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东北秧歌_第1页
民族舞东北秧歌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汉族民间舞蹈训练本章导语1.1.了解东北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2.2.掌握东北秧歌手巾花、各种舞步和上肢动作的正确做法。3.3.通过组合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脚下的“艮劲”、上体的“扭”和手腕的“绕花”,并能通过情感表达出东北秧歌俏皮、活泼、刚柔并济的舞蹈特点。第一节 东北秧歌简介一秧歌秧歌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鼓子秧歌。北方的秧歌质朴热烈,场面 壮观;南方的秧歌则显得秀丽精致、婀娜多姿且一般都手持扇子、手巾花、彩绸 等道具。二东北秧歌起源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 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关,具有强烈的北方地域色彩,乡土气息浓

2、郁,多表现为广大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歌舞形式,以脚下“艮劲儿的踢步”,带动“上肢的扭”和“手腕的绕花”。舞蹈贯穿着“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表现出东北人民热情、 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三东北秧歌的表现形式:(1 1)高跷秧歌(2 2)二人转(3 3)地秧歌四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唢呐和小钹第二节 体态动律练习一基本体态重心前倾,颈部弧线上提,下颚微含,立腰提臀。二基本手位1叉腰位:双手全把握巾,大拇指叉在腰两侧,肘关节微微向里扣。2胸前位:双手全把握巾,点在胸上方肩以下位置,肘关节架起来。3展翅位:双手全把握巾于体侧 4545 度。三基本脚位正步位双压脚后跟:动作时膝关节要艮住劲,重拍

3、落,半脚掌不要立太高四基本持巾法1全把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花的一边,似握拳,用于做各种手巾 花。2单指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花的一边,食指直贴在手巾花边沿, 用于片花、挽巾、扔巾等。上身动律1上下动律:用腰发力,经腰划下弧线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摆动。2前后动律:发力点在腰,以肘关节带动前后交替转动。3划圆动律:发力点在腰,划八字弧线扭动。五进入组合1四拍一次双压脚后跟? ? 四拍一次上下动律? ? ? ? 四拍一次前后动律? ? ? ? 两拍一次划圆动律六训练提示1.1.做上下动律时,发力点在腰两侧,注意不要耸肩。2.2. 做划圆动律时,腰和肘的部分划八字要清楚。3.3.当每

4、个动律加上手巾花动作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协调性,注意节拍的准确性。第三节 鼓相一训练目的了解鼓相的各种名称,掌握鼓相的每种做法二训练方法1.1. 双插腰 保持基本体态,全把握,大拇指竖起叉在腰侧,肘关节向里扣。2.2. 双扣手 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双手扣在一起沉于小腹前,双掌间距离不能太大3.3. 木偶式 双臂伸直在身体两侧 4545 度,全把握巾,指关节朝上。4.4. 双扶胸 大臂抬起,小臂回折于胸前,在胸前齐平。5.5. 双护头 大臂在肩两侧抬起,手巾花举过头顶,在头顶两侧绕花。6.6. 双护胸 肘关节自然架起, 小臂于胸前绕花, 指关节朝上, 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三 训练组合准备

5、动作:叉腰位准备个八拍双插腰。3个八拍双扣手。个八拍木偶式。个八拍双扶胸。个八拍双护头。? ? 个八拍双护胸四训练提示掌握动作的艮劲儿。第四节 动律组合一训练目的了解动律组合的特点,学会动律组合。二训练方法1.1. 双压脚后跟的复习。2.2. 鼓相动作的复习。3.3. 后踢步动作的训练。双腿膝关节紧扣,小腿迅速发力后踢,后踢时勾脚,快踢慢收,双腿交替进行 4 4叫鼓(一鼓)准备姿态:双护胸,准备拍第八拍时含胸 脚下不动,胸部前顶,双手从前打开至两侧。2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双手从两侧放下,肘关节不弯曲。3左脚收至右脚右后方,前脚掌落地,双手从前向上抬起。4双脚不动,左手抬至头顶绕花,右手抬至体侧

