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_第1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_第2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_第3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0 引言为了加强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 保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完整性、统一性,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水平,特制定本规定。1 范围!C;9EP$K本文件适用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本规定的条文。本规定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文件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规定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文件(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3 定义本文采用 GB/T19000-2000-ISO/ 9000 :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

2、中的定义。4 初步设计编制内容及深度8 5 J4 Q: O" W" t7 & q4.1说明书 & s. Z6 f# |3 Y" i+ ?, q# , V) B9 E设计依据a. 上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任务书、资源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等。列出批准单位名称、批文日期、文号和文件名称。b. 设计委托书、设计合同有关协议。& o% Z4 X; P3 c.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及对设计的要求。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明本设计中所遵循的一些主要设计原则。 如结合国情采用可靠的新技术

3、、 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耗等。 , F0 c8 O: b* y; D" q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说明本设计所包括的范围。当有协作关系时,应说明设计分工及协作关系。建设规模说明输气管道的起终点,管道的规格和长度,近、远期输送压力、输送量、沿线气源及气量分配情况。线路工程选线原则结合工程所处环境位置,沿线经济、人文、交通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线路选择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4 + F, e' - ?线路走向 2 Z6 C/ U' i- PA2 l3 Sa. 管道起终点、压气站、调压计量站、清管装置等的地理位置,分段管道长度。' Y* r) _1 n0 ub.

4、 管道经过的省、市、地区简况。% F4 a# n) + 4 q8 gc. 沿线的地质、地貌、地震烈度、地耐力、冻土深度,管线埋设处的地温、土壤电阻率、水文等自然概况。d. 沿线的交通、水、电等供应情况。9 T8 s" Q/ c$ q% d/ C. b; 管道敷设 8 E6 7 D' G, Q9 Fa. 管道的敷设方式(埋地、架空)。6 f+ H: v( O5 j+ , 6 Lb. 埋地管道的埋深要求,架空管道的架空高度、管架、管墩形式。c. 线路通过特殊地段的处理措施。管道抗震G: w. xa. 沿线地震烈度概况。 6 a" m+ Z* o; Vb. 管道通过七级及

5、以上烈度区的抗震设计。3 A+ U# V# x8 X' M4 H管道防腐(由防腐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 p8 n0 S- U0 H&C+V*I线路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主要为线路截断阀室的设置和截断阀的选型, 以及护坡堡坎、 线路标志等。4.1.6输送工艺a. 设计基础资料及数据 ) C3 h) - q+ tR! b4 i天然气的组成、物性、管道沿线的气温、埋设处的地温、土壤腐蚀程度等。b. 管道水力、强度及热力计算 4 3 + m9 Z7 t% V确定管道压力等级、输送量、管径、材质及壁厚。c. 确定压气站及其它站场数量及站间距, p/ F3 P$ l, gd. 总流程

6、简述。 3 e1 F/ _2 A0 z, D! k4.1.7穿(跨)越工程(跨越由土建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7 a1 Y)R( WV:#U4.1.7.1大型河流穿越a. 穿越点位置、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5 ?- uL. uA* g1 Y# n'2 A9 Y"Eb. 穿越设计原则。c. 穿越方式、管身结构、稳管措施、选用的管材、管道防腐、施工方法。( / y$ 8 " L3 V& p中小型河流穿越概述穿越的河流、穿越方式、稳管措施、管身结构等。铁路穿越穿越次数、穿越结构。公路穿越穿越次数、穿越结构。站场a. 站的规模及功能; 4 S; 0 DI; N*

7、 I0 Yb.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c. 站工艺流程概述;d. 工艺设备计算结果及选型;e. 压缩机变工况计算结果;f. 水、电、燃料消耗量及能耗; ; A$ X4 B8 R; y; ?' Mg. 平面布置的特点。4.1.9自控仪表(由自控仪表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 m0e$ l8k$Z3H0 t# q4.1.10通信(由通信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 + d8 w" s4 o,B9 p) v%f3 m2 O* b4.1.11总图运输(由总图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 0 o4 i$8n/I3g2 i4.1.12土建(由土建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

8、.1.13给水排水与消防(由给排水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4采暖通风(由热工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5供电(由电力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6维修(由机械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7环境保护(由环保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 ! U. B5 g) O5 C8 r8E/ 4.1.18工业安全卫生 * M' ) R6 q# / o) Q* G$ W说明生产过程中防火、 防焊、坑震、防毒及对设备、管道、人身侵害的防范措施。& Q, A. n5 V. H4 |节能能量消耗及节能措施。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a. 管理机构的设置及

