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课件化学_第1页
普通化学课件化学_第2页
普通化学课件化学_第3页
普通化学课件化学_第4页
普通化学课件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普通化学复习要点近年试卷分析共12题,每题1分4个选项,单选六部分,相对均匀分布,即每部分2题题目有重复(改头换面,颠三倒四)知识结构:六部分1.物质结构:2.研究对象:原子与分子3.回答:原子如何组成?(原子轨道,波函数n、l、m、ms,电子排布式等);原子间如何组成分子?(原子间作用力即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空间结构?(单个分子:分子极性,杂化轨道;许多分子规则排列:晶体:离子、原子、分子、金属);分子间如何相互作用?(范德华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以及氢键);物质性质(熔点、沸点、硬度等)4.物质状态:气、液、固三态2.溶液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

2、溶液浓度的表示(质量分数,物质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5.溶液依数性(蒸汽压、沸点、凝固点、渗透压)6.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pH值表示7.酸,碱,共轭酸碱对,水解(解离平衡:解离常数,解离度,溶液pH值计算)8.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9.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3.周期律4.周期表的组成,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5.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 (原子半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及电负性的周期性递变)6.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4.化学反应5.如何反应,计量关系,热效应?(反应方程

3、式,热力学问题:焓变H 、熵变S等)6.反应方向? (自发性问题:吉布斯函数变G )7.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式,阿仑尼乌斯公式)8.化学平衡问题?(标准平衡常数,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氧化还原与电化学6.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判断强弱?7.电极电势?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阴、阳极)?电极、电池反应?8.电解产物?9.电解的应用(电镀、电铸、电抛光等)10.金属腐蚀与防护6.有机化学7.特点、分类,命名8.反应(氧化、取代、加成、消去等)9.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加聚反应,均聚反应,共聚反应,缩聚反应10.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胶

4、、纤维)11.典型有机物(甲烷、乙炔、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乙胺、苯胺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l原子: 原子核(质子+中子)l +l 电子l (质子数=核电荷数)l核外电子排布在原子轨道(波函数:三维空间中电子运动的区域)上:不能用经典力学描述,波动方程薛定谔方程来描述l4个量子数(主n、角l、磁m、旋ms)及其关系:l(1)主量子数n (决定单电子原子电子运动的能量、表示电子层)l 1, 2, 3, 4l 电子层K, L,M, N l(2)角量子数l (决定原子轨道形状,表示亚层)l 0, 1, 2, 3 (n-1)l s, p, d, f 轨道l 球形 纺锤形 梅花形l(3

5、)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 l 0,1, 2, 3 ll l=0(s轨道),m=0 , s轨道空间伸展方向为1:l l=1(p轨道),m=0,+1,-1, 3个等价轨道:l l=2(d轨道),m=0, 1, 2, 5个等价轨道:l l n、l、m三个量子数确定一个波函数(原子轨道):如(1,0,0)代表1s原子轨道 l l(4)自旋量子数ms (决定电子自旋方向,顺、逆自旋)l 取值:1/2和1/2, 表示自旋平行 ; 表示自旋反平行l表示核外一个电子的完整运动状态的波函数:( n, l, m, ms )l如:(2,1,0,+1/2)代表2p原子轨道上的一个电子l原子中原子轨道

6、数目=n2, 最多可以容纳的电子总数=2 n2个SPx Py Pzdxydyzdzxdz2dX2-y2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三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2)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3)洪特规则: 在等价(简并)轨道中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4是 而不是特例:全空、全满、半满时,比较稳定。如Cr(24):1s22s22p63s23p63d5 4s1 而不是 3d4 4s2 Cu(29):1s22s22p63s23p63d10 4s1 而不是3d9 4s2 近似能级图: 7s 7p 7d 7f 6s 6p 6d 6f 5s 5p 5d 5f 4s

7、 4p 4d 4f 3s 3p 3d 2s 2p 1s11Na:1s22s22p63s1价电子3s1 11Na+:1s22s22p6价电子2s22p616S: 1s22s22p63s23p4 价电子3s23p4 S2- :1s22s22p63s23p6 价电子3s23p6 Cr(24):1s22s22p63s23p63d54s1价电子3d54s1 Cr3+价电子3s23p63d3牢记:4个量子数(主、角、磁、旋)及其关系3原则(1特例)能级图例15, 习题(P180 19) 例题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在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

