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发展试题新人教必修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发展试题新人教必修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发展试题新人教必修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发展试题新人教必修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发展试题新人教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开展一、选择题以下图为某社会开展阶段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答复12题。1该社会开展阶段()A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开展的思想2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环境污染A B C D解析第1题,图中的生产活动为农业生产,因而该图反映的社会开展阶段是农业文明时期。该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开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明确提出的。第2题,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答案1.C2.A(2021&

2、#183;广州一模)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34题。3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A东部沿海地带 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 D西南青藏地区4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C经济开展水平 D环境污染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上向东移动,说明东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第4题,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开展水平最高,可判断答案。答案3.A4.C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到达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

3、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以下图,答复57题。5以下地区最适合开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A黄土高原 B长江三角洲C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6“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丰富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A B C D7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A市场 B地形 C水源 D技术解析第5题,鱼菜共生模式较适合在水系兴旺和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第6题,该农业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实现了循环,减少了农业废弃物;产品的多样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第7题,鱼菜共生的

4、农业模式,主要受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影响。答案5.B6.C7.D(2021·广州一模)耕地在国家经济开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平安维护、国民经济奉献、根本生活保障、粮食平安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2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8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反映的耕地功能是()A生态平安维护 B国民经济奉献C根本生活保障 D粮食平安保障9引起曲线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开展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解析第8题,生态平安维护功能用地是在开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此类用地。

5、第9题,图中应该是粮食平安保障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人口较少,人地矛盾不突出,故粮食平安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强化;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故此功能加强。答案8.A9.A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开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2021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22%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开展。根据材料和图完1011题。10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大气污染11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途径还有()A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B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C东部地区推广新

6、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解析第10题,中原经济区的西部为黄土高原,由于沟壑纵横,坡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加上多暴雨,使黄土高原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第11题,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盐碱化的发生主要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之一。答案10.B11.C二、综合题12(2021·淮南一模)安徽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成立了“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金香丝商标。其生产的“金香丝粉丝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在

7、第十一届上海农展会上显露风采,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其生产工艺现已成为蚌埠市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归纳固镇县开展粉丝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分析粉丝生产对固镇农业生产的影响。(3)固镇粉丝要实现可持续开展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当地盛产红薯,原料丰富;由该地“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可知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由材料可知为原生态绿色食品,品质优,深受市场欢送,有市场;该地位于皖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本钱较低,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有京沪高铁、津浦铁路等通过,交通便利,与经济兴旺地区联系方便等。第(2)题,评价农业生产的影响往往从利弊两方

8、面分析。该地开展粉丝生产有利于促进红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可以加快红薯品种的改进和种植技术的革新;粉丝生产的规模化开展;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可以推动农业根底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利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化;而且长期单一的红薯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第(3)题,固镇粉丝要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争取优惠政策的支持;完善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等。答案(1)当地盛产红薯,原料丰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原生态绿色食

9、品,品质优;深受市场欢送,有市场;皖北地区,劳动力本钱较低;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交通便利,与经济兴旺地区联系方便等。(2)有利:促进红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红薯品种的改进和种植技术的革新;推动农业根底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利: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化;长期单一的红薯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影响农业生态环境。(3)开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完善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132021·安徽文综,35(3),11分以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10、以下各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开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2)针对果业开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解析第(1)题,陕北高原属黄土高原的一局部,水土流失严重,过去种粮为主必然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同时加剧该地的干旱状况,造成水资源短缺,使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针对果业开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结合农村生活用能短缺问题

11、,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果草畜牧沼气果草这一思路去分析,既能解决农村开展中的燃料、饲料、肥料之间的矛盾,又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2)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开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发酵,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表达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

12、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

13、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

14、?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表达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

15、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16、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气。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表达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

17、义,明人那么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气,到宋代,中秋那么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

18、有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

19、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百年震柳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抖,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

20、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局部,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