9、人员编制(按规定配备); b. 生产、辅助生产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编制;生产、辅助生产的工作制度,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编制,并明确岗位人员的素质。c. 维修队各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编制。" i/ A8 n$ b* v4 D6 r/ C工程项目实施计划9 e5 D0 % 1 l4 _; Aa. 工程项目建设进度;b. 分期施工内容及工期。主要工程量列表说明内容。举例如附表 a.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H( n4 Z0 + Q) n6 r( |5 na. 水、电、蒸汽、燃料耗量及能耗;b. 征地面积;c. 基建三材(钢材、木材、水泥)耗用量;d. 投资总概算;e. 总定员(生产人员、非生产人员);f.

10、产品销售总收入;g. 生产总成本; 4 i# B% f4 Q' wh. 税金;i. 投资回收期;j. 投资利润率;k. 劳动生产率;l. 结论。 9 At3 q5 x& Y2 j7 6 j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 L/ J0 w; g+ Z2 V+ aa. 提出存在问题;b. 提出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2 _/ + O- x) A, f; y 4.2 附件a.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b. 设计依据文件的批准书; 2 c% r/ t: w; V4 y5 D4 k9 + Rc. 技术鉴定书和技术推广报告;0 i, I5 s: A0 H) Y+ j$ , Cd. 协议

11、文件;e. 合同书;f. 会议纪要及其它有关文件。 4 e% C" v$ r- h+ |* i! / X 4.3 设备汇总表 1 Y& V" c* s2 Y; m% G; Y) h按整个工程进行设备汇总、编制设备汇总表(由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按统一划分的单元编制本专业的设备汇总表,交项目负责人组织汇总、编制)。开列设备的深度要满足上级审批、 控制概算投资、 控制三材指标和建设单位进行设备订货的需要。开列的设备一般应为主要的定型设备, 需要订货或自制的非标准设备, 特殊的、货源比较困难的设备,以及试制的设备。开列的设备应有与产品目录、 产品样本或制造图相一致的名称、 规

12、格、型号以及单位、 数量。未定型的设备需注明生产厂家; 试制的设备需写明主要技术参数和条件, 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 试制 " ;非标准设备应填写图纸档案号, 若为自制设备尚需注明 " 自制 " 。设备应按先主后辅、压力由高到低、规格由大到小、先精密后一般、先标准产品后非标准产品顺序开列。 , i. S( A( / w! e5 H机、泵所带的配套动力机设备,均应在机、泵一项内,开列机、泵技术条件的同时开列动力机的技术条件。: n2 L, R5 U4 i* y( i5 W设备的备用量。 开列的设备数量应包括设计需要量和备用量,定的阀门备用量见附表b。设备汇总

13、表的格式按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储运专业规SY0009 93)的规定执行。 . Q% s2 p; X% p4.4材料汇总表按整个工程进行材料汇总、编制材料汇总表(由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按统一划分的单元编制本专业的材料汇总表,交储运专业项目负责人组织汇总、编制) . $ t6 q( W" a6 1 P. |材料开列深度应能满足上级审批、控制概算投资、 控制三材指标和建设单位提前进行备料的需要。一般应开列:a. 输气管道用管材; 0 F0 A9 q; J2 ' ub. 工程需要的其它主要的或用量大的材料;Q4F+J4 Y) Z( t/f% f-m6 u4 V3 a"

14、; R, M%Bc. 特殊的、货源比较困难的材料以及需试制的材料。自制非标准设备所需材料, 复用单体设计图纸中所列材料均要汇入 材料汇总表;订货非标准设备所需同材料不汇入。开列的材料应有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标准号、单位、数量。需试制的材料应注明技术参数和要求,并注明 " 试制 " ,未定型的材料注明生产厂家。木材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应折合成原木开列。材料应按先优后劣,承压由高到低,规格由大到小、由厚到薄,先金属后非金属,先黑色金属后有色金属,先成材后铸件,先材料后器材等的顺序开列。材料开列的单位数量准确度。以公斤、米、块、张、根、付、盒、套、个等为计量单位的取整数;以公里