8、形状(C) 主量子数n决定角量子数l的取值(D) 主量子数n值越大,轨道能量越大对原子中的电子来说,下列成套量子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 (A)3,3,0,+1/2 (B)2,1,-1,+1/2 (C)3,1,1,-1/2 (D)4,3,-3,-1/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遵循 ( B )(A)统计规律 (B)能量最低原理 (C)保里不相容原理 (D)洪特规则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B );(A)1s22s12p1 (B)1s22s2 (C)1s22s22p63s13p1 (D)1s22s22p63s23p64s1 若将N原子轨道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x22py1,

9、它违背了( D );(A)能量守恒原理 (B)能量最低原理 (C)保里不相容原理 (D)洪特规则 当n=5时,可以容纳的电子总数为 ( C )(A)18 (B)32 (C)50 (D)7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如H , Mg , :C:离子键: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如NaCl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如N2、HCl等,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N N: 分子结构式:N三N 一个键(头碰头重叠),二个键(肩并肩重叠) 分子的极性与电偶极距=q l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0如:H2O,

10、 HCl, NH3、 SO2等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l =0), =0如:单质分子O2, N2;空间结构对称分子 O=C=O,CCl4等。杂化轨道sp(2个)sp2 (3个)sp3 (4个)sp3(不等性)空间构型直线型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锥型V字形分子极性(偶极距)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实例BeCl2CO2BCl3AlCl3CH4SiCl4NH3PCl3H2OOF2分子空间构型和杂化轨道理论1. 正确写出中心原子(单键)的外层电子分布式,根据p轨道上电子数目的多少(一般0个sp,1个sp2,以上sp3),确定杂化类型。如SO2:16S:3s23p4, sp3杂化,V型分子,极性

11、2. 等性杂化(空间对称,非极性分子)3. 不等性杂化(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色散力最重要,与摩尔质量成正比。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和诱导力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H原子除与电负性较大,半径较小的原子(X)生成共价键外,还可吸引另一个电负性较大,半径较小的原子(Y)孤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XHY(F,O,N)应用:解释熔、沸点,溶解度变化规律如:沸点()HF:20,HCl:-85,HBr:-57,HI: -36晶体结构晶体类型离子原子分子金属晶格质

12、点正、负离子原子分子金属原子或离子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或氢键金属键熔沸点较高高低一般较高部分低硬度较高且脆高而脆较低一般较高部分低实例NaCl KClMgO CaO金刚石 SiCSiO2CO2 I2金属及合金性质比较(硬度、熔沸点、导电性)硬度、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导电性:金属晶体很好,离子晶体导电好,分子晶体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原子晶体不导电相同类型典型离子晶体中,离子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离子半径大小规律同周期:自左向右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层数相同,电荷数增多,控制力越大) 如:Na+Mg2+, K+ Ca2+ Sc3+同族:自上而下随原子序

13、数增大而增大;(层数增大,控制力减小) 如: I- Br- Cl- F-同一元素:带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控制力增大) 如:Fe2+ Fe3+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分压定律:p总=pA+pB+pC+.=xAP总+ xBP总+.例3-14 98.7=0.5977/M8.31(273 )例3-15 p(O2)=5/20200=50kpa; p(H2)=15/20100=75kpa例3-16 p(O2)=2/612=4kpa牢记:3种键(原子间力)离子、原子、金属晶体熔、沸点3种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 3种元素F、O、N)分子晶体熔、沸点3种杂化(轨道):分子空间构型(极性)4

14、种晶体-性质(半径、熔、沸点、硬度等)p134:表3-2,3-3例716, 习题(P180 1026)例题下列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也有极性的是(A ) (A)NH3 (B)SiF4 (C)BF3 (D)CO2 熔化下列晶体,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B )(A)NH3 (B)SiF4 (C)HF (D)H2S 下列化合物中,氢键表现最强的是( D )(A)NH3 (B)H2O (C)HCl (D)HF 在 H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 C )(A)取向力 (B)诱导力 (C)色散力 (D)氢键 已知BCl3分子中,硼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A )(A)正三角形 (B)三角锥形 (

