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鳖螺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_第1页
《“稻鳖螺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_第2页
《“稻鳖螺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_第3页
《“稻鳖螺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_第4页
《“稻鳖螺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150B 52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XXXX2022稻鳖螺综合种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farming of rice, turtle and escargots2022 - XX - XX发布2022 - XX - XX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3/T XXXX2022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稻田条件14.1稻田选择14.2水源、水质14.3面积25田间工程改造25.1沟坑25.2田埂25.3进排水设施25.4食台25.5防逃设施26水稻种植26.1品种选用26.2翻耕

2、施肥26.3秧苗栽插26.4水稻病虫害防控27中华鳖和田螺养殖37.1放养前准备37.2中华鳖养殖37.3田螺养殖38田间管理38.1水稻管理38.2日常管理38.3田水管理48.4越冬管理49病害防控49.1疾病预防49.2疾病治疗410收获410.1水稻410.2中华鳖及田螺411生产记录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沙融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渔期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乡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桃江县农业农村

3、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德明、何志刚、谢仲桂、王冬武、陈辉华、张甫赛、李建元、隆伟军、喻武强、孙佐贵、李颖杰。4稻鳖螺综合种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鳖螺综合种养过程中稻田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鳖螺养殖、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境内稻鳖螺综合种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32140 中华鳖配合饲料SC/T 1107 中

4、华鳖 亲鳖和苗种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SC/T 1135.5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5部分:稻鳖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NY/T 2192 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规范DB43/T 194 A级绿色食品 水稻种植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与定义。4 稻田条件4.1 稻田选择选择地势较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环境污染的稻田。土质保水性好,以壤土、黏土为宜。环境和底质应符合NY/T 391规定。4.

5、2 水源、水质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4.3 面积以(510)×667m2为宜。5 田间工程改造5.1 沟坑沟坑占比应符合SC/T 1135.1的要求,宜按下列要求开挖边沟或坑。a)边沟沿田埋内侧(506O)cm处开挖,宽(35)m,深(11.5) m。稻田机械作业的,留出(35) m宽的农机通道。b)坑位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处或一侧,形状呈矩形,深度(11.2)m,四周用密网或聚氯乙烯板围拦,围栏向坑内侧倾斜(1015)°,坑埂高出稻田平面(1020) cm。5.2 田埂利用挖沟坑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应符合SC/T 1135.1的要求。5.3 进排

6、水设施进、排水设施独立设置,进、排水口呈对角设置,并用密网包裹。排水口建在排水沟渠最低处。5.4 食台宜在沟坑边侧设置食台,设置方法参照SC/T 1135.5的规定执行。5.5 防逃设施按SC/T 1135.5的规定执行。6 水稻种植6.1 品种选用应选择茎秆粗壮、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病虫抗性好、生育期适宜的优质稻品种。6.2 翻耕施肥插秧前翻耕,应符合NY/T 2192的要求。新开稻鳖田按有机肥(400450)kg/667m2施基肥,旧田不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6.3 秧苗栽插采用机械插秧或人工插秧的方式插秧,宜采用大垄双行栽种方式,水稻栽插密度应达到(1.21.4)万

7、穴/667m2,每穴秧苗(23)株。6.4 水稻病虫害防控宜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控技术相结合。稻田及田埂上杂草宜人工清除。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7 中华鳖和田螺养殖7.1 放养前准备7.1.1 稻田消毒宜在放养前20 d用生石灰80 kg/667m2兑水全田泼洒。按照SC/T 1135.5的规定执行。7.1.2 水草移栽在沟坑内栽植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植物,栽植面积占沟坑面积30%左右。7.2 中华鳖养殖7.2.1 来源选用市级以上良种场繁育的中华鳖幼鳖,质量应符合SC/T 1107的要求。7.2.2 放养在秧苗移栽20 d后放养幼鳖。放养前,用3%4%浓度的食盐水浸泡(1015)m

8、in或用(1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 min。放养时温差不超过3。规格为(150250)g的幼鳖投放(150200)只/667 m2、规格为500 g左右投放(80100)只/667 m2。中华鳖放养规格与密度参照SC/T 1135.5的规定。7.2.3 投喂中华鳖饵料以小鱼、小虾、新鲜鱼肉或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为主,适量投喂配合饲料,饲料质量符合GB/T 32140的规定。饲料投喂参照SC/T 1135.5的规定执行。摄食旺季,每天投饲2次,分别于早、晚进行,投喂量以(0.51)h内吃完为宜。投喂量控制在鳖体重的 5%-7%,鳖饲料投喂在食台上。7.3 田螺养殖7.3.1 来源田螺

9、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7.3.2 放养在 34月,在沟坑内每667m2投放个体重20 g以上的活田螺(150200)kg,田螺用3%5%食盐溶液浸泡3 min后下田。7.3.3 投喂田螺的饵料主要是水中培育的浮游生物、三粉、油糠等粉料。投喂量控制在螺体重的5%7%,投喂在水沟中。8 田间管理8.1 水稻管理应符合DB43/T 194的要求。8.2 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田,观察中华鳖及田螺的活动情况和水稻的长势。检查田埂及防逃设施是否有漏洞及破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3 田水管理适时换水和加注新水,田沟水体透明度宜(2530)cm。每(1520)d泼洒1次生石灰,每次用量按20g/m3水体施用。水质调节应符合SC/T 1135.5的要求。8.4 越冬管理水稻收割后,沟坑内应及时注入新水,水位保持在50 cm以上为宜。中华鳖冬眠期间不宜注水和排水。鳖的越冬管理参照SC/T 1135.5的规定执行。9 病害防控9.1 疾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对稻田水体及饵料台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品的选择和用量符合N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