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1. (3分)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耳A. F1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B. 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C. 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D. F2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2. (3分)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C.电梯匀速
2、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3. (3分)如图所示,重为 G的物体A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用一个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变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从静止状态逐渐转变到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对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B.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C.摩擦力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第1页(共45页)D.摩擦力方向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4. (3分)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进行。小伟和小梁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3、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B .C.D.5. (3分)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6. (3分)如图甲,开口饮料瓶的侧壁上钻有两个小孔M和N,里面装有一些水,M、
4、N的高度差为hi.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 水沿管上升到P点)。P点与瓶内水面Q高度差为h2 (两图中水的密度均为 p)。下面说法错误的是()p甲v p乙B . F甲浮=F乙浮C . F甲浮 F乙浮F甲F乙 p甲vp乙D . F甲浮=F乙浮F甲F乙 p甲p乙A. N处水流比M处水流喷出速度大, N孔内侧比M孔内侧的压强大 pghlB.用瓶盖封严图甲的瓶口,过一会儿,发现 M处先停止喷水C.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会发现h2会增大D.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当登上山顶时发现 h2变成h3,则山顶处的大气压值为pgh37
5、. (3分)如图所示,将重为 5N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A .小球的体积为400cm3B.小球的密度为 1.25g/cm3C.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可达到1ND.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5N8. (3分)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盐水,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浮、F乙浮,两杯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是F甲、F乙、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 p甲p乙13. (3分)下列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第
6、4页(共45页)9. (3分)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细线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C.整个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D.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10. (3分)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 = 0.8m,如图所示。则()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600NB.以。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
7、比为4: 9C.以。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 5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500N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11. (3分)某九年级同学家住 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 200J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 6X103J3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 1 X 10 W12. (3分)如图所示,小球在 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8、正确的是()A .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小C.绳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D .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D.B.起重机核桃夹14. (3分)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 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 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第11页(共45页)A. 一直是变大的B. 一直是变小的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5. (3分)用下列简单机械,使物重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其中用力最小的是()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5题,每空1分,共22分)16. (2分)一
9、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选(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17. (2分)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胀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若米重1.5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N。18. (2分)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
10、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X104m2,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的目的。19. (2分)如图,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再打开阀门 A,此时,上游和闸室组成,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时,打开闸门C,船驶入上游。20. (2分)某一木块的体积为 200cm3,密度为0.8X 103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开手,为什么木块不能悬浮在水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21. (2分)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
11、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2)圆柱体的密度;(3)已知烧杯的底面积为200cm2,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量。22. (2分)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他从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指针指 0刻线)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象如图乙所示:(1)钩码的重力为 No(2)当h= 15cm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为 J。23. (2分)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
12、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24. (2分)如图,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 (2分)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是仪仗队旗手。如图所示,他竖直举旗前进时,风给红旗的水平阻力是20N,其作用点可以看成在 A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1.6m, B、C间的距离为40cm为了使手对旗杆施加的力最小,小明应该以 点为支点,此时动力三
