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_第1页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_第2页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_第3页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_第4页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一、沥青路面的开裂沥青路面开裂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由于开裂致使路面上的雨水下渗到基层,加上行车的作用,形成唧浆现象,导致路面基层破坏,从而毁坏路面形成坑洞。导致路面开裂的缘由大致有三种状况:一是沥青本身材质的影响,如沥青含蜡量大、易老化;二是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如修筑在软土地基和路面常消灭这种状况;三是路面基层的反射裂缝,由于路面基层的裂缝,反射到路面面层,导致面层开裂的一种状况。二、沥青路面的泛油、油包、车辙、推拥 沥青路面消灭泛油、油包、推拥、车辙的缘由主要是:1、沥青路面施工规范的缺陷表现在沥青油石比的不精确,象油石比设计主要由室内马歇尔稳定度把握

2、,如满足流值、稳定度、空隙率三大主要指标后,确定油石比,缺乏象日本、美国增加的动稳定度指标、确定油石比和集料协作比。2、透层油、粘层油对油石比的影响为了保证层与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往往接受洒透层油和粘层油的设计方案,由于这些粘层油和透层油对将来油石比的影响往往被人忽视,因此,很简洁导致油石比偏大消灭泛油现象,下面我们不妨计算一下:(1)假定粘层油为乳化沥青,设计为O.8kg/m2,沥青加乳化剂和水的比例为50:50,沥青砼表层4cm,密度按2.42g/cm3,由于粘层油的洒布,每平方米增加沥青量0.4kg,而每平方米沥青砼总重量为:100×100×4×2.42

3、g/cm3=96800g油石比增加量为400÷96800=0.4(2)规范要求实际沥青用量只能在最佳沥青用量±0.3之内,可见实际油石比已经超过了规定值。(3)此外,由于路面基层不行能格外平整,有坑洼现象,而沥青粘层油,则为流淌的液体,因此,往往在低洼处粘层油过量集中,这也是导致局部路面泛油严峻拥包的主要缘由之一。三、路面平整度差衰减速度快的缘由1、密实度的影响一方面路基密实度不够,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局部下沉,另一方面是沥青砼本身压实度不够,随着车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导致路面局部下沉,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缘由之一。2、沥青协作比的影响沥青协作比是指油石比与集料协作比不当导

4、致油石比大、稳定度小,路面消灭泛油、车辙、拥包,这是平整度衰减的一个主要缘由。3、气温的影响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破坏,南极臭氧层的削减,全球相继消灭"厄尔尼诺"现象,特殊是1997年夏天在华东地区,气温在35以上,持续将近40天,属历史罕见现象,这种状况的消灭,假如仍接受以往的沥青标号,明显没有适应环境的变化,这说明近几年,路面泛油大、稳定度变差、路面产生变形,是加快平整度衰减的一个重要缘由。4、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先天不足由于摊铺机具落后或路面基层影响,沥青路面施工时就不平整,沥青砼摊铺温度过低。碾压机具配套或不准时,同样对平整度产生较大影响,这些因素将构成沥青砼路面平

5、整度先天不足。四、沥青混凝土路面松散、剥落、坑洞缘由1、沥青材质问题有些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发觉大面积表层松散,其主要缘由是使用了不合格沥青,这种沥青延度、针入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因此,过一段时间后,混合料就失去粘结力,从而形成松散现象。2、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过高有时,由于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温度过高,沥青被烧糊使沥青失去了强有力的粘结力和裹附力,因此,造成路面松散、局部脱落。3、沥青混合料酸碱结合不好沥青一般状况下呈酸性,而用的石料假如呈碱性则可以达到较好的组合,假如遇到的是酸性骨料相互之间的粘结力将降低,也将产生路面剥落,形成坑洞。4、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受到严峻污染在路基整修与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

6、行,或者层与层之间施工持续时间较长,在铺筑上一层时,对下层的污染没有进行有效处理,使两层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污染夹层,这样下承层与上承层之间缺少有效的粘结力,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剥落,局部形成空洞。五、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以上状况,在我国次等级路面、高级路面时有消灭,轻则局部返修,重则大面积返修,既造成经济损失又对行车平安带来严峻影响,产生不良社会后果,而如何进一步搞好沥青混合料工程质量,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寿命,争创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则是每位工程技术人员都格外关怀的问题,在沥青混合料施工方面本人平常也留意观看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搞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谈谈个人的看法。1、加强

