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展简史讲义_第1页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_第2页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_第3页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_第4页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字发展简史即使只从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了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很长的时间里,汉字的形体发生过一些很重要的变化。一般学者把汉字发展史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文字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终于秦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历时约一千一百多年;后一阶段起自汉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一直延续到现代。隶书以前的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与小篆有交叉,详下文),虽然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由古文字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上一次最重要的简化,绝大多数汉字完全丧失了象形意味,变成了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而由隶书变为楷书

2、,汉字形体的改变并不大。(一)古文字阶段历时一千一百多年的古文字阶段(公元前14前3世纪),按照时代先后和文字形体上的特点,可以分为三小段、四系。三小段: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四系: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1、商代文字(1)甲骨文商代的甲骨文字都已汇集,见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如:(2)金文商代金文也都已汇集,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如:商代文字的主要特点:象形程度高、字形方向不固定(如、,、,、)。商代文字的排列方式,大多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直行排列。2、西周春秋文字(1)金文西周春秋金文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如:(2)

3、甲骨文见周原甲骨文。如:(3)玉、石文字见侯马盟书。如:(4)“籀文”见说文解字所收“籀文”。西周金文的特点:最初几乎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中晚期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和平直化。所谓“线条化”,即是将粗笔变细,将方圆的团块变为线条,如(天)变作,、(火)变作、;所谓“平直化”,即指将曲折象形的线条拉平拉直,将不相连的线条连成一笔等现象,如、(马)变作 、 、,、(自)变作。3、战国文字“者”字作西周作、,战国时作(秦)、(楚)、 、(齐)、(燕)、(三晋)。(1)六国文字齐(齐系)、楚(楚系)、燕(燕系)、韩、赵、魏(合称“三晋”,晋系文字)。 金文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

4、录。如: 玺印文字见古玺汇编。如: 货币文字见古钱大辞典。如: 陶文见古陶文汇编。如: 简帛文字竹简文字见包山楚简、九店楚简、望山楚简、郭店楚墓竹简、战国楚竹书(已出七册);帛书见楚帛书。如:摹本 “古文”见说文解字所收“古文”、汗简、古文四声韵,徐在国传抄古文字编将这些材料汇为一书。六国文字形体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趋简,如(马)作、,笔画更加平直。另外,六国文字中也出现一些加点画或偏旁的繁化现象,如(平)作、等。相比较而言,简化是战国文字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2)秦系文字秦系文字指的是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秦代的小篆。 石刻文字見郭沫若石鼓文研究 詛楚文考釋。如: 金文 印章、封泥文字 陶文 简

5、牍文字四川青川木牘睡虎地秦简 小篆主要见说文解字所收小篆。秦系文字的特点: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秦国文字形体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规整匀称程度的不断提高上。为了匀称,有时使笔道变得宛曲起来,有时又使笔道变得平直起来。这两种变化使文字与所取象的事物本身的形状不一致,因此,随着这两种变化,文字的象形程度就越来越低。关于汉字的发展演变情况,我们可以图示如下:废除(部分保留于说文等传抄古文) (不与秦文合者) 六国文字(所谓古文) (与秦文合者)商代文字 西周、春秋文字 秦国文字(所谓大篆) 小篆(正式) (中期出现开始隶书) 秦隶 汉隶 商代 西周、春秋 战国 秦代 汉代(二)、隶楷文字阶段隶楷阶段出土的文字数据:1、 石刻和墓志文字2、 简牍文字3、 帛纸文字隶书对篆文的改造: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日2、省并。、雷 、香 、大3、偏旁变形。、水、氵 、“、弄”(廾)、“、奂”(大)、“、与”( )、“、丞”()4、偏旁混同。“、敦”、“ 、淳”、“ 、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