15、、千块、吨为计量单位的取小数点后二位数;以平方米、立方米为计量单位的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其后的数字均四舍五入。 贵重的、特殊的材料,按实际需要量开列。材料汇总表最未要填写金属总重,单位为最未还要加注: " 自制非标准设备所需材料已汇入本表" 吨" ,并应加注:材料时," 。. M%T9 l"t3 hh#y6 O储运专业规定的材料开列要求如下:a. 管材。DN50MM重量小于 0.5t 的管子归并在 "DN50MM管子 " 一项中开列总重量。重量大小 0.5t 的小口径管子和其它口径的管子均应分别开列名称、规格、材质、标准号及

16、数量,不锈钢应按名称、规格、材质、标准号及数量开列。b. 钢板。碳素钢板一般按厚度、材质和数量开列。重量小于0.5t的零星钢板归并在 " 中厚钢板 " 和" 薄钢板 " 两类中开列总重量。不锈钢板按名称、规格、材质、数量开列。c. 型钢。重量小于 0.5t的工字钢、槽钢、角钢、扁钢、圆钢等均归并在" 型钢 "一项中开列总重量。重量大于0.5t的型钢按名称、规格及数量分别开列。d. 其它零星钢材均归并在 " 零星钢材 " 一项中开列总重量。e. 法兰。各种法兰归并在 " 锻钢法兰 " 和"

17、; 铸钢法兰 " 两类分别开列总重量, 如材质为合金钢的,按合金钢紧固件开列总重量。g. 管件。无缝弯头和焊接三通按制造管件用材无缝钢管开列;冲压焊接弯头按制造管件用料钢板开列;其它管件包括大小头、活接头、盲板、封头等均归并在"管件 " 一项中开列总重量。h. 材料的裕量。开列的材料数量均应包括设计需要量和备用量,备用量按附表C规定开列。材料汇总表的格式按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格SY0009 93 的规定执行。4.5图纸 , r2 e5 H0 F/ V% K9 P2 j" Z8 o总流程图 3 a|* U% " p' |b&

18、 va. 总流程图表明站场和管线之间以及线路本身的介质操作流向、操作条件、通过能力等内容的流程。b. 总流程图内站场、 线路设施均用方框表示。 在表示站场的方框内只注明站场名称,站场工艺流程应另行绘制, 而表示线路阀室、 清管装置等方框内应同时绘出流程。c. 在线路的始端和末端, 线路站场的进出站, 管线中途有物料送入或送出的管线入口或出口支线上均应标注流量、压力、温度设计参数。用箭头表示介质流向。d. 管线及支线上均应标注管线规格(外径×壁厚)及材质。站场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 . A2 B% c3 h8 c) a. 表明站场的生产工艺过程、设计能力及操作参数等内容。# i&

19、M0h$ , & Y( Xb. 流程图应绘制全部工艺设备、工艺管线及阀门、绝缘法兰;相关的水、压缩空气、燃料等全部辅助管线及阀门; 所有的旁路管线、 放空管、排污管、吹扫管线。由仪表专业标注全部测量及控制仪表。, X5 Z7 m6 W3 X* s) A/ z- v4 _c. 物料进出站、主要工艺设备指定点均应用方框标出流量、 压力及温度设计参数。 d. 在物料进出站管线上, 设备的进出口管线上, 有三通连接的管线上均应用箭头表示介质流向。e. 流程图内设备、管线均应按石油工程制图标准(SYJ3)规定编号。工艺过程比较简单、管线不多的情况下,管线可不编号。管线及阀门直径一律用 DN表示。

20、 3 S: v5 j+ G7 s, _0 j- $ rf. 流程图应附有设备表。其内容、格式按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 SY000993)执行。 % y6 _6 e% W6 R3 mg. 应将图例、文字代号列出,并加以文字说明。& U( 9 T0 : ' ?线路走向平面图 $ Og/ T( L3 b* U在地形测量图上表明已确定的站场、基地、线路设施、穿(跨)越及线路走向的平面位置。线路平面图a. 在地形测量图上表明已确定的站场、基地、线路设施、穿(跨)越及线路走向的平面位置,标出里程和坐标。b. 按规定的图例标示站场、基地、线路设施等,并注明名称及相关的图纸档案号。6

