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两地丹_石室秘录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91.1.组成:生地1两,地榆3钱。91.2.功效:便血与溺血。91.3.来源:石室秘录卷一。9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92.相似度50%:地榆散92.1.组成:地榆1两(焙干),矾石(烧汁尽,研细)半两。92.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92.3.加:矾石92.4.减:生地92.5.功效:丈夫、妇人便血下痢。92.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93.相似度50%:归黄膏93.1.组成:当归2两,生地2两。93.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93.3.加:当归93.4.减:地榆9

2、3.5.功效:大疮,已破未破。93.6.来源:易简方便卷四。104.相似度50%:干桃散104.1.组成:干桃(乃树上干不落桃子,烧灰存性)、地榆各等分。104.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04.3.加:干桃104.4.减:生地104.5.功效:妊娠下血不止。104.6.来源:玉案卷五。105.相似度50%:地榆饮105.1.组成:地榆3两,赤石脂1两。105.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05.3.加:赤石脂105.4.减:生地105.5.功效:伤寒后下痢赤白。105.6.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106.相似度50%:地榆汤106.1.组成:地榆(洗,焙干,锉)、卷柏(不去根,

3、净洗)各等分。106.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06.3.加:卷柏116.4.减:生地116.5.功效:下血远年不愈。116.6.来源:百一卷十四。117.相似度50%:地榆汤117.1.组成:苍术去皮(4两),地榆2两。117.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17.3.加:苍术去皮117.4.减:生地117.5.功效:久病肠风,痛痒不任,大便下血。117.6.来源:保命集卷中。118.相似度50%:白蜡膏118.1.组成:生地1两,当归1两。118.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18.3.加:当归118.4.减:地榆118.5.功效:痈疽,发背,烫火。118.6.来源:医

4、学入门卷八。119.相似度50%:地榆汤129.1.组成:地榆2两,甘草(炙,锉)半两。129.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29.3.加:甘草129.4.减:生地129.5.功效:血痢不止。129.6.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1210.相似度50%:槐花散1210.1.组成:槐花(拣净,炒)、地榆(炒)各等分。1210.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210.3.加:槐花1210.4.减:生地1210.5.功效:血痢不愈。1210.6.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一。1211.相似度50%:地榆散1211.1.组成:臭椿根(东引根白皮,蜜炙,焙干)半两,地榆半两。1211.2.原方对照:生地

5、1两,地榆3钱。1211.3.加:臭椿根1211.4.减:生地1311.5.功效:蛊毒下血。或腹痛,或不痛,百治不效,日夜不止,烦渴。1311.6.来源:普济方卷二五三。1312.相似度50%:大补血丸1312.1.组成:当归1钱,生地1钱半。1312.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312.3.加:当归1312.4.减:地榆1312.5.功效:阴虚吐血。1312.6.来源:医学纲目卷十七。1313.相似度50%:苍术地榆汤1313.1.组成:苍术2两,地榆1两。1313.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313.3.加:苍术1313.4.减:生地1313.5.功效:泻利,先血后便者。脾

6、经受湿,下血痢。1313.6.来源:保命集卷中。1314.相似度50%:倍榆散1314.1.组成:五倍子、地榆各等分。1414.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414.3.加:五倍子1414.4.减:生地1414.5.功效:小儿脱肛。1414.6.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五。1415.相似度50%:柏叶散1415.1.组成:柏叶2两,地榆1两(锉)。1415.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415.3.加:柏叶1415.4.减:生地1415.5.功效:久血痢,小肠结痛不可忍。1415.6.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1416.相似度50%:白术丸1416.1.组成:白术1斤(土炒,研末),生地半斤

7、(饭上蒸熟)。1416.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416.3.加:白术1416.4.减:地榆1416.5.功效: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1516.6.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1517.相似度50%:地榆汤1517.1.组成:地榆(粗老,锉)4两,甘草(半生半负,并锉)3两。1517.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517.3.加:甘草1517.4.减:生地1517.5.功效:结阴下血。1517.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七。1518.相似度50%:生熟二地汤1518.1.组成:生地2两,熟地2两。1518.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518.3.加:熟地1

8、518.4.减:地榆1518.5.功效:咯血。血不骤出,必先咳嗽不已,觉喉下气不能止,必咯出其血而后快。此为肾气之逆。1518.6.来源:辨证录卷三。1519.相似度50%:止咯膏1519.1.组成:生地、牛膝。1519.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619.3.加:牛膝1619.4.减:地榆1619.5.功效:肾虚有火,咯血,唾血,不嗽即咯出血疙瘩,或血屑,或血丝。1619.6.来源:一见知医卷三。1620.相似度50%:障脐汤1620.1.组成:大黄5分,当归1两,生地1两,地榆3钱。1620.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620.3.加:大黄、当归1620.4.功效:脐中流血

9、,其血不十分多,夹水流出,人亦不十分狼狈。1620.5.来源:辨证录卷三。1621.相似度50%:榆地玄归汤1621.1.组成:地榆3钱,当归1两,玄参1两,生地1两。1621.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621.3.加:当归、玄参1621.4.功效:大肠之火奔迫而出,不必大便而脱肛,疼痛非常。1621.5.来源:辨证录卷十。1622.相似度50%:牙仙丹1622.1.组成:玄参1两,生地1两。1722.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722.3.加:玄参1722.4.减:地榆1722.5.功效:诸火牙齿痛。1722.6.来源:辨证录卷三。1723.相似度50%:芎汤1723.1.

