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适筋梁受弯破坏试验设计方案一、试验目的:( 1) 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2) 加深对混凝土基本构建受力性能的理解。( 3) 更直观的了解适筋梁受弯破坏形态及裂缝发展情况。( 4) 验证适筋梁破坏过程中的平截面假定。( 5) 对比实验值与计算理论值,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原理。二、试件设计:( 1)试件设计的依据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b 时,为适筋梁;当b 时,为超筋梁。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可按下式计算:0.8bfy10.0033Esbb1 fcfy在设计时,如果考虑配筋率,则需要确保其中在进行受弯试件梁设计
2、时,fyE、 s 分别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钢筋受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进行受弯试件梁加载设计时,f y 、 Es 分别取钢筋试件试验得到钢筋受拉屈服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少筋破坏, 需要控制梁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适筋构件的最小配筋率min ,其中min 可按下式计算:ftmin0.45( 2)试件的主要参数试件尺寸(矩形截面) :bhl 180 250 2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400;箍筋的种类: HPB300(纯弯段无箍筋);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综上所述,试件的配筋情况见图3和表 1:图 3 梁受弯实验试件配筋
3、表 1试件配筋情况预估荷载 P (kN)试件特征编号PcrPyPuMLA适筋梁416210850(32.729147.266 163.6292)说明:预估荷载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定的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未计试件梁和分配梁的自重。三、试验装置:图 1 为本方案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 加载设备为千斤顶。 采用两点集中力加载, 以便于在跨中形成纯弯段。 并且由千斤顶及反力梁施加压力, 分配梁分配荷载,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值。梁受弯性能试验中, 采用三分点加载方案, 取 L2200 mm ,a 100mm ,b 700mm ,c 600mm 。图 2.a 为加载简图,此时千斤顶加力为 P
4、 ,经过分配梁后,可视为两个大小为 P / 2 的集中荷载分别作用于图示位置。图 2.b 为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由此图可知,纯弯段的弯矩最大, M 0.35 P . 图 2.c 为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1试验梁; 2滚动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4支墩; 5分配梁滚动铰支座;6分配梁滚动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 9反力梁及龙门架;10千斤顶;图 1梁受弯试验装置图( a)加载简图( kN, mm )( b)弯矩图( kN mm )( c)剪力图( kN mm )图 2梁受弯试验加载和内力简图四、加载方式:( 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梁受弯试验采取单调分级加载,每次加载时间间隔为 15 分钟
5、。在正式加载前,为检查仪器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需要预加载,预加载所用的荷载是分级荷载的前两级。具体加载过程为: 在加载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前,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开裂荷载计算值得 20% 达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荷载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5%; 当试件开裂后,每级荷载值取10%的承载力试验荷载计算值的级距; 当加载达到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后,按跨中位移控制加载,加载的级距为钢筋屈服工况对应的跨中位移; 加载到临近破坏前,拆除所有仪表,然后加载至破坏。( 2)开裂荷载实测值确定方法:对于本次试验, 采用放大镜观测法确定开裂荷载实测值。 具体过程: 用放大倍率不低于四倍的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
6、; 当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 应取前一级荷载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 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次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 3)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对梁试件进行受弯承载力试验时, 在加载或持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标记即可认为该结构构件已经达到或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即可停止加载:受拉主钢筋拉断;受拉主钢筋处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1.5mm;挠度达到跨度的1/30;受压区混凝土压坏。五、试验测量内容、方法和测点仪表布置:( 1) 混凝土平均应变在梁跨中一侧面布置5 个位移
7、计,位移计间距 50mm,标距为 150mm,以量测梁侧表面混凝土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分布规律,测点布置见图4。图 4 梁受弯试验混凝土平均应变测点布置( 2)纵向钢筋应变在试件纵向受拉钢筋中部粘贴电阻应变片, 以量测加载过程中钢筋的应力变化, 测点布置见图 5。图 5 纵筋应变片布置( 3)挠度对受弯构件的挠度测点应布置在构件跨中或挠度最大的部位截面的中轴线上,如图 6 所示。在试验加载前, 应在没有外荷载的条件下测读仪表的初始读数。 试验时在每级荷载下, 应在规定的荷载持续试件结束时量测构件的变形。 结构构件各部位测点的测度程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宜保持一致,各测点间读数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图
8、6 梁受弯试验挠度测点布置( 4)裂缝试验前将梁两侧面用石灰浆刷白,并绘制 50mm 50mm 的网格。试验时借助放大镜用肉眼查找裂缝。 构件开裂后立即对裂缝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测, 用读数放大镜及钢直尺等工具量测各级荷载 (0.4Pu0.7Pu)作用下的裂缝宽度、长度及裂缝间距,并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手工绘制裂缝展开图, 裂缝宽度的测量位置为构件的侧面相应于受拉主筋高度处。 最大裂缝宽度应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持续 15min 结束时进行量测。六、理论极限荷载计算书( 1)配筋计算:由所选材料性能可知 :fyk400N / mm2fy360N / mm2f yv270N / mm2fck
9、23.4N / mm2fc16.7N / mm2ftk2.20N / mm2ft1.57N / mm2min0.45 ft0.451.57 1.96 10 3fy360b0.8fy10.0033Es=0.523bb1 fc0.523116.70.024f y360h0hcd258217mm25022所以,当所配纵筋为 314 时,钢筋面积 A s=804mm ;As0.021bh0此时minb所以该梁为适筋梁( 2)试件加载估算1. 开裂弯矩估算EEs2.061056.540E c3.151042E As26.54 804Abh0.234180 250M cr 0.292(1 2.5 A )
10、ftk bh20.29212.50.2342.20180250211.455kNm2. 屈服弯矩估算作为估算,可以假定钢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的应力为线性分布,因此有:M yf y As (h0xn /3)0.9M u3. 极限弯矩估算f yk As4008040.3501 fck bh0123.4180218M u1k fckbh02(1 0.5)123.418021720.35010.50.35057.270kN mPcrM cr11.455kN=32.729kN0.350.35M u57.270PukN163.629kNPy0.9Pu147.266kN4. 抗剪验算梁中箍筋采用上述配置,及850 2 ,此时梁的抗剪能力如下:a7003.2h02173=3Asv4282 mm2100.53mm2=Asv100.532.57 103f t1.43 103bh018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试验检测师之桥梁隧道工程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 中国腊光纸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油浸式潜水电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半螺旋型电子节能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工业级过氧化氢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渔舟唱晚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桂花香米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支持弹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磨砂铝型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多管浴巾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3.2营造清朗空间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廉政法规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 智联猎头企业薪酬调研白皮书-2025年年中盘点
- (高清版)DB13∕T 6093-2025 《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规程》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药外用制剂管理办法
- 公司干部培训管理办法
- 消防燃烧学 第2版 和丽秋 习题及答案 第1、2章 燃烧基础、着火与灭火基本理论
- 【课件】共点力的平衡+第1课时(课件)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大学入团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