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_第1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_第2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_第3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_第4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理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5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生物试,(理科)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赵晓云第一卷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1 .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A.脱氧核糖B.脱氧核甘酸C.脱氧核糖核酸D.核糖核酸2 .果蝇体内的遗传物质完全水解后,可取得A.5种含氮的碱基B.4种脱氧核甘酸C.1种五碳糖D.5种化合物3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4 .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有

2、一对褐眼正常色觉的夫妇,生了一个蓝眼色盲儿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是()A.AAXbXbAaXBYB.AaXBXb和AaXBYC.AaXBxb和AAXBYD.AaXbXb和AaX15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成婚的理论依据是()A.人类的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B.近亲成婚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缘增加C.近亲成婚其后代一定患遗传病D.近亲成婚其后代有L的可能患遗传病46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B.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C.伴性遗传的基因存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有关D.伴性遗传不必然要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而

3、遗传7 .生物体通过减数割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互换发生在()A.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 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8 .纯合红果番茄(RR)与纯合黄果番茄(rr)杂交,得R结红果,R自交,所得的F?中有30株结红果,其Fz代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应有A.10株B.20株C.30株D.40株9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揭露出()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C.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基因之间的关系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10.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血友病的男孩,若第二胎是女孩,则这

4、个女孩患血友病的概率是A.-B.-C.-D.024811 .若是将镶刀型贫血病患者的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A.基因产生突变,使这人患病B.无基因重组,这人无病,其后代患病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这人D.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这人12 .结核杆菌抗药性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D.A、B、C都有可能13 .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育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育,长出的菌落全数是白色的,这是因为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自然突变D.人工诱变14 .某食物链a-b-c中,a肯定比b具有()A.更大的个体体积B,更多的能

5、量C.更广漠的生存区域D.更多的个体数15 .下列哪一种方式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维持平衡C.增加生物的种类D.减少生物的种类16 .火灾常给丛林带来较大危害,可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域丛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丛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丛林病虫害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进程17.有关下列微生物的正确叙述是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蓝藻烟草花叶病A.从结构和成份看,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暗噬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是厌氧型,

6、是需氧型C.从生殖方式看,能出芽生殖,能有性生殖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份看,是分解者,是生产者18 .在青草一食草昆虫一蜘蛛一食虫鸟一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A.猫头鹰和食草昆虫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青草D.食草昆虫和猫头鹰19 .某生物有3对等位基因AaBbCc别离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在精巢内,如有4万个低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割裂后能形成abc的精子个数约有A.1万个B.2万个C.4万个D.8万个20 .下而是几个同窗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以为其中错误的是()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

7、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亚基酸的排列顺序取得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岛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较较就是如此D.在其核工业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质完成21 .某一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A600个。该DNA分子持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含G的脱氧核甘酸62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A.4次B.5次C.6次D.7次22 .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

8、体的去核卵细胞里,培育并取得了克隆鱼,该克隆鱼A.是二倍体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C.高度不育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23 .用特异性的酶处置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脸部份,发现降解产物主如果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喑咤,据此推知,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以下生化反映是A. C6Hl2O6+6H2O+6O2-6C2O+12H2O+能量R'R"R'R"IIIIB. H2N-C-OOOH+H2N-(>-COOH-H2N-<CONH-COOH+玲0C. C3由CM丙酮酸)+3乩OTCCh+lO【曲+能量”D. 6CO2+12H

9、2O-*C6H12O6+6H2O+6O224 .运用不同的生物学原理,可以培育出各类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青霸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墓因突变的原理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培育无子番茄利用的是生长素增进果实发育的原理25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35s别离标记细菌DNA、蛋5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3牛、3ssB.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C.若是控制人的

10、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必然发生改变D.与酶一样,转运RNA也具有专一性,在蛋白质的翻译进程中,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26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低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别离为N,、工个体平均重量别离为迎、必,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A.反虬凡B.N.Mx=N=M:C.N,扎:M=D.N虬2昆此27 .下列关于秋水仙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植物碱B.能够增进子房发育功效实C.能够诱发基因突变D.抑制有丝割裂时形成纺锤体,使染色体加倍28 .已知洋葱是二倍体生物,则不能找到等位基因的细胞是()A.叶肉细胞B.花粉C.根尖细胞D.鳞茎细胞29 .用普通小

11、麦(六倍体)的花药离体培育成的植株通常称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一倍体D.单倍体30 .染色体数量变异、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产生的结果别离是()A.基因数量改变、基因型改变及基因种类的改变B.基因组成改变、基因型改变及基因性质的改变C.基因数量的增加,基因组成改变及基因种类改变D.基因排列改变、基因组成改变及新基因产生第二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1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I、n两种育种方式以取得小麦新品种。问:(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式是一,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另一种方式的育种原理是o(2)图中和基因组成份别为一和。(3)(二)进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三)进程采用的方式称为:(四)进程常常利用的化学药剂是o(4)(五)进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占;(5)为了取得符合要求的类型,需对(五)的后代的操作是o(5)除上述育种方式外,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属育种,此育种方式的长处是。9DDTT (高杆抗锈病ddTTIIXddttI(矮杆不抗锈病)卜-)DdTtJ五)i'D_T_D_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