10、组成:生地10两(取汁),芎1两。1723.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723.3.加:芎1723.4.减:地榆1723.5.功效:血崩气陷,不时举发,脉弦数者。1723.6.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六。1724.相似度50%:犀角地榆汤1724.1.组成:犀角屑半两,地榆半两(锉)。1724.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724.3.加:犀角屑1724.4.减:生地1724.5.功效: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丂)痛,心神烦闷。1824.6.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1825.相似度50%:诃黎勒散1825.1.组成:诃黎勒2两(煨,用皮),地榆1两(炙微黄,锉)。1825.2.原方对照:

11、生地1两,地榆3钱。1825.3.加:诃黎勒1825.4.减:生地1825.5.功效:小儿冷热痢。1825.6.来源:方出圣惠卷九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六。1826.相似度50%:鼠尾草散1826.1.组成:鼠尾草4两,地榆3两。1826.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826.3.加:鼠尾草1826.4.减:生地1826.5.功效:久血痢,连年不愈者。1826.6.来源:圣惠卷五十九。1827.相似度50%:化虫定痛丹1827.1.组成:生地2两,白薇2钱。1827.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927.3.加:白薇1927.4.减:地榆1927.5.功效:虫伤胃脘,久患心疼,时重

12、时轻,大约饥则痛重,饱则痛轻。1927.6.来源:辨证录卷二。1928.相似度50%:生地酒1928.1.组成:生地(酒炒)2两,砂仁5钱。1928.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928.3.加:砂仁1928.4.减:地榆1928.5.功效:妊娠胎将坠欲死。1928.6.来源:仙拈集卷三。1929.相似度50%:奇圣散1929.1.组成:雄鸡肝3个,地榆2钱。1929.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929.3.加:雄鸡肝1929.4.减:生地1929.5.功效:妊娠下血不止。1929.6.来源:玉案卷五。2030.相似度50%:枇杷地榆液2030.1.组成:枇杷叶31g,地榆31g

13、。2030.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030.3.加:枇杷叶2030.4.减:生地2030.5.功效:急性渗出性湿疹、皮炎。2030.6.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2031.相似度50%:黄荆汤2031.1.组成:生地4两,炒黑荆芥3钱。2031.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031.3.加:炒黑荆芥2031.4.减:地榆2031.5.功效:一时狂吐血,血出如倾盆。2031.6.来源:辨证录卷三。2032.相似度50%:槐榆散2032.1.组成:槐花、地榆各等分(俱炒焦)。2032.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032.3.加:槐花2132.4.减:生地2132.5.功效:

14、血崩及肠风下血。2132.6.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一。2133.相似度50%:治牙仙丹2133.1.组成:玄参1两,生地1两。2133.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133.3.加:玄参2133.4.减:地榆2133.5.功效:脏腑之火旺上行,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2133.6.来源:辨证录卷三。2134.相似度50%:五倍子散2134.1.组成:五倍子、地榆各等分。2134.2.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134.3.加:五倍子2134.4.减:生地2134.5.功效:小儿脱肛。2134.6.来源:洁古家珍。21211. 原方1.1. 组成:生地1两,地榆3钱。1.2. 功效:

15、便血与溺血。1.3. 来源:石室秘录卷一。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2. 相似度50%:地榆散2.1. 组成:地榆1两(焙干),矾石(烧汁尽,研细)半两。2.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3. 加:矾石2.4. 减:生地2.5. 功效:丈夫、妇人便血下痢。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3. 相似度50%:归黄膏3.1. 组成:当归2两,生地2两。3.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3.3. 加:当归3.4. 减:地榆3.5. 功效:大疮,已破未破。3.6. 来源:易简方便卷四。4. 相似度50%:干桃散4.1. 组成:干桃(乃树上干不落桃子,烧灰存性)、

16、地榆各等分。4.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4.3. 加:干桃4.4. 减:生地4.5. 功效:妊娠下血不止。4.6. 来源:玉案卷五。5. 相似度50%:地榆饮5.1. 组成:地榆3两,赤石脂1两。5.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5.3. 加:赤石脂5.4. 减:生地5.5. 功效:伤寒后下痢赤白。5.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6. 相似度50%:地榆汤6.1. 组成:地榆(洗,焙干,锉)、卷柏(不去根,净洗)各等分。6.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6.3. 加:卷柏6.4. 减:生地6.5. 功效:下血远年不愈。6.6. 来源:百一卷十四。7. 相似度50%:地