13、、作图、探究题(本题包括26-30题,共15分.)26. (2分)如图所示,用外力 F把一个质量为1千克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g=9.8N/kg)27. (2分)如图所示,某人站在 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F=100N,物体B重200N (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个物体。请找一28. (2分)如图所示,有一个杠杆 AOB ,可绕0点自由转动,A端吊着个动力作用点,并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29. (6分)童童和同学们在探究“浮力大小哪哪些因素有关”时,操作如下:用己(1
14、)如图甲所示童童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两图可以验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根据证猜想是否正确;(2)童童通过观察 b, e两图,得出了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选填“是”或“否”),请你说出理由P2;p4。4(3)实验结束后童童联想到压强知识,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以下两空均选填或“=");b, d两图中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i、p2,则pib, c两图中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3、p4,则p330. (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5、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 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 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i.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2 F1 (选填”或“<”,下同);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3 Fio(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的刻度线,右端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端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2.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
16、重可达 N。四、综合题(本题包括 31、32题,共18分)31. (8分)AC为轻杆,杆始终保持水平,。为支点,OA=OC=25cm, CDXOC, AB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即/ OAB = 30° , AB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0N。(1)当烧杯中未装入水时,求 D端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为多少?125cm3, p 水=1.0(2)当烧杯中装入水时,重物浸没在水中,已知所悬挂重物体积为g= 10N/kg)32. (10分)小明选择了两个底面积 SA: SB=1: 4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 A、B进行工艺品 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他从 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
17、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 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 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圆柱体A的密度;(2)从A截取h= 4cm的圆柱块平放在 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3)图乙中当h=a时,截取部分对 B的压强。第#页(共45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1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1)手对桌子施加一个力 F1,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18、。故 A、C均错误;(2)桌子也对手施加一个力 F2,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2【分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所受到的力无关;C、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D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解答】解:A、用桨向后划船,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于是船就会向前运动,故A 正确;B 、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一定值,与所受到的力无关,故B 错误;C、电梯对人有向上的力,并且向上移动了
19、距离,故 C错误;D 、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受到惯性,故D 错误。故选:A。3 【分析】由于开始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时,木块在重力的作用小产生斜向下的力的作用,有下滑的趋势,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当拉力逐渐增大,物体开始向斜上方开始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据此解答。【解答】解:开始时,木块相对斜面有向下的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增大拉力F,木块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故摩擦力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故ABD 错误, C 正确。故选:C。第 12页(共
20、45页)4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方向和速度两个方面;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法正确;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说法正确;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靠惯性向前飞行,手的推力作用不存在。说法错误; 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
21、全部消失它将以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法错误;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方向时刻变化,说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足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说法错误。故选: D 。5 【分析】 ( 1 )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吸盘、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再浇上冷水,由于热胀冷缩使得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故 ACD 错误, B 正确。故选: B 。6 【分析
22、】 ( 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答】解:A、由图可见,N处的深度大,液体压强大,因此从 N处喷出水流的速度大;M、N的高度差为hi,因此N孔内侧比M孔内侧的压强大 因hi,该选项说法正确,第 13 页(共 45页)第21页(共45页)不符合题意。B、用瓶盖封严图甲的瓶口,与外界气压不通,随着水流出,瓶内气压减小,因此发现M处先停止喷水,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瓶外气压减小,瓶内气 压不变,因此瓶
23、内管子水面上升,h2会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当登上山顶时发现h2变成h3;外界大气压减小,故水柱上升,瓶内气压也会变化,设此时瓶内气压为p内,则山顶处的大气压值为=p内-Pgh3,故D错误。 故选:D。7【分析】(1)先利用称重法求物体浸入一半时受到的浮力;(2)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总体积的一半),从而得出物体的体积;(3)根据F浮=pgV排求得小球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F浮=6-F示求得拉力;(4)知道物体的重力求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确 定物体存在的状态,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解
24、答】 解:A、由题知,F浮=6 F示=5N 2N = 3N,F 浮=p 水 gV 排, 23NLOX 103kg/m3X lOM/kg= 3X10 4m3= 300cm3,' -V 排=23P水g,物体的体积:V =2X 300cm3= 600cm3;故 A 错误;B、 G = mg=5N,m = = 0.5kg = 500g,g LON/kg。物=或=5。° 5 _0.83g/cm3;故 B 错误;V 600c m'C、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当小球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 浮'=pg",= 1.0X 103kg/m3x 10N/kg X6X10 4
25、m3=6N,- F 浮'> G,.物体将上浮,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为0N;故C错误;D、 p 物 v p 水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 = 5N。故选:D。8【分析】(1)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浮沉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2)鸡蛋在甲杯盐水中漂浮,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盐水重;鸡蛋在乙杯盐水中悬浮,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盐水重;而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 p=得出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受到盐水