15、C)正四面体形 (D)直线形 下列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用sp3不等性杂化的是(C)(A)BeCl2 (B)BCl3 (C) PH3 (D) CCl4溶液浓度表示方法质量百分比浓度(%)量浓度C(mol/L)质量摩尔浓度m(mol/kg)摩尔分数 XB如58.5克NaCl溶于1千克水中W=58.5/1058.5=5.5%C=1/1=1.0 mol/Lm=1/1=1.0mol/kgX=1/(1 /18)=0.018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p= XBpoTb= kbmTm= kmm=CRT注意:电解质溶液也有依数性,但无以上定量关系。粒子数越多,依数性越大。对同浓度的溶液

16、,粒子数:A2B或AB2型强电解质 AB型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如0.1mol/L的H2SO4、NaCl、HAc、C6H12O6,粒子浓度分别为0.3、0.2、0.10.2、0.1mol/L注意:沸点或渗透压的顺序 与 蒸汽压或凝固点的顺序正好相反(例21,22)可溶电解质单相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 离子积Kw=H+OH-, pH+pOH=14酸碱平衡:盐的水解共轭酸碱对: HAc-Ac-, NH4+-NH3,H2PO4-HPO42- KaKb=KW_H AHA_2H OHOHaHAKH A_324NHH ONHOH43bN HO HKN H_2AcH OHAc OHbH A cO HKA

17、cH+计算的二个公式(1)一元弱酸H+=(2)缓冲溶液H+= pH=pKa-lg(Ca/Cb)如:0.20mol/LNH3溶液OH-=pOH=2.72 pH=14-2.72=11.28100ml上述溶液与50ml0.20mol/LNH4Cl混合后,pH?C(NH3)=0.133,C(NH4Cl)=0.067pOH=pKb-lg(0.133/0.067)=4.45 pH=9.55(1)caabCKC解离度 _H AHAaK Ccc22(1)aaCKCKC531.8100.21.910bK C难溶电解质的多相解离平衡(沉淀平衡)溶解度S与Ksp的关系 s ns ms如Ag2SO4(n=2,m=1)

18、nmnmnmspspn+mnmKns msn m sKsn m( )()()mnnmA BsnAaqmBaqm+nnmsp( )()()KA BmnnmA BsnAaqmBaq溶 度 积 常 数-1242+121910s1.3 10mol/ L2 1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是否生成或溶解 实际浓度的浓度积Q 与溶度积Ksp比较 QKsp 无沉淀析出 Q=Ksp 饱和溶液 QKsp 有沉淀析出例5ml浓度0.2的MgCl2与等体积浓度0.1的氨水混合,有无沉淀析出?Mg2+=50.2/(5+5)=0.1OH-=Q= Mg2+ OH-2=8.810-8 Ksp=5.610-12有Mg(OH)2沉淀析出

19、m+ nnmA B 540.11.8 109.4 102bK C牢记:依数性:粒子数量(非电解质稀溶液定量)电解质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 酸碱解离度:pH计算缓冲溶液pH=pKa+p(Ca/Cb)难溶盐(溶解度)例1739, 习题( 2750)aHK C2aKaCorKC 例题稀溶液依数性的核心性质是( C )(A)溶液的沸点升高 (B)溶液的凝固点降低(C)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D)溶液具有渗透压 糖水的凝固点为( A )(A)低于0 (B)高于0(C)等于0 (D)无法判断 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和一杯糖水B,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B )(A) A杯水减少,B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B) A

20、杯变成空杯,B杯中水满后溢出(C) B杯水减少,A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D) B杯变成空杯,A杯中水满后溢出冬季建筑施工,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类,其主要作用是(D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C)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D) 降低其中水的结冰温度在HAc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后,使HAc的解离度增大的是( C )(A)NaAc (B)HCl(C)氨水 (D)均不能 将pH=1.0和pH=4.0的两种盐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 D )(A)2.0 (B)1.0 (C)2.5 (D)1.3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pH7的是( A ) (A)AlCl3 (B)Na3PO4

