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关键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关键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关键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关键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最为直接高效的轻型简易栽培方式,近年来,较大范围推广运用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技术已经成熟,而育苗技术是机插关键技术之一,现供应以下技术措施供参考。 1.插秧机对秧苗的要求步行式或高速乘座式插秧机要求的秧块规格为58.0厘米28.0厘米2.02.5厘米(长宽高),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每平方厘米成苗12株,苗高10.020.0厘米,秧苗整齐匀称,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秧箱内。 2.常用育秧方式近年进展起来的机插育秧方式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和其他育秧方式。硬盘育秧成本较高,因此相宜采纳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方式。不管哪种育秧方式,均可采

2、纳旱育秧和潮湿育秧,旱育秧苗易掌握苗高,根系发达,盘结较好,秧龄弹性大,栽后缓苗期短,更有利于高产。 3.播种期的确定播种期应综合考虑茬口、秧龄、品种和本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与小麦茬口相配套的机插秧的秧龄一般为25天以内。因此,冬闲田和早茬口田的播种期与当地手插秧全都,在适栽期提前栽插。而麦(油)茬田则应依据前作收获时间倒推25天播种。 4.播种量的确定播种量主要由机械抓秧要求和秧苗素养打算,在满意抓秧的状况下,单位面积播量越低,则秧苗素养越高。按每平方厘米成苗12株,平均1.5株计算,则每个秧盘(58厘米28厘米)需播8090克,千粒重越低,则播量越小。 5.机插旱育秧技术要点 (1)精做秧床

3、。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便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运秧便利、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板田,根据秧田与本田180100预备秧田。播种前翻(旋)耕秧田,整平整细。然后开沟做秧床,秧床宽1.40米,沟宽0.40米,沟深0.15米。要求厢面平整,灌透底水。(2)配制养分土。培育大田的秧苗每公顷需750千克养分土(供约240270个秧盘用)。提前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土浇入人畜粪尿,并在100千克中加2千克过磷酸钙堆沤,然后风干打碎过筛。播种前用壮秧剂拌土,但要留意壮秧剂的类型和用量,且必需先试验。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千克细土匀拌0.50.8千克旱秧壮

4、秧剂。(3)秧盘排放。对于软盘育秧,横排两行软盘,盘与盘的飞边重叠相交,盘底与床面紧贴,确保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4)铺平底土。在秧盘上铺平底土,厚度为1.82.0厘米(约2.5千克养分土),铺好后,用木条刮平,厚度要匀称全都。铺土后用洒水壶浇湿底土。(5)匀称播种。采纳日浸夜露的方法使水稻种子达到破胸露白。播种时要按秧盘称种,做到匀播、分次播。(6)覆土。用已备好的未加壮秧剂的养分土掩盖种子,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边框上不应有泥,以防因串根而不利于起秧。(7)苗期管理。播种后1周内管理的核心是水分的调控,要做到保持秧床的干湿适度。把握的标准是:秧床的表土不发白不浇水,浇水时要实行措施使水滴雾化或细化,不能大水滴猛浇猛灌;每次浇水不能在盘面和盘四周形成积水,始终保持落谷部位的土壤潮湿就行了。强调在这个时期,既不能让盘土干炸裂,也不能让盘上盘底有积水,使水气协调,以利扎根立针形成壮芽壮根壮苗。(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