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1页
快速成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2页
快速成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快速成型技术的现状和开展趋势1快速成型技术的根本成型原理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剧烈。尤其是 电脑技术的迅速普遍和CAD/CAMfe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快速成型技术 (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高速开展,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 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加工技术是采用去材料的加工方式,在毛坯上把多余的材料去除,得到我们想要的产品。而快速成型技术根本原理是:借助电脑或三维扫描系统构建 目标零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之后将该信息传输到电脑控制的机电控制系统,电 脑将模型按一定厚度进行“切片处理,即将零件的3D数据信息离散成一系列 2D轮廓信息,通

2、过逐点逐面的增材制造方法将材料逐层堆积,获得实体零件,最 后进行必要的少量加工和热处理,使零件性能、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它集机 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 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 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 效低本钱的实现手段。目前,快速成形的工艺方法已有几十种之多,大致可分为7大类,包括立体印刷、叠层实体制造、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成型、三维焊接、三维打印、图1快速成型原理示意图2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不断提高RP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推动RP技术开展的

3、重要方面。目前,西安交 通大学机械学院,快速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快速成型工程研究中心快速成型技术已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军事、建筑、影视、家电、轻 工、医学、考古、文化艺术、雕刻、首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这 一技术本身的开展,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RP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用于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1CAID应用:工业设计师在短时间内得到精确的原型与业者作造形研讨。2机构设计应用:进行干预验证,及提早发现设计错误以减少后面模具 修改工作。3CAE成效:快速模具技术以功能性材料制作功能性模具,以进行产品功 能性测试与研讨。4视觉效果:设计人員能在

4、短时间之内便能看到设计的雛型,可作为进 一步研发的基石。5设计确认:可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原型的制作, 使设计人员有充分的时 间对于设计的产品做详细的检证。6复制于最正确化设计:可一次制作多个元件,可使每个元件针对不同 的设计要求同时进行测试的工作,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设计的最正确化。7直接生产:直接生产小型工具,或作为翻模工具2.2 快速制模及快速铸造快速模具制造传统的模具生产时间长, 本钱高。将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模 具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缩短模具制造的开发周期, 提高生产率,是解决模 具设计与制造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快速成形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可分为 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两种,直接制模

5、是指采用 RP技术直接堆积制造出模具,间 接制模是先制出快速成型零件,再由零件复制得到所需要的模具2.3 机械制造由于RP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机械制造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多 用于制造单件、小批量金属零件的制造。有些特殊复杂制件,由于只需单件生产, 或少于50件的小批量,一般均可用 RP技术直接进行成型,本钱低,周期短。2.4 医疗中的快速成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近几年来,人们对 RP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多。 以医学影像数据为根底,利用 RP技术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对外科手术有极大的 应用价值。2.5 三维复制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多用于艺术创作、文物复制、数字雕塑等。2.6 航空航天技术

6、领域航空航天产品具有形状复杂、批量小、零件规格差异大、可靠性要求高等特 点,产品的定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往往需要屡次的设计、测试和改进, 耗资大、耗时长,而快速成型技术以其灵活多样的工艺方法和技术优势而在现代 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应用前景。2.7 家电行业快速成形系统在国内的家电行业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与应用,使许多家电企业走在了国内前列。 口:广东的美的、华宝、科龙;江苏的春兰、小天鹅; 青岛的海尔等,都先后采用快速成形系统来开发新产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很广泛,可以相信,随着快速成形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它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7、3举例说明快速成型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开展探究快速成型技术中的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增材制造,是全球制造领域兴 起的一种制造技术,集合了光控、数控和新材料的应用。在航空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能够在复杂部件生产制造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创新材料类型,将新 技术与新方法有机融合,形成适合航空产业开展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3.1 3D打印技术的开展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是推动3D打印技术快速开展的先锋,勇于尝试3D打印 技术在新领域的开展,例如在电子产品、军事、汽车工业上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随着优势不断表达,3D打印技术逐渐开始应用在地理信息、艺术设计、航 空航天、医疗等各领域。在一些欧美国家,3D

8、打印技术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商业运行模式,美国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军事领域和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取得了良好 效果,日本佳能是全球第一家将 3D打印技术应用在民用领域的企业,它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在单反相机的壳体制造上, 将美铝合金制造成曲线面,形成相机的 顶盖。我国的航空工业经历了漫长的开展时期, 在航空技术出现后,我国并没有 占据更多优势,特别在航空制造方面,我国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随 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航空制造技术领域得到了全新的升级,3D打印技术应用在航空制造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的 3D打印技术应用水平领先世 界前沿,例如3D打印技术的净成型加工技术,能够在航空制造过程

9、中发挥优势 作用。3.2 3D打印技术的优势13D打印技术通过金属熔融叠加塑形。从金属制造和加工的技术考虑, 3D打印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数字化处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模型进行空间网 格化设计,通过各个空间点阵,利用金属微量熔融和烧结技术, 将零件一层层堆 积成型。在航空制造业中,3D打印技术能够增加零件的韧度,高分子的操作使 金属成型更快速,更符合航空材料的需求。23D打印技术可以使用钛合金等高强度材料。3D打印技术使用的材料主 要集中在钛合金、铝锂合金等高强度材料上,生产过程中运用光学原理,打破材 料本质的特性,使熔融金属丝沉淀,能满足航空部件化学性质稳定的要求。33D打印技术结合了电子光学