21、(C)NaAc (D)NH4Ac AgCl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为9.3105 molL-1,则它的溶度积常数为( A )(A)8.6109 (B)9.3105 (C)1.9106 (D)9.6102 元素周期表横为周期,纵为族7个周期:周期数电子层数n 7个能级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 5个区(s、p、d、ds、f)主(A)族元素 s区:A (ns1)和A (ns2)族元素 p区: A A (ns2 np15 )和零族(ns2 np6 )元素副(B)族 d区: B B ,(n-1)d18 ns2 ds区: B 和B (n-1)d10 ns1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

22、的位置(周期、族),就可以写出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反之也行。例第4周期第主族的元素,写出其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式。 外层电子式:4s24p4在反推出电子分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 4s24p4(34号元素Se ),属p区例已知锝的外层电子分布式为4d55s2,指出其在周期表中所属周期数和族数: 第5周期,5+2=B族,属d区例ns2np7违反了 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例n=3的电子层,可以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9和18)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和(非)金属性:2.同周期:从左右,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3.同族:4. 主族元素:从上 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

23、5. 过渡元素:从下上,金属性增强6.电离能(失去e)、电子亲和能(得到e)、电负性(吸引e)7.同周期:从左右,电负性增大,金属性减弱8.同族:从上 下,电负性减小,金属性增强9.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10.同周期:从左到右酸性递增,碱性递减(记住NaOH);11.同族: 自上而下酸性递减,碱性递增(记住HF);12.同一元素:价态越高,酸性越强。13. 如CrO(碱性), Cr2O3(两性), CrO3(酸性)脑子里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起码主族元素)熟记前20号元素及第四周期副族元素(30Zn)!例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A)(A)H3AsO3 (B) H3AsO4(C) H3PO

24、4 (D) H3BrO4例下列物质中酸性比H2GeO3弱的有(C)(A)H3AsO4 (B) H2SiO3(C) H3GaO3 (D) H3PO4例4044, 习题( 2759)化学反应方程式aA+bB=gG+dD nA:nB:nG:nD =a:b:g:d 热化学反应式C(s)O2(g)CO2(g),q 393.5kJ/mol q0 放热;q0,吸热 等容反应热qv 等压反应热qp , 焓变H qp , H 0 放热; H 0,吸热 盖斯定律: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相应的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如C(s)O2(g)CO2(g

25、), H 1 393.5kJ/mol (1) CO(g)1/2O2(g)CO2(g), H 2 283.0kJ/mol (2)(1)-(2) 得(3) C(s)1/2O2(g)CO (g) H 3 H 1 H 2= 110.5kJ/mol (3)若写成2 C(s)O2(g)2CO (g) 则H 3 = 221.0kJ/mol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的计算标准状态:气体分压1atm,溶液浓度1mol/L,纯液体或固体:标准摩尔生成焓fHm(298K),指定单质的fHm=0aA+bB=gG+dDrHm=g fHm(G)+d fHm(D)-a fHm(A)-b fHm(B)反应焓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

26、反应标准摩尔熵变rSm的计算熵(S):体系混乱度。Sg SL Ss;如Smo (H2O,g) Smo (H2O,l) S高温 S低温, Smo (Fe,s,500K) Smo (Fe,s ,298K) S复杂分子 S简单分子, Smo (C2H6,g, ) Smo (CH4,g )热力学第三定律:S(0K)0标准摩尔熵Smo : 1mol纯物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单位Jmol-1K-1。反应的摩尔熵变rSm rSm=g Sm(G)+d Sm(D)-a Sm(A)-b Sm(B)反应熵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吉布斯函数GHTS ,吉布斯自由能:等温等压,对外做功能力的量度 G H TS化学反应自发性

27、判断(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 G 0,自发过程 G 0,非自发过程 G0,平衡状态放热反应(H 0 ) S 0, G 0,自发过程 S 0 ,降温至某温度G由正变负 ,低温有利自发进行吸热反应(H 0 ) S 0,升温至某温度G由正变负 ,高温有利自发进行 S 0 , G 0,非自发过程 临界温度: T= H/ S化学反应速率 aAbBgGdD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 反应级数:n=a+b非基元反应: 反应级数:n=x+y如2NO+2H2=N2+2H2O n=3 三级反应1( )1( )1( )1()dc Adc Bdc Gdc Dvadtbdtgdtddt

