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寒地水稻施肥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寒地水稻施肥技术 1、基肥 氮肥总量的30(或40%)、磷肥100、钾肥60、硅肥100(也可以基肥50%、蘖肥50%),最终一遍水整地前人工全田施入或用撒肥器施入,随着搅浆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留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2、蘖肥 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马上施入或在插秧后34天准时施入。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其余20在11叶品种6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蘖肥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施用34公斤硫酸铵。 3、调整肥(接力肥) 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

2、,哪黄施哪。如不使用调整肥时,则将10调整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30调整为40,高产创建的地号必需施用调整肥。 4、穗肥 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田间观看飘长叶消失后一个叶片就是倒2叶,10叶品种在9叶、11叶品种在10叶、12叶品种在11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40。施肥时观看田间是否消失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消失拔节黄褪淡时则晚施;底叶有枯萎、干尖现象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有稻瘟病(叶瘟)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5、粒肥 常规生产田以叶面追肥代替粒肥,高产创建田依据田间叶龄诊断,在抽穗后如田间消失落黄现象时,可以亩施增施总氮

3、量10(尿素1公斤左右)做粒肥,在水稻抽穗后8天以内施完。 调整氮肥施用时期这里的水稻生长期短,由于气温较低,长期以来,栽培管理一贯要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为目标,在氮肥施用时期上特殊强调基蘖肥的施用比例,把氮肥的施用重点放在前期,而后期投入太少,这就造成氮肥施用时期的不合理。实际上水稻对氮素的汲取和积累,主要集中在中后期。这几年高产区的阅历已经证明,过量施基蘖肥的稻田不但没有明显地促使分蘖早生快发,反而最终消失了成穗率低的结果,其缘由是中期干物质少、供不上大量分蘖成穗的需求而成为无效,使成穗率下降。另外前期分蘖过多,中后期养分跟不上,往往造成穗头小,由于成穗率低和形不成大穗头,所以,对高产不利。针

4、对后期投入太少的现实倾向,提出氮肥后移的调整。建议氮肥施用时期的安排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433。 把握施氮总量的相宜范围目前生产中施氮总量变幅较大。调查发觉施氮量的变化范围可在48209N公斤/公顷之间。而近年来的试验讨论表明,施氮量约100120公斤/公顷,就可满意寒地水稻对氮素的需求。实际上有些农夫的习惯施用量都要再增加5065N公斤/公顷,但是实地测试表明,氮肥用量的增加并没有表现出增产。而是由于施肥时期等其他施用技术的不当,造成了稻田氮素的损失增加。 氮肥施入深度很关键试验证明,深施是削减氮素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氮肥表施和深施的不同可以造成氮肥利用率相差50%之大。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有一个时期值得留意,那就是从稻田打浆施基肥到插秧之间的相隔时间较长,约20天左右。由于基肥用量较大,假如不深施,氨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是严峻的。所以要坚持氮肥深施的关键技术。 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土壤测试表明,本区大部分水稻田土壤有效钾的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而长期以来磷肥和氮肥的施用较多,对钾肥的施用量不足。应当留意增加钾肥的施用,使氮、钾和磷、钾的供应趋于平衡,才利于水稻高产高效的猎取。 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