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_第1页
测风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_第2页
测风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_第3页
测风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_第4页
测风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测风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 一、一般规定 1、测风员必需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平安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2、矿井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3、测风应在特地的测风站进行。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要选择巷道断面规整、无片帮空顶、无障碍物、无淋水和前后10米内无拐弯的直线巷道内进行。 4、测风操作时要遵守下列规定: (1)回采工作面的风量应在进、回风巷分别测定。 (2)掘进工作面风量可以在距工作面30米左右的地方选择巷道规整处测定,也可以测定风筒出风口处断面的风量;局部通风机风量的测定,可以采纳测定局部通风机两端巷道的风量,其差额即为局部通风机风量。 (3)各硐室的风量

2、,应在硐室的进回风侧进行测量。 (4)主要通风机风量的测定:在主要通风机集中器出口布置测点(轴流式风机用等面积环原理布置测点,离心式风机按网格状布点),测35次,取其平均值。 5、测风时要避开巷道行人、行车频繁的时间,避开四周风门开关频繁的时间,测风时不得有人员、车辆经过。 6、反风时的测风操作应根据反讽演习方案进行。 7、准时精确填报通风各种报表和各种记录。 二、操做预备 1、明确任务:明确测风地点、项目,即测量所测地点的巷道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2、预备仪器:下井前要选好所要使用仪表的类别、型号,并检查仪表是否完好、风表校正曲线是否吻合,配备长度0.5米左右的非

3、导电表把。带齐必需的各类检测仪器、记录工具、皮尺、温度计、秒表等。各种仪器仪表要符合以下要求: (1)风表开关、回零装置、指针灵敏牢靠,外壳以及各部件、螺丝无松动、特别,校正曲线吻合。 (2)秒表的开关、指针灵敏牢靠,准时精确。 (3)瓦斯检测仪要部件完整、电路气路畅通、气密完好、光谱清楚。 (4)皮托管的中心孔和侧壁孔无堵塞,压差计的玻璃管无破损、刻度尺清楚,各部件、螺钉、胶皮管齐全,各旋钮灵敏牢靠,注入的液体符合规定要求,补偿式微压计的反射镜及指针完好。 三、操作挨次 检查仪器下井测风测温度测气体浓度填测风手册填测风记录牌板整理仪器上井填测风报表。 测压、测空气相对湿度及测空气密度以及反风

4、时的操作,应参照上述挨次,并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 四、正常操作 (一)测风 1、依据所测地点的风速,选择合适的风表(微速风表0.35米/秒;中速表0.510米/秒;高速风表10米/秒以上)。 2、选用风表移动曲线:可以采纳折线法(六线法)、四线法、迂回八线法等方法之一。 3、测风开头前应关闭计数器,将风表指针回零(不能回零的应记录初始记录),在风表运转30秒时再开动计数器。在开停风表计数器的同时,开停秒表。 4、测风过程中,风表移动要平稳、匀速,不允许再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在一分钟内走完全程而转变风表移动速度。 5、测风员持表姿态应采纳侧身法,测风时风表离测风员身体及测风地点顶、帮、底应保持20

5、厘米以上的距离。 6、测风过程中,测风员要能够看到刻度盘。风表与风流方向垂直,角度不得大于10度。 7、在同一断面处测风不得少于3次,每次的结果误差不应超过5%,否则加测一次,直至满意要求。取3 次的平均值。 8、依据风表校正曲线的公式计算所测巷道的真风速。 9、计算所测巷道的实际风速。采纳V=KV直公式。校正系数K=(S-0.4)/S计算(S=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积,平方米) 10、当巷道风速低于0.3米/秒时,可以用烟雾法测定。即一人在起点释放烟雾,另一人在终点用秒表记录烟雾到达的时间,然后采纳下式算出风速。 V=KL/t 式中 K系数,0.80.9; L起点到终点的巷道长度,米; t间隔时

6、间,秒。 11、采纳下式计算所测巷道的实际风量。 Q=VS 式中 S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积,平方米; V计算的巷道风速,米/秒。 12、温度的测量,应采纳最小分度为0.5并经过校正的温度计进行测量。测量时温度计要离开人体或其他发热体0.5米以上。测量一段时间,读数稳定后,登记读数。 采掘工作面测量温度的地点为:据掘进工作面壁2米处,采煤工作面在回风巷距采煤壁15米处。机电硐室测量温度的地点在回风口处。 13、瓦斯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测量,可参照瓦斯检查员、火区检查员的操作规程执行。 14、将所测实际风速、计算风量、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时间,计入测风手册。并填入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