26、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2)鸡蛋在甲杯盐水中漂浮,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鸡蛋+G甲盐水=G鸡蛋+m甲盐水g = G鸡蛋+ p甲Vg ,鸡蛋在乙杯盐水中悬浮,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G鸡蛋+G乙盐水=G鸡蛋+m乙 盐水 g= G 鸡蛋+ p乙 Vg ,因为F甲浮=F乙浮;所以p甲 p乙,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 F乙,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强公式p=27可知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相等,即:p甲p乙。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9【分析】(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剪断细线前,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拉力和
27、竖直 向上的浮力;(2)根据力的平衡的条件分析水对杯低的压力。【解答】解:A、木块被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以及A错误。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绳子对它的拉力,故B、根据力的平衡的条件可知,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水杯的重力+水的重力+木块的重力,故B错误。C、木块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的,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同时烧杯内水位会下降,下降的这部分水的重力等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减少的排开水的重力,即减小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D、把烧杯、水和木块
28、作为一个整体,整个过程中托盘受到的压力始终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托盘受到压力的不变;而木块剪断细线之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因此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不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D错误。故选:Co10【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 = F2L2)计算出弟弟对杠杆的支持力,然后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求出压力的大小;(2)以。为支点,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兄弟二人对杠杆支持力之比,然后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3)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 = F2L2)计算出哥哥对杠杆的支持力,然后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求出压力的大小。【解答】
29、解:A、以哥哥的肩 A为支点,由F1L1=F2L2可知,弟弟对杠杆的支持力:F1 = P j2A = 9CiOKXO. Srn=400N,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弟弟承Ad 1. HmFl La 0A=-F2 L OB担的压力为400N,故A错误;BC、以。为支点,由F1L1=F2L2可知,兄弟二人对杠杆支持力之比为峥二=二,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1m 55或5: 4;故BC错误;D、以弟弟的肩 B为支点,由F1L1 = F2L2可知,哥哥对杠杆的支持力:F1GX0BAB900N X 1m=500N ;由于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
30、哥哥承担的压力为500N,故D正确。故选:D。11 .【分析】估算出30个鸡蛋的重力和爬楼的高度,根据W= Fs可算出做功的多少。然后再根据P=计算功率。 t【解答】解:(1)根据书本中“手托两只鸡蛋的力大约为1N”,可知提30个鸡蛋的力大约为F=15N;住宅楼的楼层高大约 3米,家住5楼,此同学实际爬楼高度 h=3mX4 =12m;故提鸡蛋的力大约做功 W=Fs=15NX12m=180J。Wi=Gs=500NX 12m=6X 103J,他爬楼做的功 亚总=亚+亚1= 180J+6X 103J=6.18X 103J,故A、C比较符合实际;(2)从1楼到5楼大约1min,则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
31、P=_!L=1ML=3W;故Bt 60s符合实际;爬楼做功的功率 P1 = 3X10 J= 1.03X 102W,故D不符合实际。 t 60s故选:D。12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动能和势能合称机械能,由于克服空气阻力,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解答】解:A、小球摆动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运动状态在变化。此选项错误;B、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大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 B到C的过程中,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由于与空气有摩擦,摆动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总量减少,动
32、能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选项 B正确,选项D错误;C、细绳对小球有拉力, 但小球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细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此选项错误。故选:B。13【分析】 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解答】解:A、图中的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A不符合题意;B、起重机的吊臂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分
33、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分析,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即动力臂不变,然后分析阻力与阻 力臂的关系,并得出正确结果。【解答】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分析,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 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 小。故F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o15 .【分析】 在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的理想状况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可知动力的大小;滑轮组绳子末端的拉力 F
34、= XGOn【解答】解:在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的理想状况下: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 F2L2可知,0=&2=26;B、定滑轮不省力,F2=G;C、动滑轮省一半的力,F3=yG;D、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担,F4=G。由此分析比较可知F1最小。故选:A。、填空题(本题包括16-25题,每空1分,共22分)16 .【分析】(1)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现在小球向后运动,则小车可能加速运动。第23页(共45页)(2)二力平衡: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球受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 上,则小球受力不平衡。【解答】解:(1)小车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
35、,小球应在竖直方向上。当小 车加速运动时,车的运动速度变快,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 后运动;若小车做减速运动时,车运动变慢,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 要向前运动;(2)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为 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受力不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加速;不是17【分析】(1)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