6、绕花。三训练组合I(1 1)(2 2)个八拍四拍一次双压脚后跟,最后两拍朝右下方俯身。(3 3)个八拍四拍一次上下扭。(4 4)个八拍二拍一次上下扭。6 6)个八拍四拍一次双压脚后跟,最后两拍朝右下方俯身。5 5)V(7 7)个八拍四拍一次上下扭。(8 8)个八拍二拍一次上下扭。H(1 1)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2 2)四拍一次前后扭。(3 3)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4 4)四拍一次前后扭。(5 5)(6 6)两拍一次前后扭。(7 7)(8 8)四拍一次划圆扭。m(1 1)两拍一次划圆扭。(2 2)一一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5划圆扭停住。IV(1 1) 左脚向左踏出一步,双手摊花打开。一一右脚继

7、续上前一步,重心落在右脚,双手绕花在双护头一一两拍一次单压脚后跟,身体先左后右交替聿动。(2 2) 两拍一次单压脚后跟,身体交替律动。(3 3) 左脚转身对二点,同时双手双扶胸。一一两拍一次单压脚后跟,同时下蹲。(4 4) 两拍一次继续下蹲。(1) 左脚并上右脚直立,双手到双扣手。5一一 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身体做上下律动。 一一 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身体做上下律动。低头。双手送至右下方。(3) 左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下蹲。(4) 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立直。(1) 一一 左脚并回右脚,双手向上打开至双护胸。一一四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双手下沉肘部,第丿八拍右脚做后踢

8、。(2) 两拍一次左右交替后踢。(3) 四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双手下沉肘部,第八拍右脚做后踢。(4) 两拍一次左右交替后踢。 向左迈出一步,右脚并上,双手做木偶式。两拍一次上下扭。一一两拍一次上下扭。一拍一次上下扭。 向右迈出一步,左脚并上,双手做木偶式。两拍一次上下扭。(8)一一 两拍一次上下扭。一拍一次上下扭。VH(1 1)右脚后踢,同时右手挽花至胸前1 1)2 2)个八拍左腿前踢步,四拍一次3左脚后踢,同时左手挽花至胸前,成双护胸。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2 2)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第八拍含胸。结束:叫鼓四训练提示1.1. 在做后踢步时,切记快踢慢收,根据音乐特点,把握东北秧歌脚下艮的风

9、格 特点。2.2. 做组合时,要把握住步伐间的连贯流畅。第五节 踢步组合一训练目的学习前踢步、后踢步及踢部组合。二训练方法1.1. 前踢步预备拍双膝微曲,动作时迅速前踢,同时主力腿膝关节和胯部略有控制的上提, 出脚用力,过程快,落脚收力,过程慢,脚下步伐和上身的摆向配合。. .后踢步膝关节屈伸,小腿后踢,主力腿的交换稳而有力,动力腿的后踢动作快而小, 整体形成灵活、洒脱、俊俏、活泼的特点。三训练组合2(3 3)(4 4)个八拍右腿前踢步,四拍一次。(5 5)(6 6)两拍一次前踢步,四拍一次左右交替。(7 7)(9 9)一拍一次左右交替前踢步。(1010)(1111)个八拍左腿后踢步,四拍一次

10、。(1212)(1313)个八拍右腿后踢步,四拍一次。(1414)(1515)两拍一次后踢步,四拍一次左右交替。(1616)(1818)一拍一次左右交替后踢步。(1919)(2020)两拍一次后踢步向右迈出。(2121)(2222)两拍一次后踢步向左迈出。(2323)(2424)两拍一次后踢步向前迈出。(2525)(2626)两拍一次后踢步向后迈出。 (2727)原地一拍一次后踢步。四训练提示踢部组合动作比较简单,但节奏、节拍比较复杂。第六节 里绕花训练一训练目的1.1.了解各种里绕花名称。2.2.学会里绕花组合。二训练方法1.1.单臂花 左手叉腰,右手掌心朝左上方抬起,快速挽花后向下甩,再向