28、abvk AB xyvk AB22 vk NOH2.温度的影响3.阿仑尼乌斯公式4. T,k ,v增大;5.催化剂的影响:改变反应途径,影响活化能6. Ea, v增大 7. Ea(正)-Ea(逆) H8.即Ea(正) Ea(逆),H0,吸热;9. Ea(正) Ea(逆),H0,放热;10.如:某反应的活化能为10.7 kJmol-1, H=-193.8 kJmol-1, 则逆反应的活化能为(204.5) kJmol-1。lnlnaERTakZeEkZRT 122111ln()aEkkR TT HEa(正)Ea(逆)例题同一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某物质的熵值是( B )(A)S(气) S(液) S

29、(固) (B)S(气) S(液) S(固)(C)S(液) S(气) S(固) (D)S(液) S(固) S(气) 下列分子fHm值不等于零的是( C ) (A)石墨 (B)N2(g) (C)H2O(g) (D)Cu(s) 冰熔化时,下列各性质中增大的是( C ) (A)蒸汽压 (B)熔化热 (C)熵 (D)吉布斯自由能 某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时非自发进行,则反应( B ) (A)H0, S0 (B)H0, S0 (C)H0, S0 (D)H0,S0 反应NO(g) + CO(g)=1/2 N2(g) + CO2(g)的rHm=373.0kJmol-1,欲提高NO(g) 和CO(g)的转化

30、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C )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压高温 在298K,标准状态下,1 mol C(石墨)、1 mol C(金刚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rHm分别为393.7 kJmol-1和395.6 kJmol-1,则C(金刚石)的fHm为( D )kJmol-1 ( A)789.3 (B)0 (C)1.9 (D)1.9 若某化学反应为A(g)+2B(s)=2C(g)。已知rHm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仅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仅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2A

31、(s)+B(g)=C(g)+D(s),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升高温度,可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可使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而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没有影响 (D)加入催化剂可使正反应速率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平衡特点:动态(v正=v逆),有条件的,相对的标准平衡常数Ko(温度的函数) aAbBgGdD表达式与写法有关多重平衡规则反应(3)=反应(1)+反应(2)则 gdabGDKAB12232223212321322KNHNHKNHNHKK 则 ()312KKK 转化率平

32、衡计算(例45)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热力学等温方程式: G Go RTlnQ(反应商)平衡时G0,即 Go RTlnK Ho TSo 吸热反应,H0,T, K 放热反应,H0,T, KrmrmHSlnRTRK1221KH11ln()KRTT 平衡的移动 吕查德里原理:改变条件,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浓度:增大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减少反应物(增加生成物)压力:增大,分子数减少方向移动;温度:升温,吸热方向移动。反应商 G Go RTlnQ,Go RTlnK G RTlnQ/K (1)Q K, G0,正方向移动 (2) Q= K, G=0, 保持平衡 (3) Q K, G 0,逆方

33、向移动热效应:以焓变H为主,(0放热)盖斯定律:即方程式加加减减反应方向判断: G= H-T S (0自发)反应速率:影响因素(活化能)化学平衡:+相乘,-相除;吕查德里原理例题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rG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若有二个基元反应均属A+2BC型,且第一个反应的速率常数k1大于第二个反应的速率常数k2,则二个反应活化能Ea1,Ea2之间的关系为( B ) (A)Ea1Ea2 (B)Ea1Ea2(C)Ea1=Ea2 (D)不能确定 若正反应的活化能E

34、a1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Ea2,则正反应的热效应H为( A )( A)H0 (B)H0 (C)H=( Ea1Ea2 )/2 (D)不能确定对某化学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将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C )(A)平衡常数变小 (B)反应速率增大(C)反应速率降低 (D)速率常数变小某化学反应的rHm0,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值将( C )(A)不变 (B)增大(C)减小 (D)无法确定 加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的下列哪个物理量发生改变( D )(A)反应热 (B)平衡常数(C)反应熵变 (D)速率常数 有一化学反应2A+B=2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C的量增加,此反应是(吸热反应)例4555, 习题( 60