36、解:(1)筷子提米,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 力,又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2)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向下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由于 米重1.5N,玻璃杯重 1N,所以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是1.5N+1N =2.5N。故答案为:压力;2.5。18【分析】(1)知道手对顶帽施加的压力和钉帽的受力面积,根据p=L求出手指对图钉kJ帽的压强;(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还可以同时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增大压强。【解答
37、】解:(1)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8X 104Pa;(2)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故答案为:8X104;增大压强。19【分析】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当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会保持相平,船闸工作过程中,闸室分别跟上游和下游形成连通器,用来调节水面落差,使船通行。【解答】解:当船从下游驶向船闸时,先打开阀门 B,此时闸室与下游组成连通器,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 B流出,水面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D,船进入闸室;进入闸室后,关闭阀门 B和闸门D,打开阀门A,此时上游与闸室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通过阀门A流向闸室,水面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C,船平稳
38、地驶向上游,再关闭阀门A和闸门Co故答案为:连通器;相平。20【分析】(1)计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大小,与重力比较,重力大于浮力则下沉;重力等于浮力则悬浮;重力小于浮力则上浮;(2)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漂浮或悬浮:浮力等于重力;(3)根据V排=计算排开水的体积。【解答】解:(1)木块的质量:m= p木V 木=0.8X 103kg/m3X 200X 106m3= 0.16kg;木块所受重力: G= mg = 0.16kg xi0N/kg =1.6N当物体完全浸没时 V排=丫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木=1.0X 103kg/m3x 10N/kg x 200X 10 6m3=2
39、NF浮G, 物体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故不能悬浮;(2)当物体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则 F浮=G = 1.6N;由F浮=p液gV排得:V 排=F 浮=Lb" = 1.6X 10 4m3。P 水g 1, OXlOKT/kg答:(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受力不平衡,所以不能在水面下悬浮;(2)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是1.6X104m3。21 【分析】(1)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为最大值。(2)由题意可知图中 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况,由图可知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为3N,再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出圆
40、柱体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得圆柱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圆柱体的密度;第25页(共45页)(3)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由 h=l批求出杯内液体深度的变化量,根据p= pgh解题。§杯【解答】解:为了便于分析,给线段标上A、B、C、D四个点,如右图,根据图象分析第#页(共45页)(1)由图象AB段可知,此时物体在空气中,因圆柱体缓慢下降,则圆柱体受到的重力G = F 拉=9N;图象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 F拉'=3N,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6-F拉'=9N-3N=6N。(2)由F浮=p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 物=V
41、 排= -=6X10 4m3,P 水g10N/kg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 = 0.9kg ,6乂10%3200X 10-4m2则圆柱体的密度:p物=m =佻g_ = 1.5X 103kg/m3, N kio-vt ,一,上一上、白卜排(3)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杯内液体深度的增加量: h=- |5杯0.03m,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p= pgAh= 1.0X 103kg/m3xi0N/kg x 0.03m = 300Pa。答:(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6N;(2)圆柱体的密度为 1.5X 103kg/m3;(3)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量为300Pa。
42、22【分析】(1)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 重力大小;(3)利用W= Fs= Gh解题。【解答】解:(1)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故钩码所受的重力为4.5N;(2) h从0到5cm,钩码没有移动距离,所以 F做功为0;h 从 5cm 到 15cm 做功: W2= Fs= Gh= 4.5N x ( 0.15m - 0.05m) =0.45J;因此整个过程中做功为 0.45J。故答案为:(1) 4.5; (2) 0.45。23.【分析】小球从光滑斜面上向下运动到水平面上,有了一定的速度,就有动能,小球撞 击木块,可以
43、通过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的大小;因为动能大小与质量 和速度有关,若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证质量不同而速度相同, 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就是为了使小球滚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解答】解:小球因为有动能撞击木块,动能越大,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依据是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增大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故答案为:距离;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增大。24【分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
44、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知道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可以计算出A处的拉力大小。本题中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w有用为有用功,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 S= 2s物,可利用公式 刀=上也=V a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F【解答】解: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已知,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45N,由平衡条件得:A处的拉力大小为Fa= f = 45N。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 S=2s物,已知:F=30N, f=4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稗用* 100
45、%=空巴x 10。= ">_ x ioo%=_L| xW总咫”2s物画C, I 必 N Ic, C,100% = X 100% = 75%。2X30N故答案为:45N; 75%。25【分析】分析杠杆的五要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解答】解:小明在竖直举旗前进时,若以C为支点时,B处垂直于旗杆向左的力为动力,A处垂直杠杆向右的力为阻力,BC为动力臂,AC为阻力臂,若以B点为支点时,在C处用力,且动力的方向垂直于旗杆向右,BC为动力臂,AB为第29页(共45页)阻力臂,两种情况的动力臂均为BC,但以B为支点,阻力臂较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此时的动力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
46、件:F1X LBC= F2X LAB,所以最小的动力为:F1?2XLAB0C20NK L 6nl0. 4m= 80N。故答案为:B; 80。三、作图、探究题(本题包括26-30题,共15分.) 26【分析】首先应知道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其次应找到两个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均在重心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最后会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两个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解答】解:物体的重力为:G= mg = 1kg x 9.8N/kg = 9.8N;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摩擦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如图:27【分析】滑轮组的