11、右抬起挽花下甩, 交替进行。2.2.双臂花双手同时掌心向上抬起,左手在体侧,右手在前,同时挽花向下甩,再反方向 重复,交替进行。3.3. (小)交替花 双手同时抬起,左手在旁,右手在前挽花下甩,反方向交替进行。4.4. (大)交替花 在小交替花的基础上,右手向上抬起至头顶挽花,小臂回折落下,再反方向重 复交替进行。5.5. 小燕展翅 双手伸直放于体侧成 4545 度,挽花后甩至腿部,重复进行。6.6. 蝴蝶花(十字花) 身体扭至左侧,双手胸前绕花下甩后转身面向右侧,经下弧线至体侧绕花。7.7. 蚌蛤花(盖分花)双手同时向旁撩起至双扬掌里绕花,再同时盖至胸前,双肘架起,身体向左, 再向上分开双手

12、外挽花向上打开至体侧,交替进行。三训练组合准备动作:脚下正步位,双手自然下垂,准备拍七、八拍时双手从右边划至左 边。(1 1)(2 2)两拍一次右手单臂花(3 3)(4 4)两拍一次左手单臂花。(5 5)(6 6)两拍一次双臂花。(7 7)(8 8)两拍一次(小)交替花。(9 9)(1010)两拍一次(大)交替花。(1111)(1212)两拍一次木偶式。(1313)(1414)两拍一次蝴蝶花(十字花)。(1515)(1616)两拍一次蚌蛤花(盖分花)。四训练提示1.1. 做(小)交替花时要和(大)交替花区分开来。2.2. 做动作时头部要配合协调。第七节 里绕花组合一训练目的学会更多东北秧歌舞蹈

13、组合,积累舞蹈素材。二训练方法叫鼓:准备拍第八拍时右手侧抬起,掌心朝上。1左脚前踏屈膝,右手挽花下压,左手同时侧抬起。2重心回落至右脚,左手挽花下压,右手同时侧抬起。3左脚向左踏出,同时倒右腰以肩带动侧翻。4侧翻时吸右脚,经过侧翻至三点方向,右手上举,左手放于腰侧。5面向三点,左脚前踏,右手前落至前平举。6右脚前踏,同时右手收回至腰侧,左手前平举,身体转向五点方向。7左脚前点地,收左手于腰间,右手前平举,身体面向一点方向。三训练组合准备动作:脚下正步位,双手自然下垂,准备拍七、八拍时双手从左边划至右(1 1)第一拍右脚向七点方向踏出,左手叉腰,右手两拍一次单臂花,脚下两拍 一次单压脚后跟。(2

14、) 一一前两拍继续单臂花,后两拍左脚收回,同时双压脚后跟,右手挽 花叉腰,倒左腰。一一一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从左开始上下扭。(3) 第一拍左脚向七点方向踏出,右手叉腰,左手两拍一次单臂花,脚下两拍 一次单压脚后跟。一一前两拍继续单臂花,后两拍右脚收回,同时双压脚后跟,左手挽 花叉腰,倒右腰。一一一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从右开始上下扭。(5) 两拍一次前踢部,同时先右手在前的双臂花,落下时缓慢放下。(6)脚下不动,双手向左摊花至木偶式。 一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同时由左开始上下扭。(7) 两拍一次前踢部,同时两拍一次蚌蛤花。(8) 脚下不动,双手落至双扣手。一一一拍一次双压脚后跟,从右边开始上下扭