35、80)氧化还原与电化学记住典型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失去电子 Zn(还原剂)-2e=Zn2+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Cu2+(氧化剂)+ 2e=Cu歧化反应 通式:aOx+ne=bRed能斯特方程对反应:aAbBgGdDbOx/Reda0.0591RedlgnOxgdab0.0591G DEElgnA B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正极还原:Cu2+ 2e=Cu 负极氧化: Zn-2e=Zn2+ 电池反应: Cu2+ Zn=Cu+ Zn2+ 电池表达(-)Zn Zn2+ Cu2+ Cu(+) 电池电动势E=(+)- (-)电极电势Ox/Red:标准电极电势原电池电极电势的应用:比较

36、氧化还原能力如 (MnO4-/Mn2+)=1.507V (Br2/Br-)=1.066V (I2/I-) =0.5355V氧化性强弱: MnO4- Br2 I2还原性强弱:I-Br- Mn2+例 2FeCl3+2KI=2FeCl2+KCl+I2(Fe 3+ I2) 2FeCl2+Cl2=2FeCl3 ( Cl2 Fe 3+ ) 氧化能力顺序: Cl2 Fe 3+ I2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3.已知(Sn2+/Sn)=-0.1375V; (Pb2+/Pb)=-0.1262V4.Sn的还原能力 Pb; Pb2+ 的氧化能力 Sn2+5.反应方向: Pb2+ + Sn = Pb + Sn2+6

37、.计算平衡常数(进行程度): 7. Go RTlnKnFE电池8. lgK= nE电池/0.0591(25)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阳极(氧化反应:Cu2+2e=Cu);阴极(还原反应);放电:得失电子电解产物判断阴极(还原:氧化剂(被还原)氧化性能越强, 越易被还原):金属沉积(Al之后,之前的由H+放电,p165例)阳极(氧化:还原剂(被氧化),还原性能)金属溶解金属活动性: K(还原性最强)、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如电解NaCl溶液:阴极(Na+,H+) 2H+ +2e=H2 阳极(Cl-,OH-)2 Cl- -2e=Cl2

38、应用:电镀(被镀零件做阴极)、电铸(原模做阴极)、电抛光(工件做阳极)、电解加工(工件做阳极)、阳极氧化(成金属膜)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阳极:MneMn+(如Fe-2e=Fe2+ ) 阴极:析氢腐蚀 (较强酸性) 2H2eH2(阴极) 析氧腐蚀(弱酸性或中性) O2 2H2O 4e4OH (阴极)防护:合金、涂层、阴极保护(牺牲阳极)记住典型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电解池:阳极氧化(原电池:负极氧化:活泼的金属)能斯特方程电解产物判断腐蚀与防护 例题根据反应Fe2+ +Ag+Fe3+ + Ag,构成原电池的符号可表示为( D )(A)() Fe2+ | Fe3+A

39、g+ | Ag (+) (B)() Pt | Fe2+ | Fe3+Ag+ | Ag (+)(C)() Pt | Fe2+ ,Fe3+Ag+ ,Ag | Pt (+) (D)() Pt | Fe2+ ,Fe3+Ag+ | Ag (+) 已知电极反应Cu2+2e= Cu的为0.347V,则反应2Cu 4e= 2Cu2+的值为( D ) ( A)0.694V (B)+0.694V (C)0.347V (D)+0.347V 298K时,已知(Fe3+/Fe2+)= 0.771V,(Sn4+/Sn2+)= 0.150V,则反应2 Fe2+ Sn4+= 2 Fe3+ Sn2+的rGm值为( A)kJmo

40、l-1 ( A)119.9 (B)118.7 (C)119.9 (D)268.7 电解K2SO4水溶液,阴阳两极产物分别是( A ) ( A)H2,O2 (B)KOH,H2(C)H2,KOH (D)O2,H2例5666, 习题( 8198)有机化学有机物:含碳化合物特点:分类:1.按基本骨架特征:开链化合物(饱和与不饱和)、酯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苯环、联苯、稠环)、杂环化合物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分类名实例C=C烯烃乙烯(CH2=CH2)一C三C一炔烃乙炔(CH三CH)一OH(羟基)醇或酚乙醇(C2H5OH)苯酚( C6H5OH)一O一(醚键)醚乙醚(C2H5一O一C2H5 )一CHO(

