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kV港北三线路工程(1#-13#)(14#-26#)技术标书第1章总的部分1.11.2设计依据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3接入系统概况第2章线路路径2.1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2.22.3线路路径描述走廊清理设计第3章气象条件3.1气象条件的选择原则3.23.3设计基本风速设计冰区3.43.5气温及雷暴日等要素取值本工程附近线路运行情况调查3.6设计气象条件推存意见第4章导线和地线4.1导、地线选型4.24.3导、地线防振导、地线防舞第5章绝缘配合5.1污区等级划分5.25.3绝缘子选型空气间隙第6章防雷和接地6.1防雷设计6.2接地设计第7章导线和地线换位7.1对侧相序7.2导线换位第8
2、章绝缘子串和金具8.18.2导、地线绝缘子串金具8.3金具的安全系数第9章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9.1对地和交叉跨越小距离9.29.3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导线对树木的允许距离第10章杆塔和基础10.1铁塔10.2基础10.3原材料及金具10.4防腐、防卸、防松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0kV东营港北三输变电工程初设报告(审定稿)设计中标通知书设计执行的主要法规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3、1997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33-2006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2008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91-2005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2.1 建设规模额定电压:全线按110kV电压等级设计,按110kV电压等级运行。线路长度和回路数:2X3.638公里。气象条件:设计基本风速27m/s,设计覆冰厚度10mm导线型号:2X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每相双分裂,水平排
4、列,分裂间距400mm中间采用间隔棒固定。地线型号:两根OPGfc缆。杆塔数量:26全线共26基铁塔,其中耐张塔3基,直线塔23基。绝缘配合:全线均按e级污秽区配置绝缘。杆塔型式:采用四回路钢管杆(上层双回110kV,下层双回10kV)。基础形式:采用灌注桩形式。地形地貌:路径所经地段为规划沿路绿化带内,但现在该地区为沟渠,地势低洼,有明显的积水。沿线虽有可通行道路,但所有塔位仍然需要塔位基面和施工道路的垫土;线路地形中平地占30%泥沼占70%地形土质:粉土30%粉质粘土70%基础垫土:全线基础施工工作面以港北三路路面相齐,1#-9#上口工作面8米见方,深度3米,按1:1放坡;10#-17#现
5、场目前仍在掘土,深度以垫土时深度为准,上口工作面8米见方,按1:1放坡;18#-26#上口工作面8米见方,深度2米,按1:1放坡。1.2.2 施工范围线路的本体设计及其影响范围内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干扰与危险影响的保护设计,工程概算书编制以及运行维护的辅助设施,线路走廊清理设计等。1.3接入系统概况接入系统概况本工程自港北一站进线电源的12#钢管杆T接,沿港西六路西侧向北同塔四回(双回110kV+双回10kV,10kV本期只预留挂点,不挂线)架设至港北三路南侧,再转角向东沿港北三路南侧架设至港西二路西侧后转角向南接入110kV港北三站,线路全场3.638km。1.3.1 T接线路及变电站
6、进线规模T接线路:110kV港北一站进线电源自220kV营港站至110kV港北一站,全线架设双回2X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110kV港北三变电站规划110kV进线两回,本期全部上齐。第2章线路路径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1.1.1 T接线路110kV港北一站进线电源自220kV营港站至110kV港北一站,全线架设双回2X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1#-12#铁塔采用1GGE4和1GGE3两种,双回架设,12#-110kV港北一站单回架设。T接塔12#为1GGE4-SJ4塔,现只挂一回导线进110kV港北一站,本次双回T接至110kV港北三站。1.1.2
7、 110kV港北三站进线110kV线路自北侧进线,规划进线两回,本期进线两回,自西向东依次为进线1和进线2,本工程出线占用进线1和进线2两间隔。1.2 线路路径描述本工程自港北一站进线电源的12#钢管杆T接,沿港西六路西侧向北同塔四回(双回110kV+双回10kV,10kV本期只预留挂点,不挂线)架设至港北三路南侧,再转角向东沿港北三路南侧架设至港西二路西侧后转角向南接入110kV港北三站。该线路同塔四回全长3.638km,上两回为110kV线路,下两回为10kV线路,本期只挂双回110kV线路。线路跨越35kV电力线1次,10kV电力线3次,通信线路线路3处,道路2次。1.3 走廊清理设计本
