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84玻镁风管施工方法_第1页
60884玻镁风管施工方法_第2页
60884玻镁风管施工方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总则为规范玻镁复合风管的制作、安装的施工技术,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手册。2. 基本规定2. 1玻镁复合风管必须根据图纸进行施工。根据建设单位图纸交底和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施工并与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程互相配合。2. 2玻镁复合风管板必须符合玻镁复合风管企业标准,并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2. 3必须采用洁能风管专用胶组合和安装风管。2.4风管制作、安装各环节必须逐一检验合格再进人下道工序,并做好相应的质量记录。2. 5施工场地、人员、设备必须按有关安全施工规定执行,确保人员安全与产品质量。2.6环境温度低于5C时不宜组合风管;必须组合时,应提高

2、环境温度。3. 玻镁合风管的施工技术要求3. 1玻镁复合风管板的切割3.1.1切割机设备要求:平台切割机,切割不同规格的风管板。手提式切割机,切割变径、三通、弯头等异径管件板材3.1.2切割线平直,风管板对角线长度误差应小于5mmo梯阶线深度,25mm厚的保温板18-21mm,18mm厚的非保温板11-14mmo切割线与板面必须成90°角,为风管转角拼接成90。创造条件。异径风管板材的切割,先在风管板上放样,然后用手提切割机切割,如小于或大于90°角的截面切割,其角度要正确,以保证拼接质量。3.2风管制作方法3.2.1专用胶的配制专用胶由粉剂A组和片剂(粒剂)制成的液剂B组

3、二部份组成。为了运输方便,每包片剂(粒剂)按说明书在现场配制。A组与B组混合的重量比为10:7.0左右,搅拌后的专用胶稍有流动性为宜。采用电动搅拌机拌和,不得采用捧、手拌和。专用胶配制后要及时使用,如发现胶体过稠没有流动性时不能使用,更不能加液剂再次稀释使用。3.2.2直管制作(图1)3.2.2.2在左右板梯阶处敷上专用胶。胶要均匀、饱满,适量。3.2.2.3先将风管底面板放于组装架上。再将左右面板插在底面板边沿,左右板与上下板对口纵向粘接方向错位100mm,然后将上面板合人左右面板间。用捆扎带将刚拼组合的风管捆扎紧,捆扎带间距600mm左右。捆扎带与风管四转角接合处用90。硬角保护(图3)。

4、3.2.2.1首先用工具刀将侧面板的梯阶形保温层剖去,保证梯阶位置平整(图2)。将左右板阶梯面涂胶后定位在底板两边,在对口纵向粘接方向与底板错位100mm图2刮去左右板余料形成阶梯型粘接面3.2.2.4捆扎好的风管周长小于2000mm时,对角线误差不大于3mm,周长大于2000mm以上对角线误差不大于5mm必要时在风管内角处临时支撑定位,保证风管四转角90o并清除挤压出来的余胶和填补空隙,风管内外壁无残浆。3.2.2.5风管上下板与左右板100mm错位处不得留残浆,否则影响风管与风管连接质量。3.2.3变径风管制作与直管制作方法相同,其中一面或三面风管板是斜面(图4)。3.2.4.2相同截面的

5、蝴蝶三通制作将图切割风管板,侧面板用多块小板拼接而成(图6)。3.2.4.3四通风管制作四通风管参照三通风管制作方法。图4异径风管拼装示意图3.2.4三通风管的制作(蝴蝶三通)3. 2.4.1相同截面的三通制作按图纸尺寸切割风管板,顺风方向设置45。导流角。侧面板切割成梯阶形,在梯阶位置敷上专用胶,然后用捆扎带固定。清理余胶,填补空隙,放在平整处固化(图5)。3. 2.5切割产生的边角小板可用专用胶拼接,用于边长小于600mm的风管。3.3风管连接方法(图7)3.3.1风管连接采用专用胶粘接。3.3.2用钢丝刷将风管对口纵向粘接面上的泡沫材料刮去1-2mm,然后将专用胶填满风管连接面(略有盈余

6、)。3.3.3将两段连接的风管靠紧,上下左右平直,定位正确。垂直风管在楼层墙面安装结构图在定位时,不能多次移动,防止连接面的胶被挤掉,造成缺胶。3. 3.4除去风管连接处的余胶,风管连接面的残胶厚度不得大于2mm。并填充间隙。3.3.5设置仲缩节。当风管直段长度达到20m时设置1个伸缩节。风管直段长度大于40m时,每隔30m设置一个伸缩节。在伸缩节两端500mm左右,应设防摆支架。3.4风管安装方法3.4.1风管支吊架的设置3.4.1.1水平安装时,风管长边小于400mm,吊杆间距不超过4000mm,风管长边大于400mm,小于等于1250mm,吊杆间距不超过3000mm;风管长边大于1250

