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单元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单元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人口分布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2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3具体表现东西差距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自然差距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交通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民族方面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4.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 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

2、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 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因素等。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2.环境人口容量 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它 是一个警戒值。(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 等。婕鞠也加趣课前口主学习基稳才能楼高第三节预读教材填要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3.人

3、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1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2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 协调。温馨提示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通过资源供应能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教材P17活动(1)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 尤其是北半球20N40N地区,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9.4%。世界上50.3%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200 km的沿海 地区。世界56.2%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 m以下

4、的平原地区。(2)北半球人口稠密地区是亚洲和欧洲,集中在东亚、南亚和西欧。东亚和南亚是世界文明 的发源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人类聚居历史悠久。西欧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 区,工业、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经济发达。教材P19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环境优越。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势低缓,平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河网密布,水源丰富,水陆交通方便,使人口不断集聚,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经济实力雄厚。我国东部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有众多的农业基地和水产品基地;工业发达,集中了我国的四大最具有实力的工业基地,其经济影响力遍及全国; 科技文

5、化水平高,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不断 增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三是政治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了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 殊政策,这就使得沿海地区得以依据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的先进技术、大量的 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从而吸引了内地和其他地区人口大量迁入,人口总数不断增长。教材P24活动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 合理。三峡工程移民量大, 有百万之多,而且三峡地区地理环境特殊, 地处亚热带丘陵山区,长期以来土地过度开垦,人地矛盾尖锐,人均耕地少。如果原库区居民全释疑教材册原委部就地

6、后靠,大力发展山区农业生产, 将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增大, 势必造成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如果全部外迁,移民工程量大,投资大,而且会给迁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加剧人地矛盾。从受淹特点来看,库区移民具有相对分散的特点,而且淹没涉及的地方有的并未全部被淹,这就 有利于大多数移民就地后靠安置。但是,就地后靠安置也会给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坚持原库区居民就地后靠与外迁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又可以缓解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压力。- 情景导入先思考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截止2013年9月份,全球人口目前约为新闻网绘制了下面的世界人口地图,生活在下图中圈

7、内国家与地区人口已经超出了3 637 830 357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51.4%,这还不包括生活在圆圈中的部分俄罗斯人与巴基斯坦人。据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提示: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核心要点掌握好一、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如下表所示:3嚣隆圖课堂讲练设计,新间一站突破知识点(一)|人口分布7 083460世界人口地图世界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主导原因(因素)分析东亚、南亚古老文化中心 人主 社会因素 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T自然因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最早T社会因素商贸活动频繁主重要的

8、工业地带!经济因素北美洲东北部(特别是五大湖区)工业、金融、贸易发达T经济因素稀疏区密集区高山寒冷区、干旱沙漠自然条件恶劣区、湿热地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带冲-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中低纬度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湿热B.干热C.干旱D.高寒解析:1.C 2.D第1题,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所以AB D正确;其中是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是西欧和北美东部,是发达国家。所以C答案的描述不正确。第2题,是

9、北非撒哈拉沙漠,炎热干旱;是亚马孙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是南 极大陆,寒冷干燥;是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带。根据分析,本题的答案应该是Do3.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朋地带人度发出翟氐密丸一开史处平口根西北部 东南部5 胖 面积 47%6% 人口 94%稱疏 特点 稠密L _妄沽_BL_-V_7比J _U我_-地沁巴dkdk多耕妤多邁矮多沙浜,草原、; 山地,拼地少;| 工商业、交通|业不发达城I礁少_.千富的地口tt卧雷洲人密一勒丰绿带稠-_一特芬的地trtr一事傩低各人礎离組校河带脚r!r!_ I I_1!.1!.人口懈度(每平方干来人口数血人以上Itl-IOQAI llQAbl下A

10、.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解析:选D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和沿海平原地带,A错误;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少,B错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5年5月4日,腾讯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2亿人,该公司发布QQ在线用户分布示意图, 网友惊奇地发现这张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甚至是高速公路分布、雾霾分布、玉米耕种地分

11、布都 与这条线高度吻合。然而,面对网友们的惊叹,人文地理专家却冷言:嘁,地理还给高中老师了 吧?(1)对我国人口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提示:自然地理环境。(2)面对网友的惊叹,人文地理专家为何却不以为然?提示:胡焕庸线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密度,因此很多跟人类有关的活动都会具有胡焕庸线的特点,这种分布特点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就过时或发生巨大变化。- 核心要点掌握好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自 然 环 境 因 素 是 影 响 人 口 分 布 的 最 基 本 因 素 , 各 自 然 因 素 对 人 口 分 布 的 影 响 如 下 表 所 示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地形平原和低

12、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 人口较稀疏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话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勺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热带干旱地区,人口 集中分布在气候凉 爽、降水相对较多的 高原、山地地区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不同植被 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 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 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

13、口的分布不同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 分布地区,人口密度 也高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 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以农业经济为主和生产活动方式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分布多交通对一地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政治、文化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等-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上海高考)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