41、醛基)醛甲醛(CH3CHO)C=O(羰基)酮丙酮( CH3CO CH3)一COOH(羧基)羧酸乙酸(C2H5COOH)一COOR(脂基)脂乙酸乙酯(CH3COOC2H5)一CN(氰基)腈乙腈(CH3CN)一NH2(氨基)胺苯胺(C6H5NH2)命名:p169结构式:重要反应: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取代反应:H原子被其他原子(如X)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消去反应:消去一个小分子(HX,H2O)加成反应: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加到不饱和键的两侧高分子化合物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分子量一般在1万以上。合成反应:加聚反应:通过加成反应,相互聚合(含不饱和键),无低分子化合物析出 均聚(一种单体): “聚” (乙烯

42、PE Polyethylene、氯乙烯PVC Polyvinyl choride等),尼龙-6(聚己内酰胺)等 共聚: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同时聚合 如ABS工程塑料: 丙烯腈Acrylon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缩聚反应: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官能团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同时有小分子物质析出。 如: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Polymethyl metaxrylate),酚醛树脂(苯酚甲醛),尿醛树脂(尿素甲醛),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双酚A),尼龙-66(己二酸+己二胺)。高分子材料塑料:加热、加压可塑成型,室温保持固定形状的高聚物。通用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

43、烯(PP polypropylene)、聚苯乙烯(PS polystyrene)等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 polycarbonate)、聚酰胺(PA polyamide)、聚砜、酚醛塑料(PF phenol-formaldehyde)、ABS特殊塑料:氟塑料、硅塑料、环氧树脂(EP epoxy resin)等橡胶:具有显著高弹性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 聚异戊二烯(顺式、反式)合成橡胶:丁苯橡胶(1,3丁二烯和苯乙烯加聚);顺丁橡胶( 1,3丁二烯加聚生成顺式1,4聚丁二烯);乙丙橡胶(乙烯丙烯),丁腈橡胶(丁二烯丙烯腈)纤维:凡能保持长度比本身直径大100倍以上的均匀线条或丝状的高分子

44、材料 尼龙,锦纶(聚己内酰胺),腈纶(聚丙烯腈),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氯纶(聚氯乙烯),丙纶(聚丙乙烯)例6772, 习题( 99124)例题在 H2 O分子和CO2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B )(A)取向力,诱导力 (B)诱导力,色散力(C)取向力,色散力 (D)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下列分子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D )(A) F2 (B)Cl2 ( C) Br2 (D)I2 下列物质熔点最高的是(D)(A) CF4 (B) CCl4 (C) CBr4 (D) CI4下列氧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A)(A) MgO(B)CaO(C) SrO (D) SO2下列水溶液,渗透压最

45、高的是(D )(A) 0.1molL-1 C2 H5OH (B) 0.1molL-1 NaCl (C) 0.1molL-1 HAC (D) 0.1molL-1 Na2SO4 将0.1molL-1 HAC 溶液加水稀释1倍,其H+浓度和pH值变化趋势为(C) (A)原来的1/2倍和增大 (B)原来的1/2倍和减小 (C) 减小和增大 (D)增大和减小Ag2 CrO4与AgSCN的溶度积常数几乎相同,比较溶解度S,正确的为(C )(A)S(AgSCN)=S(Ag2CrO4) (B) S(AgSCN)S(Ag2CrO4) (C) S(AgSCN)S(Ag2CrO4) (D) 2S(AgSCN)= S

46、(Ag2CrO4) 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为5s25p2,则此元素应是(D) (A)位于第A族 (B)位于第六周期 ( C)位于s区 (D)位于p区 某元素位于第五周期B族,则此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为(B) (A)5s25p2 (B)4d25s2 ( C)4s24p2 (D)5d26s2 某温度时反应H2(g)+Cl2(g) =2HCl(g)的K1=4102,则反应 HCl (g) =1/2H2 (g) )+1/2Cl2(g)的K2为( B ) (A)25 (B)5 (C) 4102 (D)2101 某反应的rHm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 B ) (A) K与T 无关 (B) T升高, K 变小 (C)T升高, K 变大 ( D)不确定某反应A(g)+B(g) =C(g)的速率方程为v=kCA2CB, 若使反应密闭容积增大1倍,则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D)(A)1/6 (B)8倍 (C) 1/4 (D)1/8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