10、效应。该技术特别是对复杂腔体、扭转体 或者薄壁腔体,成型效果优势明显。另外,大功率激光器是3D打印技术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激光数字成型技术与电子束相似,但是,比电子束更具实际操作力, 在扫描点阵精度上更高,并且能够减少材料的损耗。3.3 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开展1对产品外形进行验证随着航空工业的开展,飞机的内部设计和外部形态,都要更加符合飞行的要 求。传统的工艺是大型设备或者小的零部件单独制造,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产生 了结构、角度和材料的浪费。3D打印技术运用数字化系统,通过高柔性操作, 将材料进行重新组合,突出产品的外形构造,能够有效躲避这样的矛盾。3D打印技术就是无需模具自由成形,在实际应用中,

11、有利于制造出外形奇特的工业产 品,例如在盘型零件的制造中,材料利用率能够到达80%这个锻造能力高于传统的工艺,如表1所示。表1 LSF技术与锻造和铸造技术的综合比拟成宠工艺铸造封斜利用率<U(1/5|设计耀改肘间1-2天6个月3个月加工循环周期1-2天4个月6-12个月损耗氛气模具铸型铸模浇英系统低低费用低高中2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由于3D打印出的工件在强度、承载力和其他指标上都能满足航空零件需要, 因此,3D打印技术具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能力。从当前 3D打印技术在航空领 域的应用来看,3D打印的零件在军用飞机的研发和生产中得到了重要应用。无 论是美国已经服役的F22和正在研发的F35,还

12、是中国研发的歼20和歼31,机 体中都含有大量的3D打印材料。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材料制造技术,已经 具备了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能力,并且打印出的零部件在整体性能和指标上都能 满足实际需要。3制造出陶瓷基符合材料激光烧结不仅可以制造目前难以制造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还能制造难度更大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材料一向强度高,耐高温,但是材质脆,弹性差,抗拉 强抗剪弱,利用纤维增强陶瓷可以最大程度地把陶瓷的高强度耐高温的特性发挥 出来又能防止弹性差、抗剪切差的易碎易裂的缺陷,是未来高温材料领域和航空 发动机制造领域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之一,它是构建推重比超过100的发动机的主要技术之一,是飞机实现 4马

13、赫以上巡航速度的根底之一。4为航空制造提供更多的复合材料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有人想利用陶瓷作为耐高温的涡轮、发动机气缸、 活塞等设备,但这种材料极难熔炼和成形,利用激光烧结陶瓷粉末可以获得各种 陶瓷零件,比方普惠与 POM尝试用激光打印直接制造陶瓷的涡轮叶片,甚至尝 试一次性直接打印出整级的带环带冠的陶瓷涡轮来。美国GE那么利用纳米粉末进行陶瓷粉末和金属粉末混合进行激光烧结,尝试用来制造非冷却或低冷却的涡轮 叶片,这一技术有利于制造推重比 2050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结合粉末冶金, 3D打印可以在激光烧结中进行一定的材料复合,这为目前停止不前的金属基复 合材料开展提供了强心针,在激光打印前铺粉

14、时,铺设纤维在粉层中,可以直接 烧结出单向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强度,应用金 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在现有金属构件的强度根底上将结构重量降低3050%。4快速成型技术的难题和开展方向任何新技术、新方法都有本身的优缺点,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也不例外,也存在 一些明显问题.因此,目前对快速原型技术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工艺、方法的改进:新的快速制造金属零件或工具的方法和工艺。新工艺、新方法的出现势必对 未来的实际零件制造产生较大影响, 并将迅速成为另一种常规的生产工艺。 考虑 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展快速原型技术的新工艺、新方法是符合我们国家 的具体国情的。虽然

15、从总体上看,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在快速成型制造简写 RPM技术的研究水平、RPM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与国外情况相比差距是很大的. 但是,笔者认为:国内应把重点放在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 RP设备,同时,大力开发 各种相关的应用技术,并注意示范、宣传推广工作,使之能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 有关部门认识、接受并使用.这样,RPM技术在国内才会有广阔的开展前景。(2) 材料种类的限制:RPM常用的材料有光聚合物(SLA、SGC),塑料(FDM)纸(LOM)及一些低熔点 金属(或蜡),这些材料有些机械性能差,有些价格昂贵,还有些甚至有毒性.所以, 研究新的造型材料,使它既有利于快速成型,又有利于后继工序的制作,并把用金 属直接作为RP原型材料作为RPMK术的最终(或阶段性)目标。(3) 零件精度:目前的RPM系统的制造精度大约为?0.1mm精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它的使用。导致加工精度不高的原因有许多种,其中系统本身的精度、操作者的 经验水平、材料自身的收缩、变形,都对零件精度有很大影响。除此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