15、。(9) 左脚上前一步,重心落于左脚,两拍一次前后倒重心,右手开始做大交替 花。( 1010)一个八拍小交替花。(11) 脚下小碎步向左移动,手上两拍一次蝴蝶花。(12) 一一屈膝,身体转向七点,做蚌蛤花。- 右脚后撤,左点地,双手由上推起至左手在上,身体转向二点一一单压脚后跟,身体向左开始上下扭。(13) 脚下/小卒步向右移动,手上两拍一次蝴蝶花。(14) 一一屈膝,身体转向三点,做蚌蛤花。-左脚后撤,右点地,双手由上推起至右手在上,身体转向八点。 单压脚后跟,身体向右开始上下扭。(15) 左脚上前一步,重心前后移动,手上两拍一次小交替花。(16) 脚下重心前后移动,手上两拍一次大交替花,重

16、心向后时身体下压。 结束:叫鼓。四.训练提示1.1. 蚌蛤花与前踢部动作要配合协调。2.2. 叫鼓动作流畅,不能断开。第八节表演舞拾豆豆一. 训练目的1.1. 将东北秧歌应用到现实舞蹈中。2.2. 积累舞蹈素材。二. 训练方法1.学会歌曲,记住歌词。胖丫丫,嗨,俊妞妞,手牵着手儿过沟沟, 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咿呀得儿哟, 一拾就拾了一兜兜呀咿儿哟。金豆豆,嗨,银豆豆,圆不溜溜的红豆豆, 一颗颗,拾到手,丰收果实不能丢,咿呀得儿哟, 丰收的果实不能丢呀咿儿哟。2.主要动作1前奏出场全把握巾做双扶胸准备,小腿向后踢起跑动,保持上身不动。2踏点步第一拍左脚向左踏出一步,第二拍右脚脚掌在左

17、脚跟后点地,两腿同时下蹲, 做右脚时动作同左脚,方向相反。3十字花前两拍双压脚后跟,身体对八点方向做十字花,后两拍双压脚后跟身体对一点 方向双手打开,左右交替进行。4绕花转圈动作时前脚掌落地小碎步原地转圈,双手在头顶快速转花。5木偶式动作时两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双手做木偶式,同时身体向二点及八点方向交替 转动下俯。6前点地动作前两拍左腿向前伸直脚后跟点地,右腿弯曲,同时双手由胸前摊花至左手 在上,右手在前,后两拍绕花,最后四拍头部快速左右摆动。7点地前进动作前两拍左腿向前伸直脚后跟点地,右腿弯曲,同时双手由胸前摊花至左手 在上,右手在前,后两拍收右脚绕花。三训练组合准备动作:舞蹈室左侧准备,正步

18、位站立,双手做双扶胸I(1 1)(2 2)保持准备动作跑出场。(3 3)向左跳出踏点步。左右摆头。向右跳出踏点步。左右摆头。站起,双手在向前摊花打开。一一双压脚后跟,同时挽花叉腰。做左十字花。(5 5) 做右十字花。绕花转圈回一点。(6 6) 对二点方向做木偶式。对八点方向做木偶式。(7 7) 前点地。左右摆头。(8 8) 向左跳出踏点步。左右摆头。向右跳出踏点步。左右摆头。 站起,双手在向前摊花打开一一双压脚后跟,同时挽花叉腰做左十字花。(10) 一一做右十字花。绕花转圈对五点方向。(11) 一一双扶胸向五点方向跑跳。先左后右向上甩花。(12) 一一身向一点方向跑跳。- 一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左手扶胸,右手对三点、一点、七点各点一次。(13) 一一双扶胸向五点方向跑跳。先左后右向上甩花。(14) 一一 身向一点方向跑跳。- 一拍一次双压脚后跟,左手扶胸,右手对三点、一点、七点各点一次。间奏四拍:绕花转圈回一点。(15) 点地前进两次。(16)前点地。左右摆头。(17)向左跳出踏点步。左右摆头。向右跳出踏点步。左右摆头。(1818)站起,双手在向前摊花打开一一双压脚后跟,同时挽花叉腰。做左十字花。(1919)一一做右十字花。一一 绕花转圈至七点,左手前平举,右手自然下垂。(2020) 拍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