8、工程无房屋迁移,无树木砍伐。第3章气象条件3.1气象条件的选择原则基本风速的取值是送电线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基本风速、基本高度、重现期的取值标准,依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基本风速,并不低于23.5m/s。3.1.1 因覆冰资料比较稀少,故确定覆冰厚度时不仅参照气象部门的观测覆冰资料,而且走访了沿线附近的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经综合分析后得出设计冰区。3.1.2 其它气象要素的取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有关规定。3.1.3 参照本工程沿线附近已建的
9、110kV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经验。3.2 设计基本风速设计风速的取值是送电线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工作。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110kV线路基本风速应采用离地10m高、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模型,按规程规定的30年重现期计算求出,110kV330kV送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低于23.5m/s。我们收集了沿线东营市史口镇气象台(站)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资料,经换算本地气象台的30年一遇、10m高10min自记年最大风速统计值为24.5m/s.本工程附近的多条110kV送电线路的设计风速均为30m/s,运行情
10、况一直良好。考虑气象站位于城区内,周围有建筑物遮挡,其测量的风速值比实际的数值略小,设计风速应适当提高。经综合考虑,本工程设计基本风速取27m/s(10m高、30年一遇)设计冰区电线覆冰是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考虑的自然荷载之一,电线上的冰荷载将增加电线的附加荷重,从而引起电线应力增大,进而危及线路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断线、倒塔事故。因而送电线路设计冰区的选取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工程造价都有重大意义。覆冰厚度与电线直径大小有关,线径越小覆冰厚度越大,同一地区电力线的覆冰厚度较通信线的覆冰厚度小。理论计算和实际运行经验证明,110kV线路导线、地线具有较大的抗冰过载能力。根据搜集的覆冰资料,得出一个大
11、致结论,即沿线各地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覆冰。综上所述,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条的要求,在分析沿线覆冰资料的基础上,参考邻近多条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均取10mm运行情况良好,考虑以上因素,本工程按轻冰区设计,设计覆冰厚度取10mm相应风速10m/s。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条的要求,地线设计覆冰厚度较导线增加5mm按15mm设计。3.3 气温及雷暴日等要素取值根据向东营气象局的收资,结合附近110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确定本工程设计最高气温40C,设计最低气温取-20C,年平均气温取10C
12、。年平均雷暴日取40天/年。3.4 本工程附近线路运行情况调查针对本工程沿线的已运行线路的大风、冰雪灾害、污秽闪络、雷害以及鸟害情况,对油田供电公司及东营供电公司进行了走访调查,并针对本工程制定了相应对策。3.5.1 大风调查根据向运行部门了解,沿线已建成线路运行年限多在2至25年之间,均未发生过大风闪络事故,沿线已建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均未最大设计风速30m/s,最大覆冰厚度10mm3.5.2 覆冰调查本工程沿线已建的多条35kV及以上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取值均为10mm相应风速10m/s,且近年来未发生过较大的覆冰。3.5.3 雷击跳闸经调查,沿线的多条35kV及以上线路,很少有雷击跳闸事故发生
13、。3.5.4 鸟害调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环保爱鸟意识的增强,鸟类种群及数量逐渐增加,随之出现鸟粪引起架空送电线路绝缘子串污闪事故也在逐年增加。经了解,沿线不同程度的都存在鸟害,考虑到鸟类的活动范围很大,导线悬垂串和跳线串均采用具有防鸟害均压环的合成绝缘子,并建议全线加装防鸟刺装置。3.5.5 污秽调查线路所经地区多为盐碱地,村镇较多,以石化等重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为主。沿线多条35kV及以上线路未曾发生过污闪事故。3.5.6 地质灾害调查沿线均为平地地形,无探明的矿产分布,未发现不良地质情况舞动调查2010年年初,山东电网遭遇大风寒潮天气,使多条线路出现跳闸现象。根据近年来供电公司运行部门
14、的经验和山东电力系统舞动分布图,本工程所经部分区域属于1级舞动区,设计气象条件推荐意见根据规程指出的“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数理统计结果,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经收资归纳统计整理,并结合全国典型气象区,确定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汇总于下表。表3.6全线设计气象条件项目气温C)风速(m/s)覆冰厚度(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2000年平均气温1000基本风速-5270操作过电压10150雷电过电压15100安装-10100带电作业15100覆冰-51010平均年雷暴日数(d)40冰的密度(g/cm3)0.9注:地线荷载覆冰厚度按15mn取值,相应风速为10m/s第4章导线和