7、mm小于2500mm时,吊杆间距不超过2000mm;风管长边大于等于2500mm,吊杆间距不超过1500mm,横担或抱箍可用槽钢、角钢或扁钢制作。3.4.1.2风管长边小于等于500mm时,吊杆用准血”圆钢,横担用30m淋3mm用钢,吊杆孔洞准8.5mm;风管长边大于500mm,小于等于1600mm时,吊杆用准10mm圆钢,横担用40m*4mm角钢,吊杆孔洞准10.5mm;风管长边大于1600mm,小于等于2200mm,吊杆用中准12mm圆钢,横担用50m心5mm角钢,吊杆圆钢用准12.5mm;风管长边大于2200,小于等于3000mm时,吊杆用准12mm圆钢,横担用539槽钢制作。风管长边大

8、于3000mm时,吊杆用准12mm,横担用6#、8苹橹钢制作,防摆固定支架按2002年国家验收规范操作。伸缩节二端的防摆支架作为固定支架使用。3.4.1.3垂直安装的风管支架间距不应大于3000mm。支架能承受3000mm风管的重量(图8)。垂直风管在楼层悬吊结构图3.5大型风管的加强措施3.5.125mm保温风管,边长大于1500mm为大型风管,在制作和安装风管过程中必须采用加强措施。一、风管板的长度可以拼接,在拼接处刮去泡沫1-2mm,专用胶粘接。固化后在接逢二端100mm处用砂皮打毛,二面都用专用胶粘贴三层宽200mm、厚0.2mm的玻纤布。二、在风管内转角粘接加强条,加强条尺寸为25X

9、0mm。三、在风管上下板或左右板间连接加强柱。保温风管的加强柱为50mm圆柱体。中间穿过中10mm螺杆,用螺帽固定。风管板的内外侧均用80x80X7mm的玻镁板作垫片,为增加受力面积。玻镁板用7层玻纤布增强,镁质胶凝材料为粘接剂制作。(加强柱设置数量见表)图9)G部详图55保温型(厚度25mm)加强柱数量管曰宽度_Cb41600<b<240012400<b豆340023400<b豆440034400<b豆540045拒Hli却蛇4心鼻if.=ftar*«c*j图9大风管加强截面示图3.5.218mm的非保温风管的边长大于1200mm就要加强。一、风管板长

10、度拼接工艺与保温风管工艺相同。二、在风管四转角贴加强条,加强条尺寸为18X40mm。三、在风管上下板或左右板间设置加强柱、加强柱数量见表。3.5.3大边大于500mm,小边大于600的风管连接线内壁,用专用胶粘贴50mm宽的玻布二层。3.5.4风管边长大于3000mm为超大型风管。除大型风管的加强措施外,每隔1.3m在风管外壁设置50X50mm的角钢加强。与加强柱的螺杆连接。边长大于3800mm风管中间穿过一根吊杆与膨胀螺丝连接,提高横担的强度。(风机进出口前后5.0m,边长大于2000mm的风管,也采用角钢加强。)横担、吊杆必须进行严格的防锈处理。注:风压小于1500pa的风管不必采用(图1

11、0)。3.5.4伸缩节制作方法设置伸缩节是科学的解决风管湿胀干收缩产生的物理现象。采用同样厚度的风管板制作伸缩节。伸缩节的内径尺寸等于风管的外径加风管板的厚度。设置伸缩节处的二相连风管留缝隙5-10mm。伸缩节与风管的粘接位置必须用粗砂皮打毛,否则影响粘接强度。伸缩节的宽度260mm,其中160mm粘接在迎风方向,90mm压在风管的来风方向,作为伸缩滑动面。与风管接合处粘贴3mm厚的聚乙烯泡沫带(起密封作用)。用捆扎带将伸缩节捆紧。固化后将捆扎带去除。3.5.5风管安装遇到大型建筑的沉降(伸缩)缝时,应在沉降缝处设置250mm长度软接(图11)。可3nnt%己科:丈条常扣图11风管伸缩节剖面图

12、攻闰决兰3.6风管与风阀连接。将风阀两端制作成插入式,风阀承插口的外径等于风管内径,插入长度50mm,采用自攻螺丝固定。临时解决办法也可采用法兰连接,将专用法兰一面套入风管壁,另一面与阀门的法兰连接。制作方法如图12。G部详图3.7风管与风机的连接采用帆布软接连接。3.7.1用风管板制作一只矩形箱体。与风机连接一面切割一个园口,用帆布软节与风机联接。另一面制作成与风管对应尺寸的接口,与风管粘接,(如图13)。六何璋性专用法,目藻鼻首风阀法兰式连接示图3.7.2如果要制作天园地方,根据风机直径和被连接风管的长宽尺寸先制作变径管。再将变径管与风机连接的一端风管四角割去,用多块风管板拼接成园。再用风