7、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沥青混合料的选择特殊重要,特殊是对于重交通量道路,要首选优质沥青,沥青表层更应如此,如进口沥青接受壳牌、埃索、阿尔巴尼亚沥青,而尽可能少接受韩国进口沥青,2001年104国道温州段过境大路使用的就是韩国沥青,取样做各种试验均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但铺筑使用不到一年就消灭松散、剥落现象,而壳牌、埃索等沥青经受了金丽温、甬台温、杭金衢高速大路的验证,效果很好。由于进口沥青比较贵,使路面工程造价增大,近几年一些高等级大路也选用了一些国产沥青,特殊象克拉玛依、单家寺、快活岭等相继在沪嘉高速、沈大高速、唐津高速得到了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但由于国产沥青技术指标不稳定,含蜡量普遍偏高,

8、抗老化力量差。因此,选定时要加强试验检测,防止不合格沥青混入。目前国内很多业主普遍作法是沥青表面层接受进口沥青,而底面层、中面层则选择国产优质沥青,既满足了重交通质量要求,又降低了路面造价。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在寒区和温区建议接受规范规定的沥青标号的低标号沥青,提高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集料的选定,主要是要判定粗集料、细集料酸碱性,对于有些矿石材料象玄武岩、石英岩、花岗岩等本身就带酸性,由于沥青含有沥青酸显酸性,假如两种酸性物质结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相互之间的化学吸附力,因此沥青与集料简洁剥离。在这种状况下应接受石灰岩、矿碴磨成矿粉或者直接加入肯定的抗剥离剂,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化学吸附力。此外,对粗

9、集料的压碎值应有较高的要求,高等级路面一般不能高于28,保证路面具有肯定的抗压和抗滑力量。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系沥青路面成功与失败之关键,要求试验人员必需有较高的理论学问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阅历,才能配制出优质的沥青混合料最佳级配,从组成设计角度来看,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应特殊留意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3、骨料中和最大粒径的确定级配中的粗集料粒径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抗疲惫强度和抗车辙力量有亲密关系,从国内有关科研资料争辩表明,当沥青混合料厚h与最大粒径D的比值,大于2时,抗疲惫强度显著提高,但抗车辙力量明显下降,而h/D小于2时抗车辙力量增加,而抗疲惫力减弱,应当说这是一个冲突

10、指标,为了中和一般状况下取h/D接近2时较抱负,即骨料最大粒径取接近厚度的一半,相对而言,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粒径略为偏粗一点,且应接受开级配,本人在查看了有关澳大利亚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资料,受益匪浅,澳国沥青上面层均接受大粒径开级配,这样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粒径较大,棱角分明,增加了汽车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提高了抗滑性;其次、粒径偏大提高了路面抗车辙力量,有效地降低了路面平整度衰减;第三、在雨天由于开级配其内部有大量空隙,表面水可以在内部流淌,削减路面悬浮水,削减车辆高速行驶的漂滑现象,更重要的是表面层可以为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水分供应一个消力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路面在潮湿状态时的抗滑力量。因

11、此,本人主见表面层h/D接近2,并且4.75mm以上粒径应在70以上,这样的设计能达到提高路面抗车辙力量和抗滑性,削减路面平整度的衰减。4、中面层的设计中面层应接受密级配,这一层是承上启下的结构层,一是要有良好的抗水渗透力量,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破坏路面。二是具有良好的抗疲惫力量,因此h/D应略小于2为好,应接受密级配沥青混合料。5、下面层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应当说荷载承载层和应力集中层的结合部,因此其强度、稳定性、耐久性都比较重要。本人认为h/D应略大于或等于2,同时接受半开级配较为抱负,由于中面层是一个完整的抗水层,雨水不会下渗,因此,不会有过多雨水下渗并通过下面层到路面基层,另一方面,半开级

12、配提高了路面的热稳定性(由于沥青为黑色,夏天太阳暴晒吸热,其内部温度可达5060),同时半开级配有较多的沥青及细粒填充,因此,使该层具肯定的耐久性。6、沥青油石比的选择沥青油石比由室内常规马歇尔试验进行确定,通常是由沥青混合料密实度、稳定度、孔隙率等指标初步确定沥青油石比,再与规范规定的上下值要求进行比较取值,我觉得在油石比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7、油石比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综合考虑在寒冷地区冬天较冷,夏天时间较短,则油石比略为偏大较好,提高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力量,相反在热带地区,夏天较长温度高,冬季时间短偏暖,则相应油石比取低限,提高路面热稳定性和抗车辙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温室效应的