15、地线4.1 导、地线选型根据本工程可研,本工程导线采用2X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每相双分裂,水平排列,分裂间距400mm中间采用间隔棒固定。4.1.1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地线采用两根导、地线机械特性和安全系数项目导线型号JL/LB20A-240/30铝包钢芯铝绞线截面(mm2)铝截面244.29铝包钢截面31.67总截面275.96夕卜径(mm)21.602弹性模量(N/mm)69000膨胀系数(1/c)20.6X10-6计算重量(kg/km)883.72最大使用应力(N/mm)111.7安全系数8平均运行应力(N/mm)64.61直流电阻(Q/km)0.11314
16、.2 导、地线防振根据以往工程多年的运行经验,导、地线采用防振锤防振具有良好的效果,结合本线路路径走廊范围内现已运行多年的线路的情况,因此本工程导线及地线均采用预绞式防振锤来加以保护。导线JL/LB20A-240/30型铝包钢芯铝绞线采用预绞丝型防振锤,预绞丝防振锤相对于原来其他线路中使用的FD型防振锤可以更加有效的抑制微风振动,保护导线免受疲劳损害,减少后期线路维护;同时,因其在任何电压下均无电晕产生,属于节能型金具,可以提高线路运行经济性。4.3 导、地线防舞根据国家电网基建(2010)755号国家电网公司新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要求及山东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2010年版)实施细则的要求,本工
17、程线路位于1级舞动区,因此本工程线路需进行防舞治理。依据国网公司要求,结合工程特点采取如下措施:(1)全线同塔双回部分采用相间间隔棒,破坏起舞条件,防止舞动。(2)提高耐张塔导线挂点、横担和塔身连接处等重要部位的构件强度、螺栓强度。(3)杆塔全身采用双帽螺栓。第5章绝缘配合5.1 污区等级划分根据山东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2011年版)及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地段进入e级污区走线本工程按e级污区标准配置绝缘,要求泄露比距按最高运行线电压计算为。5.2 绝缘子选型导线绝缘子为减少线路污闪事故的发生,缩短停电时间,减少维护和检修工作量,导线悬垂串采用耐酸芯棒、上端装防鸟害均压环的FXBW-110/12
18、0合成绝缘子,芯棒直径18mm考虑导线跳线串受力小,清扫困难,为加强防污闪能力,导线跳线串也采用耐酸芯棒、上端装防鸟害均压环的FXBW-110/120合成绝缘子,并安装配重均压环。导线耐张串采用耐酸芯棒FXBW-110/120合成绝缘子,芯棒直径24mm合成绝缘子结构高度1440mm最小公称爬电距离3520mm地线绝缘子本工程OPG光缆对杆塔逐基接地,无需使用地线绝缘子。出线套管侧耐张串采用UE70CN型绝缘子,使OPGWfc缆与变电站接地网存在明确断开点。5.3 空气间隙全线使用角钢塔,在杆塔设计时充分考虑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的最小间隙,能够满足规程要求。本工程杆塔带
19、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如下表:杆塔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最小间隙表计算工况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电压带电作业最小间隙(m)1.000.700.251.00探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人体活动范围50cm第6章防雷和接地6.1 防雷设计本工程年平均雷电日不超过40天,属中雷区,全线架设双地线进行防雷保护,双回路杆塔上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不宜大于不宜大于10°。导线与地线档距中央的距离S在气温为+15C,无冰、无风状况下满足S>0.012L+1要求(L:档距m)。6.2 接地设计每基杆塔逐基接地,接地体采用16热镀锌圆钢。为保证变电站进出线段的耐雷水平,变电站进出线段适
20、当降低接地电阻,其中变电站出线2基塔的接地电阻应小于5Q,以提高耐雷水平;其他杆塔接地电阻应满足规程规定值,在雷雨季节干燥时,工频接地电阻不得超过下表数值。土壤电阻率(q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工频接地电阻(Q)1015202530*注:*如土壤电阻率超过2000。.m时,接地电阻很难降到30。时,可采用6根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受限制。6.3 地线接地运行方式根据OPGW光缆设计的需要,OPGW光缆直接接地。另外在出线套管侧耐张串采用U70Cr型绝缘子,使地线(OPGW光缆)与变电站接地网存在明确
21、断开点。第7章导线和地线换位7.1 对侧相序110kV港北三变出墙套管相序排列为:面向套管侧,自左至右为C、BA;T接线路相序:面向大号侧,左侧线路相序,从上到下依次为B、CA;右侧线路相序,从上到下依次为ACB。新建双回线路相序:与T接线路相序一致。7.1 导线换位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要求“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长度超过100km的送电线路均宜换位”,本工程线路全长3.638km,长度不超过100km,无需进行换位处理。第8章绝缘子串和金具8.1 导、地线绝缘子串为提高重要交叉跨越的安全性,本工程对于35k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
