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二血糖平衡及调节 (JSS基础点重难点 基础点 1 1 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 2 2 血糖的平衡 “:5+比0十能童 分解 述肝糖原、肌糖原 甦脂肪、氨基酸等 肾小球出小管、集合管 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 原尿 |血糖高于1.6-LS g/L 糖尿 3 3 与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 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肾上 腺素。 *易错警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1) 在血糖的三个来源中,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是主要途径;在三个去路中,血糖 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 (2)(2) 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会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但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只有 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4
2、 4 模拟尿糖的检测 (1)(1)实验原理 葡萄糖氧化爾过氧化氢嗨某无色物质尿糖标准色标 匍萄糖 葡萄糖酸+ 11202 1120+02有色物质确定尿中的匍萄糖含量 (2)(2)实验流程食物消化吸收 肝糖原分解 车糖物质转化 血糖 (正常值0&L2昌心 抑制 准备 观察 厂尹讣丿分别川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荊 礎抄|苟糖试纸上备滴加逆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 出尿糖的含址 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分析) - 分析结果、得岀结论 重难点 升高血糖含量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神经调节 2 2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血糖调节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胰岛
3、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其中既有神经调节途 径也有体液调节途径,总结如下: 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 (1)影响胰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胰高血糖素可直接 岛素分泌丿 刺激胰岛E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 的因素 将$个分别装冇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 液的滴瓶和5条葡荊糖试纸分别炖点做好姮 并在记录本上设汁好记录表格 1 1 血糖平衡的调节 (1 1)调节方式:神经 一体液调节。 过程 血糖氧化分解血糖氧化分解= = 血糊合成糖原血糊合成糖原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车车糖物质转化糖物质转化 占胰岛占胰岛素素 分分泌增加泌增加 便血糖浓度隆低便血糖浓度隆低. . 趋向于正常值趋向于正常值 肿糰原分
4、解肿糰原分解 曲碍曲碍 A 细细胞胞 血糖升高血糖升高 - -趋向于趋向于 非糖物质转化丿正常值非糖物质转化丿正常值 .肾上腺(髓质)土肾匕上腺(髓质)土肾匕腺腺 - 素増加素増加 + +胰岛血釉胰岛血釉 卜卜一一 丘丘某区域 另厲域另厲域 血糖低7i話* A.A.红细胞吸水增加 B B 胰岛素分泌降低 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 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 3 3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1) I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 B B 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2)(2) n 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 (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 素受体受损有
5、关) ),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 (3)(3) 症状:“三多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 )。 (4)(4) 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5)(5) 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注意点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 0.80.81.2 g/L1.2 g/L 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 1.6 g/L1.6 g/L 时,就会形成糖尿, 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 1.1. 思维辨析 (1)(1) 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 ( ) ) (2)(2)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 ( ) )
6、(3)(3) 摄入高糖食品T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T血糖水平回落。 ( ( ) ) (4)(4)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 ( ) ) (5)(5) 当血糖浓度过高时,部分血糖可以转化为某些必需氨基酸。 ( ( ) )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反,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相 同。( ( ) ) 答案 x V V x (5)(5)X (6)(6)x 2.2. 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促进肝糖原分解 由胰岛 B B 细胞合成、分泌 A.A. B B. C C . D D . 答案 B B 解析 胰岛
7、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以氨基酸为单位通过脱水缩合连接而成,以碳链为基 本骨架,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 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 错误;胰岛素由胰岛 B B 细胞合成、分 泌,正确。 3.3.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2 2 影响胰 高血糖素分 泌的因素 胰岛 A A 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神经调节 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 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 ) ) C.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答案 D D 解析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
8、压迅速升高,红细 胞失水,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故选 D D。 4.4. 根据图中人体器官模型, 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 A A 处高于 B B 处 B.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 A A 处低于 B B 处 C.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 A A 处高于 B B 处 D.D. 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 A A 处高于 B B 处 答案 D D 解析 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 会降低,A A 项正确;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升高, B B 项
9、正确;血液流经肾脏 时,血液中的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 C C 项正确;饭后血糖升高,胰岛 B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故 A A 处胰岛素含量应低于 B B 处,D D 项错误。 血.速记下片 血糖调节 (1 1)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胰岛 A A 细胞、胰岛 B B 细胞既能接受血糖浓度刺激,也能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 (3 3)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til话命题法解题法 洽考法综述有关血糖平衡的调节考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 题目考查范围广, 难度较大。题目常涉及血糖调节的基本过程、胰岛素及胰高血