21、N/ O6 / A5 M5 J1 s; g3 D2 _: R9 Yc. 河流穿(跨)越处除需框示外,并标注名称及其图纸档案号。: a/ b: B+ h- ld. 线路通过特殊地段、公路、铁路,在线路旁需标注处理措施,或图纸档案号。e. 应标示沿线地区等级及管材规格。 ' : o8 z4 p+ Qf. 由防腐专业注明防腐涂层材料及等级。穿越平面图a. 表明线路穿越河流的平面位置。. # # ; F- wb. 标明穿越管段的管身结构、水平长度和实长。c. 注明稳管措施及河岸或河堤的处理措施。b; L8 N8 Q7 ; R& F: m& p7 Ed. 注明穿越段两端与线路的连

22、接桩号。e. 由防腐专业标注防腐涂层材料。穿越纵断面图 6 . X+ f; 7 a. 按穿越管段平面走向, 根据河床起伏、 工程地质情况决定管线的埋深。1 g: B,W-J&Bb. 在变坡点处应标明变坡点的里程、管线的设计标高、 管段坡度及实长。 ( o0 E"G/ H1 q" n$ ! y6 c. 标注穿越管段的管身结构、曲率半径、水平长度及实长。d. 注明稳管及河岸或河提的处理措施。e. 注明穿越段两端与线路的连接桩号。 # K) R 0 E; H% C2 q1 D f. 注明采用的施工方法及设计参数。 8 z+ g; Z# S3 9 M% e+ C1 og.

23、附注说明有关的图纸档案号或文件资料以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h. 由防腐专业标注防腐涂层材料。设备平面布置图 ) V, 8 D) S/ Z( a2 s2 K! G+ % wa. 表明工艺装置内所有设备、 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与相关尺寸, 工艺装置边界范围。在装置边界线一对角上注明与总图相一致的建筑网坐标, 以确定装置的位置。b. 每个设备均应注明其流程图编号。标出建筑物的名称及建筑物房间的名称。c. 除机泵设备外,表明设备的主要开口以确定设备安装方位。d. 标出设备基础面的标高、 地面标高以及建筑物、 构筑物的层次及高度。 ' S" 9O# O& c: e. 标出建筑

24、物、构筑物的建筑轴线编号。+ K8 v% W1 b8 D+ N( I' Y" Vf. 确定道路及维修场地。g. 装置边界线、建筑物的长度与宽度及重要的防火距离应注出总尺寸。 1 J+ v; Z. q* Q9 |3 l! u! lh. 应列出设备表。此设备表与流程图一致。i. 应标出建北方向针。 建北方向针应向上或向右, 并标明建北方向与磁北方向的夹角。j. 附注说明尺寸单位、采用的标高、有关图纸名称及档案号。 / X3 l) c" o2 a/ |4.6资料图纸目录按说明书、设备汇总表、材料汇总表、图纸顺序编制目录。各专业的设计图纸由储运专业统一编目。5 施工图设计编

25、制内容及深度 " G- n0 X' 3 F2 L5 L9 i 5.1 项目工程设计的分项和设计单体的划分输气管道工程可划分为线路、穿越、站场等分项或单元。在一般情况下,储运专业按下列单体进行设计。a. 线路设计;b. 线路阀室工艺安装设计; c. 清管装置工艺安装设计; d. 穿越设计;e. 站场工艺安装设计。 0 k% W7 ! Z# N2 M3 J6 w' y' r 5.2 各单体设计包括内容 4 n' |& |' F# O) U绘制的施工图纸线路设计a. 总流程图。 ' |& k% I5 Q- P5 D4 U8 y

26、" Mb. 线路走向平面图。 - 7 y! U2 n) w' k1 c. 线路带状地形图。d. 线路纵断面图。线路阀室、清管装置工艺安装设计a. 工艺管线安装平(竖)面图。8 y: N' L: q% x, m. c4 M5 Fb. 外部管线连接图。穿越设计 6 y3 s6 E! n$ w8 V6 |/ _a. 穿越平面图。b. 穿越纵断面图。c. 管身结构图。d. 河岸或河提处理措施结构图。站场设计Y2 y. P4 . U9 n+ ma. 站场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b. 站场设备平面布置图。 0 v4 c! U+ v- ( ! Ud. 外部管线连接图。说明书设备表材料表

27、5.3 编制深度要求说明书 ) H* N5 B: Z5 v1 n! S) P9 b- m1 Ya. 设计依据列出设计任务书的文号和名称以及主要内容; 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档案号和上级部门对初步设计的批文及内容等。 如对初步设计有改动的地方, 应说明内容和变动原因。b. 工程设计内容应将工程划分的分项(或单元)和单体详细列出,以免设计和施工漏项。c. 工程施工要点或注意事项对线路上的施工难点提出建议; 对站场的重要部分提出施工注意事项; 对穿越工程提出重要措施等。 说明与原有设备、 管线的关系和连接点, 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等。 . x5 Q8 s( U, h8 ; Gd. 施工要求说明设备