22、省道、河流及其它重要跨越时,导线悬垂串采用双串双固定,本工程17#-18#跨油田35kV线路,需挂双串。导线跳线串采用悬垂串,转角塔外侧采用单跳线串。本工程杆塔上地线悬垂、耐张均不采用绝缘子(出线套管侧地线耐张串除外)。8.2 金具使用国网典型设计金具串。8.3 金具的安全系数金具的安全系数不小于下表中所列数值。金具强度安全系数值第9章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情况最大使用何载演算断线双联串断联安全系数2.51.51.51.59.1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m)备注110kV非居民区6.0居民区7.0铁路(轨顶)7.5交叉档距超过200m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的允许温度计算,导线的允许温
23、度按不冋要求取70°C或80°C计算等级公路7.0交叉档距超过200m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的允许温度计算,导线的允许温度按不冋要求取70°C或80°C计算高速公路7.0交叉档距超过200m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的允许温度计算,导线的允许温度按不冋要求取70°C或80°C计算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3.0冬季至冰面6.0电力线3.0弱电线路3.0对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垂直距离4.0风偏后净距3.5对果树、经济作物的最小垂直距离3.0房屋建筑物垂直距离5.0边线风偏后净距4.09.2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当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包
24、括光缆和地埋光缆)交叉时,其交叉角不小于下表允许值:导线与弱电线路最小交叉角弱电线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交叉角(°)4530不限制9.3 导线对树木的允许距离本工程全线无树木交跨。第10章杆塔和基础10.1铁塔本工程铁塔型式的选择,贯彻了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充分考虑了本工程沿线自然条件特点,遵照“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国情”的原则,另外结合规划的相关要求,因为本工程沿海港开发区主干道路架设,开发区管委会考虑道路美观及占地,不允许采用角钢塔。本工程选用钢管杆架设。沿线的气象条件及杆塔的使用条件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输
25、电线路分册(2011版)中的1GGE3模块相似,本工程按照这两模块进行设计。全线拟采用杆塔型式分述如下:杆塔设计参数表10.2基础塔型呼高范围(m)水平档距(m)垂直档距(m)110/10SZ1-3010kV呼高15米,高30米110kV呼155200110/10SJ4-2710kV呼高15米,高27米110kV呼150200110/10SJ1-2710kV呼高15米,高27米110kV呼150200110SZ1/10SDL-10kV呼高15米,110kV呼15020036高36米110SZ1/10SDL-10kV呼高15米,110kV呼15020033高33米110/10SZ1-3310kV呼高15米,110kV呼高33米1502001GGE4-SJG4-21110kV呼高21米150200沿线地质、水文条件概述因为现场地势低洼,表面以上有水,地质勘探无法进行,需施工单位先垫土,具备勘探条件再勘探,垫土完成后7个工作日出基础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山县初二数学试卷
- 河南大一高等数学试卷
- 吉林成人考试数学试卷
- 广西贺州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
- 养殖污染生态修复-洞察及研究
- 2025海上救助合同协议范本
- 怀化初三上学期数学试卷
- 河南信阳一模数学试卷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与成本效益研究报告
- 公共早教服务体系建设-洞察及研究
- 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验收规程》(征求意见稿)
- 湖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碳纳米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风险与对策报告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与护理
- 2025年中国花生粕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六年级奥数练习 全国版 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密织防水透气纺织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锅炉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