10、糖素的作用及糖尿病等。题 目常以综合题为主,题型涉及选择题、非选择题 (包括实验探究题)。复习时,建议加强基础 知识的掌握。 A.A.红细胞吸水增加 B B 胰岛素分泌降低 命题法 1 1 血糖调节过程分析 1.1.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B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因此是主动运输 C C 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 D 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 密码子 答案 B B
11、解析 由图可知,葡萄糖利用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若靶细 胞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靶细胞不能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使得血糖浓度升高;由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使得原核生物也可以 表达真核生物的基因。 2.2.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中血糖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血糖浓度升高* 葡葡糖 葡萄rW 比 胰岛素 胰岛素受休 细胞膜 ATP ADP+Pi - 陽的磷酸化 娩进1躍站 葡萄糖转运蛋口贮存丁 细胞内的囊泡上 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蛋白质脂质糖原 合成合歳合应 LJ LF J LJi A .n 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
12、i、n 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川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D D .结构 A A 代表下丘脑,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答案 C C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知,激素 I为胰岛素,激素 n 为胰高血糖素,激素 川为肾上 腺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 I为胰岛素;I、n 激素间只有拮抗作用;激素 川为纟吉,II激素分泌增加 I激索分泌增加 | : III激素分泌增加 血糖结构A 【解题法】 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分析 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水解而升高血糖,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后叶释放。 【解题法】 区分降低和升高血糖的激素 (1)(1)
13、 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组 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2) 升高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 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此外,肾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 (3)(3) 相互关系: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 系。 命题法 2 2 血糖调节曲线模型分析 3.3. 如图是某健康人饮用一定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 变化情况(a(a 和 b b 分别是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上的两个峰值 )
14、)。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 饮用葡葡糖溶液后的时间/分钟 A.A. 峰值 a a 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不够高 B.B. 峰值 b b 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开始下降 C C 峰值 a a 出现的原因是胰岛释放了大部分贮存激素 D D 峰值 b b 出现的原因是胰岛开始释放新合成的激素 答案 C C 解析 健康人饮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血液中胰岛 素含量随之增加,峰值 b b 出现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在此前达到了最大值;在血糖浓度刚刚增 加的阶段,胰岛 B B 细胞能够将细胞中原贮存的胰岛素释放出来,导致了峰值 a a 出现。 (1)(1)图 1 1 表示正常人
15、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 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含量和变化 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 A A 为正常人,B B 为糖尿病患者。 (2)(2) 图 2 2 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 断,波动范围在 0.80.81.2 g/L1.2 g/L 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 b b 为正常人;a a 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 c c 为低血糖病患者。 (3)(3) 图 3 3 表示进食后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 根据进食后曲线 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 a a 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 b b 为胰高血糖 素或肾
16、上腺素。 命题法 3 3 模拟尿糖的检测 4.4. 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 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 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 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某无色物质尿糖标准色标 葡萄糖 葡萄糖酸H2()+() 有色物质 确是廉中的 薪萄沽含量 A A 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 B.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糖尿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 C C .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 D D 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答案 B B 解析 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故 A A 正 进食时间 图图 3 啟场索IflL糖浓度2 确;应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故 B B 错 误;步骤 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依次呈 现出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故 C C 正确;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如 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也会使尿糖增多,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故 D D 正确。 J: 【解题法】 尿糖检测的方法 (1)(1)斐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克山县联考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美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 深度解析的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风险评估的总结与对策计划
- 生产计划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策略
- 202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经验分享提升软件设计师考试成功率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洛阳市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学习习惯养成指导计划
- 智慧果园生产管理系统-培训
-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每日一练共18份)
-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传染性疾病控制(087)(副高级)复习试题及解答
- EDI工程手册中文
- 高二语文九日齐山登高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食品工程系畜产品加工技术教案
- 入股合作的协议书(2024版)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训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广东清远市“人才引育”工程专项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招聘31人历年【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