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方地区_第1页
中国的北方地区_第2页
中国的北方地区_第3页
中国的北方地区_第4页
中国的北方地区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北方地区卜图是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读图回答L00费4、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调整农业结构院3轴惊外山金中山日丘山黑 口冷机平餐 口占抑机期 由湖治 日运河区河*5、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旱涝台风寒潮盐碱化AC.高温 风沙 缺水 低温B.D.6、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 制订了 “实现

2、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 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79题。、选择题 冻土分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分连续多年冻土、河谷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读我国某地区冻土分布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冻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连续多年冻土南界以北冻土连续分布B.岛状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为季节冻土区C.多年冻土南界与等温线走向完全一致D.年土匀温0c以下地区皆为多年冻土区2、下列关于冻土对甲处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 确的是A.岩石化学风化强,风化壳厚B.地面发射率增大,干旱严重C.地表水不易下渗,沼泽广布D.植物根系生长慢,土壤贫 3.该区域A.自然带差异

3、由热量 决定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 南低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 为主D.位于我国二三阶梯7、目前,影响环渤海经 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 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短缺 C .人 口密度较大 D .洪水 灾害频发8、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广阔B . 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9、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市场前景广阔A. B . C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0题。10、关于 A B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是草原,B地是森林B

4、. A地是半干旱地区,B地是半湿润地区C. A地是暖温带,B地是亚热带D. A地是中温带,B地是暖温带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D .年份森林覆 盖率耕地面 积年降水量气温年 较差河流含 沙量粮食平 均由产粮食总产量1985 年19%333 km520 mm38 C10%205 kg1.025 亿 kg1995 年10%478 km450 mm42 C35%135 kg0.975 亿 kg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112题1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出现水旱灾害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12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

5、重严重C大陆性气候减弱差读右侧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3-14题13 .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其主要成因是该地区A.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B.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C.地形平坦,水流缓慢D.气候干燥,风力作用强烈1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河网密度大,不会出现地下水漏斗现象B.图中水库的主要功能是发电与航运C.图示地区地表水丰富,可以满足当地生产和生活的B、气候发生异常,D、人口增长过快B、水土流失D、光照条件变需求D.图中渭河谷地形成的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馅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3,回答1516题15 .图中、两地之间的山脉是A.贺兰山B.阴山C.大巴山D.秦岭16 .

6、关于、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是草原,地是森林17 地是半干旱地区,地是半湿润地区C.地是落叶阔叶林,地是常绿阔叶林D.地是中温带,地是暖温 结合下图,回答1719题 17.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D.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18 .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 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 区位因素是()A.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B .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 .气温的日较差小19 .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

7、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向生态化方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读图11 “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2021题20 .图11中-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21.图11中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 低B.与城市市场和工业关系密切C.大牧场上牧牛与小麦种植混合D.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右图,完成第2223题22.有关右图中 A河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

8、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B.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大C.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D.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23. B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A.湿地破坏和滑坡、泥石流频发B.湿地破坏和寒潮引发的冻害C.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D.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读华北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2425题24、图中A.甲山脉是非季风区的东界B.乙地应发展化工和采矿业C.丙地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D. 丁聚落适宜商业网点布局25、图中河流A.位于中国内流区B.以降水补给为主C.处沉积比对岸强D.地流向自西向东下图中A城市作为闻名全国的

9、能源重化工基地,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赢得了华夏“煤都”的盛誉。据此回答下题。黄家廉26.解放后我国在 A城市适当发展纺织工业,主要是考虑到A.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B.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C.经济发达市场广阔D.平衡职工性别的社会需要27.图中以太原为起点向北并沿薄沱河向东的交通线,联系两大地形区,跨越地势两大阶梯。 影响该交通线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资金B .地形C.泥石流D.水源读某区域图,回答 2830题28、天池是一个美丽的湖泊,其成因是A、受内力作用影响,地层下陷积水成湖日海区自然封闭后地壳抬升积水成湖C处于火山口,四周高,中间低,积水成湖D泥沙淤积阻塞河道积水成湖29.有关图示地区

10、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季节性河流的补给是以冰川融水为主日天池是内陆湖C图示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D该区域河流的流向总体为由中间向四周流 30、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水流最快的是A 、 甲B、 乙C 、丙D> 丁三、综合题西辽河流域面积约 1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为375毫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未利用土岫 , 建世用地 要水域 草帽 锦雄 耕地-4 000 -2 00002000 4W0 6000蚊量

