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_第1页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_第2页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_第3页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_第4页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厥阴俞悬枢三焦俞句每俞白环俞人体背部大住图附注: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痈等病症。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痈、胸背痈等病症。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骨果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痈、热病、齿痈、目赤痈等病症。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痈、目赤肿痈、咽喉肿痈等病症。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饶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痈、目赤肿痈、耳鸣耳聋等病症。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

2、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痈、目疾等病症。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痈、咽喉肿痈等病症。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痈、肩背痈等病症。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痈、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饶侧缘。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痈、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12中脂: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痈、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峪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痈、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

3、。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痈、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饶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痈、心悸、胸闷、胃痈、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痈等病症。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痈、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17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耳鸣、耳聋、腰痈、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18脾俞: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痈等病症。19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失眠等。20安眠: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失

4、眠、眩晕、头痈、心悸、癫狂等病症。21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黄疸、胁痈、吐血、目赤、目眩、脊背痈等病症。22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散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下肢痿痹、腰痈等病症。23承扶:位于臀横纹中央。主治腰痈等病症。24殷门: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主治腰痈、下肢痿痹等病症。25委中:位于胭横纹中央。主治腰痈、下肢痿痹、腹痈、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26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腰腿拘急疼痈,便秘等病症。27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下肢痿痹、胸胁胀痈、咽喉肿痈等病症。28风市:位于大腿外侧正中

5、,胭横纹水平线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等病症。29肩醪: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鹘(音鱼)穴后寸许的凹陷中。主治肩臂挛痈不遂等病症。30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下肢痿痹、胁痈、呕吐等病症。31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主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痈等病症。32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腰散痈、下肢痿痹、遗精、阳痿等病症。33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痈等病症。34天宗:位于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主治肩胛疼痈、气喘、乳痈等病症。X3395【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

6、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中月完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月完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月完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月完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

7、、脾俞77腹泻、腹痛中月完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月完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膻中5、中月完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高血压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

8、、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冠心病(心绞痛)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风湿性心脏病膻中5、部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尿病中月完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神经衰弱(失眼、多梦)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

9、、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中风后遗症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骨禺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落枕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骨禺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

10、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醪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中

11、月完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暮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

12、、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脱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中医拔罐刮痞穴位图1. 用拔罐法治疗感冒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痈咳嗽、头痈,全身酸痈、怕冷等。取穴:大椎1、风门2、肺俞3、曲池4、合谷5、外关6、太阳穴7。对丁发烧者可以取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2. 用拔罐法治疗头痈症状:头部胀痈。取穴:合谷、大椎、太阳穴。3. 用拔罐法治疗支气管炎症状:咳嗽痰多,伴胸骨后疼痈,气急,胸闷等。取穴:天突8、大椎、中府9、肺俞、丰隆10、尺泽11。4. 用拔罐法治疗胃痉挛症状:突发性剧烈上腹

13、痈,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胃痉挛常见丁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有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取穴:中脂12、足三里13、天枢14、内关15。5. 用拔罐法治疗失眠症状: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取穴:心俞16、肾俞17、脾俞18、内关、三阴交19、安眠20。6. 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症状:头痈、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取穴:大椎、肝俞21、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7. 用拔罐法治疗坐骨神经痈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右外侧及足背侧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痈等。取穴:肾俞、环跳22、承扶23、殷门24、委中25、承山26、悬:钟27、风市28。8.

14、 用拔罐法治疗关节炎症状:关节疼痈、肿胀酸麻、屈伸不利等。上肢取穴:大椎、肩醪29(音辽)、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30、足三里、风市。脊柱取穴:身柱31、大椎、腰阳关32。9. 用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症状:颈部僵硬或疼痈,疼痈可放射至前臂。手指或指尖麻木,头痈、头晕、恶心、呕吐等。取穴:大椎、肩中俞33、天宗34、曲池、合谷。10. 用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症状:肩部疼痈、夜间尤其及肩部有压痈,活动受限等。取穴:肩醪、天宗、阿是穴(即痈点处)Lingtai灵台Qr10大惟Dazhui/D34神道ShendaoDu11M俞Ganshu"B18牌命Pishii820膀胱俞Pang

