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酱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酱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酱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4页
酱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酱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选用的品种有:青壳洋、红缨子、泸州红。 2漂移育苗 漂移育苗是将种子播于装有育苗基质或配置育苗养分土的泡沫穴盘,漂移在盛有养分液的标厢池水面上,人工供应相宜的光照、温度、水、氧气、养分物质等,从基质和标厢池水中汲取水分和养分,使秧苗在漂盘孔穴中扎根生长的育苗方法。 3整地 3.1双行起垄 育苗漂盘进棚后需马上整地,将地翻耕整理好。按1.11.2 m开厢,厢开好,起垄,垄高1015 cm。 3.2地膜掩盖 整地、起垄、施肥结束后,将厢面树枝、秸秆、乱石拣净,然后待下雨后土壤墒情好转,在厢面喷、撒农药,防止地下害虫危害高粱苗,在垄面上每0.067 hm2用

2、3040 mL的质量分数2.5%高效氯氟氰菊脂兑水30 kg喷洒垄面后即可盖膜。膜内栽培:每0.067 hm2用33.5 kg的宽100 cm,厚0.0040.006 mm微膜将垄面掩盖严;膜侧栽培:每0.067 hm2用22.5 kg的宽60 cm,厚0.0040.006 mm微膜将垄面掩盖严。 4有机菌肥深施 每个垄面上距中心点25 cm开两条施肥沟,在施肥沟内每0.067 hm2用100120 kg有机复合微生物菌肥,一次性施足。古蔺县常用的肥料是:遵义市沸力佳有机复合微生物菌肥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肥,肥施好复土将肥料盖严,或按1.11.2 m开厢,厢开好,距沟30 cm,每0.067 h

3、m2用100120 kg有机复合微生物菌肥,一次性施足,然后起垄,垄高1015 cm。 5宽窄行错窝定植 待高粱苗生长到四五叶片开头移栽,每个垄面栽2行,每窝栽2株。 5.1净作地宽窄行栽培规格 肥力中上地块:按1.2 m开厢,行距为40 cm+75 cm,株距为25 cm,每窝2株。即:小行40 cm、大行75 cm,退窝25 cm。 肥力中下地块:按1.1 m开厢,行距为40 cm+60 cm,株距为25 cm,每窝2株。即:小行40 cm、大行60 cm,退窝25 cm。 5.2膜内栽培 用木棍在埂面上打孔(错窝打)移栽,每窝栽2株,每个垄面栽2行;膜侧栽培,用木棍在膜的两侧打孔移栽,每

4、窝栽2株,移栽好后自然形成宽窄行。 高粱对光照条件要求特殊高,要获得最佳产量,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必需保证通风透光。因此,要大力推广拉绳定距、宽窄行、错窝栽培技术。 5.3抢时移栽 要选土壤墒情较好的阴天或雨天抢栽,气温高的状况下尽可能不栽。假如在天气始终晴朗不利于移栽的状况下,要充分利用上午和下午气温较低时移栽,为确保高粱移栽成活率,削减叶面水分散失,8片叶以上移栽前可将高粱秧苗上部30%的叶片剪除。移栽后,准时浇足定根水。 5.4合理密植 每0.067 hm2定植9 00010 000株。 6病虫害绿色防治 6.1物理防治 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诱杀害虫。每2.673.33

5、hm2安装一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高粱移栽后20 d左右,每0.067 hm2插黄板20张左右;高粱移栽后1015 d,每0.067 hm2安性诱剂杀虫灯45盏,诱杀田间成虫,削减田间产卵量,削减虫害的危害。 6.2化学药剂防治 移栽后30 d,每0.067 hm2用50g质量分数分别为50%多菌灵+30 m L 2.5%高效氯氟氰菊脂+4 g70%吡虫灵兑水3040 kg匀称喷雾,消退病虫危害;在高粱始穗至齐穗期,每0.067 h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20 mL+爱苗1520 mL,或每0.067 hm2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12 g+爱苗1520 mL,兑水30

6、40 kg匀称喷雾,消退病虫危害。 7适期收贮 7.1适期收获 高粱在腊熟期收获较为相宜,此时籽粒大多呈现出固有的外形和颜色,粒质变硬,穗下部籽粒内含物凝聚成腊状,已无浆液。若成熟整齐度高,可以在同一时间收获完毕。假如植株成熟参差不齐,最好先熟先收,分批收获,有利于增加产量。 7.2准时脱粒、晾晒 高粱采纳机械脱粒,边收割边脱粒较好,不仅效率高,还可削减虫害、鼠害。脱粒后,通过晾晒、风干。 7.3贮藏 高粱贮藏比水稻、玉米好许多,简单贮藏。贮藏的方法许多,采纳装入大麻袋堆放、纬席围成圈或国家科学储粮彩色钢板组合仓贮藏均可。 8结语 “漂移育苗双行起垄地膜掩盖(膜内或膜侧)有机菌肥深施宽窄行错窝定植合理密植病虫害绿色防治适期收获”的酱酒专用高粱栽培技术,对育苗整齐、提早收获等均有较显著效果;增加保温、保湿、保肥和光合作用,增加抗旱和排涝力量,削减肥水流失,削减环境污染;在半高山以下地区避开了高温伏旱和半高山以上地区秋季阴雨多、光照少造成的威逼,每0.067 hm2增加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