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质量安全_第1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_第2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_第3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_第4页
水产品质量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产品质量安全常熟市渔政管理站 2008年,我国的水产品总量为4890万吨,占全球渔业总产量的40,我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19年位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二大水产国秘鲁年产量的5倍还多,2011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了5611万吨。 2011年全国螃蟹总产量64万吨,其中江苏省产量30.5万吨。 2012年上半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178.47万吨,同比下降5%。 2002年发生的出口虾仁“氯霉素事件”,导致欧盟2002年1月31日做出全面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产品的规定,造成超过6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全国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倒闭,教训惨痛。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预警:

2、在“大菱鲆鱼”专项抽检中,检出违禁药物的残留,超标药物有7种,全部都是抗菌药,其中有3种属于禁用渔药,分别是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和孔雀石绿,有4种不是禁用药,分别是土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消息发布后,很多消费者“谈鱼色变”,造成了全国大菱鲆停售的局面,大菱鲆养殖业遭受重创。2001年瘦肉精猪肉使顺德区630名村民中毒2001年广东省河源市2000多人疑瘦肉精中毒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2006年东莞6人瘦肉精中毒,1人死亡2006年上海瘦肉精事件(336人瘦肉精中毒)2006年河北红心鸭蛋事件(苏丹红)2007年山东多宝鱼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出口日本禽产品硝基

3、呋喃代谢物残留事件2009年广州市70人瘦肉精中毒(发生在两会期间)2010年甘肃青海吉林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2011年“3.15”双汇瘦肉精事件 动物源食品安全事件动物源食品安全事件1997年2007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因食品安全绿色技术壁垒而受阻的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2002年出口欧盟水产品因氯霉素残留超标遭全面禁运造成经济损失达6亿多美元。2004年山东出口禽类产品因磺胺二甲嘧啶残留超标造成经济损失达1.3亿多美元。2007年山东多宝鱼事件造成经济损失达40亿元。2008年全国范围内因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经济损失?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造成经济损失? 从法律、监管、标准、检测、认可认证、

4、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召回、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八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99条也对食品安全给出了准确的定义:“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产地环境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规定水质质量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的规定。同时,还要求底质有害有毒物质最高限量符合投入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5、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一)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国家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

6、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二)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四)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五)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

7、录的,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有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或者第五项所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销售,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农产品销售企业销售的农产品有前款所列情形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处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理,对农产品销售者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农产品批发市场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8、罚款。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农药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捕捞、捕猎的; (二)违规使用生长调节剂的; (三)收获、屠宰、捕捞未达到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农产品的; (四)在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生产禁止生产的农产品的; (五)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对农产品进行清洗、整理、保鲜、包装或者储运的。 使用国

9、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或者违规使用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罚。 食品食品安全监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监控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从中国从1999年开始残留监控工年开始残留监控工作,先后发布以下法律法规:作,先后发布以下法律法规:u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 监控计划监控计划u官方取样程序官方取样程序u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u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u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u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u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化合物清单

10、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化合物清单u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物品种目录u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药物残留检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药物残留检测范围测范围u兽药停药期规定兽药停药期规定u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u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u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内兽药监控情况国内兽药监控情况 农业部176号公告(2002年2月9日) (列出了在动物饲料及饮用水中禁止使用的药物清单) 农业部193号公告(2002年4月9日) (列出了禁用兽药清单) 农业部235号公告(2002年

11、12月24日) 允许使用,不需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 允许使用,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 允许治疗作用使用,但不得在动物组织中出; 禁止使用,不得在动物组织中检出。 农业部1519号公告(2010年12月27日) (对176号的补充,主要是激动剂类)禁止使用,不得在动物组织中检出禁止使用,不得在动物组织中检出药物名称药物名称禁用动物种类禁用动物种类靶组织靶组织药物名称药物名称禁用动物种类禁用动物种类靶组织靶组织氯霉素及其盐、酯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硝基酚钠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克伦特罗及其盐、酯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硝呋烯腙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沙丁胺醇及其盐、酯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

12、毒杀芬(氯化烯)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西马特罗及其盐、酯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呋喃丹(克百威)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氨苯砜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杀虫脒(克死螨)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己烯雌酚及其盐、酯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双甲脒水生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呋喃它酮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酒石酸锑钾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呋喃唑酮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锥虫砷胺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林丹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孔雀石绿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呋喃苯烯酸钠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五氯酚酸钠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安眠酮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氯化亚汞(甘汞)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洛硝达

13、唑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硝酸亚汞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玉米赤霉醇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醋酸汞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去甲雄三烯醇酮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吡啶基醋酸汞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醋酸甲孕酮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甲基睾丸酮 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群勃龙所有食品动物所有可食组织 毒性反应 急性毒性反应(瘦肉精中毒反应) 慢性毒性反应 (氯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 病原菌耐药性(青霉素、氯霉素、磺胺等) “三致”危害(雌激素、同化激素、丙硫咪唑、砷制剂、硝基呋喃类、六六六等) 激素作用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儿童性早熟过敏反应 青霉素 休克 四环素 荨麻疹 磺

