇摇欲坠,却十分稳固。传说在很早以前,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梅子坎上突然落下一个响雷,哗啦啦一阵巨响,一丈多宽、两丈多高、五丈多长的岩石全部崩塌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滚入河中,阻塞了河道,形成了一片乱石滩,而唯有这块两丈多高的巨石依然如故。石鼓上面刻有四句偈语:"百鼓一鸣震四方,镇妖除邪驱虎狼,谁能敲得石鼓响,荣满天下金满仓"。据说这百鼓原是天宫里的一面聚将鼓,它落到人间,是供星宿下凡用,只要一敲响它,就会

10、招来天兵天将。因此,当地许多人都想试一试,可却无法敲响,明末时张献忠入川路过这里,就曾用丈二长的木棒和百斤重的铁锤敲石鼓,却也无法敲响。陈毅10岁那年,听老人们说起这故事,很觉有趣。他想了很久,竟然想出了一个敲响石鼓的法子:在一个月光明媚的晚上,他来到石鼓上,真的将石鼓敲得喘喘响。他用的什么办法呢?原来陈毅用一尺多长的竹梆来敲石鼓,凭借竹梆的响声和击声合二为一,发出了雄浑的响声陈毅巧击百鼓之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乡亲们都夸奖他的聪明机智。当时,家乡人民为了纪念陈毅元帅,将桥定名为将军桥。陈毅知道后说,这是劳动人民的功劳,还是叫劳动桥吧。后来,乡政府也改名为劳动乡。薛苞镇兴建年代无法考证,据说,是因

11、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当地出过一位叫薛苞的孝子。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设镇时,就取名薛苞镇。明朝末年毁于战火。1958年为复兴人民公社。1959年10月29日,陈毅元帅回故乡时,建议将复兴公社改名为劳动人民公社。薛苞古镇保护完好,风貌犹存。有薛苞墓及石碑、文庙等珍贵文物古迹。在薛苞镇的羊叉河上有古代筒车遗址。筒车遗址以东300米处,羊叉河北岸有古盐井遗址,称张安井。这是古代地劳动人民在此凿井制盐留下的物证。镇上还有陈毅元帅牵头修建的水碾、水磨、水轮轧花机旧址。陈毅元帅的家乡过去是个穷山村。1921年,陈毅从法国回来,在国内从事革命活动期间,为改善家乡劳动条件,他亲白

12、设计,并与乡亲们共同制造安装了水碾、水磨,利用羊叉河水的动力为乡亲们碾米、磨面。他看到乡里有清朝年间汉阳造的轧花机,机身笨重,以人的脚踩为动力,一天下来,轧不完100斤棉花,便想到,为啥不用羊叉河为动力来带动机器轧花?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乡亲们,大家齐声称好,并请陈毅当"掌墨师",来研制这个"洋行头"。动工时期,忙坏了陈毅。为了修水槽子,他亲白看水路;为了做流水冲动的大木轮子,他亲白打墨画线,认真把握设计和技术关键,亲白参加制作,以保证万无一失。在十多个石、木匠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不出十天,水力带动的轧花机装好了。一股水桶大的流水,沿着水槽直冲而下,冲得木轮子飞转起来,再用皮带传动,五架轧花机连成一排,一齐转起来,乡亲们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