13、管板切割成与风机相对应尺寸的园法兰作模板,然后用玻布、专用胶在园口制作法兰。固化后,脱去模板即成天园地方(如图14)o根据风口尺寸在风管壁上开口,在开口处二边的保温层内插入形铁件。形铁件采用0.5mm镀锌薄板制作。然后插入风口,用自攻螺丝将风口固定在形件上。有喉管的风口安装,将平面风口插入喉管内用自攻螺丝固定。3.8.3带软接头的风口连接图15平面风口连接示意图根据风口尺寸,在风管上切割开口,粘接上喉管3.8风口的连接方法3.8.1带阀门的风口连接根据风口尺寸在风管壁上开口,将喉管粘接在开口处(喉管长度根据设计需要)。待粘接处固化后,将风口插入喉管内,用自攻螺丝固定。根据规定设置独立支吊架。图

14、14带阀门的风口连接示意图3.8.2平面风口连接将软节套在喉管外侧,用不锈钢薄板压住,自攻螺丝固定。3.8.4喉径长度大于500mm时,应设置独立支吊架3.9在主风管上连接支风管3.9.1用手提切割机在主风管壁上开口,开口尺寸为支风管内壁尺寸加6mm。3.9.2按设计尺寸制作支风管,将连接处切割成梯阶形。4.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1安全操作要求风管不得上人作业,上人作业时,不能用脚直接踩风管,应使用1000X200mm左右的二块木板垫脚(增加受力面积),交替前进,保证安全。4.2风管连接缝开裂及修补办法。绿通风管专用胶的粘接强度很高,当承受1万Pa风压时,风管粘接面不开裂。在安装使用中

15、,如果发现部份开裂现象,属于缺胶或胶体过稠,伸缩节布置不合理所造成。可以采用修补胶修补。修补方法为:一、在开裂线50mm周围用砂皮打磨,并除去尘粒;二、将修补胶压入开裂缝;三、在开裂处贴上玻纤布。用修补胶修理平整、美观。4.3在洁净空调系统使用。管道内壁涂刷专用涂料,可在洁净空调系统使用,可协止细菌滋生、防尘埃吸附的能力。涂料应在壁板已干燥并清除灰尘后才可实施。4. 4超低温送风时(10C以下),风管保温层按设计要求加厚。4.5防火排烟风管的厚度为18mm,适用于通风温度600°C>480°C>280°C,通风时间30分钟、60分钟、180分钟的设计要

16、求。施二方法与暖通风管相同。风管截面跨度大于等于120mm的风管,开始采用力n强措施。内壁四转角粘贴加强条,中间设置支撑柱,按风管板力距分散成600mm左右计算加强柱的数量。4.6长期湿度大于80%环境使用的通风管道,如纺织厂房风管内壁要进行防水处理。主风管应该有一定坡度,能让积水流入水喷淋房。防止风管低面积水。4.7边角小板拼接方法为:一、拼接面的泡沫板用钢丝刷刷去1-2mm。二、在拼接面上涂上专用胶。三、将拼接面靠紧,在保证拼接板平整的条件下固化。5. 复合风管安装质量验收要求5. 1风管外观尺寸验收要求拼装好的风管,对角线差不应大于5mm,风管内外壁应无高于2mm残浆,平整美观,风管与风

17、管连接口平面高差应小于5mmo5.2加强柱的验收要求加强柱是保证大型风管强度的主要措施,必须严格验收。25mm厚的暖通风管,边长达到1600mm的上下板或左右板之间设立加强柱。加强柱的数量按风管板的力臂长度1000+200mm计算设置。风管边长1600-2400mm,中间设置一根加强柱计算。18mm厚的防排烟风管,风管边长达到1250mm的上下板或左右风管板间设立加强柱。加强柱的数量按风管板的力臂600±100mm计算设置。风管边长1200-1400mm,中间设置一根加强柱。加强柱在风管吊装前设置。25mm厚的保温风管采用中50mm的保温套为力口强柱保温,防止加强柱的冷桥点。18gm

18、厚的非保温风管就不设保温套。用+10mm全螺纹镀锌元钢,在风管板内外都有螺母紧固。内螺母的定位是风管通风尺寸,外螺母拼紧。为了增加加强柱受力点的受力面积,风管板在内外螺母固定外,必须垫有80X80X7mm的硅镁板。包括用保温套的加强柱必须垫上80X80>7mm的硅镁板。5.3伸缩节的验收要求湿胀干收缩是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与金属材料的热涨冷收缩的原理一样。为了解决绿通复合风管湿涨干收缩带来的尺寸变化而设置伸缩节。所以,合理设置伸缩节是防止风管连接缝开裂的主要手段。必须严格验收。风管安装直线长度达到20米时,应设置一个伸缩节,超过40米时,每隔30米设置一个绅缩节伸缩节二端必须设置防摆支架。5.4风管安装的位置、标志、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制作的风管不得缩小其有效通风截面。5.5风管连接应平直,水平度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安装允许偏差2/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o5.6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与装饰面相紧贴,表面平整,风口调节灵活。条形风口的安装,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