17、榆汤7.1. 组成:苍术去皮(4两),地榆2两。7.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7.3. 加:苍术去皮7.4. 减:生地7.5. 功效:久病肠风,痛痒不任,大便下血。7.6. 来源:保命集卷中。8. 相似度50%:白蜡膏8.1. 组成:生地1两,当归1两。8.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8.3. 加:当归8.4. 减:地榆8.5. 功效:痈疽,发背,烫火。8.6.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9. 相似度50%:地榆汤9.1. 组成:地榆2两,甘草(炙,锉)半两。9.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9.3. 加:甘草9.4. 减:生地9.5. 功效:血痢不止。9.6. 来源:圣济总

18、录卷七十六。10. 相似度50%:槐花散10.1. 组成:槐花(拣净,炒)、地榆(炒)各等分。10.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0.3. 加:槐花10.4. 减:生地10.5. 功效:血痢不愈。10.6.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一。11. 相似度50%:地榆散11.1. 组成:臭椿根(东引根白皮,蜜炙,焙干)半两,地榆半两。11.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1.3. 加:臭椿根11.4. 减:生地11.5. 功效:蛊毒下血。或腹痛,或不痛,百治不效,日夜不止,烦渴。11.6. 来源:普济方卷二五三。12. 相似度50%:大补血丸12.1. 组成:当归1钱,生地1钱半。12.2.

19、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2.3. 加:当归12.4. 减:地榆12.5. 功效:阴虚吐血。12.6. 来源:医学纲目卷十七。13. 相似度50%:苍术地榆汤13.1. 组成:苍术2两,地榆1两。13.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3.3. 加:苍术13.4. 减:生地13.5. 功效:泻利,先血后便者。脾经受湿,下血痢。13.6. 来源:保命集卷中。14. 相似度50%:倍榆散14.1. 组成:五倍子、地榆各等分。14.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4.3. 加:五倍子14.4. 减:生地14.5. 功效:小儿脱肛。14.6.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五。15. 相似度50

20、%:柏叶散15.1. 组成:柏叶2两,地榆1两(锉)。15.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5.3. 加:柏叶15.4. 减:生地15.5. 功效:久血痢,小肠结痛不可忍。15.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16. 相似度50%:白术丸16.1. 组成:白术1斤(土炒,研末),生地半斤(饭上蒸熟)。16.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6.3. 加:白术16.4. 减:地榆16.5. 功效: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不愈者。16.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17. 相似度50%:地榆汤17.1. 组成:地榆(粗老,锉)4两,甘草(半生半负,并锉)3两。17.2. 原方对照:

21、生地1两,地榆3钱。17.3. 加:甘草17.4. 减:生地17.5. 功效:结阴下血。1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七。18. 相似度50%:生熟二地汤18.1. 组成:生地2两,熟地2两。18.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8.3. 加:熟地18.4. 减:地榆18.5. 功效:咯血。血不骤出,必先咳嗽不已,觉喉下气不能止,必咯出其血而后快。此为肾气之逆。18.6. 来源:辨证录卷三。19. 相似度50%:止咯膏19.1. 组成:生地、牛膝。19.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19.3. 加:牛膝19.4. 减:地榆19.5. 功效:肾虚有火,咯血,唾血,不嗽即咯出血疙瘩,

22、或血屑,或血丝。19.6. 来源:一见知医卷三。20. 相似度50%:障脐汤20.1. 组成:大黄5分,当归1两,生地1两,地榆3钱。20.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0.3. 加:大黄、当归20.4. 功效:脐中流血,其血不十分多,夹水流出,人亦不十分狼狈。20.5. 来源:辨证录卷三。21. 相似度50%:榆地玄归汤21.1. 组成:地榆3钱,当归1两,玄参1两,生地1两。21.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1.3. 加:当归、玄参21.4. 功效:大肠之火奔迫而出,不必大便而脱肛,疼痛非常。21.5. 来源:辨证录卷十。22. 相似度50%:牙仙丹22.1. 组成:玄参

23、1两,生地1两。22.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2.3. 加:玄参22.4. 减:地榆22.5. 功效:诸火牙齿痛。22.6. 来源:辨证录卷三。23. 相似度50%:芎汤23.1. 组成:生地10两(取汁),芎1两。23.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3.3. 加:芎23.4. 减:地榆23.5. 功效:血崩气陷,不时举发,脉弦数者。23.6.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六。24. 相似度50%:犀角地榆汤24.1. 组成:犀角屑半两,地榆半两(锉)。24.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4.3. 加:犀角屑24.4. 减:生地24.5. 功效: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丂)

24、痛,心神烦闷。24.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25. 相似度50%:诃黎勒散25.1. 组成:诃黎勒2两(煨,用皮),地榆1两(炙微黄,锉)。25.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5.3. 加:诃黎勒25.4. 减:生地25.5. 功效:小儿冷热痢。25.6. 来源:方出圣惠卷九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六。26. 相似度50%:鼠尾草散26.1. 组成:鼠尾草4两,地榆3两。26.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6.3. 加:鼠尾草26.4. 减:生地26.5. 功效:久血痢,连年不愈者。26.6. 来源:圣惠卷五十九。27. 相似度50%:化虫定痛丹27.1. 组成:生地2两,白薇2钱。27.2. 原方对照:生地1两,地榆3钱。27.3. 加:白薇27.4. 减:地榆27.5. 功效:虫伤胃脘,久患心疼,时重时轻,大约饥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