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板栗的科学管理要点 板栗有着“干果之王”的美称,养分丰富,具有肯定的保健效果,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板栗树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它的适应力量特别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农户们在种植板栗的时候,想要获得高产,肯定要科学管理。 1、松土扩穴 在种植后的当年秋季要进行松土工作,并且松土的深度不得低于30厘米。松土的时候要观看板栗树的根系分布状况,分布较浅较多的树要适当浅一点。相反则可深耕,松土的时候将石块挑出来,然后施入底肥。然后在栽植后3年左右适当扩穴,在原有种植穴的基础上,至少要向四周再扩大50厘米。在扩穴时要留意将表土分别,捡出里面的石块,然后再将肥料与表土混合后回填,回填后要略高
2、于地面。扩穴的时候要防止板栗根部受伤,影响养分汲取。 2、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工作对板栗树的生长发育是特别重要的,由于在板栗幼树期的时候,根部力量还不够发达,养分汲取较弱,受到的杂草威逼比较大。因此在板栗树的生长中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中耕除草工作,中耕不仅可以有效除草,还能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与保墒力量。促进根部的呼吸与养分汲取,在除草的时候要留意不行伤到树根,使用除草剂时留意用量,防止对板栗树产生影响。除过的草可以将其翻入土壤中作为绿肥。 3、合理间作 板栗树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在板栗树之间合理间作。间作的作物要选择低杆、生长期短且肥水需求量少的,并且要保证可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没有与板栗共同病虫害的作物。例如花生、豌豆等。在板栗种植2-3年后,合理的掌握好间作作物密度。并且要随着板栗树的生长、树形的扩大,渐渐的加大间作作物种植密度,直到终止间作。成熟后的作物可以直接翻入田中,作为绿肥,规模较大的话还可采收上市。 4、水肥管理 板栗的适应力量强,不过想要达到丰产的目的。还是要保证有充分的养分,许多地方的土壤比较瘠薄,养分物质少。导致种植几年都无法结果,并且还降低了人们种植板栗的热忱。所以我们在种植的时候不仅要选好肥沃的土壤,还要做好追肥工作,种植过程中每年的追肥次数不得低于两次。并且要合理安排肥料中的养分,保证养分充分且全面。土壤过于干旱的时候要准时浇水,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教育的智慧生态环境
-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二外法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暖通空调综合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诗歌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建筑设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数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白城师范学院《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证券投资顾问业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号处理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湖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完整版)韩国商法
- 2024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猫砂行业调研报告(比亿奇、LORDE)-解数咨询
- 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II)-临床用药解读
- 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考试题
- T-CI 179-2023 泥石流泥位流速毫米波雷达监测技术规程
- 劳模人物王进喜 (模板)
- 跨行业合作与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