13、影响,华东地区,夏季高温时间增长,相应冬季变暖,低温时间变短,因此在油石比确定方面,应偏下限,确保沥青路面在夏季的热稳定性能,近几年华东地区建成的几条高等级路,有的泛油严峻、车辙现象明显,这与油石比偏大、气温偏高持续时间长有直接关系。8、重要的高等级路面油石比的确定应引进动稳定度试验传统的马歇尔试验虽然能确定最佳级配,但由于目前国内交通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吨位的车辆越来越多,过去的设计理论:黄河标准轴载及常规的试验手段已满足不了现在交通量增大、车辙增重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高等级路按标准设计、施工单位按规范施工,而路面照样消灭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缘由,因此本人主见在车流量集中、车载较大的主要干道

14、,象能源基地、连接港口的道路、大城市之间的道路,沥青混合料除了要进行常规的马歇尔试验外,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动稳定度试验,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实际,由动稳定度鉴定级配和油石比是否合理,这也是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比总结的一条阅历,目前国家也正在试推广执行,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应有这方面的意识,虽然目前做这种试验的机构并不普及,且费用较高,但我觉得为了确保路面质量和使用年限,引进动稳定度试验进行检测是值得的。9、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沥青路面试验段沥青混合料协作比经过理论配比,现场验证后,即可以组织沥青混合料施工的试验段,试验段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通过试验段摸索技术数据:级配状况、油石比偏差、密实度、马歇

15、尔及其它各指标、拌和出厂温度、最佳摊铺碾压温度、路面平整度、摊铺机虚铺系数、厚度、宽度等方面数据。通过试验段摸索出最佳人员组织:拌和站人员、运输人员、现场指挥人员、施工人员、技术质量把握人员、试验检测人员。保证各道工序,每道工艺有人去做,又不人浮于事,打乱仗。通过试验段摸索出最佳机构组合:拌和力量、运输力量、摊铺力量。碾压力量须相配,如拌和力量过大,摊铺力量过小,既影响拌和站工作效力的发挥,又影响路面质量,其他方面的机构也是如此,通过最佳组织得出相应的必备的各种设备。通过试验段摸索材料的用量,试验段完成后能评估每天的生产总量,由沥青混合料的协作比,计算出各种材料用量,从而确定每天的材料购进量,

16、做到既不占用过大的场地,又不至于某种材料短缺,而影响生产。通过试验段对沥青混合料施工作出一个完整经济效益评估,削减材料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和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争创最佳经济效益。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通过试验段在华东地区应选在510月份,这期间温度较高,白天日照时间长,比较适合沥青路面施工,因此,施工工期尽可能支配在这一周期,假如在5月初之前或者10月底之后,必需实行肯定措施,提高拌和出厂温度,削减运输时间,确保摊铺与碾压温度,路面成型质量。为了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在高等级路面从中面层开头就应用浮动基准梁,通过104线、金丽温高速大路温州段、甬台温高速大路均得到了有效的证明,在只有两层结构

17、层的路面,假如路面基层平整度在2.0以内,也可以直接走浮动基准梁,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保证了沥青混合料的厚度;二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水平,建议该方法在全国推广。10、沥青摊铺机的选用对于路面较宽的路段,为了纵向接缝美观,本人认为用两台或多台同种型号前后错开10m左右行走比较抱负,不主见12m以上的摊铺机一次摊铺,这是由于摊铺机越宽,通过中心分料器距离较长,对混合料产生的离析的可能性较大,在澳大利亚及欧洲一些国家就明文规定摊铺机不宜过宽,对于宽沥青路面,在澳大利亚也是接受多台摊铺机同时摊铺,假如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则对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局部地方细料或粗料过于集中,可能导致在同一路

18、段内有的热稳定性差,有抗疲惫力量低的状况。此外,沥青表面层建议接受带双夯锤摊铺机,本人在其他省市包括河北、江西等省份了解,很多路面方面的专家都认为ABC摊铺机明显优于其他摊铺设备,这是由于ABC本身带双锤振捣器,摊铺后的沥青初始密度比较大,便于第一遍轻型压路机碾压路面不简洁变型,并简洁达到最佳碾压效果。11、重视摊铺时路面状况在铺沥青路面之前应对路面基层彻底清扫,特殊是土皮,杂草及其他杂物,最好在洒透层油的前一天清扫完毕,然后洒透层油,避开时间长路面再一次受到污染,在沥青混合料层与层之间也应保持洁净,施工期间尽量避开其他非沥青作业机械上路,以免污染,假如由于作业路段过长,层与层之间相隔较长时间作业,对于污染路面要进行清扫或者再洒一层粘层油,而粘层油的洒入量要考虑对沥青面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