15、gtianshu828'委阳B39、委中B40拔火罐主病病症与选穴关键词:拔火罐主病病症与选穴主病病症与选穴症状穴位感冒、头痛、发烧太阳106、印堂1、内美31、足二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口86、曲池52、外美56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二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口86、肺俞85、肾俞75慢性胃肠炎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斤14、足二里23、胃俞76、大肠俞74慢性胃炎十月芫10、气海29、太乙16、内美31、足二里23、脾俞77、胃俞76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中腕10、气海29、内美31、足二里23、

16、梁斤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消化不良中腕10、气海29、天枢36、足二里23、脾俞77、胃俞76胃痛、呕吐、胃下垂中腕10、内美31、梁斤14、足二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腹泻、腹痛中腕10、天枢36、美兀28、内美31、梁斤14、足二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慢性结肠炎(五更泻)中月完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慢性肝炎高血压膻中5、中月完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

17、、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二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口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膈俞81、印堂1、二阴交21、涌泉108膻中5、内美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膻中5、邳口33、美兀28、内美31、足二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美兀俞73肺心病膻中5、曲泽35、气海29、美兀28、内美31、足二里23、二阴父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糖

18、尿病神经衰弱(失眼、多梦)中风后遗症落枕中月完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胃禺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颈椎病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胃禺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肩周炎缺盆3、足二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美56、合谷102、大

19、杼91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坐骨神经痛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类风湿性关节炎曲泽35、内美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美节、外美56、合谷102、承山64膝关节痛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强直性脊椎炎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静脉曲张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股骨头坏死阿是

20、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痛经、月经不调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醪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更年期综合症十月芫10、气海29、内美31、美兀28、足二里23、二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目赤肿痛眩晕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二阴交21、能泉108慢性鼻炎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扁桃体炎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慢性咽炎人

21、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湿疹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尊麻疹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慢性肾炎中月完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瘗疮刺络拔罐法图3刺络拔罐除瘗疮穴位1)取大椎穴(见图3),常规消毒后,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放血,然后拔火罐,10-15分钟,出血1-3ml。3日1次,10次1疗程。2)取穴:双侧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背部小红点(在脊柱和膀胱经行于背部

22、的第二行之间部位取穴)(见图3)。每次取穴4个,小红点2个,如无小红点则取背俞穴6个。三棱针刺破、拔罐,留罐10-15分钟,出血0.5-1ml。3日1次,10次1疗程。3)肺经风热型取大椎、肺俞、委中、合谷、曲池穴;脾胃湿热型取合谷、曲池、天枢、阴陵泉、足三里穴;冲任不调型取膈俞、肝俞、血海、三阴交穴(见图3)。采用适当的体位,大椎和委中穴都用刺络拔罐法,其他穴位拔上大小适宜的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治疗2-3次,6次为一个疗程。瘗疮是指人体的面部、胸部、肩颈部、背项部的局部皮肤表面出现的,形如粟米,分散独立,分布与毛孔一致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用力挤压,可见有白色米粒样的汁液溢出,且此愈彼

23、起,反复出现,又称肺风粉刺。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脂腺疾病,因青春期性腺成熟、睾丸酮分泌增加、皮脂腺代谢旺盛、排泄增多,过多的皮脂堵塞毛囊口,经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所致。本病也可因过食脂肪、糖类、消化不良等因素而引发。在青春期过后,约30岁大多可自然痊愈。一般分为肺经蕴热、胃肠湿热、瘀血阻滞3型。一、肺经蕴热(一)症状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二)治法(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合谷。(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6-1-1)。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

24、取穴部位,见图6-1-1。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1-1。(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梯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醍连线中点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3-4-1)。图6-1-1大椎、风门、肺俞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梯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蹊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二、胃肠湿热(一)症状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黏滞不爽。(二)治法选穴大肠俞、天枢、曲池、合谷、内庭。(2)定位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骼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4-5-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见图2-18-1)。曲池:见前。合谷:见前。内庭: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蹊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12-2)。(3)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曲池、内庭两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在曲池穴上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