28、、管线的防腐方式和等级, 焊接质量检验等级和要求,管线系统强度试验,吹扫和严密性试验等要求。C!G2|9J1Ze. 施工验收标准 ( ; Z: V; i/ J& n$ H施工应遵循和执行的有关规范和规定,施工验收规范等。设备表 2 h2 x( s1 X$ ?4 r5 pa. 按单体设计编制设备表 (没有设备的除外)。一般不再进行按整个工程的设备汇总操作。b. 应开列单体设计需要的全部设备,并逐项开列详细的名称、规格、型号、操作条件、材质、单位、数量等。 7 e6 s3 Y8 m/ G! s- ic. 凡产品目录中列有设备重量者和自行设计的非标准设备, 在设备表中要填写设备的单重和总重。

29、d. 其余要求同设备汇总表。5 j) O$ L/ n材料表 # u: x7 S5 t) J; Z# Lzx* |+ |) Oa. 按单体设计编制材料表。一般不再进行整个工程的材料汇总工作。b. 应开列单体设计所需的全部材料,并逐项开列出详细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单位、数量、标准号等。g4 r. F& H* n5 ?# vc. 采用国家或部颁的标准零、部、构件时,开列标准件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数量并注明标准号,采用本单位或外单位编制的零、部、构件标准图时,不作标准件开列, 而应将它们所需明细材料, 加在新设计部分一起开列。 ( o# u: h*|7 5 k8 q) W; F!

30、K: Dd. 其余要求同材料汇总表。施工图纸 - OT! N5 a: s) e+ q; W4 P' I3 x1 T" S总流程图、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 设备平面布置图都是在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图纸基础上或根据审批意见, 会同有关专业进行了修改的基础上, 进行补充完善。线路走向平面图、 穿越平面图是按初步设计批准的线路走向, 再经实地详细勘察后绘制。其内容深度详见初步设计。线路带状地形图。按线路带状地形图所示线路平面位置作纵断面设计。线路纵断面图。按线路带状地形图所示线路平面位置作纵断面设计。a. 根据地形起伏决定管线的敷设;6 _$ N4 p( Q+ T3 b. 在变坡点处应标注

31、变坡点的里程、管线设计标高、 管段坡度和实长; + A" |2 U4c. 标注管段经过的地区等级及管材规格;d. 标注站场、线路设施、穿(跨)越河流、公路、铁路等位置,注明名称及图纸档案号、特殊地段的处理措施;e. 标注土石方量。 : h" _* m3 o/ 0 b& 8 z穿越纵断面图。按穿越平面所示线路平面位置作纵断面设计, 其内容深度同初步设计,还需标注土石方量。工艺管线安装图 6 5 U% H# 9 W+ A8 ( F4 0 v4 J1 n7 y1a. 管线安装图一般包括平面布置图、 竖面图及支吊架图等, 其设计深度必须满足管线安装的施工要求。b. 根据设备

32、平面布置图画出全部设备及建筑物、 构筑物;根据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绘出全部工艺及辅助管线、各种阀门、大小头、仪表管嘴、计量孔板等。c. 安装图上的设备、管线编号应与工艺流程图一致。* N' B6 - ) P( |0 Z. Wd. 在管线平面布置图上应画出全部管墩、管架及支吊架、并注出相应编号。* o2ql7 J7 l4 g- De. 注出全部设备、 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阀门、管件、仪表管嘴、孔板、管墩、管架及支吊架的平面位置、相互关系、尺寸及标高。 9 s+ Y4 : x$ r6 E: N, U% Wf. 装置边界线,建筑物、构筑物或重要的防火距离应注出总尺寸。 - R0 Z, a& D# F. M9 9 G' w% g. 安装图中的管线要注明外径×壁厚、 材质;阀门要标注阀门型号公称直径; 大小头要标注大端外径×小端外径×壁厚; 预制三通要标注主管外径×支管外径×壁厚。h. 选择适当位置用箭头表示管线内介质的流向。7 E% K. A, d4 1 Ci. 进出装置的管线要标注与外部相连接的尺寸、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