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大棚番茄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大棚番茄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大棚番茄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棚番茄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病害症状 1立枯病。刚出土的幼苗和大苗均可受害,尤以中后期为主,病苗茎基部变褐色,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病苗或定植后5-10d,病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病株白天萎蔫,夜间复原,病斑渐渐凹陷,并连续扩展,绕茎1周后茎基部缢缩变细,地上部的茎叶萎蔫干枯,不倒伏,呈立枯状。定植后发病,湿度大时组织腐烂,病部产生淡褐色蛛丝状霉层,后期形成菌核。 2茎基腐病。主要为害大苗或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部初呈暗褐色,后绕茎或根茎扩展,至皮层腐烂,地上部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应不足,从植株顶部渐渐萎蔫,特殊是中午症状表现明显,1周后枯死。

2、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褐色小菌核。 二、病原 两种病害的病原是一种半知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和菌核传播和繁殖;有性态为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三、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性较强,可存活2-3年。条件相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染幼苗。病菌在田间由雨水、浇灌水、带菌农具、堆肥传播,形成反复侵染。病苗相宜生长温度为24,在低于12或高于30时,生长受到抑制。春秋育苗期苗床或定植后棚室环境与病害关系亲密,苗床或棚室温度高,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肥料,以及通风不良、光线不足,此病最易发生,并造成流行。在该县,番茄立枯病发病较早

3、,番茄茎基腐病发病稍迟。两病在秋棚内10月上旬始发病,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是发病高峰。11月中下旬,主要以茎基腐病为主,病害进展缓慢。 四、综合防治 温室番茄生产是一项整体性、综合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系统生产技术。因此,防治不能单靠药剂,必需进行农业、生态、药剂等综合配套技术进行全程掌握,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 (1)培育无病壮苗。选棚外大田土壤配制育苗养分土,结合定植时间,适期育苗,并加强苗床管理。床温应掌握在30以内,准时通风降湿,留意幼苗防病和炼苗,避开弱苗、病苗或苗龄过长。 (2)大棚土壤消毒。整地前,清除棚内病残体及杂草。深翻土壤(尤其连作重茬地时),搞好土壤消毒

4、。每667平方米施20多菌灵3kg、50敌克松1kg,或40的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1:1混拌细土125kg,配成药土。播前把13的药土撒入畦面播种,播后将剩余药土盖到种子上,防止土壤带菌。 (3)棚室高温处理。定植前15-20d,扣好棚摸,关闭风口,密闭大棚15-20d,进行棚室消毒,使棚内气温达到60以上,持续5-7d(通常所说的烤棚),使棚内形成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全面地杀死残存的病原菌,减轻病害发生。 (4)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番茄生长需要肥沃,疏松,对氮、磷、钾汲取多的土壤。因此,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保水排水及通透性,避开全施化肥,

5、造成土壤板结,养分减低。种植不行过密,无限生长型的品种每667平方米栽4000株左右。番茄开花前,棚室内匀称撒一层草木灰,以降低湿度,提高土温。补充钾肥,增加植株抗病力。 科学浇水。一次浇水,不宜过多,保持土壤湿度相宜。提倡小水勤浇,避开大水漫灌,可采纳滴灌或地膜掩盖浇暗水技术,降低棚内湿度。勤中耕,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既要留意保温防寒,又要留意通风降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生态防治。加强通风管理。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晚上闭棚后温度降到15-17,阴天在保证温度的状况下也要通风排湿。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准时用药防治,选用20的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5井岗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绿亨恶霉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天灌药1次,连灌3-4次。对番茄茎基腐病、立枯病发病后,也可在茎基部施用拌种双或绿亨恶霉灵药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