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种植技术有哪些?_种植技巧_第1页
茯苓的种植技术有哪些?_种植技巧_第2页
茯苓的种植技术有哪些?_种植技巧_第3页
茯苓的种植技术有哪些?_种植技巧_第4页
茯苓的种植技术有哪些?_种植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茯苓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茯苓栽培方法许多,目前主要的栽培方式是段木栽培。一般都是于前一年秋末冬初备料、选场,翌年清明前后至夏至下种,只要切实把握“深挖浅种”,就肯定能种好茯苓,下面来说说茯苓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法。 1.种植前的预备 (1)苓场选择及处理:苓场应在种前34个月确定。苓场以背风向阳、地势干燥、排水便利、坡度在15左右的酸性(pH值为56)黄色砂质*壤为最好。要翻垦过冬,深挖3050厘米,消退石块及树根,四周开好排水沟。有白蚁的应进行清除,并用农药消毒*壤。接种前10天再进行一次翻地,打碎泥*。 (2)备料:从当年树木开头落叶至次年新芽萌发前这段时间均可砍伐备种获苓的松树(径粗以10

2、20厘米为好),剔去较大的树枝,留小枝及树叶,加快水分散失。松树经几天挥发后,用板斧纵向从苑至梢削去宽约3厘米的树皮,削的深度以见到木质部为度,间隔3厘米(即保留3厘米的树皮)再削一道树皮,如此使树干被削皮68处。这种处理方法叫削皮留筋,目的有三:一是加快树料的干燥(水分和油脂从被削部位溢出);二是便于获苓菌丝在形成层生长,进而扩散侵入木质部,留筋部分成为菌丝的传菌线;三是留筋部分对菌丝有爱护作用,反抗干旱、暴雨等不利影响。再把树干锯成6090厘米的料筒(段木),以“井”字形方式把料筒堆架起来,筒与筒间隔1017厘米,下垫石块,上盖草叶。 (3)菌种预备: 母种培育按常规方法。 1000000

3、0 原种培育基配方:小松木钉(1厘米1厘米0.5厘米)25千克、松木屑40千克、米糖8.5千克、蔗糖1千克、石膏粉0.5千克或松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 栽培种制备:生产上常用小松木片(厚0.5厘米、宽1厘米、长10厘米)制作栽培种。制法是,先配0.5%硫酸铵(或硝酸铵)加1%的蔗糖的养分液,然后将松木片放入养分液中浸泡4小时左右,待木片吸足养分液后,取出装入广口瓶或菌种袋内,灭菌接种按常规,置于2528培育室内培育30天左右即得。 优良茯苓栽培种应是:菌丝匀称布满于木片,雪白致密,获苓气味浓郁,木片稍较易折断,呈腐朽状,但未过于软腐,无杂菌污染,断面微黄色。 2.接种 栽培

4、时先挖好窖池,窖深1723厘米,宽4050厘米,底部顺坡排列,保持710厘米的松*,长度视需要和地形来定。挖后将段木放入窖内,一般每窖放两根,大小搭配各一根,或小的也可以放三根,保持与地面平行,使留筋部位靠紧,四周用砂*填紧固定,把菌种放在段木端夹缝之间,并使料筒间消失夹缝。放种时先用斧头把接种部位削出新口,每窖放1/2瓶,或1/4袋菌种,菌种面上盖撕烂的菌种袋、树叶或木片,然后覆*1017厘米,窖面堆成龟背形。 3.管理 茯苓接种后,一般710天即可发菌,36个月就可结苓,810个月第一批茯苓成熟,1315个月还可采收其次批。接种后的管理工作应抓好以下几点: (1)发菌检查:接种后710天逐

5、窖检查,方法有:趁早晨露水未干前查看苓场,如窖上接种部位无露水,说明发菌好,因菌丝生长散发热量使露水蒸发;从窖旁把*挖开,段木下面有白色绒毛状菌丝生长,并闻到茯苓气味,说明生长良好;用pH广泛试纸贴在菌丝上见有红色反应,即pH值为23时可确定为茯苓菌丝。 (2)补种调种:再经过710天,对第一次检查未发菌的,进行其次次检查,如仍未成活,应实行措施进行补种或调种。补种的方法是将未发菌的段木全部挖出,晒干,把削口重新削过,另行接种;也可调种,即从发好的窖对调一根木到未发好的窖。 (3)护窖除虫:苓场应留意护理,清除杂草,防止水*流失及人畜践踏。段木外露要准时覆*,下雨要排解积水。要留意预防,白蚁发

6、觉后要彻底毁灭,它是栽培茯苓的大敌。用于毒杀白蚁的药物有:15%水杨酸加80%的亚砷酸及5%氯化铁配成毒杀剂喷施在蚁路、蚁巢上。另外要留意满类的为害,可采纳20%的三氯杀螨醇600倍稀释液喷洒。 (4)结苓培*:茯苓菌核形成后,要不断地培*掩盖,这是由于苓体膨大,往往破*而出,否则影响菌核连续生长,苓肉会腐烂或结出子实体。 4.采收加工 当茯苓菌核的长口处已弥合,白色的嫩口已呈褐色,菌核靠段木处已呈轻泡现象,菌核上面泥*不再龟裂时,即已成熟。选晴天或阴天准时采收。茯苓采收后,除净泥*,先放于室内,底层垫稻草,然后逐层堆放,面上加盖一层稻草,每隔34天翻动一次,让其发汗,蒸发水分。经1015天后,表皮皱起,呈暗褐色时,即取出晒干或文火烘干,也可在发汗后剥去外皮,加工成苓片。 人工大量栽培茯苓的省份主要在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云南等省份,以前药材市场上有获苓(即湖北,安徽产),有闽苓(即江西,浙江,福建产),有云苓(即云南,广西产),这是以前中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