14、胺类 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 喹诺酮类 光敏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 破坏和抑制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非致病菌被抑制或死亡,人体菌群失调 容易造成病原菌的交替感染 细菌耐药物的产生,抗生素失去疗效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真实的,或者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的,或者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对饲喂了违禁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销售尚

15、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或者销售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责令其对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直接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饲喂动物的,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微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

16、病因 (病原侵害) 寄生虫性病原 病因 非正常环境因素:T、DO、H2S、NH3-N、pH等 营养不良 非生物性病因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性缺陷 机械损伤发病原因发病原因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 彻底清池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3.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4. 饵料应质优量适5. 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6. 经常进行检查7. 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止病原传播8. 定期药物预防需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需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申报的水生动物疫病申报的水生动物疫病鱼类: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HN)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 马苏大马哈鱼病毒病(OMV) 鲤春病毒血症(

17、SVC)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软体动物: n包那米虫病(Bonamiosis) 单孢子虫病(Haplospuridiosis) 马尔太虫病(Marteiliosis) 闭合孢子虫病(小囊虫病)(Mikrocylosis) 派琴虫病(Perkinsosis) 甲壳类: Taura综合症(TS) 黄头病(YHD) 白斑病(WSSV)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

18、、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 氯霉素孔雀石绿(阴性孔雀石绿) 硝基呋喃类: 如呋喃唑酮、

19、呋喃它酮代谢物等氟喹诺酮类:如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磺胺类: 如磺胺二甲嘧啶等四环素类: 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激素类:如己烯雌酚 、甲基睾酮等喹乙醇硝基咪唑类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品种水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品种药物残留与水产无公害养殖药物残留与水产无公害养殖渔药残留渔药残留: 水产养殖生物接触渔药后,药物的原形、代谢产物以及与该药物相关的杂质蓄积在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称为渔药残留。渔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渔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1)毒性作用:人类长期摄入药残水产品,药物可在人体内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即可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磺胺损伤肾脏;氯霉素影响免疫2)产生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有些药物具抗原性,

20、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甚至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如:青霉素过敏3)导致耐药菌株产生:渔药药残可使人类体内菌群的耐药性发生改变,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带来困难:影响药物效果,延误治疗过程;4)导致人类菌群失调:敏感菌数量减少,耐药菌数量增加5)产生“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如孔雀石绿致癌等6)激素作用:激素类药物残留会导致人类正常生理功能紊乱等。 渔药残留产生的原因1)不遵守休药的有关规定: 休药期:水产养殖生物停止用药到允许上市(食用)的间隔时间。 2)不正确使用药物:使用水产禁用药物或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等不符合规定造成药物残留。3)使用未经批准上市或使用的药物:由于对这类

21、药物的药动学和休药期缺乏了解而造成药物残留。4)水产饲料中含有药物:水产饲料生产中添加了可产生药残的成分,导致养殖水产品的药物残留;5)养殖环境含有药物:养殖水体或底质中受到药物污染,导致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6)运输或加工时受到药物污染。水产养殖品渔药最高残留限量:1)定义:允许在水产品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化学物的最高量(或浓度)。又称允许残留量。2)不同渔药在水产品中的最高残留量()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药物使用原则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药物使用原则1) 渔药使用的基本原则为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2) 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3) 渔药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

22、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执行标准的渔药。4) 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 渔药,提倡使用水产专用渔药、生物源渔药和渔用生物制品。限制或禁止使用“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渔药。5) 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盲目增加用量或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6) 执行休药期,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残限量符合NY5070要求。7) 严禁使用禁用渔药,水产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5072要求,不得选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鱼类禁用药物 我国发布的鱼类禁用药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类、激素

23、类、抗生素类、高残留类,共有地虫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丹、杀虫脒、双甲脒、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绿、锥虫胂胺、酒石酸锑钾、磺胺脒、磺胺噻唑、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环丙沙星、阿伏帕星、喹乙醇、速达肥、己烯雌酚(包括雌耳醇等其他类合成等雌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包括丙酸睾丸素、去氢甲睾酮以及同化物等雌性激素)等32种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氯霉素: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

24、。 呋喃唑酮:呋喃唑酮残留会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残病。 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 锥虫胂胺:由于砷有剧毒,其制剂不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富集,而且还可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的毒性。 五氯酚钠:它易溶于水,经日光照射易分解。它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毒性极大。该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毒性,对人的皮肤、鼻、眼等粘膜刺激性强,易引起中毒。 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有较大的副作用:它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更严重的是孔雀绿是一种致癌、致

25、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林丹(六六六)、毒杀芬:均为有机氯杀虫剂。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有生物富集作用,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有损害等。 杀虫脒、双甲脒: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已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双甲脒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该类药物不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 喹乙醇:主要作为一种化学促生长剂在水产动物饮料中添加,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已发现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功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水产养殖动物肝脏肿大、腹水,造成水产动物的死亡。如果长期使用该类药,则会造成耐药性,导致肠球菌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甲基睾丸酮:属于激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可对人类造成危害。可造成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 己烯雌酚: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损害肝脏和肾脏;或引起子宫内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