7、15、上井后要准时填写测风报表,做到"牌板、手册、报表'三对口。 16、风表要用脱脂棉或吸水纸擦拭洁净,放入风表盒内保存、携带,避开碰撞,不要交给非测风人员管理。螺栓、螺帽不准随便拧动。 17、测风员发觉风速、气体浓度、温度不符合规程规定时,要马上实行措施,查明缘由,通知所涉及作业场所得作业人员,实行撤离等措施,并马上向通风队和调度室汇报。 (二)测压 1、携带测压仪表、工具、材料、,并检查其牢靠性,应当做到: (1)空盒气压计无破损,刻度及温度校正表齐全,量程合乎要求。 (2)压差计或补偿微压计不漏气,装有酒精。 (3),精密气压计要充分电,显示数据稳定。 (4)皮托管不堵

8、塞,胶皮管气密性良好。 2、测量肯定压力时使用空盒气压计、精密气压计;测量相对压力或压差时使用U型水柱计、单管倾斜气压计、补偿微压计;测量静压差时也可以使用精密气压计(要同时测定测点的标高和空气密度)。 3、用空盒气压计测压时,应将盒面平行于风流方向放置,等待1020分钟,一边留意指针的位置,一边用手轻击气压计的玻璃,至指针稳定后,读出测点的大气压力。 4、U型压差计在测压前应注入蒸馏水或酒精,两侧液面应处于同一水平。 5、操作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配备皮托管和胶皮管,皮托管的管嘴应正对风流方向。 6、测定时先将仪器调平,把三通旋钮转到测压位置,用短胶管排出积存于仪器中的气泡,调整仪器液面至零位

9、,确定仪器的校正系数K值,然后把上风侧测点皮托管"" 号端连接到测压仪的"'号端,稳定后,读出读数。 7、将读数计入记录本,用读数乘以K值,即为两测点的压差。 8、使用精密气压计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操作前的预备:将电源开关拨到"电源通'的位置,接通电源;将压差计分当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电池'位置,此时显示的值为电池的电压,假如该值小于规定值时,应准时更换电池或充电;电池电压正常后,将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仪器通电15分钟后,可开头工作。 (2)测量肯定压力时,

10、应将压差计分当置于"0'的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位置,此时仪器显示的数字与仪器本身标注基数的代数和即为该测点的肯定压力(数字前有"'号时为负值) (3)测量静压时,应将压差计分档置于"0'的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转动气压调整旋钮,使数字显示零值,再将仪器移到下一个测点,仪器显示值为2点之间的相对静压差。需依据压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分档。 (三)其他参数的测定 1、空气相对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可以用手摇湿度计或风扇湿度计。 2、湿度计的两支温度计应完好、精确,盒中的钥匙、纱布、滴水管、

11、查对相对湿度的牌板要齐全。 3、手摇湿度计的使用:用净水潮湿的纱布包裹在任一支温度计的水银球外面,手握摇把,使其120转/分钟的转数均速旋转12分钟,待数值稳定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依据干、湿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从相对湿度查对表上查得相对湿度。 (四)空气密度的测算方法 用空盒气压计测定空气的大气压力,用湿度计测定空气的干温度和相对湿度,依据公式计算空气密度。 =(0.0034580.003473)P/T 式中空气密度,千克/立方米; P大气压力 T空气肯定温度;T=273+t(t干温度计读数,)。 (五)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的测定 用风表测定时,先在风机吸风口前10米巷道内测得风速,计算出该处

12、风量,再在局部通风机后5米处的巷道测得风速,计算出该处风量,两处风量之差就是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六)计算矿井通风参数 1、矿井有效风量的计算,采纳下列公式: Q有效=Q采+Q掘+Q峒+Q其他 式中 Q采第各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可以用测量风量测量点空气密度/1.2); Q掘-第个掘进工作面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 ,立方米/秒; Q峒第 个硐室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Q其他第个其他用风地点进风流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2、矿井有效风量率的计算,采纳下列公式: C=(Q有效/Q通)100% 式中 Q通第台主要通风机实测风量换算成标准状态的风量,立方米/秒。 3、矿井外部漏风量的计算,采纳下列公式: Q外漏 =Q通-Q井 式中 Q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