47、省力特点: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拉起绳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解答】解: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由F = Lg可得,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 n=ii=岂幽=2,nF WON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根据“奇动偶定”原则可知,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绕线如图所示:28【分析】(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Fi L1 = F2 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 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点,A点离支点最
48、远,当 OA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点 A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9【分析】(1)要探究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液体的密度一定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2)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液体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b、e两图中液体的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得出的结论不准确;(3)分析b, d两图中A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根据 p= pgh比较两者压强之间的关系;物体浸入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同时物体给液体一个先下的压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加上物体的
49、浮力,比较两者浮力的大小,利用p=_!_比较两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s【解答】解:(1)要验证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就要保证液体的密度一定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图bc或bd符合题意;(2)由b图中看出,物体A没有浸没于水中,和e图中比较,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体的密度也不同,不能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小明的结论是错的,因为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要保证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等;(3)由图可知,物体 A下表面在b图中所处的深度小于在 d图中的深度,由p= pgh可知,Pivp2;因物体浸入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同时物体给液体一个先下的压力,这两个力
50、的大小相等,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加上物体的浮力,因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由 F浮=6 - F'可知受到的浮力较大,所以,c对桌面的压力大于 b对桌面的压力,烧杯的底面积相同,由故答案为:P3 V p4。(1) bc (或 bd);(2)否;实验中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3) V; V。30【分析】(1)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2)分析动力臂大小的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即可解答;(3)设杠杆上的一个刻度为 L,重物的重力为 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
51、图可知,此时的杠杆不平衡;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右调;(2)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臂大小为4个格的长度;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或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的力臂将变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在水平位时平衡时,拉力变大,所以,F2>F1, F3>F1o(3)设杠杆上的一个刻度为 L,重物的重力为 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GXL = 2.5N第31页(共45页)X5L,解得,G=12.5N。故答案为:(1)右;(2) > > (3) 12.5。四、综合题(本题包括 31、32题,共18分) 31 【分析】(
52、1)先求出动力臂的大小,再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重物的最大重力;(2)根据公式F浮=f水gV排求出重物所受的最大浮力, 重物的重力加上所受的最大浮力就是烧杯中装入水后 D端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解答】解:(1)如图:12.5cm第35页(共45页)D端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为G根据公式FXOE=GXOC可知;当烧杯中未装入水时,= mE=10NX 12.5cm=5N,OC 25cm(2)物体完全浸没后收到的浮力最大,F浮=p水gV 排=1.0X103kg/m3X10N/kgX125X10 6m3= 1.25N;所以当烧杯中装入水时,D端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又为G大=6+5浮=5N+1.25N
53、=6.25N。答:(1)当烧杯中未装入水时,求D端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为 5N;(2)当烧杯中装入水时,重物浸没在水中,此日D端所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又为 6.25N。32【分析】(1)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 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B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加,判断出AB的图象;读出A、B开始的压强,根据 p=囚h算出圆柱体 A的密度;(2)从A截取h=4cm的圆柱块平放在 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压力增加 量和受力面积的比值。求出压力增加量是关键。(3)从图象知,截取 A后,把截取部分再叠加在 B上,两者的压强相等,根据压强相 等列出等式
54、即可求出 a的值,根据p= pgh求解。【解答】解:(1)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 B的中央,则A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B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加,可以判断A最初对桌面的压强是 1600Pa,由图知,当截取高度为 8cm时,压强为0,则A的高度为8cm;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则圆柱体A的密度:Pgh,pa =1600Fag h白 lON/kgX 0, O8el=2 x 103kg/m 3;(2)从A截取h= 4cm的圆柱块的重力: Ga= pAgAhASA,已知 Sa: Sb = 1 : 4,将圆柱块平放在 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PB =F风 2 X 10ON/屈父与 0 41rL£b=200Pa;(3)由图象知,截取高度a,剩下部分A和截取后叠加 B的压强相等,即:pA'=p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殡仪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接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栽培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艺车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冬虫夏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临床智力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销售代表劳动合同书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无答案
- 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地理含解析
-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解析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DB64++1996-2024+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问题
- 信息论与编码期末考试题(全套)
- 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章程
- 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本
- 房地产销售价格优惠申请表-
- 绿化自动滴灌系统施工方案
- 处理突发事件流程图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2023年梅毒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