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_第1页
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_第2页
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_第3页
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_第4页
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工程论文基于物元模型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研究 黄琴HUANGQin;李明顺LIMing-shun(长沙理工大学,长沙410114)(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410114,China)摘要:论文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信息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选取了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的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学原理,建立了评价物元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从而增强了权重的客观性,最后通过关联函数,可以更加精确的确定待评价的项目关于各个评价等级的关联度,

2、从而使工程勘察设计阶段质量等级的评价更加准确全面。Abstract:Thispaperselected21evaluationindexesfromfiveaspects,suchashumanfactors,materialfactors,informationfactors,economicfactorsandenvironmentalfactors,constructedtheindexsystemofsurveyanddesignstageoftheprojectquality.Basedonthetheoryofextenics,thematter-elementevaluation

3、modelwasestablished,andthevariationcoefficientmethodwasintroducedtodeterminetheweightinthismodel,soastoenhancetheobjectivityoftheweight.Finallythroughthecorrelationfunctions,itcanbemoreaccurateforevaluationoftheprojecttodeterminethecorrelationofeachevaluationgradesothattheengineeringsurveyanddesigns

4、tageofqualitygradeevaluationmoreaccurate.关键词:物元模型;勘察设计;变异系数法;工程质量评价Keywords:matter-elementmode;survey-design;variationcoefficientmethod;projectquality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227-040引言近几年,随着我国的工程建设产业迅速攀升,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工程质量问题,继而工程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国内外的研究一般以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评价为主,忽视了勘察设

5、计阶段的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然而勘察设计阶段出现了质量问题便是颠覆性的,因此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评价是决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决定阶段,其作用不容小觑。目前常用的工程质量的评价方法侧重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他们通过白化函数和隶属函数描述工程质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在模糊数学中,一个元素对于一个模糊集合的隶属程度在0l之间变化,而当这个元素是属于这个集合,其隶属度为1时,就无法再体该元素在集合内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样,在灰色系统中,白化函数反映的是系统由黑变灰再变白的过程,当系统已经是白,白化函数值为1时,也就无法再体现该系统内的变化。白化函数与隶属函数没有办法呈现等级区间内补的变化,但是

6、物元分析的关联度函数却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关联度函数建立的原则是以该值所在的量值范围中心为最大,该值所处的范围点为0,量值范围外为负值,离得越远越小。1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的关键步骤。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否恰当,将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构建出恰当合适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稳定性、可比性、可靠性等六方面的原则,保证指标获取的途径真实可靠,消除因为获取指标的过程不正规,导致的评价结果失真的情况。1.2指标体系的构建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因本身的特点,各因素之

7、间相互影响,构建适宜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特点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因此对多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专家访谈,基于上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本文将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信息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五大方面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用Ai(i=1,2,3,4)表示,指标层用ai(i=1,2,3,.,21)表示。见图1。 其中,Lj(P)表示待评对象P关于第j类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当Lj(P)1时,代表待评物对象优于第j类评价等级标准,并且其值越大开发潜力就越大;当0Lj(P)1时,代表待评对象符合第j类评价等级标准,

8、其值越大,符合程度越好;当-1Lj(vi)0时,代表待评对象不符合第j类评价等级标准,但具备转化为该j类评价等级标准的条件,其值越大,越易转化;当Kj(vi)-1时,代表待评对象不符合第j类评价等级标准,且不具备转化为该j类评价等级标准的条件,其值越小,表明与j类评价等级标准的差距越大。3案例分析3.1确定经典域、节域以及指标实际值现用该评价系统对某高速公路某标段项目勘察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价,评价中分级标准为5类,即: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用j=l,2,5来表示。并且以各类指标的可能取值范围作为节域。为了使得评价更具有效性,选取相关领域专家,设计勘察技术人员等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

9、下,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取他们的评价平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实际值。该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的经典域、节域及指标实际值见表1。3.2确定指标权重选取典型的20个项目的这21项指标作为评价勘察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这些项目的变异系数,反映出各个项目在这些指标上的差距,并根据式(9)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依据。其标准差、平均数数据及根据式(8)计算出的变异系数等见表2。3.3计算关联函数通过公式(5)、(6)、(7)编写基于PHP的物元模型关联度计算程序,计算出21个评价指标分别关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函数值,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3.4计算等级j(j=1,2,3,4,5)的综合关联度

10、通过式(10),计算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得出最终的评价结论。表4。从表4可知,maxLj(P)=L3(P)。0L3(P)1,表示该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符合质量等级“一般”的要求,认定为工程质量“一般”。其中,L1(P)、L2(P)、L4(P)、L5(P)均大于-1小于0,表示该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不符合“差”、“较差”、“良好”、“优秀”等级标准,但仍有转化为“差”、“较差”、“良好”、“优秀”评价等级标准的条件。且由于L4(P)L5(P)L2(P)L1(P),则转化为相应等级的难易程度排序为:良好优秀较差差。所以该工程质量易于向“良好”转化。 4结语论文根据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特点构建

11、了基于物元评价的工程质量指标评价模型,利用物元理论将实际的问题具体化,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最后以某高速公路某标段项目的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参考文献:1李蒙.基于物元分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2杨婷婷.大型工程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3张巧玲.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与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4.4苏永强.建筑工程设计文件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5李婷婷.基于物元模型的山区公路安全评价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6佘娜.工程质量风险评价及评价模型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7王婷.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指数体系构建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9,12.8TheRoyalAustralianInstituteofArchitects.Safety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