11、化砧(1)西辽河属于(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处于半湿润区与 区、温带森林 带与 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 重要林业生态工程的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 作用是。(3)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2、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 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

12、市被誉为“百年口岸” “国境商都” “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材料一 绥芬河地理位置图(图 10)。 材料二 图11和图12口木材加工业 陷铁芭,型航 口服装鞋帽加工业 目饮科黄资加工业印刷业日汽车修理 3其它图10图11图12(1)俄罗斯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图12中的哈尔滨、绥芬河和海参威等三座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6分)(2)近年来,绥芬河市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据材料二可知其主要动力是 的迅速发展;其城市形态呈条带状展开

13、,主要受 因素影响。(4分)(3) 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10分)(4)绥芬河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成为“木业之都”区位优势。(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黄河流域图。(1)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材料三:我国三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比(2)图中A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流出源地后,该河水量不断减 少的自然原因是沿途的 和。(3)乙区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如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请简述治理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4)简述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4、6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京津及河北部分地区示意图材料二:天津市宝城区西北距北京市85千米、南距天津市中心区 73千米, 东距唐山市105千米,多条高速贯穿全 境,地热温泉丰富。国内某知名企业8加g军三大电济区域产业比重算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时天津廉总筠区中上息清挛新区 澧圳展二立北弟工产itj二产 it规代爵(M, «1&.期濯.任京强用鼻和胃W业视代眠再或争盘身抵 术强基、/邙服务.电工-电子靓H款肥 与企疆再立正攻.包年间在此投资200多亿元,在一片盐碱 荒地上建设了别墅度假村。(1)材料一所示区域属于 流域,大部分地区属 气候,西北部地形以 为主。(6

15、分)(2)材料一所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这里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合理灌溉易出现 。 (6分)(3)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别墅度假村选址宝地的原因。(6分)(4)材料三显示现阶段天津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是 ,与浦东、深圳相比,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滨海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主要措施可能有哪些? (10分)5、(28分)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之源,在历史 上较长时期一直简称为“秦”。阅读材料回答(1) 一( 5)题。材料一:图9 “陕西省简图”和图 10 “2010年陕西省工业生产总产值占比图”材料二:洛川县位于陕北地区的南部,人均苹果种植面积居全国

16、首位,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之一。由于多为农户分散种植, 包装简陋,在市场上难以与国外品牌苹果竞争,常常出 现滞销现象。2011年11月,中国陕西国际苹果节在洛川召开,签约苹果31万吨,总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1)陕西省自南向北可以分为秦巴山地、 和 三大地形区。(4分)(2)陕南地区属于 气候,因此陕西省粮食作物在分布上呈现出 的特点。(4分)(3) 2010年陕西省支柱性产业是 ,其合理的布局应该位于该省的 地区。(4分)(4)陕北西北部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请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8分)(5)洛川县立足县情,大力推进苹果产业强县建设。围绕建设苹果专业强县目标,请你从扩大生产和拓展市场两方面

17、提出合理的建议? (8分)中国的北方地区、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DADBD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DDCBAD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BDCDBCDA二、综合题1、(1)外 半干旱 温带草 (2) “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3)遥感(RS)耕地 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 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 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 灌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解析:本题以西辽河为载体,综合考查相关的流域、

18、 干湿地区、自然带、我国最重要的林业生态系统及其作用、监测土地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农业生产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等知识2、(1)亚寒带针叶林(2分)温带季风气候(2分) 哈尔滨(2分)(2)第三产业(2分) 交通(2分)(3)特点:第三产业比重大(或以第三产业为主)。(2分) 原因:绥芬河是“国境商都”,边境贸易发达;是重要的边境口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业比重大;“文化多元”,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业发达。(6分)(4)特点:工业结构较单一,以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为主。(2分)区位优势:是进口木材集散地,原料(木材)丰富;铁路连接俄罗斯,交通方便;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基础设施较完善。(前三点各2分,后两点任答一点得 2分,共8分)3、( 1) RS (遥感)(2 分)(2)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2分)蒸发;(2分)下渗。(2分)( 3)水源;(2 分)土地荒漠化;(2 分)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原有植被;(2 分)加强立法管理,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分)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分)(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满分。)( 4)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2 分)交通便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