14、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12题。i.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气温较适宜位于平原地带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A.B.C.D.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25100人伽呼EnOS-25人几曲I I 100人/knF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解析:1.C2.B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部纬度较北部低,气候较温和,开发历史较长;城市较密集,经济相对发达;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南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第2题,西伯利亚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主要是由于开发北部资源。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 因为

15、北部人口密度低而迁移;北方人口稀少,更不会是市场广阔;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因为资源的开发和人口增多,而不是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引起人口迁入,所以选B项。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2 5002 0001500L 00050003.图中曲线反映的地区可能是()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4.该地区海拔400 m以下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发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短缺解析:3.D 4.A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16、1 500 m之间,尤以1 000m人口密度最大,可确定该地在热带地区,排除A选项。B选项人口集中于海拔200 m左右的恒河平原上,不符合。C选项亚马孙平原湿热,人口集中于海拔5001 000 m的巴西高原上,也不符合题意。故选D。第4题,该地海拔400 m以下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故选Ao知识点(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情景导入先思考 -10 2Q 30 4D 50 60人口百分比俺地珠的贱泪漫画中的地球为什么流眼泪?提示:地球的人口过多,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特性1.影响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

17、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因素相关性影响资源正相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水平越咼,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越不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 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 容量越大2.

18、特性一一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它的制约因素不确定而引起的。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 然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但在具体时间内,假定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保持不变,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如下 图所示: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水予在提崗地匡开放賈度烦半活涓费水半亟屁资源基冠潜力稳运技术水平丽稳定地 X 幵放程度礙涓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

19、具有相对确定性- 应用体验不可少 -F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3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亿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之内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B.C.D.2.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可IflIfll lJ Ja a的IHIH朋内一国家我融ttI IMM会直化淮期的1込7T虚记电旳活然平AJ下加科人丈人U0Vft区别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限定因素体现的意义人口数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存大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 发展、消费水平自然、经济、社

20、会发展小共同点制約s:索不确疋假宀匍约因秦一*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合理容量C.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课培层级训练.步歩提升陸力、基础皆亟詢(上海高考)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12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适宜文化单一水力资源丰富

21、地势平坦A.B.C.D.解析:1.B2.D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由于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闷热潮湿,且雨林茂密,不利于人类生存,故人口分布稀疏。第2题,巴西高原东北沿海为沿海平原地区,由于纬度略高,则气候适宜,故适宜人类生存;而该地区为主要的移民地区,文化多样,水 能资源与人口分布关系不大。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34题。国家日本巴基斯坦家古澳大利亚面积/x104km237.879.6156.6768人口/万人12 50014 0002361 7662人口密度/(人/km )3311761.52.33.根据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B.人口密度越大,

22、经济越落后D.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解析:1.A2.C3.C第1题,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科技水平条件下,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科技、资源、教育、区域开放度等呈正相关。第3题,环境人口容量受多个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4.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开发历史的长短C.政治经济因素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解析:3.D 4.A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

23、越发达,如巴基斯坦。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 因素是自然环境条件。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56题。5.图示信息显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人口消费水平C.经济发展程度D.资源丰富程度6.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战略的是()A.环境承载力B.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环境的限制性解析:5.D 6.C第5题,图示信息显示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第6题,人口合理容量虽然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但是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据统计,广州市在2

24、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1 270.08万人。离该市1 500万的 人口控制目标只有约230万人,已接近“临界点”。据此回答78题。7.“1 500万”的数值是()二、易错清零练后的责滤A.人口合理容量B.最适宜人口数量C.环境人口容量D.固定不变的8.当广州市的人口超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A.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B.就业紧张C.废弃物大量排放,污染环境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解析:7.C 8.D第7题,从材料可以看出,“1 500万”是一个“临界点”或者“警戒值”,说明当人口超过这个数值时就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是

25、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数值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 第8题,当人口超过“临界点”时,也就意味着人口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 人口过多,环境无法满足人口持续发展的要求,便会造成A、B、C三项所述现象,D项内容与题9.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B. P为环境承载力C.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 P为环境承载力10.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26、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解析:9.C10.D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 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所以, 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干没有必然联系。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选择题三、备考达标练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1

27、2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2.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B.D.解析:1.C2.B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场、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第2题,结合图可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从增加耕地和扩展科技应用领域方面来采取措施。但青藏地区增加耕地的潜力有限,同时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扩展科技应用领域才是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34题。4.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

28、境负担。下列措施 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丰富A.C.3.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A.耕地面积在减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坏境负担”公式士 EB-P+A-TP人 口(PnpLihition)A(Alflurncc)T -创适财富的技术CftchnGlobes) EB-坏境龙(Environmental Bunien)1. 1219571990閃Ot)年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

29、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解析:3.C4.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第4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 有效减轻环境负担。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56题。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亿人合理人口密度/(人/km2)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5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历史因素6.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 没 有 达 到 合 理 人 口 容 量 和 合 理 人 口 密 度 的 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季风气候区D.热带雨林气候区解析:5.B6.D第5题,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第6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